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陸軍主要作戰部隊可分為戰鬥部隊和戰鬥支援部隊。戰鬥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聯兵旅包括裝甲旅、裝甲步兵旅、摩托化步兵旅、空中騎兵旅、特種作戰旅等5種。
共同構成了台灣陸軍的主力。
1.守備(步兵)旅為步兵戰鬥部隊。
一般編有2至5個步兵營 ...
台灣陸軍 台灣陸軍主要作戰部隊可分為戰鬥部隊和戰鬥支援部隊。
戰鬥部隊是指直接參加作戰的部隊,包括步兵(含徒步、機械化和空降步兵)、裝甲兵、騎兵(含乘馬、乘車、裝甲和空中騎兵),以火力與機動,殺傷或俘獲敵人,奪取並控制地域。
戰鬥支援部隊是給戰鬥部隊以作戰支援之部隊,包括炮兵(含野戰、防空炮兵及飛彈部隊)、陸軍航空兵、化學兵、工兵、通信兵、運輸兵、憲兵及政戰部隊。
基本信息中文名:台灣陸軍英文名:TheTaiwanesearmy作戰部隊分類:戰鬥部隊和戰鬥支援部隊拼音:táiwānlùjun隸屬於:國防部包括:步兵、裝甲兵等等分為:戰鬥部隊和戰鬥支援部隊陸軍編組任務台灣陸軍“總司令部”為陸軍最高行政機關,隸屬於“國防部”,其主要任務是依據建軍方針及原則,擬制陸軍建設、一般行政、政治作戰、後備事務、人事管理與教育,資源獲得、專業後勤與設施建造、通信電子資訊及史政編譯等業務的規劃,並負責相關事項的執行和督導;負責軍事情報的蒐集、研判與督導;負責本軍種的歲計、會計和統計等業務。
根據《國防部組織法》,陸軍“總司令部”將在2004年底前降編為陸軍司令部。
陸軍部隊編為3個軍團部(第6、8、10軍團司令部)、4個防衛部(金門、馬祖、澎湖、花東防衛部)、2個兵種部(航空特戰司令部、陸軍飛彈指揮部)、8個師指揮機構,作戰部隊計有25個守備旅、15個打擊旅、7個軍團與防衛部直屬作戰營又5個連、7個防空飛彈營共27個飛彈連、29個軍團與防衛部屬炮兵營、10個防空營另4個防空連。
陸軍部隊根據所承擔的任務不同,區分為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和勤務支援部隊。
戰鬥部隊直接與敵軍從事作戰,包括步兵、裝甲兵、航空兵等;戰鬥支援部隊系直接對戰鬥部隊遂行戰鬥支援的部隊,包括炮兵、化學兵、工兵、通信兵、憲兵及政戰部隊;勤務支援部隊系對作戰部隊提供補給、保修、衛生及其他勤務支援的部隊,包括運輸、補給、保修以及衛生部隊等。
陸軍的主要任務是:平時駐守台灣本島、外島各要點,執行應急、應變作戰與災害救援等任務;戰時聯合海軍、空軍,遂行以抗登入作戰為主的防衛作戰。
陸軍作戰指揮台陸軍作戰指揮體系分為作戰區(防衛部)、師指揮機構、聯兵旅、營、連等層級。
作戰區(防衛部)為陸軍部隊編成的最大戰略單位與最高指揮機構,直接接受參謀本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指揮,對轄區內所有部隊的地面作戰行動負有作戰指揮與勤務支援責任,可指揮若干個師指揮機構和聯兵旅等擔任某一戰略方向的獨立作戰任務;師為軍團次一級作戰指揮機構,依命令指揮納編部隊遂行作戰任務,但不負責勤務支援;聯兵旅為基本戰略單位,負有作戰指揮和勤務支援責任,可作為作戰區(防衛部)與師之一部遂行作戰,或獨立遂行作戰;營為基本戰術單位,負有戰鬥指揮和勤務支援責任;連為具有戰鬥和勤務職責的基本戰鬥單位。
另外,台陸軍還設有航空特戰司令部和飛彈指揮部兩個兵種部。
這兩個兵種部對所屬3個空騎旅、1個特戰旅和27個防空飛彈連僅行使行政管理權,遂行作戰任務時則分別由所在作戰區和空軍作戰“司令部”負責作戰指揮。
陸軍實力馬英九視察台灣陸軍陸軍部隊編為3個軍團部(第6、8、10軍團司令部)、4個防衛部(金門、馬祖、澎湖、花東防衛部)、2個兵種部(航空特戰司令部、陸軍飛彈指揮部)、8個師指揮機構。
作戰部隊分為基本戰略單位和軍團(防衛部)以上直屬部隊兩部分,其中基本戰略單位編有25個守備旅和15個打擊旅;直屬部隊包括3個步兵營、1個戰車營、3個反裝甲營另1個連、4個裝騎連、29個炮兵營、7個防空飛彈營(共27個飛彈連)、10個防空營另4個獨立連、1個兩棲偵察營,總兵力19.93萬人。
陸軍裝備各型坦克1312輛、裝甲車1314輛、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480門、各型高炮189門、防空飛彈發射架354部、反坦克飛彈發射器261套、各型直升機201架、地對地飛彈42枚等。
此外,台澎金馬各地尚有一批部隊換裝後淘汰下來的非編制裝備,包括127、76.2毫米艦炮,57毫米戰防炮,76、75毫米坦克炮以及90、40毫米高炮等,已列入地區性武器,歸各守備部隊使用。
各作戰區目前,台陸軍編為3個軍團部和4個防衛部,並將台澎金馬地區劃分五個作戰區和金門、馬祖地區。
1.第一作戰區由澎湖防衛部負責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澎湖群島64個島嶼。
澎防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68守備旅和第503裝甲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通信營、防空連、化學兵連和工兵連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1後勤指揮部。
2.第二作戰區由花東防衛部負責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台灣本島中央山脈以東、和平溪以南至大竹溪以北地區及其近海綠島、蘭嶼等離島。
花東防衛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28、129兩個守備旅及防衛部直屬戰車營;戰鬥支援部隊包括防空連、通信營、化學兵連、工兵連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2後勤指揮部。
3.第三作戰區由第6軍團部負責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台灣本島後龍溪(含)與和平溪(不含)以北地區及其近海離島。
第6軍團下轄戰鬥部隊主要包括第16、26、49、51等4個師指揮機構和第106、116、118、152、153、176、178等7個守備旅,以及第269摩步旅、第351裝步旅、第542裝甲旅、第601空騎旅、第862特戰旅等5個打擊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第21炮兵指揮部、第53戰鬥工兵群、第73通信兵群、第33化學兵群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3後勤指揮部。
4.第四作戰區由第8軍團負責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台灣本島八掌溪(不含)與大竹溪(不含)以南地區及琉球嶼。
第8軍團下轄戰鬥部隊主要包括第33、46兩個師指揮機構,第103、108、117、137等4個守備旅,以及第298摩步旅、第395裝步旅、第564裝甲旅、第603空騎旅(戰時由陸軍航空訓練指揮部擴編而成)等4個打擊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第43炮兵指揮部、54戰鬥工兵群、第75通信兵群和第39化學兵群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4後勤指揮部。
此外,防區內還駐防有海軍陸戰隊第99守備旅和基地警衛旅(欠)。
5.第五作戰區由第10軍團負責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台灣本島中央山脈以西、後龍溪(不含)以南至八掌溪(含)以北地區。
第10軍團下轄戰鬥部隊主要包括第19、34兩個師級指揮機構,第102、104、157、169、192等5個守備旅,以及第200摩步旅、第373裝步旅、第586裝甲旅、第602空騎旅等個打擊旅;戰鬥支援部隊包括第58炮兵指揮部、第52戰鬥工兵群、第74通信兵群、第36化學兵群等;勤務支援部隊有第5後勤指揮部。
6.金門防衛部擔負金門地區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包括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虎仔嶼等大小12個島嶼。
金防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19、127、158等3個守備旅、第584裝甲旅以及第101兩棲偵察營(欠)等;戰鬥支援部隊包括金防部炮兵指揮部、780通信營、戰鬥工兵營、化學兵營等;勤務支援部隊有後勤支援指揮部。
7.馬祖防衛部擔負馬祖地區作戰指揮任務。
防區範圍為馬祖南竿、北竿、高登、西引、東犬、西犬、東引等大小18個島嶼。
馬防部下轄戰鬥部隊包括第193、194、195等3個守備旅和步兵第1、2、3營;戰鬥支援部隊包括69炮兵指揮部、781通信營、戰鬥工兵營、化學兵連等;勤務支援部隊有後勤支援指揮部。
航空特戰部隊航空特戰部隊陸軍航空特戰部隊的領導機關為航空特戰司令部。
航空特戰司令部於1999年10月1日由原空降特戰司令部改編而成,隸屬於陸軍總司令部,駐地位屏東,主指揮所位太武營區。
航空特戰司令部主要下轄航空訓練指揮部,特戰訓練中心,第601、602空騎旅和第862特戰旅。
其中601、602、862旅為常備作戰部隊,航空訓練指揮部戰時編成第603空騎旅,特戰訓練中心戰時編成特戰後備旅。
航空特戰司令部總編制10387人,共裝備各型直升機201架。
空騎旅是具有高度立體化作戰能力的直升機突擊部隊,具有反應速度快和作戰不受地形限制的特點。
空騎旅平時進行空中突襲的演訓,並擔負反突襲、反騷亂、反暴亂等特定任務;戰時任戰略預備隊,投入特定地區執行特定任務。
第601、602空騎旅主要編有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戰搜直升機營、2個突擊直升機營以及1個特戰營,第603空騎旅主要編有2個突擊直升機營、1個攻擊戰搜直升機營、1個特戰營、1個飛機保修營以及1個教練直升機營。
特戰旅是以特戰步兵為主體的輕裝化部隊,其主要任務是利用空降突擊、空中突擊及特種作戰等方式,突襲深遠目標或殲滅敵軍。
特戰旅主要編有5個特戰步兵營。
防空飛彈部隊陸軍防空飛彈部隊是台灣整體防空體系的重要力量,其領導機關為飛彈指揮部。
飛彈指揮部成立於1982年6月,現駐台北泰山,下轄7個飛彈營、共27個飛彈連。
現裝備有“愛國者”、“天弓”、“霍克”等3種防空飛彈發射架187部、飛彈1566枚。
其中“愛國者”飛彈1個營共3個連,裝備飛彈發射架24部、飛彈196枚,分別部署在北部地區的萬里、新店和南港;“天弓”彈2個營共6個連,裝備固定發射架45部、機動發射架10部,“天弓”I飛彈252枚、“天弓”Ⅱ飛彈146枚,分別部署在台北三芝、台中大肚山、東引東小島、高雄大崗山、高雄林園和澎湖白沙島;“霍克”飛彈4個營共18個連,裝備飛彈發射架108部、飛彈972枚,分別部署在台島周邊地區和澎湖地區。
各防空飛彈連行政上隸屬於陸軍飛彈指揮部,作戰上受空軍作戰司令部作戰管制,並在空軍作戰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下,遂行防空和反導作戰。
編制與裝備長期以來,台灣陸軍作戰部隊的基本編成一直以師為骨幹。
而在“精實案”中,台灣陸軍之所以將基本編成由師改為聯兵旅,主要是因為台灣島地形狹窄破碎。
河川交錯,不利於大部隊機動作戰,即使在較為寬廣的西部平原,當一個師級單位以防禦陣形展開,其縱深幾乎可以塞滿從海岸到中央山脈山腳下的整片地區,各種戰術行動都有施展不開的困擾,因此師級編制的大型單位,並不太適用於地形狹小的台灣,而編成較小的旅級單位則會更加靈活。
不過,台灣陸上交通線與橋樑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戰時容易遭到破壞摧毀,各部隊在短期內將很難跨越戰區增援遭受攻擊的部隊。
因此若以旅級部隊基本編成,則應使其具有獨立作戰能力,以使其在受到攻擊時能支撐一段時間。
這意味著作戰部隊應有強大的火力、足夠的兵力、混合各個不同的兵種與平衡的編組。
正是基於上述考慮,台灣陸軍才將基本編成由以往組織龐大、指揮層級較多的師,改編為機動靈活、組織扁平化、功能完整的聯合兵種旅。
聯兵旅包括裝甲旅、裝甲步兵旅、摩托化步兵旅、空中騎兵旅、特種作戰旅等5種。
共同構成了台灣陸軍的主力。
1.守備(步兵)旅為步兵戰鬥部隊。
一般編有2至5個步兵營、1個牽引炮兵營、1個支援營,以及搜尋連、工兵連、通信連、憲兵排各1個,少數守備旅還編有戰車營(連)、裝步營(連)或反裝甲連。
編制員額平時1350至3500人不等,戰時3000至5900人不等。
2.摩托化步兵旅為摩托化步兵戰鬥部隊,以常備步兵師和機械化師改編而成。
編有5個摩步營、1個自行榴炮營、1個支援營,以及裝騎連、工兵連、通信連、憲兵排各1個。
編制員額平時3200人,戰時約6070人。
3.裝甲步兵旅為裝甲步兵比重較大的步、坦、炮合成的裝甲戰鬥部隊,主要由獨立裝甲旅和機械化師改編而成。
編制原則為小型、機動、平穩、多功能,每旅編制約4300人,下轄旅部直屬部隊及7個營。
直屬單位包括:旅部連,主要裝備M-577裝甲指揮車和CM-21裝甲步兵戰鬥車;裝騎連,主要裝備M-41輕型坦克;反裝甲連,主要裝備M-113“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車;此外,還有通信連、工兵連等。
主要作戰單位有:3個裝步營,主要裝備CM系列裝甲步兵戰鬥車;2個戰車營,主要裝備M-48H勇虎式坦克;1個自行榴炮營,主要裝備M-109式155毫米自行火炮;1個支援營,負責機動打擊所需各種後勤補給;以及裝騎連、工兵連、通信連、憲兵排各1個。
編制員額平時4283人,戰時4720人。
裝步旅注重快速機動與及時的火力支援,具備獨立作戰能力,戰時可有效執行反突襲、反空降等作戰任務。
4.裝甲旅為坦克兵比重較大的步、坦、炮合成的裝甲戰鬥部隊,主要由獨立裝甲旅和機械化師及部分戰車群改編而成。
每旅編制約4200人,下轄旅部直屬部隊及7個營。
7個營為:3個戰車營,主要裝備M-60A3型坦克;2個裝步營,主要裝備CM系列裝甲步兵戰鬥車;1個炮兵營,主要裝備M-109式155毫米自行火炮;以及1個支援營。
裝甲旅強調火力強大,可以立即支援並進行壓制,戰時擔負戰區預備隊,主要遂行機動打擊作戰。
5.空中騎兵旅三維空間的立體作戰是未來戰爭的主流,台灣陸軍新編成的空中騎兵旅,其本意就是充當一支具有高度立體化作戰能力的部隊,可以快速反應、制敵於先,且不受地形上的限制。
空中騎兵旅平時進行空中突擊的戰備及演練,執行反突擊、反空降、反騷亂、反暴亂等特定任務。
戰時任預備隊,執行特定任務或投入特定地區。
空中騎兵旅以空降旅及陸航大隊為主體,由攻擊偵搜直升機等不同火力搭配編組而成。
下轄旅直屬單位和7個營,共配備各型直升機80餘架。
2個空中突擊營、1個空中戰搜營、1個空中攻擊營、1個空中運輸營、1個空降特戰營、1個支援營。
空騎旅具有攻擊、戰搜、機動、運補等能力,能發揮立體作戰功能,可迅速投入作戰。
空騎旅的直屬單位較少,只包含旅部連與憲兵排,配有數架UH-1H通用直升機,旅部連並配有防空飛彈,據稱為雙聯裝“毒刺”飛彈。
偵察直升機營是空中騎兵旅的耳目,編制包含:營部連與3個直升機連。
其中營部連配有2架UH-1H直升機,3個直升機連則一共配有12架OH-58D偵察直升機。
OH-58D除可以用桅頂瞄準儀搜尋、標定目標外,主要的武器系統包含12.7毫米機槍吊艙、70毫米火箭及“海爾法”反坦克飛彈。
主要任務則為武裝偵察、情報蒐集、目標定位及炮兵空中觀測等。
攻擊直升機營是空中騎兵旅的主要空中打擊火力,編制包含:營部連,3個攻擊直升機連,共配有2架UH-1H通用直升機及20架AH-1W攻擊直升機。
AH-lW的主要武器系統包含3管20毫米機炮、70毫米火箭、“海爾法”反坦克飛彈、“陶”式反坦克飛彈、AIM-9S空對空飛彈等。
主要任務為戰術護航、火力搜尋、制壓、反裝甲作戰及反直升機作戰,而對來自對方固定翼飛機的威脅亦有一定的反制能力。
空騎旅內編制有2個突擊直升機營,每個突擊直升機營包含營部連,3個突擊直升連,共配屬有22架UH-1H通用直升機,是旅中特戰步兵營的主要機動工具。
UH-1H的機身兩側可以裝設2挺7.62毫米機槍或70毫米火箭吊艙;主要任務為突擊運兵、勤務運輸、傷患救護及空中布雷等。
特戰步兵營是空中騎兵旅最主要的地面作戰兵力。
特戰步兵營包含有營部連、兵器連及3個特戰步兵連,配有輕重型迫擊炮及“陶”式反坦克飛彈,在突擊直升機營與空中運輸營的支援下,可迅速機動到各作戰地區作戰,並可隨時獲得旅中OH-58D及AH-1W直升機的火力支援。
據悉,待最新採購的一批AH-1W及OH-58D直升機服役後,台灣陸軍將擁有63架AH-1W攻擊直升機及39架OH-58D直升機,再加上未來採購的新型通用直升機及中型運輸直升機,台灣陸軍可望編成3個空中騎兵旅,分別部署在北、中、南3個地區,成為台灣陸軍的快速打擊主力。
6.特種作戰旅為以特戰步兵為主體的、擔任特種作戰任務的輕裝化戰鬥部隊。
編有5個特戰步兵營及搜尋連、勤務連、工兵排、通信連、旅部連等各1個。
編制員額平時2894人,戰時3410人。
主戰裝備1.M41D輕型坦克台灣地區地形狹窄破碎,多為河川分割,所以輕型坦克被認為是最適合戰場條件的裝備。
台灣陸軍現裝備的M24和M41輕型坦克均為美國在二戰前後研製的老式裝備,目前在世界各國軍隊中已極為少見。
80年代以來,台灣軍方在現有M41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改造提高,改進後的型號編為M41D。
M41D輕型坦克重點改進了原車火力和動力系統,裝備了改進的76毫米火炮,儘管火炮口徑仍然保持原狀,但由於採用了新的炮管,可以使用高膛壓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炮彈出口初速達到1400米/秒,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穿透傾斜45度的250毫米鋼板。
以此能力,M41D可以有效地擊穿T-54/55坦克的正面裝甲,但對付使用複合裝甲的新一代主戰坦克,仍將力不從心。
M41D的火控系統採用了數字式彈道計算機和雷射瞄準儀,命中率大幅提高,其夜視觀瞄系統可以保證在1000米距離上瞄準目標。
但由於未採用火炮穩定系統,仍不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
M41D的動力系統換用了405馬力的兩衝程柴油發動機,儘管輸出功率較原來的500馬力汽油機有所下降,但由於採用了新型的懸掛系統,越野機動能力仍有提高。
新型柴油機油耗較低,加上油箱容量由530升擴至760升,所以M41D的最大行程由原來的160公里提高到450公里。
換裝柴油機後,M41D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將有所提高。
長期以來,台灣陸軍一直裝備老式美制坦克,儘管近年來台灣研製了M48H“勇虎”式主戰坦克,併購買了部分美制M60A3坦克,但其陸軍坦克的裝備水平也只能達到國際60年代末的水準。
2.CM31輪式裝甲輸送車1997年8月在台北舉行的“國際航空科技及“國防”工業展”中,由台灣軍方研製的CM31六輪裝甲人員輸送車首次曝光。
多年來,台灣發展輪式裝甲輸送車時有所聞,但始終保持神秘色彩。
此次展覽終於將該車推向前台。
據稱,台灣陸軍早在1992年和1993年就分別建造了2輛輪式裝甲車,編號為CM31,在此期間經過不斷的測試改良。
從外形來看,展出的CM31具有低矮的流線型車身,類似於國際流行的瑞士“剪刀魚”裝甲車。
車身採用勻質鋼板焊接結構,正面裝甲可以承受14.5毫米穿甲彈射擊。
車內是寬敞的載員艙,可以搭載10名全副武裝的土兵,乘員每邊5人面對面乘坐,步兵艙與駕駛座椅之間還可額外容納3名士兵或1名攜帶通訊裝備的人員。
CM31採用350馬力柴油發動機,配合16噸的戰鬥重量,單位重量功率達21.87馬力/噸,最大公路速度100公里/時,持續作戰時間長達18個小時。
CM31配備有獨立的6輪懸掛裝置,單輪垂直行程400毫米,可以在惡劣地形上保持平穩行駛。
輪胎胎壓由中央電腦自動控制,即使在車輪中彈的情況下,仍可繼續行駛一段距離。
車尾部配有兩具水上推進螺鏇槳,具有兩棲作戰能力。
3.雷霆2000火箭炮雷霆200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由台灣“中科院”研製,據稱在90年代初期即完成了樣車研製。
它採用M977輪式載重車裝載,全系統採用模組化設計,可裝填3種彈箱,發射MKl5、MK30及MK45共3種不同口徑的火箭彈。
雷霆2000系統類似於美國在1993年發展的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重量比美軍現裝備的M270火箭炮輕,造價也相對較低,但同M270一樣使用模組化設計的一次性彈箱,再次裝填速度很快。
在雷霆2000使用的3種火箭彈中,MKl5最小。
彈徑117毫米,長2.2米,重42.6公斤,是改良現裝備的工蜂六型火箭,但原來的碰炸引信改為定時或空炸引信,彈頭也改為鋼珠高爆彈,最大射程15公里。
MKl5的發射箱為20聯裝,每輛發射車可帶3個彈箱,共60枚火箭彈,MK30型火箭的彈徑比MKl5大,射程增至30公里,引信與MKl5相同,但除鋼珠彈外,還配備了雙用途殺傷彈頭,既可用於殺傷人員,也能用來打擊輕裝甲目標。
MK30的發射箱為9聯裝,每車可載3具,共27枚火箭彈。
最大的MK45型火箭彈,射程達45公里,引信也與MKl5相同,但配有更大的彈頭。
MK45的發射箱為6聯裝,每車可載2具,共12枚火箭彈。
雷霆2000型火箭發射系統可左、右鏇轉120度,發射車裝有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統,數據、語音無線電通信裝備和火控計算機。
可進行全天候射擊指揮、控制,並配備電動發射架微調裝置,能自動調整發射架方位,使設計圓機率命中誤差達到1%。
該火箭系統同時還擁有自主進行補給和檢查維修能力。
雷霆2000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應該說是近年來台灣自行研製裝備中性能較高的一型大型裝備,但至今尚未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
4.新型155毫米榴炮155毫米榴炮是台灣炮兵的火力骨幹。
台軍現裝備主要是美制M10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和編號為65式的155毫米牽引榴炮。
其新型的155毫米榴炮編號為XT86和XT86A1。
XT86就是65式的改進型,將炮管長度由原來的23倍口徑換為6米長的39倍口徑,並加大了發射藥室容量,可容納更多的發射藥以增大射程。
XT86型155毫米榴炮全長10米,火炮全重7300公斤,發射普通榴彈時最大射程18.1公里,使用增程彈時最大射程30公里。
僅從射程來看,尚未達到頂級水平。
XT86榴炮的另一項改進是縮短了反應時間,火炮尾架上加裝了液壓助力裝置和輔助輪,火炮發射時間減為3分鐘,炮班人數也由11人減為7人。
XT86A1型155毫米榴炮則是XT86的改進型。
火炮加裝了國際流行的液壓輔助動力系統,使火炮可作360度鏇轉,炮班人數也減為4人。
火炮長度則減為7米,全重10400公斤,最大射程與XT86相同。
另一項與155毫米榴炮相關的裝備是“銅斑蛇”雷射制導炮彈。
該彈是美國在80年代初研製成功的雷射半主動制導炮彈,主要用於打擊運動或靜止的坦克和其他點狀硬目標。
台灣於1994年少量引進,此次是首度公開實彈射擊。
實彈射擊由M109自行榴炮實施,共發射4發,其中2發由地面前進觀察員使用雷射照射器制導,另2發由OH-58D偵察直升機制導,4彈準確命中,但均為靜止目標。
由於“銅斑蛇”炮彈的制導部分較為“嬌氣”,無法承受全裝藥發射的巨大加速度,因此其最大射程只有16公里。
此次台軍發射距離為9公里。
為了避免戰場煙霧對雷射制導產生不利影響,“銅斑蛇”炮彈的發射是在地面炮火準備之前進行的。
5.野戰防空系統80年代以前,台灣陸軍野戰防空裝備一直以雙管40毫米高炮為主,近年來,台灣自行研製了“天兵”防空系統並從美國購買了“復仇者”車載“毒刺”防空飛彈,實現了彈炮結合的野戰防空體系。
除“天兵”防空系統外,台灣野戰防空系統中還出現了其他幾型新的野戰防空裝備。
“天兵”系統包括雙管35毫米高炮,4聯裝“麻雀”地空飛彈發射裝置及“天兵”火控雷達車等全套系統。
和“天兵”雷達幾乎完全相同的是台灣“中科院”研製的MPQ78型火控雷達,它與“天兵”雷達一樣,由搜尋雷達、跟蹤雷達及光電跟蹤系統組成,可搜尋、跟蹤中或低空飛機,距離精度為10米,具有多種抗干擾能力,能夠結合35毫米或40毫米高炮及“天劍”I型飛彈形成野戰防空系統。
該系統實際上早在1991年即已問世,一直苦苦等待台灣軍方的訂貨。
首次亮相的新型野戰防空系統是“精兵”系統,包括:輛廂式操縱車和雷達拖車。
其中的警戒雷達採用了大功率的三坐標相控陣雷達,此外還配備了射擊管理系統、敵我識別系統、通信數據鏈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整套系統具有中或低空搜尋,多目標跟蹤以及預警和火力分配等功能,具備了一定的先進性能。
另一套新型防空裝備是由“天劍”I型空空飛彈發展而來的防空飛彈系統。
整套4聯裝飛彈發射裝置裝在美制“悍馬”越野車上,長5.8米,寬2.2米,高3.2米,重4600公斤,外形與美國的小槲樹飛彈系統類似,但發射塔上沒有射手位置,估計是採用遙控方式發射。
該系統是以雷達、熱成像儀及光學瞄準等方式進行制導,具有抗電子和紅外干擾的能力。
目前可以看到的台灣野戰防空系統的一大缺陷是:所有的系統均不具備行進間進行伴隨掩護的能力。
6.步兵輕武器步兵輕武器作為陸軍最基本的火力單元,歷來為人們所重視。
因此,當台灣陸軍新一代的步兵武器剛一亮相,就立刻引起了有關人士的注意。
其中瑞典製造的AT-4型反坦克火箭是首次公開,這種84毫米口徑的肩射反坦克武器是由瑞典FFV公司80年代初研製的一次性單兵反坦克武器,全重6.7公斤,有效射程300米,破甲厚度可達400毫米。
1985年美國陸軍通過西方幾種火箭筒的對比試驗後,決定選擇AT-4為其步兵制式反坦克武器,表明了AT-4在綜合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台灣陸軍在使用66火箭彈多年後,引進了這種單兵反坦克武器,將使其步兵反裝甲能力有所提高。
而另一個新型輕武器是美制MKl9型自動榴彈發射器,台灣軍隊於1996年引進,重35.2公斤,射速達325-375發/秒,有效射程1600米,目前配備台灣陸軍及海軍陸戰隊,並配備在M113裝甲車和“悍馬”車上,同時引進的還有40毫米榴彈彈藥生產線。
新近推出的另一型輕武器,是研製時間長達5年,其間4次更改方案的T86式突擊步槍。
該槍主要配備空降兵。
陸戰隊、機械化步兵和炮兵作為隨身武器,採用5.56毫米彈藥,並可配備T85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
相關搜尋武警東海艦隊北海艦隊八路軍蘭州軍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熱門詞條jyLGOptimusGJMTVNICHIAplaystation4quantityrabbit《好孕臨門》倒數計時外幣匯率天蠶土豆奇瑞QQ3寶島時代村東元電機東區柚子茶洗衣機清潔劑玫瑰茶竹中半兵衛紫草舌尖上的中國葉家妤赫容錦301FEMENIMDB前田敦子勞倫斯·弗蘭克宮保雞丁市場失靈攝影機檸檬魚歡迎光臨宇宙秀法拉利桌布泡泡登鸛雀樓紗倉真菜線上ktv西班牙番茄節鄰居陰毛顯示卡食品包裝機characterdejavuWG林月雲電視頻道紅豆生南國道門法則鬼鏡台灣陸軍@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陸軍 -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國防部
- 2陸軍第十軍團指揮部 - Wikiwand
歷任主官 · 陸軍第二野戰軍團司令 · 陸軍第五軍團司令 · 陸軍第十軍團司令 · 陸軍第十軍團指揮官 ...
- 3台灣陸軍主要作戰部隊可分為戰鬥部隊和戰鬥支援部隊。戰鬥 ...
聯兵旅包括裝甲旅、裝甲步兵旅、摩托化步兵旅、空中騎兵旅、特種作戰旅等5種。共同構成了台灣陸軍的主力。 1.守備(步兵)旅為步兵戰鬥部隊。一般編有2至5個步兵營 ...
- 4志願士兵專長遴選及分發作業規定 - 植根法律網
(三)需求單位:指各司令部、中央單位、憲兵、海軍陸戰隊、國軍樂隊、國家安全局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四)新訓單位:指陸軍及海軍司令部所屬之新兵訓練單位。 (五) ...
- 5中華民國陸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