政府跳票原民吶喊還我土地 - 教會公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反侵略、爭生存、還我土地」是1993年第三次還我土地運動的主題,當時的運動宣言已接軌國際原權思潮,公開宣示「原住民是台灣土地最早的主人,擁有自然 ... 新聞總覽 健康 公報社 專題 教會 普世 歷史 特色教會 社會 社福 觀點評論 專欄 投書 探索頻道 編輯筆記 文化藝術 攝影 文學 台文 書介 繪畫 賞析 電影 音樂 生活靈修 心得 旅遊 甜蜜親子報 見證 輔導 造就 搜尋 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2022年10月18日 關於我們 聯絡方式 奉獻支持 公民記者 相關網站 EnglishVer. 教會公報社官網 《耕心》週刊 網路書房 pchome商店 登入 歡迎!登錄到您的帳戶 忘記密碼了嗎? 找回密碼 新聞總覽 所有健康公報社專題教會普世歷史特色教會社會社福 淨零排放向前行社會溝通不能停 溫暖又幸福的教會偕叡廉教會紀念70週年 都原共勉北桃宣教網聯合培靈會 女傳影響力林怡妏就任南庄教會第3任牧師 觀點評論 所有專欄投書探索頻道編輯筆記 【公報廣場】慶祝國際女兒日,台灣的女兒、台灣的未來! 【探索頻道】美國墮胎爭論再起:一個神學觀點(下) 【公報廣場】參與事工的感動 【公報廣場】愛心也會不小心 文化藝術 所有攝影文學台文書介繪畫賞析電影音樂 【台文世界】Sit-lo̍hkng-bêngêo͘-i 【台文世界】“Í-hoat-tāi”êì-sùchiū-sī“Khui”! 【榮耀雲彩】出口 【藝文走廊】當你種下苦毒的種子 生活靈修 所有心得旅遊甜蜜親子報見證輔導造就 【知性之旅】阿里山之奮起湖沒有湖 【福音:一次一章】福音最大的敵人 【雲彩見證】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雲彩見證】小事忠心,大事也忠心 新聞總覽專題 【林宜瑩專題報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月14日公布《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卻將傳統領域內的私有地排除在外,引發原住民族抗議,要求行政院退回牴觸《原住民族基本法》(簡稱《原基法》)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族民族議會、台灣原住民政策協會立即在2月22日於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抨擊政院原民會提出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僅限於公有土地,「默許」過去在傳統領域內不正當取得原住民土地的財團、國營企業的「私有地」就地合法,等於是在破壞傳統領域的神聖性與完整性。

《原基法》對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劃設目的僅在確認與原住民族密切相依的生活空間範圍,如部落、農獵漁場、聖地等,除非涉及與自然資源權益衝擊較大者,才需要與原住民族或部落召開會議諮詢同意。

不過此次,行政院長林全與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一再援引大法官釋憲、《民法》與《國土計畫法》,將私有地排除在劃設辦法外,強調其目的是為了保障私人財產權。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在《自由廣場》投書,直指原民會劃設辦法有兩大錯誤:一是自行限縮傳統領域範圍;二是違背原住民族自治。

因原民傳統領域的劃設,應由原住民族或部落來主導、認定,這次政院原民會以行政機關角度思考,讓原民自治精神蕩然無存。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林春元投書《蘋果日報》指出,從轉型正義的歷史縱深來看,劃設辦法將私有土地排除在外,等於是掩蓋過去剝奪原住民土地的歷史,未來,這些國營與財團企業仍可用法律手段,在傳統領域內開發「私有土地」,繼續剝奪原住民族的土地使用空間,讓原住民族無法免於私人濫用、開發的威脅。

由原民青年組成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2月23日便在凱道進行長期抗爭,對當初因投身「還我土地」運動遭逮捕下監的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如今卻換了位置也換了腦袋,背棄「還我土地」的堅持,有護航財團、背叛族人之嫌,也強烈要求其下台以示負責。

對總統蔡英文於去年8月1日向原住民道歉,如今卻在傳統領域劃設辦法限縮範圍,讓台糖等國營企業過去不正義取得原民土地,也以具體行動到台糖台北會館前抗議,並呼籲消費者抵制台糖產品及服務。

目前政院原民會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已送至立法院,3月8日上午,邵族、排灣、泰雅爾、賽德克、布農、太魯閣等民族議會代表齊聚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並拜會各黨團,要求立院應將該劃設辦法交付內政委員會審查,不該讓其在立院院會中予以查照通過。

本期專題將回顧傳統領域的財團開發案、東埔挖墳案、蘇花改侵害武塔部落傳領、蘭嶼廢核及「城鄉宣教運動」(URM)如何協助原住民爭取應有權利等,盼望原住民族的土地正義真能早日落實! 還我土地運動30年只多2萬公頃 【林家鴻專題報導】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首次代表政府為過去400年來歷代政權的錯誤施政,向原住民道歉,她表示,「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伐、土地掠奪,強烈侵害了原住民族既有的權利,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邊緣。

」但悲劇還在上演,台灣島主人如今在自己的土地上流亡,許多人始終回不了祖先世代傳承的家。

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覬覦森林資源總督府為開發山區,發布〈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規定無官方核發土地證明文件的土地,一律收歸國有。

然而,主張土地「共有制」的原住民沒有文字、加上清國過去未核發地契,只以土牛在土地上畫出番界線。

求助無門最後任人宰割,祖先世代傳承的山林及原野一夕之間被外人侵奪。

原住民活動範圍也從1925年日本統計的166萬公頃,被限縮至20萬公頃,後來演變成今天的「原住民保留地」。

二戰後,國民黨政府號稱「光復」台灣,但在原住民看來只是另一個強盜。

中華民國繼承日本奪取自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後,劃撥給林務局、台糖、退輔會、國家公園等機關,以大量伐木、製糖、高冷蔬果、採礦等方式從土地榨取財富。

諷刺的是,原住民卻面臨人口逐年增加、政府分配的保留地難以耕種,生存壓力日漸擴大。

1980年代,原住民知識青年愈來愈意識到,原住民社會面臨經濟破產及文化語言斷裂的危機,為時已久的屈辱在1984年化為行動力量,成立史上第一個爭取原住民人權的民間團體「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會)。

1988年至1993年該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聯手組成「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聯盟」,陸續發動3次還我土地大遊行,對國民黨政府形成相當大的壓力。

原住民身著傳統服裝,要求歸還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的所有權,每次遊行皆有近2000人參加,規模是歷年來各項原住民運動之最。

「反侵略、爭生存、還我土地」是1993年第三次還我土地運動的主題,當時的運動宣言已接軌國際原權思潮,公開宣示「原住民是台灣土地最早的主人,擁有自然主權」,強調原住民有權不承認漢人國家以違反和平及正義程序、武力收奪原住民土地之行為;並將原住民問題定位在國家與被侵略民族的議題,要求對談。

中華民國政府在一連串的原運施壓下,1997年李登輝政府修憲,首度將原住民正名為「原住民族」並納入土地權條款。

1991年起啟動「增編原住民保留地」計畫,規定1983年2月1日以前祖先遺留且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公有地」,都可申請增劃編為原住民保留地。

然而實際檢視成效可發現,行政院原民會2013年統計,原住民原保地計有26萬餘公頃,若將之與1947年的24萬餘公頃相較,只多了約2萬公頃。

而其中未完成賦權分配登記者高達5成,所有權人還是「中華民國」。

這些土地分布零散且不相連,多位於河川中上、游兩側,宜農土地僅約2成。

《原住民族基本法》定義原住民的土地除了原保地還有傳統領域,也因此今年2月原民會公布傳領劃設辦法,引發極大關注與討論。

大財團占用傳統領域開發部落知情同意權形同虛設 【邱國榮專題報導】自2005年施行《原住民基本法》至今,在原住民傳統領域內的開發案或劃設自然保留區,不論相關程序是否合法,都未遵守《原基法》第21條的規定:要先取得原住民族同意。

台東美麗灣:傳統領域遭財團開發侵占案,最著名的莫過於台東縣卑南鄉的「美麗灣渡假村」。

2003年,台東縣政府將6公頃的杉原海岸出租予美麗灣渡假村股份有限公司,BOT興建並經營渡假飯店。

此案環境影響評估程序遭高雄行政法院判決違法,建照也屬違法,但台東縣政府仍堅持開發,引發各界爭議。

台東縣政府及支持此開發案者認為,此開發案可帶動台東經濟發展與地方繁榮,增加就業同時兼顧保育工作。

201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教社、原宣在刺桐部落杉原灣舉行「2010反美麗灣跨年音樂祈禱會」。

2016年4月,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台東縣政府敗訴定讞;台東縣政府稱敗訴是因判決環評無效,並未裁決建照無效,即使環評沒過,美麗灣渡假村依然沒有拆除問題,只是無法營業。

日月潭孔雀園:原是邵族傳統領域,經南投縣政府BOT開標由「一音」公司得標,將興建200間房以上的飯店,經營權長達50年。

2016年11月4日,邵族人前往監察院前陳情,痛批縣府引財團占用傳統領域。

阿塱壹古道:連接屏東牡丹鄉及台東達仁鄉的阿塱壹古道,也面臨道路開發案與自然保留區劃設未經原住民族同意的狀況。

屏東縣府曾因準備在該地區闢建台26線公路,引起環保團體抗議。

後來阿塱壹古道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管制,但部落居民等於失去在傳統領域行走自由,因此2016年旭海部落向政府抗議,保留區實施人員管制未經部落同意,違反《原基法》第21條的規定:「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內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詢並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

政府或法令限制原住民族利用原住民族之土地及自然資源時,應與原住民族或原住民諮商,並取得其同意。

」要求政府歸還排灣族與卑南族共同傳統領域的古道。

政商肆意開發布農祖墳遭挖 【陳逸凡專題報導】今年屆滿30週年的東埔挖墳事件,因地方政府勾結財團非法開發布農族人土地,玉山神學院師生童春發等人舉辦座談、穿上牧師服,與原運人士發起南投史上第一場示威遊行,世人因此正視原住民不再忍受剝削的怒吼。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有一塊編號為東埔段604號的山坡地,是當地布農族人從日治時代以來就使用的墓地。

但鄉公所和南投縣政府卻逕行公告,以「妨礙東埔風景特定區的發展」打算廢止。

1987年3月1日早上,東埔村絕大多數族人正在教堂做禮拜,3位由包商雇用的工人,卻在未通知家屬的情況下,擅自挖掘族人的祖墳。

族人在做完禮拜後獲得消息趕到墓地,看見破碎散亂的墓碑、磚瓦、棺木片、土堆四處棄置,好幾具棺材也露土,棺木被粗暴的掘開、骨骸被隨意的裝入塑膠袋裡;屍衣和未腐或半腐的屍體則任其曝曬。

衝突中,挖墓工人拿出一張和鄉公所訂的契約,鄉公所官員卻避不見面,直到4日後,族人揚言抬棺抗議,鄉公所才和被害家屬做了第一次協調。

直到第二次協調會,決議發給家屬補償費,由家屬自行將墓地恢復原狀,其中兩具遺體尚未全腐且以水泥磁磚築墓者,補償2萬500元,6具未腐但未以水泥築墓者,補償400元,其餘僅存屍骨者,則只發給甕一個。

時任中布中會東埔教會牧師伍賜福也是受害家屬之一,他認為這是布農族幾百年來從未有過的恥辱,並對政府沒有針對族人陳情書內容做出具體回覆,表達嚴正的抗議。

玉山神學院師生除對此事感到震驚之外,亦推派9位代表到現場聲援。

時任玉神副院長的童春發牧師並參與東埔教會禮拜,期勉眾人將受害者所受的侮辱創傷,當作自己的重軛與使命,彼此交換意見,共同找出維護原住民民族尊嚴與生存主權的途徑。

座談會中,童春發更提醒眾人,除了要關心墓地存廢之外,更應該關心整個山地保留地的問題、關心整個布農族以及整個山地命運。

3月24日上午,由著牧師服、手執十字架的牧師團前導,約20位受害家屬、布農族17間教會的牧長、玉山神學院和台南神學院山音社的原住民代表,走向南投縣政府表達抗議。

時任南投縣長的吳敦義以「因公外出」為由而未親自回應,由信義鄉長田福定等人代為出面接受抗議書。

最後,田福定公開宣布「這塊墓地方不遷移」和「願意接受上級處分」,抗議行動才宣告結束。

蘇花改傷地質 武塔抗爭無用 【林宜瑩專題報導】蘇花公路改建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但鮮少人記得,2012年4月25日,一群泰雅爾族武塔部落族人北上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因蘇花改的武塔隧道,緊鄰部落最近處僅有126公尺、離武塔祖墳更只有34公尺。

族人擔憂改建工程採開鑿式恐破壞地質,讓武塔部落被土石流掩埋,且工程未經部落居民同意下逕行動工,已違反《原基法》,於是族人開始連署請願書提出改道訴求。

組成「武塔部落自救會」、帶領族人抗爭的武塔教會牧師MeryangHayung,也曾向泰雅爾族中會教社部反應,在抗爭過程中遭遇地方民代、鄉長惡意攻擊,以及不同教派人士的流言傷害,讓她感到身心俱疲。

在國民黨立委孔令吉、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要求下,蘇花改立即停工並限1個月內提出改道計畫、召開說明協調會。

短暫停工後又繼續施工,武塔族人在2012年5月8日又北上立院抗議,最後工程捨棄鑽炸式開挖,改以機械式進行,並於2015年4月11日貫通。

武塔族人也因此事被離間分化。

MeryangHayung感慨,因為不同部落不夠團結,加上不同教派的人見縫插針,民代、鄉長站在公部門立場居中離間,少數人又因獲得補償而意志動搖,其實原民部落要組織起來對抗公部門的欺凌,想確保部落相關的權益時,在執行上有困難,最後結果只能默默承受工程所帶來的種種衝擊。

事實上,類似的遭遇比比皆是,2014年底進入二階環評的萬達礦業申請及更正核定為礦業用地,到了2015年8月3日才在宜蘭南澳東岳部落召開說明會,該礦區就位在東岳部落傳統領域,族人事前毫無所悉,而開發單位事前資料標示為「武塔部落」,事後卻將錯誤推給原民會,只說是原民會提供錯誤資訊導致,讓參與環評的環保團體代表與泰雅爾族人錯愕不已。

無論是公部門還是私人企業,往往都先斬後奏,原住民族無法在第一時間依據《原基法》來保障相關權益,事後也多以「利益回饋」向部落族人摸頭。

如何落實對原住民族的尊重與自治,讓原民在傳統領域內不被屢屢遭到侵犯,是執政當局必須正視的重要議題。

總統道歉之後蘭嶼核廢何解 【邱國榮專題報導】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8月1日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並由達悟族耆老夏本•嘎那恩(CapenNganaen)代表接受道歉與致詞。

夏本•嘎那恩希望總統與大家能想辦法讓核廢料遷出蘭嶼。

蔡英文也在向原民道歉後數日,前往蘭嶼,並表示,政府做好2025年「非核家園」的配套準備,將蘭嶼的核廢料處置列為最優先的討論項目。

根據台電的檢裝報告,目前儲存蘭嶼的核廢有10萬277桶。

今年1月,在野黨於國會提出修正動議,要求在2021年將核廢料遷出蘭嶼,民進黨卻未通過這項提案,原因是,限定日期內遷出核廢料並不妥,承認核廢料遷出蘭嶼是窒礙難行,如果將遷出的日期修訂入法,會是再次向達悟族人說謊。

1982年5月,貯存場第一期工程完工後,蘭嶼開始核廢料的接收儲存作業。

而達悟族人從1988年開始在傳統領域上展開「驅除惡靈」運動,連年抗爭。

2011年12月,族人頭綁著「核廢滾蛋」的布條,男子穿著象徵勇士的傳統服飾至總統府抗議,痛陳政府核廢料遷出傳統領域跳票;過程中,族人步行抬著象徵核廢料桶的3個鐵桶欲進入總統府,遭府方安全衛隊阻止,但基於耆老不肯作罷的態度,府方最後同意讓鐵桶進入府內。

回顧政府針對蘭嶼核廢料遷出承諾,台電曾經承諾,在2002年12月31日前完全遷出蘭嶼,結果跳票;2013年4月,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與反核團體對談時也明確承諾核廢料一定會遷出蘭嶼;另外,依《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台電要在2016年3月執行核廢料遷出蘭嶼計畫,但因為最終處置場址跳票,使得核廢料依舊繼續存放在蘭嶼。

在野黨於今年1月利用《電業法》提案,在2021年將核廢料遷出蘭嶼的計畫雖然失敗,但行政院能源會在今年2月中旬,根據《蘭嶼貯存場遷場規劃報告》表示台電規劃了最快9年便可將蘭嶼核廢遷出,過程共分為3個階段:船運整備、運輸、蘭嶼貯存場除役。

這也是目前政府對蘭嶼居民說明核廢料遷出的最新承諾。

宣教草根運動 激發人民反思 【陳逸凡專題報導】「城鄉宣教運動」(URM)強調以「愛」與「公義」為原則,「非暴力」為手段,透過組織人民激發受壓迫者展現力量,爭取應有權利,恢復上帝賦予人的尊嚴。

該運動1982年由林哲夫自加拿大引進,台灣正處於戒嚴時代,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迄今已培訓超過1200人成為草根運動工作者,橫跨各行業與宗教,帶動社會運動與街頭運動的風潮,是台灣從戒嚴邁向民主化進程的關鍵力量。

包括了援救雛妓、拉倒吳鳳銅像與原住民的還我土地運動等,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1987年,「反對販賣人口關懷雛妓」行動呼籲社會關懷原住民少女被迫從娼的現象,是URM重要的里程碑。

此次的拯救雛妓大遊行,由總會「彩虹專案中心」與原權會及婦女團體動員1萬5000人發起華西街大遊行,發起者陳秀惠除了是原運及婦運工作者,同時是第一位阿美族女牧師。

當年成功動員了民間的社運力量,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來販賣雛妓問題已逐漸從台灣社會消失。

吳鳳銅像倒下,則象徵著原住民意識的覺醒,不再屈辱背負扭曲的歷史。

1988年年底,一群受過URM訓練的原住民,包含幾位玉山神學院神學生,決定把象徵虛假意識的吳鳳銅像拆毀,過程中多人遭到毆打及逮捕。

拉倒銅像前一年,政府才斥資億元修建吳鳳廟,讓阿里山鄒族原住民無法接受,學界也提出越來越多證據,證明吳鳳故事是日治時期虛構後,國民黨沿用迷惑原住民的謊言。

在URM重視覺醒與行動的教導下,學員們決定推倒吳鳳像;隔年政府宣布吳鳳鄉改名阿里山鄉,課本裡也不再有吳鳳的故事。

1988年,雖然表面上國民黨政府解除了戒嚴,但實際上許多的思想與言論自由仍受到相當的箝制,URM思考若不落實台灣,實難有效的推動訓練與行動計畫,1989年開始,由林宗正和鄭國忠接手訓練工作,這段期間也是台灣社會運動最活躍的時期。

隨著社會的逐漸開放,社會運動菁英進入體制內。

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URM開始轉為對原住民族的行動訓練,也獲得泰雅爾中會指定傳道人必修的課程。

2001年長老教會大專事工也列為對大專青年的訓練計畫,2009年更成為傳道人在成為牧師前的職前訓練課程之一。

2010年2月28日,URM展開新的旅程,在台北二二八公園內建立了以落實城鄉宣教行動的「台灣公義行動教會」,聘鄭國忠為會牧,結合受過URM訓練的學員建立教會,期盼透過和人民共同的奮鬥,以落實上帝國的宣教。

相關文章我想看更多 淨零排放向前行社會溝通不能停 溫暖又幸福的教會偕叡廉教會紀念70週年 都原共勉北桃宣教網聯合培靈會 我有話要說取消回覆 熱門文章 Irvine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槍擊案1死5傷 2022年5月16日 海埔教會舊禮拜堂遭陣頭闖入搗毀門窗 2018年3月19日 茄子蛋樂團入圍金曲獎基督徒成員黃奇斌感謝上帝 2018年6月18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退出「第20屆國家祈禱早餐會」聲明 2020年10月29日 作個稱職的司會4-1 2013年4月12日 最新發表 淨零排放向前行社會溝通不能停 2022年10月17日 溫暖又幸福的教會偕叡廉教會紀念70週年 2022年10月17日 都原共勉北桃宣教網聯合培靈會 2022年10月17日 女傳影響力林怡妏就任南庄教會第3任牧師 2022年10月17日 旗舞迎賓和平樂活站長輩展現活力 2022年10月17日 新聞總覽觀點評論 文化藝術生活靈修 關於我們 聯絡方式 奉獻支持 公民記者 網站政策 ©2020TaiwanChurchNewsNetwork 也許你有興趣 花蓮跨宗教祭祀學者批:輸誠與動員(下) 2021年12月7日 針對日前落幕、由花蓮縣縣長徐榛蔚擔任主祭官的花蓮各宗教祭天祈福活動,政治大學宗教學博士、長老教會台北大專中心工作者王博賢,與真理大學宗教系系主任蔡維民教授皆在受訪指出「這是一場政治大拜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