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是怎麼來的?如何解決煩惱? - 佛法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麼煩惱的根源是什麼?依照佛教的說法,就是「愛欲」和「我執」。

煩惱是因為我們喜歡和討厭某些事物而產生的,這些喜歡和討厭越強烈,我們的煩惱就會越嚴重,喜歡和 ... 跳到主要內容 煩惱是怎麼來的?如何解決煩惱?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謝宏其【佛經館】 11月21,2019     除了聖人,只要是眾生都會有煩惱,只是煩惱多還是煩惱少的差別而已。

眾生有什麼煩惱?我想最普遍的煩惱就是:生老病死,雖然說這是每個眾生生命必經的過程,我們還是被「生老病死」深深地困擾著;沒有人會喜歡老化、生病和死亡,所以如何避免老化、避免生病和避免死亡,就成了我們一生必須關注的事情。

我們還有其他煩惱,例如:我們必須與自己討厭的人事物一起生活、討厭和某人碰面說話相處、討厭在某個地方環境中活動、討厭遇到某些事……等,但往往討厭的人事物卻躲也躲不掉,無法按照自己心意而不斷出現在生活之中,變成一種煩惱。

與這種煩惱相反的是:我們喜歡的人事物,卻經常離我們而去,無法久留;我們的親人、喜歡的人總是無法經常留在我們身邊,喜歡的東西有時買不起、有時得不到,羨慕別人生活在某個國家或環境,自己無法如願……等,諸如此類的煩惱實在不勝枚舉,現實總是無法盡如人意,心中想要什麼卻往往無法全部實現,這就是從眾生煩惱的現況。

    想要解決這些煩惱,並不是讓「得不到的事物暫時得到」就能解決的,因為如果不除去這些煩惱的根源,其他煩惱還是會不停的冒出來,得不到的東西只是換了對象,煩惱依舊沒有解決。

那麼煩惱的根源是什麼?依照佛教的說法,就是「愛欲」和「我執」。

煩惱是因為我們喜歡和討厭某些事物而產生的,這些喜歡和討厭越強烈,我們的煩惱就會越嚴重,喜歡和討厭的本質就是我們的「愛欲」;而「愛欲」又是為了滿足「自我」,所以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愛欲」和「我執」。

    想要「減輕」煩惱的第一步就是:減少自己的喜歡和討厭;有「喜歡」就會希望能得到、擁有某些事物,有「討厭」就會希望能避開、遠離某些事物,當這些「希望」無法實現,我們的煩惱就會產生,而當這些「希望」實現之後,我們往往還要得到更多、更好,煩惱還是會生起,所以減少因「喜歡和討厭」而產生的「欲望」,就能減少我們的煩惱。

俗語說:知足常樂,因為欲望少,所以很容易就滿足了,煩惱自然變輕。

    減少欲望只是能「減輕」煩惱而已,要達到完全沒有煩惱,就得達到完全沒有欲望,一般人要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佛法中有幾種方法,能引導我們逐漸斷除所有的煩惱,也就是逐漸斷除「愛欲」和「我執」。

    第一種是:去觀想我們的身體是不清淨的(註1);這個方法的原理就是:藉由觀察、觀想身體的不清淨,斷除我們對於「自我存在」的執著(我執),只要不再執著於自己的存在,當然,那些想要滿足自我的欲望就不會再出現了;對一般人來說,只要能減少「我執」,雖然煩惱無法完全斷除,還是可以減輕一部份煩惱的。

    另外一種方法是:觀察世間的「無常」;當我們發現「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的變動的,無法找到一種永遠不變的東西」,我們就會明白,「我」的存在其實是一種痛苦(註2);透過這樣的觀察,加上我們對「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確切肯定,就能消除對自我的貪愛和厭惡,而達到「無我」的境界,也就是消滅了我執,同時也消滅了所有的欲望。

    想要一下子達到「無我」境界,進而消除所有的煩惱,也許是個難題,但我們可以開始試著減少欲望和我執,來減少煩惱,逐漸地向目標前進,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就能走上消滅所有煩惱的道路。

  *註1:「觀想自己的身體是不清淨的」即是「不淨觀」,也稱為「觀身不淨」:觀察我們的皮膚下面是肌肉、脂肪、血液和各種器官,想像豬肉、牛肉在室溫下放太久會腐爛變臭,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此外,我們吃的食物堆積在體內,最後都變成排泄物……藉由觀察、觀想身體的不清淨,能逐漸減少我們對自我的貪愛。

延伸閱讀:觀身不淨   *註2:無常、苦、空、無我:佛教重要教義之一,藉由觀察世間一切事物的無常,體會生命是苦的聚集,最後達到「無我」的境界。

延伸閱讀:如何從煩惱中獲得解脫?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貪、瞋、癡三毒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5月07,2020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提到「貪瞋癡」,佛教中也說「貪瞋痴」會毒害人們的身心、障礙人們修行,所以稱為「三毒」。

但是「貪瞋癡」到底代表著什麼?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   所謂的「貪」就是「想要更多,不知滿足」,例如:我們吃飯時,明明已經飽了,卻貪求食物的美味,還不停的繼續吃,這就是一種「貪」;有些人明明已經很富有了,卻還想賺更多的錢,超出自己一生所需的財富,也算是一種「貪」。

這樣看來,「貪」在生活中似乎是無時不刻在發生,也許有人會覺得:人性本來如此,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一個人太過貪婪、貪心,那麼他的生活中,必定充滿了煩惱,無法快樂起來,為什麼?佛法認為:貪愛是煩惱的根源,就拿剛才所說的例子:貪求食物的美味而吃到撐,小則肚子不舒服,久而久之則會影響自己的健康,或者造成肥胖而必須煩惱自己的外觀;貪求更多的財富,則必定會開始煩惱「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錢財」,為了賺更多的錢,就必須承受更多的投資風險,增加了生活中的壓力和得失的心理。

此外,貪往往伴隨著無法滿足的痛苦:因為不知足,所以就不斷執著地追求某種事物,無法停止。

   這些例子,還只是「貪」在生命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果要細說,恐怕無法在短時間說完。

歸納起來,人們貪求的事物,粗略可分為五種:一、財富:對金錢貪得無厭,甚至不擇手段,破壞環境、道德也無所謂。

二、性:對於性的需求不懂得節制,與自己伴侶以外的人發生關係;貪求一時的快感而違背倫理、道德,不惜違背法律或破壞別人的感情、家庭。

三、名聲:為了增加知名度,使用欺騙的手段;貪求好名聲,不顧是否造成別人的損失、痛苦。

四、食物:貪求食物的種種滋味,非得要某些美食才吃,其他的不吃;囤積自己喜歡的食物,卻吃不完而浪費掉。

五、睡眠:喜歡睡覺,無法經常保持清醒的狀態。

   說了這些,並不是希望人們完全不做這些事,而是希望大家對「貪」有所警覺,在生活中盡量能做到「少欲知足」。

如果發現自己有過度貪求的現象,自己應該知道要節制一下。

   佛法中有對治貪心的修行方法,稱為「不淨觀」,它的原理是利用「觀察我們身體的不清淨」來消除我們的貪念。

   所謂的「瞋」就是「因為事情和自己期望的狀況不同而生氣」。

「瞋」是一種負面情緒,有時候我們會為了改變這些使自己不高興的狀況,而演變成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在國家和國家之間的「瞋」,也有可能引發戰爭。

另外一種「瞋」的行為 閱讀完整內容 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3月26,2020    心經雖然短短兩百多字,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裡面所包含的佛法觀念,卻是相當豐富的。

由於心經很短,但是又要說明難以表達的艱深佛法,因此它的用語,都是經過反覆推敲才決定的,這也使得後世研讀心經的我們,不得不在其文字中,反覆尋求、研究,期望能從精簡的用字遣詞中,得到一些蛛絲馬跡,證明心經中和其他經典中的佛法互相符合的觀點。

   心經在一開始就說:如果能看見「五蘊皆空」就能消除所有的苦,那麼「五蘊」是什麼?用佛教術語講,就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心的產物;用白話說,「五蘊」就是: ‧色:外在的物質環境,摸的到、看得到、佔有空間的物質。

 ‧受:眾生的心理感受,快樂的感受、痛苦的感受。

 ‧想:眾生腦海中的思考。

 ‧行:驅動眾生行為、動作的心理活動。

 ‧識:人的感覺器官接觸到外部環境,所產生的識別產物,像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另外,還包括我們接觸到「感受、思想、行為」後所產生的「意識」。

 這些人們外在、內在的事物,就稱為「五蘊」。

「五蘊」代表著什麼?「五蘊」構成了「我」;如果「五蘊」不存在,那麼「我」便無法存在了。

   再來說「空」。

「空」最原始的意義是:無、沒有、不存在,我們說:「盒子是空的」表示盒子裡沒有任何東西;但在佛法之中,並非如此單純,尤其在大乘佛法中所說的「空」,經常是指「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不可說、不可思議、不可得」的境界。

心經中所說的「五蘊皆空」是觀世音菩薩的修行境界,所以這裡所說的「空」,應該是指那個「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的不可思議境界」。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想:「如果心經所說的境界,是大菩薩的境界,那麼心經對一般人就沒有任何利益了」,其實並不全然如此,有兩個理由:首先要說的是,佛法的「修習」是由淺到深的,對於「空」的理解,也是漸進的,先用較淺的理解來解釋,也是說得通的,等到累積了足夠的因緣,理解的層次自然就會提升;其次,單單是讀誦心經都有功德了,何況是對經文能加以解讀,雖然還沒到大菩薩的境界,但是如果有初階的理解,它的功德是遠大於僅僅念誦佛經的。

   回到主題,我們說到「五蘊皆空」的意思是指:「五蘊」是「超越了存在和不存在」、是不可說、不可思議的,而「五蘊」又構成了「我」,所以換句話說,其實「五蘊皆空」就是「無我」的境界。

   但是,回到現實,一 閱讀完整內容 什麼是真如?為什麼要瞭解真如? 謝宏其【佛經館】 11月07,2019    「真如」是大乘佛法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真」的意思是「真實」、「不虛妄」,「如」的意思是「如常」。

想要了解「真如」的真正意義並不簡單,大乘佛法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這個概念;如果能了解「真如」的真正意義,可以說等於了解了一半以上的佛法。

「真如」有很多意義相同、但名字不同的稱呼:空性、佛性、法身等都是指「真如」,這只是佛陀為了方便眾生了解,所以用不同的文字說法來表達。

   「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但它同時又獨立於一切事物之外,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是有「生滅」的:人有生老病死,山川、大地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毀壞、改變,從科學的角度看,所有的物質都會衰變;此外,人的心也是不斷的變動著,我們的念頭、行為、感受,時時刻刻都在生起滅去。

但是,做為一切事物本性的「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它超越了一切事物的定義、沒有形體、無法捉摸、永恆而不變動。

   換句話說,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不停地生生滅滅,其實它們的本性是永恆不變動的,我們所看到的「生滅」其實是「假象」,就像是夢境或海市蜃樓那樣的不真實,這也就是「真如」名稱的由來。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們所看到一切事物的生起滅去竟然會是種「假象」;我們對一切事物,有著錯誤的觀念,以為事物的生滅是千真萬確、不須懷疑的事實,卻沒有觀察到:一切事物其實都有著永恆不變的「真如」本性。

   「真如」的另一個表達方式是「空性」,「空性」是超越語言文字、不可形容、不可言說的,所以,同樣的,「真如」的實際樣貌,也是無法用言語來敘述的。

   「真如」也代表著「佛性」,「佛性」就是佛所證悟的覺悟之性,清淨而沒有污染。

所以,如果有人能真正的完全理解「真如」的意義,那等於是看見了「佛性」,離成佛也不遠了。

   在我們逐漸了解「真如」真正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理解,開始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慢慢改正過去我們對一切事物的錯誤觀念,即使我們尚未能完全了解「真如」的完整意義。

當我們能在事物的生滅中,開始察覺事物不生不滅的「真如」特性時,漸漸地,我們對於事物的執著,就會跟著逐漸淡化,於是我們能以一種更為從容、自在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不會再讓種種執著的心態束縛而產生煩惱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脫。

   大乘佛法並不是一種沒有用的「清談」,如果有複雜難解的理論,那只是為了使不同根性的眾生依照他們的專長去了解佛法所發展出 閱讀完整內容 「中道」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6月18,2020    儒家有所謂的「中庸之道」,它和佛教的「中道」有類似的意義,但是佛法所說的中道,在理論的延伸和行為的實踐上,則超越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佛教的中道,是為了要解決「我們所生存的二元世界」的問題而出現的,什麼是「二元世界」?在我們所生存的時空中,所有的事物都是一正一反、以二元的形式出現的:大和小、冷和熱、有和無、苦和樂、好和壞、相同和相異、存在和不存在……等等。

當我們在修行時,會逐漸發現:在我們這個二元的世界中,無論行為或想法,偏向其中的一邊是無法使我們得到平衡的,因為那是一種執著。

佛陀曾經舉例說:琴弦若條得太緊,聲音會刺耳而且弦容易斷掉,若調的太鬆,則無法發出聲音,唯有調的不鬆不緊,琴弦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修行也是一樣,使用太苦的修行方法或是使用放縱欲望的修行方法,均無法使我們體會真理,唯有保持在不苦不樂的中道,才有證悟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例子,這是困擾哲學家很久的一個問題:一切事物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從直觀上來看,事物當然是存在的,但是仔細一想,我們所認為的「存在」,只是我們可以「用手摸到」、「用眼睛看到」、或「用意識去感覺到」等等,但是醫學上又發現:生物的種種感覺,只是大腦接收到神經傳遞的電流訊號,如果我們能給予大腦相同的電流訊號,那就可以產生某種觸覺、視覺或意識,並不需要真的有那種事物存在;說到這裡問題就來了:那麼,一切事物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佛教對這種「好似存在又好似不存在」的現象,採取「中道」──並非「存在」也並非「不存在」或者說「存在但是也不存在」;這種說法看似不合理,但對於那些已經尋尋覓覓很久時間的修行者來說,卻成了一種珍貴的出口,因為他們知道,長久以來沒完沒了的矛盾和爭論,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其實,不僅僅是佛法的理論有中道,一般人也可以使用中道;「少欲知足」就是一種中道在生活中的應用,雖然一般人無法完全捨棄欲望,卻也不宜有太多欲望,使人迷失,所以取中間的「少欲」來生活,就符合中道。

另外,不執著於兩邊,也是一種中道的應用,當我們遭遇重要事情時,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又不會完全放鬆;或者,對於金錢,不讓自己生活陷入困境,卻也不過分貪求財富;或者,不讓自己餓肚子,卻也不一定要吃山珍海味……等等都是中道在生活中的應用。

   中道在佛法中還有另一個樣貌,那就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像夢境一樣,像海市蜃樓一樣 閱讀完整內容 佛教的「戒」是什麼意思? 謝宏其【佛經館】 5月21,2020    佛教徒必須遵守「戒律」,而不同身份的佛教徒,所守的戒律也有所不同。

到底「戒」是什麼?我們現在就來探討一下。

   在二千多年前,佛陀成道後開始講經說法、建立僧團,最初並沒有制定戒律;但是隨著僧團越來越大,佛弟子越來越多,為了規範佛弟子的行為,使佛法能較為穩定的延續,於是佛陀開始制定戒律。

在現代的佛教中的「戒」,並不是一次就制定完成的,有一部分是在佛弟子中,有不適宜的行為發生後,佛陀才宣布往後不能做這樣的行為。

這些就是佛教中「戒」的由來。

由此可知,「戒」的功能是用來防止「不適宜的行為」產生,因為這些行為會妨礙佛弟子的修行,所以佛陀要求佛弟子不能有這些行為。

   持戒不但可以防止錯誤的行為,還可以使我們的心清淨,心清淨了,就能產生「定力」,使修行者容易入禪定,然後再進一步得到「智慧」,所以佛法中有「戒、定、慧」的說法。

在佛教的正法時期,甚至只要依著戒律修行,就能成就解脫,得到果位;因為那時人心淳厚,持戒能持的很徹底,由此也讓我們了解「戒」在佛法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

   漢傳佛教的「戒」大略分為:在家人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沙彌、沙彌尼的「十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五十條),菩薩戒(十重四十輕)。

戒律在經過二千多年的傳播和不同典籍的解釋、分類後,雖然基本上重要的戒沒有太多變化,但有很多戒律都已經產生分歧。

記載戒律的經典有:四分律、大乘梵網經、菩薩地持經等。

在今日的南傳佛教戒律則是遵循「巴利律藏」,藏傳佛教也有自己的律典,此外,修持密法的人則必須守「三昧耶戒」。

   最基礎的「戒」是「五戒」,無論是在家、出家都必須持守;五戒就是:不殺生、不邪淫(不淫欲)、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

虛雲老和尚曾說:「如果能基本五戒持得清淨,其他枝末就易持了。

」佛弟子在持戒之前,要先「受戒」,就是從已經受過戒的出家法師那裡,透過儀式,接受戒律,等於是宣告自己已經接受戒律,願意持守那些戒律,通過這樣的發心,能增強佛弟子持戒的決心,如果受戒的人違犯了戒,是會遭受果報的,而且比一般未受戒的人來的嚴重,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

   那麼,「犯戒」有沒有補救方法?有,如果是輕的罪,可以對一個出家法師表示懺悔,藉由向人說出自己的犯戒行為來懺悔,以求改過的機會;如果是重的罪,除了有可能被逐出僧團之外,也是要更為誠心的懺悔,並告訴自己以後不能 閱讀完整內容 【佛經館】系列   > 佛法觀點   部落格  > 深入般若之海   部落格  > 【佛經館】facebook  > 【佛經館】白話佛經下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