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有前世,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前世记忆?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些低级动物甚至没有大脑,没有中枢神经,他留存记忆的能力且不说,但产生包含抽象概念记忆的硬件条件就不足。

人类里,早起的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意识程度就不同。

就像最早 ... 轮回前世今生投胎如果人有前世,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前世记忆?关注者29被浏览50,423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1条评论​分享​15个回答默认排序于朝阳写什么都没成就感了​关注35人赞同了该回答第一句致管子:机械唯物主义万能论万岁!当代科学全知论万岁!这只是一篇完全虚构甚至胡说的神棍小说,切记不要当真。

然后有能力独立思考辨别的朋友可以继续欣赏这篇小说:从莲蓬鬼话,到知乎相关问答,十几年里我少说也看了上千个相关案例了。

我有几个筛选自述经历案例的原则:我一般不相信做梦的案例,除非梦与现实可以互相佐证。

我会按动机排除那些编故事的。

凭借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行文之间排除性格带点神经质,平时总是想太多给自己加戏的。

因为我曾与个别声称有前世记忆的人交流,最后发现他们内心空虚也不诚实,虚构这些只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些关注度以获取被关注的兴奋感觉。

对于有传教倾向甚至动机的,我基本也持怀疑态度。

我会先判断对方是否可能存在神经、精神或记忆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一下我的观察,提出一些假设和猜想:1、前世记忆如果真的被普遍记起,人与人的关系会混乱比如,你记起了你前世的妈妈,那么出于情感你是否同时要赡养两个妈妈?这一世的妈妈会怎么想?你前世的配偶,你与对方的情感关系如何处理?很可能对方已经是个老人,而你还是个孩子。

有一些案例中,谈及自己家养的心爱的狗转世成了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就是一条狗?这些还是相对而言不那么尴尬的。

如果你是一个女生,你回忆起你这一世的爸爸是你上一世的丈夫,你是一个男生,你的母亲是前世的妻子。

而你的孩子可能是你前世的配偶,你们夫妻才有的那些私密的场景记忆也在,你再看到这一世的父母孩子,会不会很尴尬?2、前世记忆,并不都是好的,浪漫的有些做梦,自己是古代的帝王公主大将军,就号称自己有前世记忆的,我觉得可能是把白日梦做成了夜里梦,要么是幼年看过某部古装电视剧,将对电视剧情节的记忆与真实记忆混淆了。

毕竟很多粉丝做梦都能和爱豆结婚,莫非是平行时空的记忆?前世记忆,并不一定是美好浪漫的,也可能是可怕的。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童年阴影吧。

如果童年的一点小小的挫折和痛苦,都成了成年后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条件反射。

那么,上一世经历的所有痛苦都留在脑海里,甚至每一世的痛苦都留下,尤其是本该只经历一次的死亡时的痛苦,都留下,这一世还怎么开朗?如果这部分易存有前世记忆的人类,普遍有抑郁症,无法积极参加协作和劳动,无法正常表达友善,无法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争取正常生存,那么可能早在原始人时期,这种基因就绝大部分被淘汰了。

我们今生有些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曾经难堪的回忆,一旦偶然回忆起来,都会犯尴尬症,如果数以千计万计的累世尴尬记忆都留下,它势必会让人形成无法自控的严重的思维反刍。

密集的回忆可能让人每分钟都想插自己一刀。

太多记忆,会形成太多的反射弧,也更容易造成严重的思维奔逸,让人难以静下心做好当下的事。

甚至太多的知识遗留,也可能会让今世的思考更沉重,更复杂,更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每一世的性格也多少会有不同,而每一世的性格是形成和匹配于每一世的体质特征,比如每个人的激素分泌水平都不同,这些很多是今世的生活环境与习惯,以及今世的基因大分子决定的,至少不全部来自于前世。

那么,今世只有一种体质,却装着众多不同的性格记忆。

那么这个人可能会经常产生恍惚和错觉,甚至发生人格解体,人格分裂。

3、为什么网上的案例,上一世作为动物比较少,甚至劳动人民都比较少,很多都是富家贵族动物的意识和情感,远远没有人这么复杂。

有些低级动物甚至没有大脑,没有中枢神经,他留存记忆的能力且不说,但产生包含抽象概念记忆的硬件条件就不足。

人类里,早起的原始人和现代人的意识程度就不同。

就像最早的猿人,可能连种子种在土壤里会发芽这样简单的概念都无法理解,农业对他们仍然是一个过于深奥的技术命题。

即使现在,劳动人民的思想也比较纯粹,他们忙碌于生存,而不是思考。

农民伯伯甚至连宫斗剧都不爱看。

恰恰是贵族,还是那种没什么功业,属于寄生于强人庇佑下的衣食无忧的家眷,无病呻吟,为一点点小情感小情绪就要死要活,“刻骨铭心”。

他们情绪波动大,最后反而可能残留一些印象深刻的意识片段,或极度愉悦或极度痛苦的记忆场景。

但是动物或者普通劳动者的前世记忆案例也是有的,只是比例很小,不是经常看这些的人可能撞不到,比如我曾经在知乎里看到过一个,前世记忆是一条鱼,在水中游动的视角,非常单调的记忆和描述,作者本人也觉得这个记忆很让他郁闷。

其实,生物之间的时间感与运动反应速度是不同的。

我大致的感觉是,速度与反应速度越快的动物,寿命相对而言要趋短。

当然这也许只是因素之一,不是绝对的。

一只狗只有十几年的寿命,一只蚊子只有几天的寿命。

也许不同转世之间,也会经历一些这种生命形态,只不过记忆太单调,动物更多是靠本能。

蚊子连狗的灵性程度都差的远,情绪水平特别低,没有人类这么发达的神经,被拍死时或许都没有人类这般强烈的痛感,也没有分析处理复杂事件形成复杂意识的大脑支持,没有什么深刻可记住的罢了。

痛感与神经有关。

越是复杂的神经,越能够形成复杂的意识、情绪和智能。

但代价是,神经更加敏感,疼痛感就更强,经历的痛苦也更大。

这是生命物质态进化而来的。

痛感神经敏感的人,比一般人对小的疼痛更无法忍受。

儿童的痛感也普遍强于成年人。

而世界上还有一些患有无痛症的人群,出现伤口血都流干了都不知道疼,器官发炎化脓烂了都不知道。

这实际上是身体防御机制错乱了。

我们常把病痛并提,但实际上病是病,痛是痛。

痛是躯体对出现病坏的强烈警示,这种警示才是真正的痛苦根源。

灵魂所经受的痛苦,实际上是与躯体细胞所达成的契约,如果不顾细胞的生死问题,就会得到细胞给予的强烈的痛苦感。

而无痛症患者,没有接受这种契约,其他发育都很正常,当身体发炎到重症都无所察觉,最终反而会影响寿命。

罹患癌症以及一些罕见痛苦病症的人,多数是有异常摄入、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严重影响内分泌的心理问题,使细胞的正常工作长期紊乱,也是细胞的“反抗”或“罢工”。

癌症的发作与人情绪存在关联,几乎是主流意见了。

愉悦与痛苦,实际都来自于神经细胞,以及一些激素,即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水平的波动。

它是一种与数十万亿细胞组成的复杂躯体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渠道。

可是,即使正常人,每个人的神经敏感程度也多少有不同。

比如,酸甜苦咸鲜,是刺激味蕾上的味觉细胞,属五味。

而我们常说的辣,实际不是一种刺激味蕾的味道,而是一种刺激三叉神经的神经痛觉,是一种轻微的痛感。

有人能吃辣,有人不能吃辣,就是人与人神经敏感度不同的一大表现。

最新研究认为这种辣觉痛感,与烫觉痛感比较相似,那我寻思着爱吃辣的人,可能也是能喝烫水的人。

像我本人吃不了重辣,平时也只喝温水。

神经敏感度不同,人的性格也不同。

神经大条的人,普遍大大咧咧,情绪波动小,记忆事情时往往不那么细腻,忽略细节,不像性格敏感的人那样喜欢怀旧,久远的事情就容易忘,这些都是直观表现。

即使是当世,每个人的记忆里水平都不同,何况对于前世...劳动人民肢体健壮,皮糙肉厚,肌肉比神经发达,肢体比大脑发达,比起手无缚鸡之力文人墨客,无论是神经痛感,还是心理痛苦感,同样条件程度刺激下的发生概率和比例都要小的多。

由奢入俭难,从小娇生惯养,细皮嫩肉,送去吃苦就会产生绝望感。

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讲,原本富裕的人都更敏感,遭遇变故也更容易留下深刻记忆。

所以,同样是动物,甚至同样是人,每个人的情绪和意识水平都不同,记忆力水平和记忆深刻度也不同。

深刻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很多案例都会回忆起前世意外的非自然死亡。

很难说清孰因孰果,是死亡太深刻才残留下来死亡记忆,还是前世横死才深刻记住了前世死亡的记忆。

4、对于一些有国外转世到国内的案例,可以看出语言是转世记忆的很大障碍我总结过几个国外转世国内的例子,他们的记忆是相对“客观”视角的,也就是他们能记得自己的语言用意,即意识流,却无法具体知道自己的语言发音,是什么语言,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语言,应该是以当下躯体,大脑,为依托,是今世大脑的肢体记忆的一部分,不随转世而继承。

有一些《未解之谜》的书里,讲转世后天生说外语的,我认为都是人为编造和炒作,有些是挣黑心钱的书商,有些是怀着传教目的教徒。

对于一些突然说别的方言语言的,我觉得鬼附身都比前世解释的通。

想要回忆起前世的蛛丝马迹,不能从平时读书时内心默念默白(脑读)的语言和文字着手。

因为转世后,那就是陌生的发音和陌生的字符了,很难建立记忆的代入和联系。

一些当事者,回忆自己前世的国外发音,只能大概说是类似于某种音节,或者是像是欧洲一带的语言...只能描述个大概。

这在近两天详读的知乎@囡达老人儿先生的自述案例中也有所印证。

这位先生的自述案例中,他只能通过残留记忆与今世的一些学习,推断出自己的前世母语大概是唐朝时期的契丹语。

我与这位先生的观点有一些分歧点,比如我认为灵魂在不同物种之间,至少生命形态由低到高是可以晋级转世的,可能只是标准严苛,包括性别也可以互换,这是我读过不少可信度比较高的案例透漏的现象,否则无法解释第二个人类灵魂是怎么出现的。

但是现再记忆提取这块,我的总结与其感受和观点还是比较接近的。

在莲蓬鬼话里还有一个我个人认为经典的案例,该讲述者前世是少年时从山东闯关东去东北,在东北去世,转世到好像是河北吧。

这个与当代时间较近,语言的变化不大。

按说,山东或东北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发音,他本世应该可以听懂。

但是他回忆起前世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词语,是国家,叫炒信,可能是方言土音或者个人习惯的发音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朝鲜。

是该自述者前世的老伴儿,因为儿子死在朝鲜战场上,晚年犯糊涂病时经常念叨的一个词。

因为是老伴儿犯病时会念叨,会引起他前世的焦虑,所以在前世记忆中的印象很深。

很明显,即使因为发音相似,他知道这个词汇发音在说的什么,但似乎也是带着一种语言不通的感觉去回忆。

所以,多数前世记忆案例,实际是场景既视感,而没有人物心理主体的活动。

因为前世的母语作为思考分析和标记的重要工具丧失了,难么,想回忆前世更具体的记忆细节,可能并不容易。

那是时海钩沉的难度。

如果人类转世真得遗失了语言这么重要的心理活动工具,以及通过语言标记的大量记忆线索,似乎就难上加难了。

你想回忆自己痛苦是喊“哎呀”还是“ouch”,都不一定能代入对。

全世界有将近200个国家,像中国一个国家有几十种发音并不相同的方言,回忆时语言很难对上...只能意识流。

5、转世记忆的保存形式和保存期如果语言只是本世的大脑功能,那么,前世记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记忆机制的记忆,就很玄妙了。

现在科学研究人脑记忆,似乎还处在用神经和大脑来解释记忆现象,而不是彻底破解记忆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现象?在引力这个概念被人类科学提炼出来之前,我们也知道苹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

这就是现象。

而探究到更深的本质,则要推导出G=mg,甚至是E=mc²。

也就是说,现象就是总结事物间客观发生的联系,仅提炼出了相关性,但仍然无法准确的指出体现因果性的具体运作方式。

现在可知的现象是,大脑前额叶与处理情绪高度相关,而颞叶则与存储记忆相关。

人喝醉酒或颞叶病变后,就会影响记忆,或是原本以为为常的肢体记忆,比如无法正常使用筷子夹菜传递到嘴里,或是画面记忆,比如醉酒后断片。

很多脑损伤案例,会造成人的肢体障碍、意识障碍、记忆障碍。

但是,这仍然是对现象的研究,正如我现在也是在总结现象,我们不知道它真正的生命机理。

且不说更难以置信的前世记忆是超脱大脑之外存在,即使是存在临床观察总结的大量濒死案例,都已经无法强加大脑与记忆之间以因果性。

人脑,或许就像是一台电脑,如果内存条坏了,它便无法正常启动,但并不妨碍它的磁盘换到其他电脑上,仍然可以正常读取硬盘数据。

内存条与数据提取存在相关性,即内存条坏了则读取数据就更加困难,需要更复杂的步骤。

但并不存在因果性,即内存条坏了就再也无法读取出数据。

如果灵魂的记忆,是一种我们尚未探知形式的“磁盘”,它的数据便可以超脱于“电脑整体”存在,但最快捷的提取途径是依托于“电脑整体”完好,来运行和读取。

如果我们只研究现象而非本质,把“电脑”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功能体,我们就会得出明显有偏差的结论:当电脑(可能是内存)受到损伤,这台电脑就再也无法正常启动,它的数据就会永远遗失。

所以,这台电脑的数据必须保证这台电脑整体完好,才算是真实存在与可提取。

如同于,颞叶受损时,记忆就永远遗失了。

显然这些不一定是本质。

记忆到底在哪里?我看到的多数案例,都有提到前世的重大创伤伤口会变成今生的胎记,前世如果右手残疾或存在障碍,今生可能就会延续前世的习惯成为左撇子,吊死的咽喉常年不适,淹死的可能会有鼻炎什么的...所以,前世记忆和DNA,到底如何互动以及如何分工决定生物发育与形表,这是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的。

不过,现在有一个学科叫表观遗传学,似乎在解释DNA不变时基因表达变化的现象,可能与这个会有些关系。

基因的复杂性后边还会讲到。

从这些来讲,前世的语言记不住,但肢体的障碍和创伤却能被记住。

我做出的猜想,前世记忆实际是以某种肢体记忆的形式存在,甚至影响了细胞记忆,基因记忆,而不是大脑记忆。

很多案例表现的转世周期也各自不同。

这个算是很长的。

其他抛开一些催眠引导和做梦可能出现的真实古代回忆,只论有现实现象的转世现象案例,有一些,是老人去世半年后就转世。

有一些是像沉睡一般,断了二三十年才转世。

还有一些,是夭折的小孩子,当年的转世。

而前边提到的那位先生在知乎上的自述案例,是前世在唐朝死后,然后就直接转到了今世,足有千年之久。

他不像其他案例是睡醒一般,而是拥有失去了时间感知的在时光隧道间无尽前行的灵魂记忆。

当然,很多催眠回溯的案例,直接就是古代的场景...催眠前世这一点,有不少心理医生都提到,其中一些明显是幻想,但还有一些包括催眠时讲出前世是如何被谋杀,而且还能搜到当时杀人事件的新闻加以印证的...所以心理医生一般不对前世疗法做真假评判,因为太敏感,无法解释。

我注意到有一个案例,有个提到自己儿子是半年转世的,该案例着重提到儿子2岁时,还有前世记忆痕迹。

但似乎这个孩子分不清前世记忆和今生记忆的区别,就好像是那个孩子看了一部电影,他记住了那个电影在讲电影里的故事,混淆了清电影情节和自己的生活情节,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后来随着孩子长大,这种记忆痕迹就慢慢消失了。

而几岁就夭折,当年转世的小孩子,有一例是讲述人自己的亲身记忆。

也许,因为它原本是小孩子,转世又迅速,所以同为孩子,反而容易保留了之前作为孩子的感觉和记忆。

另外,如果是年纪不大就死亡的前世,记忆状态比较好,似乎容易想起来。

而老年死亡的,在活着时,比如从60岁-80岁就经历了20年的记忆力衰弱,本世都有些记不清楚年轻时事,转世更难回忆起前世年轻的事。

这似乎也是大部分人都回忆起年轻事件而不是老年事件,非自然死亡的转世案例比较多的原因吧。

“沉睡”几十年才转世的多数案例,在讲述中,似乎就是睡了一觉,并没有时间概念。

前边提到的过近代东北转世案例就是。

他自述恢复前世记忆,是经历了一些创伤后意外逐渐涌现出来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他本不应恢复前世记忆。

如果仅就些做出一点猜想,大致可以得出一个方向:前世记忆的保存程度,应该在所有人那里都是完整的。

但是是否能提取出这些遥远的记忆,和转世间的死亡中断时间有关。

越久转世,回忆起前世的可能性越小,记忆线索越少,印象越不深刻。

联系上这一点,进一步猜测,前世记忆实际是以某种超越肢体记忆和大脑记忆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形式影响了细胞记忆,甚至可能影响了基因表达。

或者大脑记忆也可能是完整保存,但我们无法捕捉到这些记忆。

记忆,实际上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牢固。

今生的记忆,比较久远的,比如一位平时不太习惯记事情的60岁的老人,回忆半个世纪以前的记忆,都显得吃力,甚至混乱。

添油加醋的东西很多。

何况跨越生死,动辄半个世纪上百年的。

我们的记忆其实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的,相当于我们给自己的过去拍了部电影,立了一部传,并不百分百是客观世界真实的数据保存,所以很多人回忆起童年的一些事件,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在回忆事件经过,而不是当时看到的第一人称视角的画面的留存。

而前世追溯的催眠案例,也都是第三人称视角,甚至记忆中的人的长相和今生都不同,但是被催眠者能明显意识到谁是自己的前世,谁是今生亲人的前世。

所以,记忆可能是需要大脑加工后才能留存的主观数据。

其实通过人脸识别他人身份,也是依靠大脑。

因大脑损伤而患脸盲症的人,可以清晰看到人的五官面容,就是无法对应起这张脸应该是哪个人哪个身份。

灵魂的互相识别,前世记忆中的身份识别,可能有另一种不依靠大脑的识别方式。

大多数我认为比较真实的案例,都有普遍共同的特征:一个人的前世和今生长相是不一样的,但回溯者却能通过某种无法解释的“感觉”,明确知道并对应今生身边有前世关系的人,在前世是谁。

意识深处的指引,可能比大脑更加准确。

有些人预知感强,第六感强,或许是因为每个人潜意识的能量也各不相同。

就像明天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夜晚就会总醒来,潜意识,甚至是超我意识,可能在刻意对这些记忆进行屏蔽,也说不定。

因此可以这样猜测,提取记忆似乎需要借助大脑,记忆本身的存在却并不一定。

也许失去大脑支持,记忆本身的“容貌”,和我们浮现在脑海里的画面,并不是同一种表现形式。

就像是,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逼真的画面,实际上只是借助计算机运算和液晶显像管呈现的符合人类像素视觉特征的幻像,让我们相信电脑上现实的这些图案和现实中看到的对应物品的图案是同一种事物。

但真实的电脑数据,其实只是一堆复杂堆叠的二进制数据而已。

类比猜测,我们的记忆,也许本身并不是依靠大脑处理后的成像状态,而是某种人类未知场力存储下的原始数据状态。

当我们的大脑提取它时,它才经过大脑分析得出了符合我们人类感官认知维度和能力的脑海画面。

濒死体验下的时空隧道,也许只是今世大脑对那个不可描述之空间的一种人脑化呈像。

6、婴儿时期的前世记忆丧失纵使当月死亡当月投胎,失去了大脑对记忆的某种支持,又经历了从受精卵到胚胎的细胞野蛮分裂生长,到在羊水里,日复一日的枯燥且憋闷的浸泡,据说婴儿出生时的灼痛感也异常强,实际经受了巨大且漫长的痛苦,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眼睛发育不完全,看不清东西...这样的轮回必经条件,或许足以抹掉很多前世的感受...而婴儿的记忆机制,据说也和成年人不同。

像我们读知乎文章的时候,心里会有一个颅内之音在默念,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文字和语言的工具。

但婴幼儿不是。

他们的大脑本身就还不发达,会让渡更多的生物成本给身体发育,他们也没有掌握成年人已是条件反射性的各种潜意识支配的行为比如,婴儿会分不清左右脚的鞋的形状,无法记住系鞋带这样复杂的连环动作,甚至害怕踩到右边的石头时,会因为判断错方向反而往右边躲避...我们成年人很多日常的,完全不需要经过思考的,常见的下意识动作,实际是肢体长期练习后,神经产生条件反射的结果。

那是潜意识里的肢体记忆,但也是一点点学习、练习和积累出来的,需要形成今生大量的反射弧。

就像我们敲键盘打字,已经不需要去回忆要的指头和键盘位置,就像我们开车,时间久了不需要像学驾照时那样去记忆方向盘该打几圈打多少度,踩油门应该多深多浅。

这些都是躯体这架机器与“驾驶员”灵魂高度“人车合一”时的,老司机的现象。

但是,婴儿似乎需要重新适应今生的躯体,是在重复重建新的“人车合一”的循环状态。

在形成潜意识和条件反射前,婴儿可能把大量的记忆成本留给了今生的学习,必须把更多的大脑资源留给新的肢体记忆的建立。

前世记忆被大量新的记忆数据覆盖。

或者说,新的一套操作系统建立后,要提取前系统的文件,路径就变化了,不好找了。

人对时间的感知是越来越快的,比如小学时会觉得长大一岁,升一个年级,结束一个学期,都是很漫长的。

但高一到高考的到来,就快多了。

大学,更是美好的光阴易逝。

而老人回顾自己养儿育女的半生,更是觉得“时间都去哪了”,人生苦短...我们可以以此推导,婴儿期时间虽短,但婴儿的时间感,是非常慢长的。

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呢?钻研性的学习,没有一丝娱乐性质放松性质的工作那种...一般情况下,痛苦和折磨,会拉长我们的时间感。

那么,婴儿虽然对“人事”懂得很少,但包括胚胎期在内,躯体却在几何增长。

儿童的身体和意识是很敏感的,比如小孩子喜欢爬高上低,从成年人都觉得太高而心生畏惧的地方来回蹦跳。

婴儿实际更加敏感,比如痛感就明显比成年人更强。

因为敏感,所以躯体的痛苦是比较多,时间感也很长,这当然有利于生命的成长、学习和练习,所以幼儿虽然更像一张白纸,但横向学习能力比较强,也就是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不像成年人是在基于熟悉领域纵向深入学习能力很强。

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生物发育和成长的顺利,而不仅仅为了作为一个人类幼儿思考,婴儿真的在不断付出巨大的生物成本,可能包括让渡记忆成本。

大量的记忆,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被遗失和掩埋了,像是一堆陈放在杂货间里,大脑并不准备解码的原始数据。

联想到,人类的“垃圾”DNA(无效)在最近新研究高达91.8%,我们无法确定,这些无用的基因,到底是真的没有用,还是我们无法知道它的用处,甚至无法知道,它是什么...也许,它和那些被尘封的,大脑未解码的原始数据有关?以前我们把基因理解的很死,认为有些生命特征生下来就是基因定死的。

但现在发现,不仅基因的表达可能发生变化,就连基因本身都可能变化,甚至冥想、正念这些情绪、心态与潜意识的改善都有助于抗疾病。

基因或许就是前世记忆的另一部分载体。

而基因的能力范围,可能远远超出我们人类的认知。

比如有一种红鲷鱼,通常是一条雄鱼带领一群雌鱼游动。

如果雄鱼死了,那么雌鱼中就会有一条变性成为雄鱼,带领其他雌鱼继续游动。

人类只是相对这些鱼类更为复杂而已,但基本的构成粒子与生命运作逻辑并无不同,基因到底有多大的能量,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一个很原始的认知阶段。

7、由记忆宫殿生出的猜想如果,某些意外,或者有针对性主题前世回溯催眠,可以勾出那些遥远的前世记忆。

那么,似乎这种记忆,更应该被称作为掩埋,而不是遗失。

是我们想不起来,而不是它不存在。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记忆宫殿,是一种小众人群感兴趣的记忆力方法。

类似于在内心模拟一座宫殿,每份记忆放在该宫殿的对应的某个具体房间或位置。

记忆者用这个房间号码,或模拟自己走入这个房价或位置,来寻找该位置的具体记忆内容。

这种记忆法,倒是给了我一种对前世记忆的猜想。

有一次,我故意问我妈,19XX年X月X日,那天你在干嘛,都发生过什么事?她说,时间太久了,她不记得了。

我又说,那天不是你二十岁生日的第三天吗?她一想,是啊,那时候她在某地的农村做知情,上山下乡,只有她辛辛苦苦干农活赚工分,很多人都到处跑着瞎逛不干活。

她二十岁生日那天,她依然是干活,也没人记得她生日,她为这件事郁闷了几天。

结果生日之后,自己有些情绪,找了某个理由三天都没下地干活,天天去山下的县城里逛。

当时的县城不大,可是只有那里有商店,那的商店很小,柜台上一般只放着...她说了好多回忆。

其实,我是知道这个事的。

但是呢,用年月日,或者用倒推多少年多少天,她绝然想不起这些。

可是,给她一个二十岁这样深刻的记忆线索,她立马就把那三天的主要事情全部回忆起来了。

其实她也不是一个总喜欢讲这些事情的人,如果我不问她,她大概永远不会再提这个事情,那么意味着永远想不起来这件事。

但是这记忆,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埋了。

如果通过某个线索,定位到这个点,它就会被整体挖掘出来。

其实我们都存在这种现象:突然问你某个十几年前的,快被完全忘掉的老同学,你会一愣。

如果让你挨个回顾全班同学,你大概绞尽脑汁只能想起一半人,而这个人属于死活都无法主动想起来的另一半人中的一员。

但只要提起这个名字,或者某个你对她印象深的事,关于她的回忆就全都涌现出来了。

她并没有被完全遗失,没有被删除,只是,被记忆掩埋了。

如果没有人再提这个人,给了一个记忆的定位点,今后你就如同不知道这个人存在过一般,到死都不会想起他,就仿佛他从未存在过一样。

但只要给出一个回忆的引子,他在记忆里就又存在了,如同从未消失过一样...这和记忆宫殿记忆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记忆,可能从来都不会丢失。

只是,我们找不到它的位置。

前世记忆可能就像一座记忆宫殿,或者是一座无比巨大的记忆图书馆。

每本书,有它存放的对应的分类区,对应的书架,对应的第几格第几本。

也就是,有它的具体位置。

就像图书馆档案馆,这个位置,有一个具体的编号。

如果图书馆,没有任何分区分类的标识,那么,我们必须要去查询它的编号,才能在诺大的馆场中找到它的位置。

否则,我们可能要花几天甚至几个月才能逐一排查后发现它在哪。

也就是说,记忆存在,但并不代表我们能想起来。

我们想起来,需要一个档案编号,图书编号,才能找到它。

找到这个编号后,顺藤摸瓜可能还能找到一些相关的书...然而,我们丢失的,而且被丢在潜意识深处的,可能恰恰是这些编号。

所有与前世有关的一切编号。

包括前世常见的生活场景,前世的你是谁,说什么语言,都认识谁,生活在什么国家,一切一切...转世后不同的大脑,找到这些编号和索引会异常吃力,所以重新解码和分析这些原始数据的成像,会异常困难...也许,前世今生的体质和大脑的特征是否吻合,也是低概率的主要关卡。

人的记忆比图书馆可能复杂千亿倍,那么,我们自然找不到某本书的具体位置...我们甚至都不知道那本书叫什么,是什么内容,何况编号。

而今生,有太多记忆引子,没有经历死亡期的沉睡,婴儿期的消磨。

我妈可以轻易联想到的回忆引子,有20岁生日,一个整数个年龄。

下乡的地点,下乡的生活场景。

那些忘记她生日的知青朋友。

她的埋怨情绪...每一个画面、人物和细节符号,都是互相关联、印证和牵动的索引。

今生的记忆,就像我们正在驻留的图书馆的某个分区的相应书架,我最近一段时间内一直逗留在这个书架旁,更容易想起刚刚走过前边时,那里摆着一本叫《XXX》的书。

但如果久远了,我们无法想起这个书名,扫了眼某本书这个细节事件。

也许,有一天有人问起《XXX》这本书时,我们才会想起,我曾经在某个图书馆,扫到过这个书名,有印象。

这和我妈妈的例子类似。

可是,前世太久远,我们找不到那个给我们提问的记忆引子和线索,就像是找不到书或前世记忆档案的编号。

前世的我是谁?这引子,这编号,太难找。

从这个角度说,掌管记忆的大脑颞叶不一定就是记忆载体本身,不一定就是那个存储了所有数据的电脑磁盘。

而可能只是图书管里的索引目录,是电脑的磁盘电源。

它坏了,你就提取不出数据,但不意味着数据消失了。

这或许也能说明,为什么前世回溯催眠,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行。

尤其是网上的,有些人进去了,大多数人根本进不去。

但催眠易受性比较差的人,在催眠师现场操作下,却有一些几次之后成功进入的...网上的催眠音频,都是模板,没有针对个人情况的引导和酝酿。

但催眠师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更长时间和更多的铺垫引导。

而且,网上的音频,所提的问题,就那么几个。

可能只有恰好在这几个问题上和试图引导塑造的场景上,恰好与前世有丝缕联系,也就是恰好撞对了少部分人能够get到的引子和编号,命中部分人,才有了少部分人的有效,多数人的无效...我个人不时尝试前世回溯音频除了,许多年前,刚开始听时有一次在进入洞穴的想象那里,明明闭着眼却看到了变光越泛越大,眉心不停颤抖,似乎就要看到洞口外的另一个世界,但我胆子小,突然一怂,让自己清醒过来...从此以后,催眠视频只能催我睡眠,别无功效...我认为,也许这次尝试已经录入我的潜意识了,让我的显意识虽然仍抱有好奇,但潜意识会直接排斥进入之前失败的程序。

所以,如果没有深度的互动引导,一个音频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我虽然没有前世记忆,也没有做过什么前世的梦。

但是我做过一个比较奇特的梦,就是我梦到了一个近当代的历史人物。

这个人也不算人尽皆知的,名字也很独特拗口,重名概率小。

我原本完全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生平。

但是我再一次睡眠质量不怎么好的凌晨五点,梦到了这个人壮年时期的一些画面。

而且梦里竟然清晰得到了这个名字,是三个字。

当时我惊醒之后,手机百度语音搜索,果然还对上了。

但是他是在我上中学时,才高龄去世,所以不存在前世的说法。

我对前世这个话题,就有更强烈的兴趣。

所以梦与现实可以互相对证的案例,我个人会倾向于采信。

但这种梦的案例比较少,不过也有。

以上都是我的猜想,但也是基于很久以来,大量的案例总结。

我个人也曾有过几乎不可能是巧合的相关经历,所以首先是相信前世记忆存在,才有了这样的思考。

另外,如果人有前世今生,那么也应该有灵魂。

灵魂在哪呢?我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是,在中枢神经里。

也就是脑髓和脊髓中。

因为人全身的细胞,每七年左右就会替换一茬,唯有中枢神经细胞以及其他一些神经细胞,在成年以后会伴随一生。

而神经控制人的全身与思考。

也许,灵魂所居就在中枢神经。

编辑于2022-04-2616:52​赞同35​​28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知乎用户​7人赞同了该回答应该是大脑接收不了这么多的信息,一部分变成压缩文件储存在潜意识里了,只有特殊情况被解压读取。

另外人的意识存在空间相当于云盘,肉体消失后,硬盘被毁,数据同时上传于云盘,但是人再次诞生相当于买了新硬盘,云盘里的数据不一定都会下载下来。

发布于2020-05-2209:41​赞同7​​2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