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本體論? - Philosophy's Note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體論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詞代表真實的存在實體,哪些名詞只是代表一種概念」。

所以本體論成為某些哲學分支的基礎。

近年來,人工智慧及資訊技術相關領域 ... Philosophy'sNotes搜尋這個協作平台 HomeAboutPhilosophersArticleWorkThinking MoreStuff Article‎>‎ 何謂本體論? 張貼者:2015年2月2日下午4:49CandiceCheng Wiki:本體論(英語:Ontology),又譯存在論、存有論,它是形上學的一個基本分支,本體論主要探討存有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有的哲學家,如柏拉圖學派認為:任何一個名詞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另外一些哲學家則主張有一些名詞並不代表存在的實體,而只代表一種集合的概念,包括事物或事件,也有抽象的,由人類思維產生的事物。

例如「社團」就代表一群具有同一性質的人組成的集合;「幾何」就代表一種特殊知識的集合等。

本體論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詞代表真實的存在實體,哪些名詞只是代表一種概念」。

所以本體論成為某些哲學分支的基礎。

近年來,人工智慧及資訊技術相關領域的學者也開始將本體論的觀念用在知識表達上,即藉由本體論中的基本元素:概念及概念間的關連,作為描述真實世界的知識模型。

針對此一趨勢,W3C組織也開始定義了許多本體論的相關語言,如RDF、DAML+OIL、OWL等。

英語:Ontology源自希臘語單詞ον(存有)和λόγος(邏各斯,科學、研究、理論)的組合。

1870年代,日本學者西周將它漢譯為理體學,之後又出現了實體學、本體論、實有論、存在論等譯名。

之後這些譯名傳入中國。

1930年代之後,日本學界通常使用存在論這個譯名。

我的整理:尚未完成 Comments  Copyright©2015 CandiceCheng 請勿抄襲與轉載。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