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實秋張愛玲慧眼看透中共 - 阿波羅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三點,我不滿於共產黨的是他們的反民主手段。

在政治方面,他們是要一黨專政的;在思想方面,他們也是要排斥異己,定於一尊。

此種不容忍的態度,與民主 ... 生活>史海鉤沉>正文 ☕列印版 ◪圖片版 ◫PDF 作家梁實秋張愛玲慧眼看透中共 【阿波羅新聞網2021-04-10訊】 作者:林輝 民國時期不少作家如茅盾、老舍、巴金、郭沫若、丁玲、沈從文等,在中共建政前後,選擇了留在大陸,有的甚至對中共百般逢迎,如郭沫若。

然而,他們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沒有逃脫過中共的迫害,老舍更是在文革中不堪受辱,投湖自盡。

與他們不堪的命運相比,民國兩位作家則靠慧眼看透了中共而選擇了離開大陸,他們也因此得以善終。

他們是梁實秋和張愛玲。

梁實秋 早年經歷 1903年出生的梁實秋父親名叫梁咸熙,是晚清秀才,官宦家庭出身。

曾在清朝用於培養外交和翻譯人員的學校同文館學習英文,深受西方文明的影響,因此在梁實秋長大後也將其送往美國讀書。

不過,梁咸熙並未忽視對孩子的國學教育。

梁實秋小時候,梁咸熙就請來一位老先生,在家教授幾個孩子,後來又將其送到私立貴族學校。

這為其打下了很好的國學功底。

14歲時,梁實秋考入清華學堂,與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是同班同學。

據梁實秋的女兒梁文薔回憶文章,梁實秋對中國文學的興趣是被梁啓超的一次演講鼓動起來的。

畢業前一年,梁啓超被請來演講。

當天梁啓超上講台時,開場白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

……」眼睛向上一翻,又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演講的題目是《中國韻文里表現的情感》,梁實秋回憶說,梁先生情感豐富,記憶力強,「用手一敲禿頭便能背誦出一大段詩詞」;講到動情處,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1923年8月,梁實秋等60多名清華畢業生乘船赴美學習。

在科羅拉多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梁實秋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學習。

三年後回國結婚,其後在上海、青島教書,後受胡適邀請到北大教書。

而在回國一年後,他就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浪漫的與古典的》,以一個年輕的教授、文學批評家的姿態登上歷史舞台,成為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陣營的重要一員。

對魯迅的評價 在梁實秋的一生中,並無自己的文學創作,基本上是以文評家、散文家、翻譯家為世人所熟知。

他對莎士比亞戲劇的翻譯廣為人知。

在梁實秋出版第一本書後,他與當時同情共產黨的左翼作家魯迅在對文學的看法上產生了分歧。

魯迅認為文學是有階級的,其極端反對文學是表達人性的觀點,認為文學是改造精神推動社會變革的武器工具;而梁實秋則不主張把文學當作政治的工具,反對思想統一,要求思想自由。

雙方開展了論戰,最後甚至發展成論罵,魯迅還將「資本主義的走狗」的大帽子扣在梁實秋的頭上。

由於中共一向推崇魯迅,在大陸,魯迅的謾罵成為梁實秋一個揮之不去的標籤,而這掩蓋了其作為自由知識分子的那一面。

事實上,梁實秋對魯迅雜文、散文、小說的評價基本上都是客觀的。

在《關於魯迅》一文中,梁實秋對魯迅的評價如下: ——魯迅一生坎坷,到處「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氣,橫亘胸中,一吐為快。

怨恨的對象是誰呢?禮教,制度,傳統,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對象。

他是紹興人,也許先天的有一點「刀筆吏」的素質,為文極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國文的根底在當時一般白話文學作家裡當然是出類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謂雜感)在當時的確是難能可貴。

他的文字,簡練而刻毒,作為零星的諷刺來看,是有其價值的。

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雜感集。

但是要作為一個文學家,單有一腹牢騷,一腔怨氣是不夠的,他必須要有一套積極的思想,對人對事都要有一套積極的看法,縱然不必即構成什麼體系,至少也要有一個正面的主張。

魯迅不足以語此。

——魯迅從不批評共產主義,這也是不假的,他敞開著這樣一個後門。

所以後來共產黨要利用他來領導左翼作家同盟時,一拍即合……大約就在這個時候,他以生硬粗陋的筆調來翻譯俄國共產黨的「文藝政策」……經過這一段期間,魯迅便深入共產黨的陣營了。

——魯迅沒有文藝理論,首先是以一團怨氣為內容,繼而是奉行蘇俄的文藝政策,終乃完全聽從蘇俄及共產黨的操縱。

——魯迅的作品,我已說過,比較精彩的是他的雜感。

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為具有永久價值的諷刺文學,也還是有問題。

——在小說方面,魯迅只寫過若干篇短篇小說,沒有長篇的作品,他的頂出名的「阿Q正傳」,也算是短篇的……但是若說這篇小說是以我們中國的民族性為對象,若說阿Q即是典型的中國人的代表人物,我以為那是誇大其辭,魯迅自己也未必有此用意。

對共產黨的批評透智慧 梁實秋回國後,經常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的《新月》以及30年代中期在北平自辦的《自由評論》上,發表了若干批評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文章。

對國民黨一黨專制、壓制思想自由的文章,彰顯了其做人的良知和勇氣,而對共產黨的認知則彰顯了其智慧和透視力。

在《我為什麼不贊成共產黨》一文中,梁實秋明確表示「我一向不贊成共產黨和共產黨主義」。

他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最不滿於共產黨的是它對於民族精神的蔑視。

共產黨的理論,重視階級而不重視民族。

他們的革命的策略是世界上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推翻資產階級。

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國內的一個單純革命黨,它是聽命於第三國際的,它是世界革命的一環,它是為階級鬥爭。

」 「第二點,我不滿於共產黨的是它的對於私有資產的仇視。

我自己不是資本家,我也不依靠資本家維持生活,並且對於一般資本家大地主之剝削民眾,我也深惡痛絕,但是對於私有資產這個制度,我仍是擁護的。

我至今還以為私有資產制度不應廢止;而資產之應加以限制,貧民之應加以救濟,我是完全同意的。

我們要的是公平,不是平均。

共產黨所採取的是報復手段,要造成恐懼,這是我所不能贊成的。

」 「第三點,我不滿於共產黨的是他們的反民主手段。

在政治方面,他們是要一黨專政的;在思想方面,他們也是要排斥異己,定於一尊。

此種不容忍的態度,與民主的理想背道而馳。

所以,我站在民主的立場,便覺得法西斯之專政,共產黨之專政,國民黨之專政,都同樣的不是妥當的辦法。

議會制度,也許是不能成為最有效率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精神,即服從多數意見,尊重少數人之權利,最大量之個人自由,公開討論的風氣等,是任何國家所不可少的。

只有民主的國家裡,才有個人自由之可言。

民主精神是人類幾千年來付了很大代價才獲得的一點智慧,凡反民主的姿勢,都是開倒車。

」 此外,梁實秋對共產黨講階級性的「文藝政策」亦深惡痛絕。

離開大陸 抗戰爆發後,梁實秋輾轉前往重慶,直到抗戰結束後,才回到北京。

國共內戰爆發後的1948年底,國民黨敗象已顯,各方人士都面臨著是否離開大陸的選擇。

儘管梁實秋對國民黨十分不滿,但認為共產黨治下更無自由,「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和胡適、傅斯年等知識分子做出了離開大陸的選擇,而曾與他同樣批評過共產黨的羅隆基、儲安平等以及一大批作家則選擇了留下。

1949年前不同的選擇註定了他們各自的命運。

可嘆的是,梁家前往台灣的只有梁實秋夫婦和小女兒梁文薔,已從北大畢業的大女兒文茜,因為結婚嫁人,留在了大陸,兒子文騏因正在北大讀書,也沒有走。

這一別不僅讓一家人生死不明的分隔了幾十載,而且留在大陸的家人也沒有躲過中共的迫害。

台灣生活與大陸家人遭難 據梁文薔回憶,一家三口初到台灣時,可以說是「無立錐之地」。

梁實秋以教書、寫文章為生。

在生活安定後,又繼續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

翻譯莎士比亞沒有收入,但梁實秋並不在意,他的妻子程季淑也給予了其全力以赴的支持,並不強迫他出去賺錢。

可以說,除了教書,梁實秋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上,共翻譯了四十一卷。

此外,晚年他還主編了八萬多條詞彙的《遠東英漢大詞典》。

1974年4月,程季淑去世,與妻子感情甚篤的梁實秋非常悲傷。

而直到妻子去世一個月,梁實秋才輾轉得知了身在大陸的大女兒、兒子仍然在世的消息。

梁實秋的兒子梁文騏,北大畢業後在安徽科技大學教授數學,六十年代轉到廣州暨南大學任教。

八十年代初來美國做了兩年訪問學者,後來申請去台灣與梁實秋團聚,任台灣中央研究院統計研究所研究員。

由於毛澤東曾指名道姓的罵梁實秋為反動文人,梁文騏在大陸期間也受到牽連,文革時被打為黑五類,下放勞改整整10年,期間他曾被反綁雙手拉去陪鬥,到達地點後被紅衛兵一腳由卡車上踹下車去,手不著地的摔到車下,差點丟了性命。

梁實秋的大女兒梁文茜曾在法院工作過,後做了職業律師。

因父親的關係,她在「反右」期間被打成右派,下放農村改造,回來後被分配到一家房管所收房租。

文革爆發後,再次被下放到農村改造。

期間丈夫不堪折磨離世。

結語 1987年11月,梁實秋因心臟病突發辭世,終年84歲。

2007年,79歲的梁文琪亦辭世。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梁實秋當年選擇留在大陸,斷不會完成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翻譯的,更遑論自由的教書和表達看法,他留在大陸的兒子梁文琪、女兒梁文茜就是個明證。

當歷史走過,誰能不說梁實秋具有一雙慧眼呢? 張愛玲 民國才女 民國時期上海文壇有四大才女:張愛玲、蘇青、關露、潘柳黛,最為人熟知的是前兩人,二人也是惺惺相惜。

蘇青言「只看張愛玲」,張愛玲則說「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心甘情願的。

」 這個自視甚高的張愛玲出身名門,本名張瑛,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李鴻章的女婿,祖母李菊耦乃是李鴻章的長女。

父親張志沂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曾前往英國,較為歐化。

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張愛玲,先是在私塾學習,後進入貴族學校。

張瑛10歲時,即1930年,父母離婚,也是在這一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

「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

14歲時,張志沂與孫用蕃結婚,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從此在繼母的虐待下長大。

有一次,孫用蕃向張志沂近讒言,張志沂不僅痛打了張愛玲一頓,還掏出手槍揚言要殺死她。

而青春期的這些經歷,對張愛玲孤僻、高冷、敏感性格的形成不無關係。

張愛玲在中學時就顯示出了其文學天分,14歲時完成《摩登紅樓夢》,17歲時,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

19歲時,張愛玲前往香港大學文學院讀書。

1941年底,日軍占領香港後,張愛玲回到上海,就讀於聖約翰大學,後因為經濟原因輟學,此後通過從事文學創作謀生。

在1943年和1944年的兩年中,張愛玲因發表《沉香屑》、《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而在上海一舉成名。

從那些流淌的文字中,你會感覺到她對世態人情的把握是如此的精緻、圓熟、冷靜而又充滿世俗的情趣。

或許正是這睿智,這對世事的洞察,幫助她逃避了人生的劫難。

此間,張愛玲結識了汪精衛政權的宣傳部次長、作家胡蘭成,並與之產生感情糾葛,1944年,兩人秘密結婚。

但生性風流的胡蘭成又在婚外與他人同居,最終張愛玲在1947年選擇了與其分手。

觀望中共後選擇離開 1949年中共建政前,張愛玲因道聽途說而對中共「解放區」產生某些幻想,為此寫過《十八春》和《小艾》兩篇小說,對中共有正面評價。

也基於此,在1949年後,她抱著觀望的態度留在了上海。

中共自然忘不了將這位上海灘著名的作家「收歸旗下」。

1950年七八月間,在中共御用文人、上海文化官員夏衍的安排下,張愛玲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工作。

這兩個月的生活,是她和中國大眾距離最近的一段歷程,但也是她感到最尷尬和痛苦的一個時期。

她所看到的「貧窮落後」、「過火鬥爭」與當時要求的「寫英雄」、「歌頌土改」相去甚遠,她在寫、不寫、寫什麼之間困惑不已。

她承認自己寫不來「一般所說時代『紀念碑』式的作品」,而且「也不打算嘗試」。

她感覺到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其敏銳的洞察力使她萌生了去意。

加之與胡蘭成的關係,周圍不斷將其視為「文化漢奸」的言論和來自政治方面的威脅,最終促使她決然離開了中國大陸。

1952年7月,32歲的張愛玲拒絕了夏衍的挽留,以「繼續因抗戰而中止的香港大學學業」為由隻身去了香港,後前往美國。

此時,中共政府對於出境審查還不像後來那麼嚴格。

就在張愛玲走後不久,中共在大陸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運動。

假如張愛玲留在大陸,1957年的「反右運動」肯定逃不過,更遑論後來的文革?假如她留在大陸,以她的傲氣,或許亦如傅雷、老舍一般,抱著「士可殺不可辱」的信念會選擇自我了斷。

然而,張愛玲就是張愛玲,她對時局的洞察力讓她擺脫了噩運,並以七十四歲的高齡善終。

被封殺的小說 在張愛玲離開大陸前往香港後,她創作了兩篇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

目前,儘管張愛玲的其它小說都可以在大陸公開出版,但這兩篇卻始終被中共封殺,原因就在於內容反共。

《赤地之戀》的時代背景是土改、三反運動和韓戰,小說真實描寫了中共對人性的摧殘與控制,在控制整個社會的黨面前,個人沒有容身之地,更不用說自由意志了。

而《秧歌》則表現了中共暴力土改的殘酷,以及農民的反抗如何被瓦解,最後淪為政權的奴隸。

「秧歌」這一意象是暗喻人民被迫出來的笑臉和假裝的幸福,揭示在政治高壓下農民的靈魂扭曲。

張愛玲在小說中預言道:「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

」 結語 誠如張愛玲所預言的那樣,中國在中共的治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至少八千萬中國人受到中共的迫害。

張愛玲當年的轉身離去是何等的睿智? 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大紀元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0/1579337.html 梁實秋張愛玲慧眼中共 相關新聞 俄軍丟盔棄甲普丁戰敗中共支持要抽腿?大五毛胡錫進開第一槍:「我們只能中立」(組圖) 被引渡回美的神秘華人被北京利用還是利用北京?(組圖) 中共十天內又開政治局會議習近平去留引關注(圖) 中俄「同床異夢」:俄軍烏東戰爭失利杜馬稱李克強力挺…(圖) 沈舟:俄軍顧此失彼中共會吸取教訓嗎? 中國給了楊丞琳什麼任務 中共對NASA重返月球計劃感到恐懼(圖集) 中共財政危機多地回收閒置土地增加非稅收入(圖) 陳奎德:審毛——中國未盡的公民作業 常態化核酸檢測網民:中共過度防疫已走火入魔(圖) 袁斌:動態清零一日不停,百姓遭殃一天不止(圖) 顏丹:無疫情也要做核酸中共上演最後的瘋狂(圖) 周曉輝:衛健委出爾反爾涉高層博弈主任挺習(圖) 錯判習近平又一位中共「老朋友」追悔莫及(圖) 中共內循環擴至俄國栗戰書出訪事關台海(圖) 美共和黨誓言:奪回眾院後將力抗中共(視頻) 台前參謀總長:北京武統可能提前上陣時間是…(圖) 王丹:中英關係可能的三個新發展 ♚48小時排行 為何中國腦梗越來越多?提醒:離不開這2個禍根,不是葉酸補少了(組圖) 俗語「有福之人,必有四寡」,四寡指什麼?老話有道理嗎?(組圖) 米飯二次加熱會致癌?再次提醒:5種食物不建議隔夜吃,減少風險(組圖)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為何老外人不午睡,下午還能滿血狀態工作?(組圖) 【老照片】蔣經國回國蔣介石找了塊風水寶地為他洗去共產主義糟粕(圖) 習近平出訪,照片中出現一個特殊人物!【阿波羅網報導】 習近平「國師」造反?大唱反調!【阿波羅網報導】 中共二十大後路線已明!習近平講話透露最重要信息【阿波羅網報導】 習近平三位一體大位將讓出之一?【阿波羅網報導】 習近平想終生執政?新華社報導泄露大秘密【阿波羅網報導】 印度神童又命中!6.8強震全台嚇壞還有「3大未爆彈」(圖) 「神鬼先知」預言:2023年「5事撼全球」恐世界大戰、燃天火(組圖) 上合晚宴數次大合照獨缺習近平烏方解答來了(組圖) 李克強急了要能用盡用快出快落地;中國中產感受到寒意;中國供應鏈移轉的大贏家; 「核酸盛世」四字惹怒民眾中共媒體也罵翻(圖) 習近平擺了一個世紀烏龍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發視頻反嚴苛清零(圖/視頻) 人民幣可持續貶到這個數習近平有2個做法可阻止敢用嗎?(圖) 想取而代之,習近平大錯特錯 逆轉!拜登出手中國此產業完了?補窟窿!溫州對農民下手;大撒幣究竟花了多少? 被刪文:反了?新京報發文批「核酸盛世」火速被刪(圖) 即將到來的台灣戰爭:中共征服不了台灣不等於習近平不想冒險(組圖) 許家印是來搞笑的嗎?(圖集) 【微博精粹】沒法阻擋核算盛世 才爆挫敗落荒而逃俄軍逼近這烏東大城烏認了愈來愈脆弱(圖) ⚡更多發燒話題 爛尾樓 烏克蘭 中共軍演 停貸 二十大 馬克思成魔 李易峰 20大 習近平 北京 李克強 中國經濟 馬斯克 川普 川普 中共病毒 華國鋒 福原愛 許志永 毛阿敏 生存指南 西安 佟麗婭 何鴻燊 黎智英 華春瑩 鍾南山 拜登 哈薩克 比爾蓋茲 哈薩克斯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