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界限: 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誠品線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係界限: 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心理界限探索x物理界限探索x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療癒且茁壯自我!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界限?*老是認為自己要對身旁的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心理勵志
大眾心理學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作者
吳姵瑩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心理界限探索x物理界限探索x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療癒且茁壯自我!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界限?*老是認為自己要對身旁的人交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心理界限探索x物理界限探索x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療癒且茁壯自我!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界限?●老是認為自己要對身旁的人交代,或為他們的事情負責●習慣心情不好就找人傾訴,卻感覺朋友越來越少●經常覺得疲憊不斷奔波,事情永遠忙不完●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卻常遇到將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感到自己說話好像沒有分量,不敢提出要求也不敢拒絕他人在我們的文化教養中,感受很容易被忽略,也導致我們缺乏感受。
人之所以需要界限,是要把感覺找回來,並指認出自己的感覺。
沒有自我界限時,一味付出就成了討好,最終因心力交瘁,而選擇斷絕關係。
當整理好與自己的關係之後,才能好好經營每一種關係。
學會為自己付出,不再執著於討好他人,讓對方負起該負的責任。
越認識自己,也會越清楚界限,保護也尊重自己的感受,便有能力去愛與被愛。
要停下的是「模式」,而非終止「關係」!──看不見的血緣使彼此的情緒更糾結?對於家人的要求或期待,從不敢拒絕;想離家去實踐目標,卻被說成是背叛者、不孝順……感覺自己不受到重視,但一直當那個身兼多職、幫別人擔責的人。
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你可以做的不是逃離,而是設立界限,分離情緒。
──伴侶問題老是搞不定?另一半的某些習慣總是令你看不順眼,想要嘗試溝通卻無用;伴侶事事依賴你,把你當作提款機或工具人。
想拒絕對方的要求,卻怕對方不開心而離開自己。
其實你該忍耐的不是對方,而是「受不了」的自己。
──受困於難解的三角習題?●婆媳:夾心餅乾的「先生」是化解的關鍵,不再作母親的情緒配偶,讓父親重新「歸位」,理解與溝通,解開上一代的心結,才能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庭。
●小三:讓伴侶專注癡迷的,無論人事物皆是關係中的第三者。
小三的存在實則是伴侶以自我保護的形式,將情感投注到另一個人事物上以尋求喘息,避免回到親密關係被指責,或再度感到失望、無力……──身旁的人都好像只是想利用你?沒有「自我」的人無法拒絕他人要求,不僅為別人而活,還會反過來懷疑是不是自己給得不夠?無論朋友相處或職場往來,都需要定下界限,守護自身原則與底限。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推薦者:律師娘/林靜如「愛得有界限,就像一座花園,妳知道哪裡找得到芬芳。
」--暢銷作家/小生「做自己生命主宰,學習界限的功課,享受自在的關係,是邁向幸福人生的開始。
」--諮商心理師/王雅涵「界限在姵瑩的筆下,有溫度、可企盼、能擁有!她真的做到讓理論變得平易近人!」--資深系統治療導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心理師/林麗純「界限的拿捏,是一生的練習。
這本書帶你從感覺開始,逐步引導做法。
期許你也能夠從當中找到界限,更重要的是,找回你自己。
」--科普心理學作家/海苔熊「懂得善用『拒絕』,就能提升『答應』的價值。
練習設立界限,創造更健康的人際與生活!」--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在心理助人實務中,來訪者的困擾常與人際關係中的界限問題有關——要不是過度承擔他人的情緒責任,不然就是要求別人為自己負責。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的這本新書,把界限議題分析得清楚又透徹,明白地描繪出常在我腦海中盤旋但又難以言喻的概念,超越其他同是探討『界限』議題的作品,肯定是一本既能自助又可助人的好書。
」--諮商心理師、作家/陳志恆「沉浸在《關係界限》一書中,看見自己對家人、伴侶與朋友的愛,然後畫出形狀。
在有了輪廓之後,就更能夠理解與珍惜自己的愛。
」--哇賽!心理學總編輯、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蔡宇哲「沒有界限不是自由,而是窒礙表達情感設下界限,才能愛得剛剛好。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吳姵瑩(ChloeWu)諮商心理師。
曾經待過企管顧問界,也在醫院、大專院校、法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一直感念何以心理學有著龐大的理論架構,去理解人們和協助人們度過生命的困頓,創造更好的生活,卻沒有機會被大眾好好認識,並且運用在生活中。
由於很多人依舊對心理諮商存有汙名化的想法,甚至對這樣的課程感到卻步。
希望能夠教導大眾並激發對這門生活知識的渴求,因此過去幾年不斷創作、書寫,開辦課程推動心理學習風氣。
喜歡透過旅遊來深度觀察不同的文化與民族,也將旅遊經驗到的衝擊融入在創作與課程中。
想告訴大家,生活與思考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種,期望可以提升更多人對自身意識或框架的覺察,為自己創造更幸福的人生。
著有:《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遠流出版)、《圖解幸福大人心理學》(易博士出版)粉絲頁:www.facebook.comchloewupsy官網:www.iiispace.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前言:拓展人生從設立界限開始PartOne畫出界限,不是拒絕,而是為了愛得更飽滿更豐足1/1你清楚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嗎?1/2懂得感受和限制,讓自己心安地拒絕1/3華人的緊密關係,其實是共生現象?1/4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建立心理界限?1/5文化與教養如何影響心理界限?1/6為什麼我們要建立界限?拒絕別人不是很自私嗎?1/7你是便利貼男女嗎?──缺乏心理界限的六種原因PartTwo關係裡設立界限,創造更深刻的連結2/1忍一忍,很多事情就會變好!2/2愛不是交換,是很深的尊重2/3無法改變家人?有一種苦,是你覺得他很苦2/4界限清楚了,關係才會更緊密PartThree關係裡設立界限,擺脫情感糾結症31家人,這麼近卻又那麼遠的關係3/2為什麼最愛的人傷我最深?3/3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關係怎麼解套?3/4誰是你真正的好朋友?真兄弟?假閨密?PartFour如何建立界限,探索並認識自己的底線4/1界限的探索4/2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PartFive建立界限之後,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5/1自我療癒與茁壯5/2修復受傷的自我,幫自己療癒5/3建立界限之後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作者/
吳姵瑩
簡介/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心理界限探索x物理界限探索x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療癒且茁壯自我!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界限?*老是認為自己要對身旁的人交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9789573282617
ISBN10/
9573282615
EAN/
9789573282617
誠品26碼/
2681583514009
裝訂/
平裝
頁數/
304
語言/
中文繁體
級別/
無
開數/
25K
尺寸/
21X14.8X1.8CM
試閱文字
產品試閱:開始談論心理界限的議題前,一定很多人很好奇什麼是「界限」。
而界限究竟有什麼功用?它放在心理上的意義又是什麼?在此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說明。
就讓我們從物理界限開始,想像一棟房子,外觀是什麼模樣?有沒有藩籬或圍牆?所屬的範圍在哪裡?當你擁有這棟房子,你知道你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裝修,擺放任何你想要的傢俱。
你也很清楚,你可以邀請任何人進來參觀。
你會知道自己需要維護這棟房子,整修它、清理它,確保它是處在可以居住、安全的狀態。
所以,簡單來說,在這幢房子裡,應該會讓你感到安全。
你擁有自主意識與自由,來決定這房子的大小事,也有責任維持房子的狀態,不使其傾頹。
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殺外來者的(參:堡壘原則)。
藉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所有權和界限的意識觀念非常強烈,對於界限內所有物的保護欲也非常明顯。
反觀華人文化就不同了。
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非常多聲音干涉,像是父母、家人,甚至連街坊鄰居都會參一腳。
他們往往是出於一片好意,給予很多意見,並且要你「照著做,準沒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卻成了一個個限制個人成長的「善霸」。
所謂「善霸」,就是相對於惡霸的說法。
惡霸人人討厭撻伐,但善霸則是讓你氣得牙癢癢,卻又感到羞愧──自己怎能拒絕他人好意,也覺得自己不受教而自責,還會要求自己順應別人,別枉費他人一番好意。
缺乏界限就是這樣發生了。
你沒有能力守著房子的那道門,就意味著別人可以隨便侵門踏戶到你的屬地,然後要求你做任何事情,而且你還不能拒絕。
那究竟我們可以怎麼為自己保守界限,不讓人生充斥著他人意見或言語,左右我們對人生的判斷呢?
首先,你要問問自己,當別人要進入房子時,有沒有察覺到別人進來了?有沒有因為別人沒有詢問你,感覺不舒服?有時,別人都進來了,然後你就停在這裡,心中喃喃自語:「這個人在做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可是,你不一定有辦法對他說:「你不要再進來了!」
若你停在那裡,就要開始思考:「咦?為什麼?為什麼我不敢說?我不能拒絕、不能反應嗎?」
擁有感受,也表達出感受
你會發現,從上面的自我詢問中,沒有界限會有兩種狀態,第一種是你根本沒感覺。
有時候你根本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所以他們就進來,直接剝削你。
擁有心理界限也意味著,你有沒有瞭解自己內心的感受。
在華人文化中,感受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因為大人也不太認識自己的情緒,導致我們也是如此。
而讓我們缺乏感受的,往往與兒時的經驗有關。
可能是當兒時我們有感受,卻遭到拒絕了。
小時候,我們可能因為大人對我們說「你去做那個、你去做那個、你去做那個」,就覺得「好委屈喔!為什麼都是我做?」便感到委屈而哭了起來。
大人的反應卻是「哭什麼哭!做點事有什麼好哭的?還哭、還哭?」於是,你就學到「我有感覺,是不對的。
」
所以,兒時經驗令我們必須學會,缺乏感受或沒有感受的狀態。
可是,當沒有感受時,或者你無法認可自身感受,基本上就是門戶大開的狀態了。
我們之所以要設立界限,就是要把感覺找回來,而且要指認出自己的感覺。
但奇怪的是,我們常常會對自己感到罪惡感,比方說當別人對你頤指氣使,你心裡會有什麼感覺呢?
是的,往往是「憤怒」。
可是,你可以不爽嗎?你要問自己:「我可不可以不爽?」當你才這麼想,就可能會想到過往有人批評你:「那麼愛生氣,以後交不到朋友怎麼辦?以後嫁不出去/娶不到媳婦,準備孤家寡人了嗎?」
有沒有聽過這種話?如果沒有,那很好!表示你有被允許不高興。
然而,有些人是沒有受到允許的。
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經知道,有沒有「感受」是我們的早期經驗允許我們的。
當可以自由感受身上的感覺,就能明白誰侵犯了我們的界限。
而第二種狀態是,你明明知道界限被侵犯了,卻依舊讓自己被侵犯──你不敢說,不敢表達感受。
勢必曾有很多經驗讓你變得有顧忌,經常話到嘴邊,又嚥回去,只能抓著好朋友不斷抱怨。
這跟集體主義的文化很有關連,我們非常容易擔心他人眼光,也習慣「以和為貴」的相處模式。
對人際和諧的高度要求,也讓我們在展現自我意識時有高度焦慮,害怕他人的評論,尤其想像他人給予你負面評價,就會讓我們對自己的感受避而不談。
不僅缺乏感受,也不敢暢談自己的感受。
別人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你、侵犯你的界限,對你予取予求,因為你害怕拒絕他人所帶來的負面評語,就像家人不敲門就能進到你房間那樣,從沒尊重你的隱私,而你也習以為常,覺得家人間就應該是這樣,進而發展出你在人際上,也會對其他人索取你想要的東西,且不一定理解別人的感受。
簡單來說,心理界限讓你知道你是誰,你不是誰,什麼是你的,什麼不是你的,你喜歡什麼又不喜歡什麼。
只要你擁有自己的感受,以及有辦法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可以擁有清楚的界限。
延伸文章資訊
- 1情感出現問題不是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在情感糾結中清楚自己
情感出現問題不是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在情感糾結中清楚自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什麼,而不要因為一次的情感失敗讓自己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 2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 蝦皮購物
- 3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 泛科學
書名: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 作者:吳姵瑩; 出版社: 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8/05/27; ISBN:9789573282617. RATING 書籍評分. 評分...
- 4為何糾結在一段感情之中? - 愛與神聖療癒空間的部落格
為何放不下?為何執著在一個情感糾結中? 累世或是這一世我們對某人的情感,無論是愛恨,憤怒,痛苦,忌妒,這些糾結情感如果沒有被釋放,那麼,就會形成一個糾結情感卡 ...
- 5自卑的人易情感糾結這些傾向妳要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