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六度、十願@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與「戒定慧」三學相違背的是「貪瞋痴」三毒。

佛教導我們以戒學斷貪,以定學斷瞋,以慧學斷痴,轉貪瞋痴為戒定慧,這是斷惡修善。

心情記事人生是在不斷的成長當中領悟、成熟。

歲月會增長吾人的智慧。

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帶給大家另一種省思,也帶給我自己放下的快樂。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1120855三學、六度、十願?大師開示轉貼淨空法語     佛教導我們,既得人身,要在世間住幾十年,正所謂「既來之,則安之」。

所以,聰明人、有智慧之人懂得積功累德,因為他們明瞭「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積功累德應該如何做?這就是「四正勤」的教導,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斷惡一定要斷自己的煩惱習氣,修善決定要修戒定慧三學,修菩薩六度,修普賢十願,將三學、六度、十願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持,就是積功累德。

  與「戒定慧」三學相違背的是「貪瞋痴」三毒。

佛教導我們以戒學斷貪,以定學斷瞋,以慧學斷痴,轉貪瞋痴為戒定慧,這是斷惡修善。

「菩薩六度」說得更詳細,以布施斷慳貪,以持戒斷惡業,以忍辱斷瞋恚,以精進斷懈怠,以禪定斷散亂,以智慧斷愚痴。

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能遵守這六條原則,此人就是菩薩。

菩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與此原則相應。

  「普賢十願」是菩薩圓滿的大行,經上講,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

普賢行的核心是圓滿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普賢菩薩的心量;以此大心量修一切善法,皆是普賢行。

《華嚴經》上,將普賢無量的行門歸納為十大綱領,即「普賢十大願王」,這十條是普賢行的總綱領。

這十個順序不可顛倒。

第一「禮敬諸佛」,是行門的根本。

對一切人事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要恭敬。

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以孝順父母之心孝順一切眾生,以尊敬師長之心尊敬一切眾生,此人即是普賢菩薩,其所修學的就稱為普賢行。

這是普賢行的核心,普賢行的根基。

以「禮敬」為基礎。

第二修「稱讚如來」。

古聖先賢教人隱惡揚善,這是修養自己的德行,也是為了社會安定,希望大家都看到好的一面。

一切眾生煩惱習氣尚未斷除,有醜陋的一面,醜陋的不必提,美好的要盡力去宣揚,讓一切眾生都能覺悟到應該斷惡修善。

你造惡,人家原諒你,一句話不提,你就生慚愧心;你造一點善,別人表揚、稱讚你,這是鼓勵修善。

此用心很善、很好。

第三「廣修供養」,一切眾生無論在物質、精神方面有缺乏,我們若有能力,要盡心盡力主動去幫助,不必等人來求,這是布施供養。

以菩薩來說,這是布施;而普賢菩薩的布施,則稱為「供養」。

因為普賢菩薩看一切眾生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所以是「供養」,這是對一切眾生尊敬到極處。

第四「懺除業障」,這是講自己的修行。

「普賢十大願王」裡,每一條都包含圓滿的行門,條條如是,互相含攝。

如此念佛,功夫豈有不得力之理?如此念佛,豈有不往生之理?所以佛教導的這些原理、原則,我們必須在生活當中掌握住,才能真正成就自己,不辜負諸佛如來對我們的期望。

    ……網路文章……蘭若/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慈悲就是:關懷、愛護、原諒、不計較。

記住:不執著、不對立、不控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挫折或傷害抱持算了吧!不要緊!會過去的!心情會好過一些。

這是對自己的提醒!也是座右銘!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yl401106's新文章難過最勝妙法不想排隊活出真誠和坦率邁向菩提道上的腳步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何為安住?瘋話裡的真言心懷感恩不是世界選擇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cyl40110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