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羅馬字 - 中文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聲調 國語羅馬字 國語羅馬字是一套漢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它和通字方案一樣使用複雜的拼寫規則來標示聲調,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調號或數字;是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國民政府大學院公布的套用羅馬字母,有別於國語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等。

特點是用羅馬字母變化表示聲調。

如iou(幽),you(由),yeou(有),yow(佑)。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由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決議改名為“譯音符號”。

1986年一月,並依此修訂成“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公告供各界採用。

基本介紹 中文名:國語羅馬字外文名:GwoyeuRomatzyh公布日期:1928年公布單位:國民政府大學院 歷史,產生經過,符號的制定,符號制定原則,一般原則,聲調原則,方案正文,聲母表,韻母表,聲調,附記,特點,其他特殊規則,老國音,兒化音,例外,使用狀況,推行情況,國語注音,參考書目, 歷史國語羅馬字由林語堂倡議,趙元任作主要研究,從1925年到1926年獲國語推行委員會協助,1928年9月26日由國民政府大學院公布。

它與當時已流行的注音符號並存,其後於1940年易名為譯音符號。

在1986年1月它被修改為注音符號第二式,並正式被注音二式取代。

產生經過“五四”運動前後,在“文學革命”的影響下,《新青年》和《新潮》等雜誌討論文字改革,提出採用羅馬字(拉丁字母)拼音的問題。

1923年,《國語月刊》出版“漢字改革號”繼續討論這個問題,發表錢玄同的《漢字革命!》、蔡元培的《漢字改革說》、黎錦熙的《漢字革命軍前進的一條大路》、趙元任的《國語羅馬字的研究》等文章。

趙元任提出制訂國語羅馬字的25條原則和一個國語羅馬字方案的草稿。

錢玄同、周辨明、林語堂、許錫五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羅馬字拼音方案。

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開會,錢玄同提出《請組織國語羅馬字委員會案》,黎錦熙、葉谷虛等也提案請求公議一種羅馬字拼音方案,與注音字母同時推行。

大會通過決議,成立"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指定錢玄同、黎錦熙、黎錦暉、趙元任、周辨明、林玉堂(語堂)、汪怡、葉谷虛、易作霖、朱文熊、張遠蔭11人為委員。

但由於時局變動,委員會無法開會,改由劉復發起的研究音韻學的“數人會”進行討論。

“數人會”的6個成員中,5個是"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的在京委員。

經過一年時間,開會22次,九易其稿,終於議定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1926年9月,“國語統一籌備會”召開"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通過並提請教育部公布。

1928年9月26日,國民黨政府大學院公布,作為“國音字母第二式”。

符號的制定國語羅馬字是注音符號的第二式,其制定的過程大約分為下列的幾個階段。

(一)創始期:清光緒十八年至民國七年(西元一八九二——一九一八)。

在這個時間內有盧戇章等八位熱心推行國語運動的學者,各自製成一套譯音符號,推展國語教育,功不可沒。

指引這些符號有的太過繁複,有的不合音理。

雖然沒能流傳下來,但是,卻為後來者奠定了中國人自己利用羅馬字母編寫譯音符號的基礎。

(二)實驗期: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一八——一九二五)。

當民國七年注音符號公布後,有些語言學家主張模仿西洋教士所創之羅馬拼音符號以代表漢文,或輔助漢字發音。

其中錢玄同、趙元任、周辨明、林語堂等學者均各自創造了一套羅馬字母或符號,在當時的《國語月刊》上發表,接受各方面意見。

這些符號中最具代表性者首推趙元任先生的國語羅馬字。

國語羅馬字是趙元任先生民國十年(一九一二)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華語時,將其所擬定的拼音字母加以實驗,至民國十一年做國語羅馬字的研究,始將草稿發表,以徵求各方建設的批評。

然後,又經過其他專家們的增減,才漸趨完善。

(三)公布期:民國十四年至十七年(西元一九二五——一九二八)。

教育部在民國十四年九月組織“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以錢玄同、趙元任、黎錦熙、林語堂、劉復、汪怡、周辨明等七人為委員會,從事羅馬字之議定,自當年九月二十日迄十五年九月十六日由大學院(即教育部)正式公布。

國語羅馬字遂成為國語注音符號的第二式。

此套由趙元任先生編制,經過專家反覆切磋、熱心提倡之譯音符號至此方得一結果。

在民國二十一年五月七日教育部公布之《國音常用字彙》中,就以國語羅馬字與注音符號對照記音。

民國二十九年十月國語推行委員會決議改名為“譯音符號”。

國語羅馬字遂漸發展為國內各中文字典內注音、人名、地名等的標準譯音符號。

符號制定原則一般原則(一)一個符號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讀法。

如:h:①代表ㄏ。

②代表濁音聲母(ㄇ)m、(ㄋ)n、(ㄌ)l、(ㄖ)r的陰平調號。

③代表單韻母(ㄚ)a、(ㄛ)o、(ㄜ)e、(ㄝ)é的去聲調號。

j:①與i連讀為ㄐㄧ。

②與y連讀為ㄓ。

l:①代表ㄌ。

②代表ㄦ化韻尾。

r:①代表ㄖ。

②代表開口韻的陽平調號。

y:①代表ㄧ、ㄩ陰平以外的形式yi、yu。

②代表空韻ㄭ。

③代表ㄞ、ㄟ去聲的調號。

(二)一個符號有兩種形式:丨:①單獨用陰平調時是i;陽平、上聲、去聲調時是yi。

②當作介音,陰平、上聲、去聲時i;陽平調時是y。

ㄨ:①單獨用,陰平調時是u;陽平、上聲、去聲調時是wu。

②當作介音,陰平、去聲調時是-u;陽平調時是-w,上聲調時是-o。

作結合韻母之韻頭,在陽平、陰平、上聲、去聲時都是w。

ㄩ:①單獨用,陰平調時是iu;陽平、去聲調時是yu;上聲調時是yeu。

②當作介音,陰平、去聲時是-iu;陽平調時是-yu;上聲調時是-eu。

(三)用濁音字母當清音不送氣音。

b—ㄅ、d—ㄉ、g—ㄍ。

(四)聲母不獨用。

如:詩—shy、資—tzy。

(五)加聲調字母算字形的一部分,不加聲調符號。

(六)合詞連寫。

(七)音節重疊時以符號代替。

以X代表重疊的音節。

如:天天tiantian改為tianX。

以V代表一個音節的重疊。

如:翻一翻fanifan改為faniV。

以VX代表兩個音節都重疊。

如:商量商量shangliangshangliang改為shangliangVX。

聲調原則(一)陰平:不加符號,用基本的形式。

如:八ba、帕pa、發fa。

在濁音聲母m、n、l、r後加h。

如:媽mha、那nha、拉lha、仍rheng。

(二)陽平:在開口韻(ㄚ)a、(ㄛ)o、(ㄜ)e、(ㄝ)é、(ㄞ)ai、(ㄟ)ei、(ㄠ)au、(ㄡ)ou等後加r。

如:拔bar、婆por、河her、孩hair、誰sheir、豪haur、軸jour。

在聲隨韻母an、en、ang、eng的主要元音後面加上r。

如:盤parn、晨chern、旁parng、橫herng。

在濁音聲母m、n、l、r後之韻母保持原狀。

如:麻ma、拿na、揦la、仍reng。

單韻母i、u、iu、作單韻母注音時改為yi、wu、yu。

如:移yi鼻byi、無wu毒dwu、余yu局jyu。

作介音時改為y、w、yu。

如:銀yn琴chyn、唯wei國gwo、圓yuan群chyun。

(三)上聲:單元音與聲隨韻母中的主要元音雙寫。

如:把baa、叵poo、者jee、也yéé、只jyy、膽daan、粉feen、躺tanng、等deeng、耳eel。

(ㄞ)ai、(ㄠ)au、(ㄧㄚ)ia、(ㄨㄟ)uei、(ㄩ)yu等音中的介音或韻尾—i、u改寫為e、o。

如海hae、好hao、賈jea、悔hoei、與yeu。

(ㄧㄝ)ie、(ㄟ)ei、(ㄨㄛ)uo、(ㄡ)ou等音中的主要原因雙寫。

如:且chiee、給geei、火huoo、口koou。

結合韻母單獨注音,無聲母時,i改為ye。

u改為wo。

iu改為yeu。

如:雅yea、偉woei、雨yeu。

但“也”用yéé,“我”用woo。

(四)去聲:單韻母(ㄭ)y、(ㄚ)a、(ㄛ)o、(ㄜ)e、(ㄝ)é、(ㄧ)i、(ㄨ)u、(ㄩ)iu等音後,加上h作為調號。

如:志jyh、炸jah、綽chuoh、這jeh、借jieh、意yih、勿wuh、玉yuh。

韻尾為-i、-u、-n、-ng、-l等音時,各依次改為-y、-w、-nn、-nq、-ll。

如:塞say、晝jow、站jann、正jenq、二ell。

(五)輕聲:用基本形式,不加任何符號。

如:上頭shangtou,房子farngtz。

ㄦ化韻原則(ㄚ)a、(ㄛ)o、(ㄜ)e、(ㄠ)au、(ㄡ)ou、(ㄤ)ang、(ㄥ)eng等韻及其結合韻母在讀陰平調時,後面直接加上“l”為ㄦ化韻尾。

有i、n韻尾之(ㄞ)、(ㄟ)ei、(ㄢ)an、(ㄣ)en等韻,以“l”代替i、n。

如:孩兒harl、味兒well、乾兒gal、根兒gel。

(ㄭ)y、(ㄧ)i、(ㄩ)iu等韻,在原韻後加el。

如:事兒shell、印兒yell、雨兒yeuel。

方案正文①表中有今音不用或罕用之音。

②聲母ㄐ、ㄑ、ㄒ僅有齊撮,ㄓ、ㄔ、ㄕ僅有開合,故可同用j、ch、sh三母而不混,以避字形過於繁細。

③ㄧ、ㄨ、ㄩ本兼聲韻兩用,故國語羅馬字亦列y、w、y(u)。

在上去齊撮韻字別無聲母時須將第一字母改為y或w,如-iee、-uay獨用時作yee也、way外。

但如改後形與他韻混或全無元音時則在第一字母前加y或w,如-eu、-uh獨用時作yeu雨、wuh霧(非yu、wh)。

④注音字母對於“知、痴、詩、日、茲、此、四”等字未制韻母,今以y表之。

⑤“東、送”與“翁、瓮”等不同韻,故ㄨㄥ分為開口ong與合口ueng兩韻。

ㄩㄥ韻近齊齒,故亦歸第二排。

聲母表表中列出國語羅馬字、國際音標與注音字母。

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後音舌面前音舌根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清音濁音鼻音m[m]ㄇn[n]ㄋ(gn[ȵ]ㄬ)(ng[ŋ]ㄫ)塞音不送氣b[p]ㄅd[t]ㄉg[k]ㄍ送氣p[pʰ]ㄆt[tʰ]ㄊk[kʰ]ㄎ塞擦音不送氣tz[ʦ]ㄗj[ʈʂ]ㄓj(i)[ʨ]ㄐ送氣ts[ʦʰ]ㄘch[ʈʂʰ]ㄔch(i)[ʨʰ]ㄑ擦音f[f]ㄈ(v[v]ㄪ)s[s]ㄙsh[ʂ]ㄕr[ʐ]ㄖsh(i)[ɕ]ㄒh[x]ㄏ邊音l[l]ㄌv(ㄪ)、ng(ㄫ)、gn(ㄬ)三個聲母在新國音頒布後不再使用。

韻母表表中列出韻母各聲調的拼寫變化。

注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注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注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注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ㄭ-y-yr-yy-yhㄧiyiii(yii)ih(yih)ㄨuwuuu(wuu)uh(wuh)ㄩiuyueu(yeu)iuh(yuh)ㄚaaraaahㄧㄚiayaea(yea)iah(yah)ㄨㄚuawaoa(woa)uah(wah)ㄛoorooohㄧㄛioyoeo(yeo)ioh(yoh)ㄨㄛuowouoo(woo)uoh(woh)ㄜeereeehㄧㄝieyeiee(yee)ieh(yeh)ㄩㄝiueyueeue(yeue)iueh(yueh)ㄞaiairaeayㄧㄞiaiyaieai(yeai)iay(yay)ㄨㄞuaiwaioai(woai)uay(way)ㄟeieireeieyㄨㄟueiweioei(woei)uey(wey)ㄠauauraoawㄧㄠiauyaueau(yeau)iaw(yaw)ㄡououroouowㄧㄡiouyoueou(yeou)iow(yow)ㄢanarnaanannㄧㄢianyanean(yean)iann(yann)ㄨㄢuanwanoan(woan)uann(wann)ㄩㄢiuanyuaneuan(yeuan)iuann(yuann)ㄣenerneenennㄧㄣinyniin(yiin)inn(yinn)ㄨㄣuenwenoen(woen)uenn(wenn)ㄩㄣiunyuneun(yeun)iunn(yunn)ㄤangarngaanganqㄧㄤiangyangeang(yeang)ianq(yanq)ㄨㄤuangwangoang(woang)uanq(wanq)ㄥengerngeengenqㄧㄥingyngiing(yiing)inq(yinq)ㄨㄥong(ueng)orng(weng)oong(woeng)onq(wenq)ㄩㄥiongyongeong(yeong)ionq(yonq)ㄦelerleelell韻母單獨成音節時若拼法不同,則在括弧中表示。

聲調陰平:①用“基本形式”,如hua花、shan山。

本式包括輕聲、象聲字、助詞,如ma嗎、aia阿呀。

②但聲母為m、n、l、r者加h,如mhau貓、lha拉。

陽平:①開口韻在元音後加r,如char茶、torng同、parng旁。

②韻母第一字母為i、u者,改為y、w,如chyn琴、hwang黃、yuan元;但i、u兩字母為全韻時改為yi、wu,如pyi皮、hwu胡、wu吳。

③聲母為m、n、l、r者用“基本形式”,如ren人、min民、lian連。

上聲:①單元音雙寫,如chii起、faan反,eel耳。

②複韻母首末字母為i、u者改為e、o,如jea假、goan管、sheu許、hae海、hao好;但既改頭則不再改尾,如neau鳥、goai拐。

③ei、ou、ie、uo四韻準上聲第①條,如meei美、koou口、jiee解、guoo果。

去聲:韻尾為-i、-u、-n、-ng、-l、或-(無)者各改為-y、-w、-nn、-nq、-ll或-h,如tzay在、yaw要、bann半、jenq正、ell二、chih器。

附記①在官話區域內僅長江下流有短促之入聲。

如欲表入聲時可用-q韻尾,如tieq鐵、loq洛。

②羅馬字母之v、x二母,不作拼國音用,惟重字可用x代之,如pianpian(偏偏)可作pianx;隔一字重者可用v代,如kannikann(看一看)可寫作kanniv;重二字者可作vx,例如feyshinfeyshin(費心費心)可作feyshinvx。

③南京、杭州、北平新舊都城皆富於捲舌韻。

國音也可採用,其拼法原則如下:a.韻尾之i、n音省去,例如“孩兒”(hair-erl)作harl,扇兒(shann-erl)作shall,味兒(wey-er)作well。

b.(y)、i、iu三韻加el;其餘加l,如絲兒(sy-erl)作sel,今兒(jin-erl)作jiel,魚兒(yr-erl)作yuel,明兒(ming-erl)作mingl,後兒(how-erl)作howl。

④根據國語羅馬字原則可拼各地之方音。

如江浙間有bh、dh、gh、dj、dz等濁母,如bhu蒲、dji其、dzy慈。

西安有bf、pf等聲母,如bfang莊、pfu初。

廣州有m、p、t、k韻尾,如sam三、lap立、tzit節、hork學。

⑤如用西文次第讀字母名稱時,須依照國音讀之如下:abcdefghijkㄚㄅㄜㄙㄜㄉㄜㄜㄈㄜㄍㄜㄏㄜㄧㄓㄎㄜlmnopqrstuvㄌㄜㄇㄜㄋㄜㄛㄆㄜㄎㄨㄖㄙㄊㄜㄨ萬ㄜwxyzㄨㄜㄎㄙㄧㄜㄙ拼寫舉例(摘自趙元任《最後五分鐘》序言)Shianntzaydeshin wenshyuebunengmeiyeoushin現在 的新 文學 不能 沒有 新wentzyh,yeouleshinwentzyh,feidanntzayshyrjih文字,有了 新 文字, 非但 在 實際shang yeou duoshaode biannlih,tzay Jonggwo上 有 多少的 便利,在 中國jianglaidejingshernwenmingshanqyeekailei-tyau將來的 精神 文明 上 也開了一條shinluh──tianxtingjiannde“Jong-Shigoutong”新路──天天聽見 的“中西 溝通”de laohuah,yeejiow yaw deeng jehme i-lai的 老話,也就 要 等 這末 一來tsairchiitourlyeougebannfaa.才 起頭兒 有 個 辦法。

特點國語羅馬字的方案有以下幾個特點:①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同時也適當兼顧其他“官話”區域的讀音;②完全採用現成的拉丁字母,不增加新字母也不附加符號;③充分考慮到現代漢語的語音特點,同時也儘可能地照顧到國際習慣;④用變化拼法的辦法來表示聲調,避免附加符號。

但缺點是表示聲調的規則較繁,帶來學習上的不便。

其他特殊規則老國音老國音特有之v(ㄪ)、ng(ㄫ)、gn(ㄬ)等三個濁音變調方式如m、n、l、r。

老國音的短促入聲,則在韻尾加上q;例如:貼tieq、鹿luq。

兒化音韻尾之i、n省去;例如:孩兒hair-erl寫作harl,扇兒shann-erl寫作shall,味兒wey-erl寫作well。

y、i、iu等韻加el,其餘加l;例如:絲兒sy-erl作syel、今兒jin-erl作jiel、魚兒yu-erl作yuel;明兒ming-erl作mingl、後兒how-erl作howl。

例外以下是規則的例外字詞:“羅馬字”國際上的名字為Romatzyh(本應為Luomaatzyh),以配合羅馬的名字Roma。

雖然“一”、“七”、“八”和“不”字的聲調隨內文改變,它們的國語羅馬字拼法恆定,分別是i、chi、ba和bu。

使用狀況國語羅馬字使用不廣,公布後很多年仍多用威氏拼音。

但其部分標調規則仍然在某些無法使用附加聲調符號的場合下被沿用,如現今大陸地區雖使用漢語拼音標示地名,但是為區別山西省與陝西省,乃將陝西省寫作ShaanxiProvince,母音雙寫即是受到國語羅馬字影響。

另外部分華人姓名也會沿用母音雙寫表示三聲或-r表示二聲的規則,如著名數學家陳省身(Shiing-ShenChern)。

推行情況國語羅馬字公布以後,除了出版數量很少的一些課本、教材、字表、讀物外,沒有在學校里和社會上廣泛傳習。

課本只出了黎錦熙的《國語羅馬字模範讀本首冊》(1930)和趙元任的《新國語留聲片課本》(1935)兩種,讀物只出了趙元任的《最後五分鐘》(1929)一種。

此外出了齊鐵恨的《國語羅馬字》(1930)、陸衣言的《國語羅馬字使用法》(1930)、黎維岳的《國語羅馬字》(1930)、蕭家霖的《國語羅馬字入門》(1931)等傳習小冊。

不過字典注音都逐漸採用,與注音字母並列。

1930年7月成立推行團體“國語羅馬字促進會”,創刊《G.R.》(國語羅馬字)周刊(後改雙周刊),辦了若干期暑期講習班。

濟南和鄭州的分會也出了一些刊物。

國語注音簡介1986年一月由“中華民國教育部”所公告的譯音符號。

是根據原有之「國語羅馬字」、「譯音符號」修訂而成。

特點為用現今通行之四聲調號表示四聲。

如yōu(ㄧㄡ)、yóu(ㄧㄡ)、yǒu(ㄧㄡ)、yòu(ㄧㄡ)。

注音符號第二式聲母修訂詳情1984年5月10日發表修訂草案,試用一年,徵求意見。

1986年1月28日正式公布,名“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修訂的要點如下:注音符號第二式韻母①聲調改用符號標調,即陰平“-”,陽平“ˊ”,上聲“ˇ”,去聲“ˋ”,輕聲不標。

如mā(媽)、má(麻)、mǎ(馬)、mà(罵)、ma(嗎)。

聲調符號加在主要元音之上,如huái(懷)。

注音符號第二式與第一式對照表②韻母ㄭ(“知痴詩日資此思”的韻母)在翹舌音後改為r,如shr(師);在舌齒音後改為z,如sz(思)。

捲舌韻母由原來的el改為er,兒化韻寫作-r,如huār(花兒)。

韻母-ong、-iong、改為-ung、-iung。

參考書目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商務印書館,上海,1934。

 趙元任:《最後五分鐘》,中華書局,上海,1929。

 倪海曙:《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時代出版社,上海,1948。

相關詞條 羅馬音羅馬音主要作為日文韓文的讀音注釋,類似於英文中的音標對英文單詞的讀音解釋,與漢語拼音有少許不同。

日語中,這種標記方法的符號叫做「ローマ字」(羅馬字)。

中文界...國語(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現代標準漢語)國語(StandardMandarin/Putonghua)[1-2]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至一九二六年,產生了由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等制訂的“國語羅馬字”,曾由...中國語言文字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國語為國家通用...《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國語閩南方言常用詞典《閩南方言拼音方案》、《廈門音新字典》的羅馬字母、國際音標對照簡表...從中選取國語和閩南方言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又對照準確的條目,在釋義、用字和...漢語拼音文字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

轉寫者按中文字的國語...中國語言文字概況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國語為國家通用...《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閩南話與國語二、國際音標(國)、廈門話羅馬字母(羅)【甘為霖】、閩南方言拼音方案(拼)對照表參考資料1.閩南話與國語.超星讀書[引用日期2012-09-29]...漢語拼音(漢字注音)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

撰寫者按中文字的國語讀法...國語運動主要工作是修訂注音字母方案,制訂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調整“國音”標準,擴大國語...國語的標準與國語略有不同,但是運動的性質仍舊一樣,是國語運動的繼續。

另外在...國音《國音字典》)和“新國音”(《國音常用字彙》);又有“國音字母”兩式,第一式為“注音字母”(後改稱“注音符號”),第二式為“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後改...打(漢字)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國際音標羅馬字打...(1)[口]∶從[from;since]——帶有北方方言色彩,國語里一般用“從”,在...漢語拼音(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國語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國語音標。

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 熱門詞條 網路剪刀手 AlexGoot 憤青 天水圍的夜與霧 bizarrelovetriangle JRE 競 素粽 周杰 饑荒 茶葉蛋 溪湖糖廠 太子爺 士兵突擊 克拉克·斯提爾 朱輕 CUE 優之良品 崑山 松林外 線膨脹係數 水蜜桃 been 電視會議 鍍膜 WeBareBears 表里一體 罰單 國語羅馬字@中文百科全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