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搞懂:該吃什麼魚?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所以我把它的翻譯附在文末當參考。

一週可吃2–3次(共230–340g)「最安全」的(如鯖魚、鯧魚、鮭魚、 ... 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星星與雨一張圖搞懂:該吃什麼魚?上篇討論到吃魚有智力方面的好處,但是我們也常聽到孕婦吃魚要小心重金屬。

因此,這篇就來討論:該吃什麼魚?本篇分:汙染、健康、生態永續,三部分介紹。

最後附上自己整理的哪些魚類又健康、又環保的「一張圖搞懂」。

想看結論的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看整理。

(一)汞汙染其實目前的共識仍是吃魚的好處大過汞中毒的風險,但只有在三個族群比較需要注意(孕婦/孕齡婦女、哺乳、幼兒);其他成人不需過度擔心,一個月要吃上百次才有風險。

日本厚生労働省日本分析日本人從食物攝取的汞是安全暴露量的60%,沒有超標,因此認為不必過度擔心。

再來,日本引用塞席爾兒童發展研究,引證目前尚未完全證實甲基汞對神經發展的負面影響,因此不對兒童另立警告,只針對孕齡婦女設定建議。

(有人認為魚油的好處可以抵過重金屬。

)日本更依據國內的統計,認為蝦、鮭魚、鱈魚風險低,因此沒有設定上限量。

日本有建議上限的魚種,其中台灣也常見的有:劍魚、太平洋黑鮪、大目鮪(每週80g);紅肉旗魚、南方黑鮪(每週160g)。

(日本的警示清單裡有多種鯨豚。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婦幼進食建議香港檢驗鯊魚、劍魚、旗魚、金目鯛及某些品種的鮪魚(大目鮪、黑鮪魚)等汞含量通常較高,而鮭魚、沙丁魚、草魚、鯪魚、烏魚、鯧魚、泥鯭、鱅魚(即大頭、花鰱)、馬頭、黃魚、鱖魚、金線鰱及大眼鯛(即紅目鰱)非常安全。

建議孕婦不要吃的和美國相似。

台灣婦幼魚類攝食指南最後回到台灣~~看那個建議食用量和忌食種類,其實就是美國的精簡版。

不過大方向是很鼓勵孕婦和兒童安全吃魚,而不是強調上限。

孕婦以及育齡婦女:每週宜均衡攝取至少7–9份(250–320g)的魚類。

避免攝食鮪魚、旗魚、鯊魚以及油魚。

1–6歲以下兒童魚類攝食建議:1–3歲兒童每週攝取至少2份的各種魚類,4–6歲兒童每週攝取至少3份的各種魚類。

避免攝食鮪魚、旗魚、鯊魚以及油魚。

台灣水產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分析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在2012和2016年有做過水產的重金屬調查,發現:市售生鮮水產品之重金屬含量均未超出標準。

只要多元化攝食,非特別偏好某種大型魚,就不會有重金屬中毒的風險。

第一部分結論:只要避開鯊魚、旗魚、劍魚、黑鮪魚,多元、均衡的挑魚吃,就不會有汞中毒風險!(二)健康一般認為和神經系統最相關的營養是omega-3脂肪酸,台灣常食用魚類ω-3脂肪酸(大略依序遞減,非絕對值):高:秋刀魚、鯖魚(大西洋鯖魚)、鮭魚、叫姑魚(如:春子;加網)、黃臘鰺(紅沙瓜仔)、魚卵、馬加鰆、土魠魚、鯡魚(如:丁香魚)、鯷魚、鰹魚、沙丁魚、午仔魚、黃魚、白鯧魚、竹莢魚、虹鱒、金線魚、鰻魚、黃帶擬鰺(瓜仔)、白姑魚(帕頭、白口)、杜氏鰤(紅魽)、前鱗龜鮻(豆仔魚)、柳葉魚、白帶魚、海鱺、灰鰭棘鯛(烏格)、七星鱸(日本真鱸)、紅目鰱、海鯰(成仔魚)、白腹鯖、真鯛(加魶)、貽貝類(淡菜)、螃蟹、蝦子中-低:虱目魚、比目魚、鮸仔魚、花腹鯖、肉魚、鬼頭刀、鱈魚、阿拉斯加鱈魚、烏魚、魴魚(多利魚)、香魚、吳郭魚、紅尼羅魚、養殖鯰魚、石斑魚、金目鱸、銅盤鯧、烏賊、龍蝦低:黑棘鯛(黑格)、剝皮魚、皇帝魚、狗母、鯉魚、大目鮪、黃鰭鮪、魩仔魚、旗魚、鱔魚、貝類(如蛤蜊、牡蠣)參考ω-3/ω-6比值,特別推薦野生的午仔魚、野生的烏魚、銀鯧、白腹鯖、帕頭(大頭白姑魚)綜合來源1,2,3,4,5,6(三)生態永續水產資源面臨巨大威脅,有些魚類生長緩慢,卻被大量獵捕;有些是一次捕撈到多種雜魚的不友善漁法,以至於五十年後可能就會面臨無魚可捕、無魚可吃的險境。

因此,我們在選購水產時,除了考慮到自己的健康,也要考慮到地球的健康,亦即選擇捕捉時不會造成生態浩劫的魚種。

綠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會都有發布海鮮指引。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也在2018年發佈了新版的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註:2021年又有新版)希望我們愛自己時也能為環境著想。

最後壓箱寶是獨家整理!一張圖搞懂:該吃什麼魚!希望大家多吃最右排「永續環保」的水產,不要吃最左邊「不永續」的。

另外,不是omega-3不高就是沒有營養價值。

每個東西都有它的獨特性,如:蛤蜊雖然omega-3低但有豐富的鋅;魩仔魚有鈣;章魚、魷魚有牛磺酸。

所以還是一樣,要多吃不同種類的魚類來源。

(因為鮪魚罐頭一般的鮪魚是正鰹,所以鮪魚罐頭的汞風險不算太大。

)如果有水產界的前輩,請不吝指正([email protected])。

最後,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的網站幫了我很多魚名的認識,特此鳴謝。

推薦閱讀:天下雜誌第616期(2017)慢魚運動補充資料美國食藥局(FDA):美國FDA孕婦攝食指引美國的食用魚和台灣還是有差。

況且,魚的營養以及重金屬含量,個別差異很大;不同時期、不同海域捕的魚,可能天差地遠。

所以我把它的翻譯附在文末當參考。

一週可吃2–3次(共230–340g)「最安全」的(如鯖魚、鯧魚、鮭魚、蝦貝類),或是1次(共110g)「尚可」的(如鱈魚、石斑、土魠);盡量避免:鯊魚、旗魚、劍魚。

最安全:(每週230–340g)鯷(鱙仔,即片口、日本鯷)、鯖(花飛、花鰱)、白腹鯖(青飛、扁鯖、青輝)、鯧(銀鯧,即白鯧;刺鯧,即肉魚)、鱈魚、黃線狹鱈(即明太魚、阿拉斯加鱈魚)、比目魚、鯡(小鱗脂眼鯡,即臭肉鰮、鰮仔魚;日本銀帶鯡,即丁香)、鯔(即烏魚)、鮭(即鱒魚)、沙丁魚、魟、吳郭魚、鮪、正鰹(即罐頭裝鮪魚、柴魚)。

蛤蜊、牡蠣、扇貝。

魷(如鎖管,即小管、小卷、透抽、中卷)。

龍蝦、蝦子。

尚可:(每週110g)圓鱈(智利海鱸)、扁鱈(大比目魚)、銀鱈(裸蓋魚)、石斑魚、長鰭鮪、黃鰭鮪、馬加鰆(康氏馬加鰆,即土魠、馬鮫、頭魠;日本馬加鰆,即正馬加、藍點馬皎、尖頭馬加;高麗馬加鰆,即闊北、高麗鰆;臺灣馬加鰆,即白北、白腹仔)、銀花鱸(即條紋鱸、白鱸)、鯉(即鮘仔、財神魚)、鬼頭刀(即鱰魚、飛烏虎、萬引)、鮟鱇、笛鯛(星點笛鯛,即花臉、紅魚、白點仔;赤鰭笛鯛,即紅雞仔、赤海雞、赤筆;銀紋笛鯛,即紅槽;長尾濱鯛,即長尾鳥、紅魚)、日本方頭魚(即馬頭、吧唄、紅尾)、白姑魚避免:鯊魚、旗魚、劍魚、大耳馬鮫(kingmackerel)、馬頭魚、大目鮪Morefrom星星與雨醫學/求真Readmorefrom星星與雨Getstarted江偉廷226Followers我們正為彼此閃爍著。

FollowRelatedMondayBS#13:13.12.21Ifyouhaven’tsubscribedtoMondayBSnewslettersandALoadofBSpodcasts,youcandothathereinonefellswoop!Andletmeknowwhat…theshapeofwaterTwoshortpiecesthatIwrotemorethanaweekapart,butwhichencapsulatemyconcernsrightnowasIwatchChristiangroupssplinterin…Acelleatingitself,leveragingautophagytotreatcancerFitnessModelSajalVermabuiltasuccessfulcareerbybeingmorethanjustanInfluencer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