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原文、譯文、翻譯及賞析 - 漢語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樹林里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 ...
名言
古詩文
句子
成語
諺語
謎語
中醫養生
全部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精衛填海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同類型的詩文:
小學文言文神話故事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譯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發鳩山,山上長了很多柘樹。
樹林里有一種鳥,它的形狀像烏鴉,頭上羽毛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名叫精衛,它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
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濁漳河就發源于發鳩山,向東流去,注入黃河。
注釋 1、曰:叫作 2、發鳩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 3、拓木:拓樹,桑樹的一種 4、狀:形狀 5、烏:烏鴉 6、文首:頭上有花紋。
文,同“紋”,花紋 7、其鳴自詨:它的叫聲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8、是:這 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兒 10、故:所以 11、湮:填塞
賞析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名叫女娃,是他最鐘愛的女兒.有一天,女娃駕著小船,到東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風浪,象山一樣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遠不回來了。
炎帝固然掛念他的女兒。
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熱來使她死而復生,只好獨自悲傷罷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只小鳥,名叫“精衛”。
精衛長著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鳩山。
她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飛到西山去銜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樹枝;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
她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回翔著,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露出雪亮亮的牙齒。
兇惡地嘲笑著:“小鳥兒,算了罷,你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
精衛在高空答復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干到宇宙的終盡,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為什么銜恨我這樣深呢?”
“因為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將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
”
“傻鳥兒.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衛在高空悲嘯著:“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無休止地干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
她飛翔著,嘯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
她就這樣往復飛翔,從不休息,直到今天地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原文: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紋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FB臉書Line賴
古詩推薦
田家詞/田家行
父善游
吳起守信
截竿入城
鄭人買履
世無良貓
與陳伯之書
人有亡斧者
伯牙絕弦
擬挽歌辭三首
古詩推薦
1
父善游
2
截竿入城
3
人有亡斧者
4
伯牙絕弦
5
掩耳盜鈴
6
殺駝破甕
7
弈秋
8
莊暴見孟子
9
孟子見梁襄王
10
齊桓晉文之事
11
齊人有一妻一妾
12
陳諫議教子
13
陳萬年教子
14
崔篆平反
15
不識自家
全部朝代|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代|金朝|元代|明代|清代
延伸文章資訊
- 1精衛填海_原文、翻譯及賞析 - 讀古詩詞網
精衛填海.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 2佚名《精衛填海》 - 古詩詞翻譯網
精衛填海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3《精衛填海》(《山海經》)文言文意思 - 古文翻譯庫
古文《精衛填海》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4精卫填海(文言文)_百度百科
文言文《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
- 5精衛填海[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本指炎帝幼女女娃溺死東海,化為精衛鳥,憤而銜木石以填東海的故事。典出《山海經.北山經》。後用「精衛填海」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亦比喻意志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