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组织编制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简称军队体制。

即军队的基本组织结构、各级组织的职能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

按任务性质,分为机关、部队、 ...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军队组织编制 语音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军队组织编制是军队整体结构和各级各类建制单位编组的制度。

中文名 军队组织编制 分    类 军队总定额、总体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 军队整体结构和各级各类建制单位编组的制度。

通常以军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

基本功能是:保证军队人员和装备的有效结合、军队各级各类组织的有机构成,使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得以形成并不断提高。

军队组织编制是随着军队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和演变的。

冷兵器时代,军队出现并逐步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出现了从统帅到各级指挥官的领导指挥体制,形成了以步兵、车兵、骑兵等组成的陆军,以及内河和近海的海军,出现了将军队划分为若干系统和层次的组织编制。

火器时代,军队的组织系统和层次增加,出现了主要使用火器的部队,使用火器的步兵地位得到加强,车兵逐渐消失。

机械化战争时代,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军队组织编制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各级指挥人员与司令部(参谋部)组成的指挥系统,建立了战区体制;陆军、海军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军种,出现了空军、防空军等军种;陆军中炮兵、工程兵、装甲兵等新兵种相继涌现,海军出现了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等新兵种,空军拥有歼击、强击、轰炸、运输、侦察等航空兵和雷达兵、防空兵等兵种;陆军、海军、空军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编组形式,都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军种。

进入21世纪,随着核技术、航天技术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批高新技术的发展,军队组织编制又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规模逐步压缩,领导指挥系统从树状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发展,联合指挥机构出现并迅速发展;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新军兵种成立,高技术兵种和部队得到较大发展,战略导弹部队、航天部队、数字化部队等产生并迅速扩大;军种部队联合编组、兵种部队合成编组、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联合编组都迅速发展。

军队组织编制主要包括军队总定额、总体结构、组织体制和编制等方面。

①军队总定额。

国家对军队总人数的限额。

有的指对国家常备军总人数的规定,有的还包括对军队战略单位、主战武器装备数量等的规定。

②军队总体结构。

通常分为军种、兵种结构,职能结构和层次结构。

军种、兵种结构,即组成军队的军种、兵种及其比例关系。

职能结构,即构成军队的各种职能系统,包括领导指挥系统、战斗部队系统、作战保障(支援)部队系统、后勤和装备保障系统、院校和科研系统等。

层次结构,即军队纵向从上到下划分的领导指挥层级。

③军队组织体制。

简称军队体制。

即军队的基本组织结构、各级组织的职能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制度。

按任务性质,分为机关、部队、院校及科研体制;按基本组织结构,区分为总部(军委机关部门)、军种、兵种、战区(军区)体制;按基本职能,分为领导指挥、行政管理、教育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工作、装备工作、科研工作体制等。

④军队编制。

即关于军队各级各类建制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装备编配的具体规定。

通常以编制表的形式加以规定。

分为平时编制、战时编制和暂行编制等。

随着高新技术和装备的迅速发展,未来军队组织编制将进一步演变。

在规模与结构方面,军队员额将进一步压缩,高技术军种、兵种的比重将会上升,新的高技术军种、兵种可能出现;在领导指挥体制方面,层次将进一步减少,机构将更加精干、合成,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将进一步发展;后勤和装备保障系统将更加集约化、一体化、社会化;在部队编制方面,将向数字化、小型化、轻型化、多样化、模块化的灵活编组方向发展。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1]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4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piaopioashu(2021-08-08) 突出贡献榜 郭飏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语音 编辑 讨论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