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個騎兵師。

它由馬仲英於1932年創建。

該師幾乎完全由回族穆斯林組成,所有軍官均為是回族。

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20年3月8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編輯這個條目。

(幫助、討論)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20年3月8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存在時期1932年-1948年國家或地區 中國部門國民革命軍種類騎兵(後改為輕裝步兵)駐軍/總部新疆,後前往雲南指揮官象徵性指揮官馬仲英馬虎山著名指揮官馬仲英馬虎山馬占倉馬福元李志鵬宋希濂 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個騎兵師。

它由馬仲英於1932年創建。

該師幾乎完全由回族穆斯林組成,所有軍官均為是回族。

[1] 目次 1創建 2裝備 3制服和徽章 4訓練 5新疆戰爭 5.1阿克蘇戰役 5.2賽克孜塔什戰役 5.3喀什之戰(1933) 5.4烏魯木齊戰役 5.5頭屯河戰役 5.6達坂城之戰 5.7喀什之戰(1934) 5.8英吉沙戰役 5.9葉爾羌戰役 5.10若羌起義 6東干斯坦政府 7抗日戰爭 8參考文獻 創建[編輯] 馬仲英將軍。

馬仲英將軍是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師長,他是一位穆斯林,曾於1929年在南京的黃埔軍校接受訓練。

馬虎山最初是副師長,後來升任第36師師長。

[2] 前鄂圖曼帝國軍官卡邁勒·卡亞·埃芬迪是馬仲英的參謀長。

第三十六師第一旅由馬如龍將軍指揮。

[3]第二旅由馬生貴將軍指揮。

每個騎兵團分配2,000名士兵。

[4] 裝備[編輯] 第三十六師主要裝備包括大刀、李-恩菲爾德步槍、從蘇聯紅軍手中繳獲的莫辛-納甘步槍、DP輕機槍和輕型火炮。

[5][6][7] 在蘇聯入侵新疆期間,回族士兵從蘇聯紅軍手中繳獲了許多標有1930年的莫辛-納甘步槍、使用彈盤可單兵攜帶的DP輕機槍和一些步兵用輕型火炮,並作為戰利品。

[8] 制服和徽章[編輯] 部隊中的突厥語民族的士兵在哈密市附近揮舞中國國民黨旗幟。

馬占倉的部隊穿著綠色制服。

[9]許多軍人都穿著帶有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國徽臂章的軍服,並使用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國徽旗幟。

[10] 訓練[編輯] 第36師的回族士兵在訓練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 1937年,一名維吾爾族婦女帶著孩子觀看第36師部隊在于闐的演習 馬仲英讓他的士兵們在低於零下的溫度下訓練。

[11]馬虎山讓他的士兵每天進行圍城演習和模擬騎兵突襲。

彼得·弗萊明曾表揚第三十六師:「我從未見過中國軍隊能像他們那樣訓練得如此刻苦。

」[12] 部隊還曾演唱過回族的行軍歌曲。

馬仲英本人有個簧風琴,曾用簧風琴花了數小時演奏穆斯林讚美詩。

馬仲英還擁有一把毛瑟C96手槍。

馬仲英將成吉思汗、拿破崙、奧托·馮·俾斯麥、興登堡和左宗棠列為自己的榜樣。

[13] 新疆戰爭[編輯] 阿克蘇戰役[編輯] 維吾爾人在阿克蘇起義,並將回族軍隊驅逐出阿克蘇。

[14] 賽克孜塔什戰役[編輯] 當時在馬占倉將軍率領下的回族軍隊進攻賽克孜塔什,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軍隊遭到擊敗。

大約200名維吾爾人和柯爾克孜人被殺。

[15] 喀什之戰(1933)[編輯] 由布格拉兄弟(穆罕默德·伊敏和努爾·阿合買提江·布格拉)和陶菲格·貝伊領導的維吾爾族和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軍隊試圖從馬占倉將軍率領下回族軍隊手中奪取喀什,但他們被擊敗了[16]。

烏魯木齊戰役[編輯] 第36師兩次(第一次烏魯木齊戰役和第二次烏魯木齊戰役)試圖占領烏魯木齊市,第二次烏魯木齊戰役中張培元率領的一支漢族軍隊加入第36師。

頭屯河戰役[編輯] 1934年,由約7,000人組成的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GPU)的2個旅在坦克、飛機、大炮以及芥子毒氣等武器的支援下進攻第36師。

這場戰鬥在頭屯河持續了數周。

最終馬仲英命令第36師撤退。

這場戰役雙方都有大量人員傷亡。

[17][18] 達坂城之戰[編輯] 馬仲英在達坂城附近遇到了一支有數百名士兵的蘇聯裝甲車縱隊。

第36師在與蘇軍進行肉搏戰後幾乎消滅了整個縱隊。

當一支白軍(英語:WhiteArmy)出現時,馬仲英撤退了。

[19][20][21] 喀什之戰(1934)[編輯] 第36師馬福元將軍對在喀什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維吾爾和吉爾吉斯叛軍發功進攻,成功解救了被維吾爾人和吉爾吉斯人困住的第36師將軍馬占倉。

馬占倉之前曾擊退了維吾爾人的六次進攻,給維吾爾族部隊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22]為了報復克孜爾大屠殺,有2000至8000名維吾爾族平民喪生。

馬仲英將軍在艾提尕爾清真寺發表演講,呼籲維吾爾人要忠於南京國民政府。

英國領事館中的幾名公民也被第36師殺死。

[23][24][25][26] 英吉沙戰役[編輯] 馬占倉率領第36師在英吉沙向維吾爾族部隊進攻,消滅了整個維吾爾族部隊,並殺死了努爾·阿合買提江·布格拉。

[27] 葉爾羌戰役[編輯] 馬占倉打敗了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派遣的維吾爾族和阿富汗志願軍,並將他們全部消滅。

阿卜杜拉·布格拉被斬首,他的頭顱在艾提尕爾清真寺中展出。

[28] 若羌起義[編輯] 馬虎山在若羌鎮鎮壓了維吾爾人的起義。

[29] 東干斯坦政府[編輯] 馬虎山將軍管理的新疆南部,西方旅行者將其稱為東干斯坦。

馬虎山派人前往南京,要求南京國民政府援助以對抗盛世才和蘇聯。

回族軍隊開始在街道上張貼中文的路牌和名稱,而以前這些文字都是維吾爾文。

他們在當地引入了較中國式的的生活方式[30][31]。

1935年,在若羌鎮的維吾爾人發動起義對抗第36師,回族軍隊鎮壓了維吾爾族叛亂分子,處決了100人,並把維吾爾族起義首領的家人當作人質。

[32] 且末縣的駱駝曾被第36師徵用。

[33] 抗日戰爭[編輯] 1937年夏天,第36師改組為步兵師,接受德國教官訓練,並投入到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

1942年,李志鵬率領第36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一部分被派往緬甸,以保護滇緬公路並營救英軍。

它在中國從緬甸撤退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並成功阻止了日本第56師團在1942年的薩爾溫江戰役中的推進。

  參考文獻[編輯]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24[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M.RafiqKhan.IslaminChina.Delhi:NationalAcademy.1963:63[2010-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42,144[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09[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PeterFleming.NewsfromTartary:A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99:263[2010-06-28].ISBN 0-8101-6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PeterFleming.NewsfromTartary:A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99:308[2010-06-28].ISBN 0-8101-6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PeterFleming.NewsfromTartary:A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99:307[2010-06-28].ISBN 0-8101-6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PeterFleming.NewsfromTartary:A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99:308[2010-06-28].ISBN 0-8101-6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87[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08[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09[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09[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09[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89[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95[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288[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12[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20[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ChristianTyler.WildWestChina:thetamingofXinjiang.NewBrunswick,NewJersey:RutgersUniversityPress.2004:112[2010-06-28].ISBN 0-8135-353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21[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i-ch'ênWu,AichenWu.Turkistantumult.Methuen:Methuen.1940:89,234[2010-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P.REPULSEREBELSAFTERSIXDAYS.SpokaneDailyChronicle.1934-02-01[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AP.TUNGANRAIDERSMASSACRE2,000.TheMiamiNews.1934-03-17[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0).  ^AssociatedPressCable.TUNGANSSACKKASHGARCITY,SLAYING2,000.TheMontrealGazette.1934-03-17[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TheAssociatedPress.BritishOfficialsand2,000NativesSlainAtKashgar,onWesternBorderofChina.TheNewYorkTimes.1934-03-17[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AP.2000KilledInMassacre.SanJoseNews.1934-03-17[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FightingContinuesTunganTroopsStillActiveinChineseTurkestan.TheMontrealGazette.1934-05-10[2010-12-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23[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34[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30[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AndrewD.W.Forbes.WarlordsandMuslimsinChineseCentralAsia:apoliticalhistoryofRepublicanSinkiang1911–1949.Cambridge,England:CUPArchive.1986:130[2010-06-28].ISBN 0-521-25514-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PeterFleming.NewsfromTartary:A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EvanstonIllinois: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1999:267[2010-06-28].ISBN 0-8101-6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EllaMaillart.Forbiddenjourney:fromPekingtoKashmirillustrated.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2003:185[2010-06-28].ISBN 0-8101-1985-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央陆军新编第三十六师&oldid=67196700」 分類:國民革命軍的師1932年建立的軍事組織新疆民國時期軍事組織回族歷史隱藏分類:自2020年3月需要校對的頁面自2020年3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EnglishРусский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