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總愛胡思亂想,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焦慮情緒就如「普通感冒」可以自愈,但焦慮症則是大腦生病了,並不能單靠時間就自愈。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極其痛苦,影響睡眠、 ... Skiptocontent 你會否半夜想事情想到失眠? 你的思維方向是否不受控制? 你是否總是會將不相關的事情產生聯想? 然後……然後沈醉其中,不能自拔…… 如果你有以上表現,那麼就代表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如果你想要擺脫這樣的情形,那麼建議你把這篇文章看完。

生活中,我們的大腦會產生無數的想法。

但是有些人卻為此感到困擾,甚至覺得這些突然冒出來的想法讓他們無法專注做事,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節奏步伐,如果你發現自己總是胡思亂想應該怎麼辦呢? 其實,若是能夠通過控制自己的思考來消除這些想法也不是不可以的。

我們先要判斷這是尋常的煩惱,是人皆有之的常態,還是毛病? 如果總是有一些想法揮之不去,甚至有思想被入侵的感覺;想要停下,又停不下來,反復思考,又並不樂在其中,且非常痛苦。

這代表,你被自己的思想困住了,動彈不得。

長期如此,影響了日常的生活,比如影響了正常的睡眠、不想社交、不想吃飯,並且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以上。

我們就要考慮可能是大腦分泌出現了毛病,要向醫生尋求幫助。

我們都知道,普通感冒有自限性,七天可以自愈。

但是,一旦合併其他感染,比如肺炎,我們再靠自己開藥,上網查找攻略,都不能解決,必須要去醫院檢查,看醫生。

而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焦慮情緒就如「普通感冒」可以自愈,但焦慮症則是大腦生病了,並不能單靠時間就自愈。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極其痛苦,影響睡眠、飲食或者日常社交,且持續時間很久了,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而不是簡單的靠一些心靈的慰藉了。

單靠一些心靈雞湯,也許當下會緩緩一點,你誤以為自己有改善。

很快,你又會再回到同一困局。

如此來回數次,你會對自己失望,繼而對未來都失去希望。

故此,我們鼓勵大家遇到情緒困擾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如何緩解胡思亂想? 要跳出自己的思想,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到當下。

由於人類有良好的記憶力和想像力,所以我們的大腦可以很方便地創造不同的故事,以滿足我們內心的需要。

倘然受困於其中,而不能自拔,就要想辦法抽身離開。

我們可以回憶過去,可以計劃未來,但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

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的身體,包括:呼吸、心跳、走到路上的觸感,吃東西的味覺、四周的溫度、濕度、聲音⋯⋯ 我們的身體,永遠比大腦誠實。

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的五感上,你便可以回到當下。

抬頭望一望天空,銀河系這麼大,而太陽系卻運行得那麼好;太陽中,每秒這麼多星球爆炸,而地球依然安好;無數的星球和隕石相撞,而地球、太陽和月亮的關係、轉動和距離都分毫沒有出錯,所以,我們還能看到天空。

難道,今天的天空還在,不值得開心嗎? 地球這麼大,我們只身處在一個小小的地區,而這一個地區,這一天,沒有天災,又沒有人禍。

即使有困難的事,即使病毒四處肆虐,但我們還活著,而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都還活著。

你知道,每一晚,有多少人閉上眼睛後,就無法再看到白天? 難道今天我們還能張開眼睛,不值得開心嗎? 接觸「新」的事物 有時候,我們躲到思想中,是因為我們認為生活很乏味。

而生活很乏味,是因為我們習慣給所有東西分門別類並給與名稱。

一但你記得它的名稱,你就無法再看到它的本質,你只會看到大腦中的它。

我們都知道,每一棵樹,每一片樹葉都是獨一無二。

一但你知道這是松樹,一整條街的樹都變得一模一樣,你不願意再去細看它,因為它們都是松樹。

忘掉它們的名字,好好認識身邊每一件事。

再嘗試上面所提到回到當下的方法,你會發現,自己在微笑。

這就是《華嚴經》中所說的「一花一世界」。

讓大腦升級 一直胡思亂想,說白了,就是大腦太閒。

所以,我們可以學點新的知識/技能,這樣可以為大腦建立新的回路,刺激大腦。

你會因此而感到一種滿足感。

人天生就是好學。

學習不一定是傳統的課堂,你可以嘗試一種新的運動,煮一個新的菜式,一個新的樂器(我最近很想學古琴),看一類新的電影,認識一個新朋友,去一個新的地方,甚至回家時走一條新的道路⋯⋯ 讓大腦不要過分習慣日常。

學會和焦慮情緒和諧共處 有焦慮,我們不要去一味的壓抑,而是要清楚焦慮是正常的。

它的存在是為了提醒我們注意潛在的危機,遠古的人類有焦慮才會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和躲避天敵。

所以,要接納自己的焦慮和胡思亂想,不要過分的因此而否定自己和情緒,所有你的情緒都是有意義的存在,你要學會和情緒和平共處,而不是壓抑它。

胡思亂想來了,你可以嘗試告訴自己:「我知道胡思亂想和焦慮是為了提醒我躲避災難,警示危險,但請放心,我現在很安全,所以請不要過分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我需要你,我會告訴你。

」 分享給朋友:TelegramWhatsAppTweet列印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Youtube 情緒研究所Youtube 最新 自吹自擂的優越感,只是別人眼中的小丑罷了 原諒你,不代表願意再次信任你 退一步,海闊天空?還是把你逼瘋? 最好的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保持界限感 別讓受害者心態害了你 做人不自私,有苦自己知 物欲橫流的當下,如何活出真實的自己? 分類 自我成長(22) 隨筆(2) 認識自我(18) 兒童教育(5) 兩性關係(5) 心理小知識(4) 情緒管理(37) 憂鬱&焦慮(15) 治療&建議(17) 人際關係(4) Instagram ❤️❤️🥰 部隊鍋+sadhguru 訂閱 輸入電郵接收最新資訊 一起加入其他1,230位訂閱者的行列 電子郵件位址 訂閱 彙整 彙整 選取月份 2021年7月 (3) 2021年6月 (1) 2021年5月 (7) 2021年4月 (8) 2021年3月 (4) 2021年1月 (2) 2020年12月 (1) 2020年11月 (2) 2020年10月 (2) 2020年9月 (4) 2020年8月 (2) 2020年7月 (1) 2020年6月 (4) 2020年5月 (1) 2020年4月 (5) 2020年3月 (6) 2020年2月 (3) 這是全站通知的範例,若要變更或刪除這段文字,請選擇「商店通知」中的「自訂工具」忽略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