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負荷理論 - CC.Sun部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認知負荷理論自1960 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家在探究人類如何處理訊息的研究歷程中,提出許多不同觀點的理論,但這些不同理論卻有一個共同的研究結論, ... CC.Sun部落 跳到主文 你是陌生人、知我心人、心上人、家人、熟悉的陌生人(不是打歌喔),我都歡迎您.你.妳..走時記得留下Fu~ 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May07Mon201200:02 認知負荷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 自1960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家在探究人類如何處理訊息的研究歷程中,提出許多不同觀點 的理論,但這些不同理論卻有一個共同的研究結論,即人類處理訊息的認知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從教育研究的立場,如何教導學習者善用有限的認知資源,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是一件很重 要的研究主題。

在協助學習者善用有限認知資源的研究議題上,Sweller(1988)根據與同事所從事的一系列 有關如何善用認知資源的研究後,提出了結合認知心理學研究成果與教學設計觀點的認知負荷理 論。

近年來,隨著認知負荷理論相關研究成果的增多,認知負荷理論越來越受到心理與教育學者 的重視,國際知名的心理與教育期刊,CognitionandInstruction在1991年的第8卷、Learningand Instruciton在2002年的第12卷、EducaitonalPsychologist在2003年的第38卷、InstructionalScience 在2004年的32卷、AppliedCognitivePsychology在2007年的第21卷、ComputersinHumanBehavior 在2009年的第25卷、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在2009年的第21卷、LearningandInstruciton 在2009年的第19卷,皆以「認知負荷理論」的專輯形式,刊出認知負荷理論的相關研究與研究 趨勢。

認知負荷是心理學的一種構念(construct),它是指個體從事特定工作時,加諸於個體認知系 統的一種負荷(Sweller,vanMerrienboer,&Paas,1998)。

個體從事特定工作所產生的認知負荷量的 多寡,受到工作的難易程度與個體本身所具備的專門知能兩方面的影響。

例如,工作性質越簡單, 個體的認知負荷量越少;個體具有較豐富的專門知識,個體的認知負荷量也較少。

個體在處理訊息時,所遭遇的認知負荷,主要包含內在認知負荷(intrinsiccognitiveload)、外 在認知負荷(extraneouscognitiveload),以及增生認知負荷(germanecognitiveload)等三類(Sweller etal.,1998)。

有關上述的三種認知負荷類型與認知歷程,以及對學習結果的影響,Gerjets,Scheiter, &Cierniak(2009)歸納如表1。

茲就這三類不同認知負荷類型,分析如下: (一)內在認知負荷: 要素(element)是指教學活動中,學習者所必須學習的知識單位。

當學習教材的要素可以被 單獨學習,不需要與其他要素進行連結時,則會產生較低的要素互動性(lowelementinteractivity)。

此時,因工作記憶區只需處理單獨的要素,所以其內在認知負荷較低。

例如,對於英文單字的背 誦,學習者欲學習英文單字「build」,只需在工作記憶區處理其中文意義為「建造」即可,並不需 要處理與其他要素的關連性。

       當所學習的教材,其要素是無法單獨學習的,必須藉由與其他要素的互動,才能獲得有意義 的學習成果時,則學習活動會產生較高的要素互動性(highelementinteractivity)。

此時,工作記憶 區必須同時處理數個要素,所以將導致較高的內在認知負荷。

Sweller(1994)曾舉例說明一位正 在學習解決數學等式a/b=c的初學者,其計算出a=cb的要素互動歷程,需要下列五種要素的互 動歷程。

1.將等式左邊a/b乘以b得到ab/b 2.等號左邊a/b乘以b,等號右邊c也要乘以b,才能維持等式的相等 3.獲得新的等式ab/b=cb 4.等號左邊的分母與分子同時消去b 5.獲得新的等式a=cb 上述的五種要素若是單獨學習時,是無法產生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同時處理才能獲得最後的 解答。

因此對於初學者而言,上述的學習活動會產生較高的內在認知負荷。

學習者所產生的內在認知負荷,同時受到教材內要素之間的關連性,以及學習者本身所具備 的專門智能的影響。

相同的教材對於不同專門知能和經驗的學習者來說,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內 在認知負荷。

對於具有豐富知識與經驗的學習者而言,相同的學習內容,使其產生的內在認知負 荷較低;相對地,對於知識與經驗較不豐富的學習者而言,同樣的學習內容,容易導致較高的內 在認知負荷。

例如上述a/b=c的例子,精熟學習者可以用很少的認知資源算出a=cb,初學者則會 花較多的認知資源,同時處理五種要素的互動。

(二)外在認知負荷: 外在認知負荷又被稱為無效認知負荷(ineffectivecognitiveload),主要是因為學習者耗費認知 資源從事學習活動,但此種認知資源的投入,並無助於基模的建構。

例如有些老師設計電腦超連 結的教材呈現方式,對於不熟悉電腦的學習者而言,必須消耗一些認知資源,去學習使用電腦的 操作程序。

如此,所耗費的認知資源是花在學習電腦的使用,並無法協助學習者對於教材本身的 理解。

(三)增生認知負荷: 增生認知負荷與外在認知負荷,同樣是發生在學習者消耗認知資源從事學習活動,兩者不同 之處在於,增生認知負荷的產生,有助於學習者建構適切的基模,而外在認知負荷則是無助於基 模的建構。

例如透過適當的教材呈現,引導學習者對於學習材料,進行複誦、組織、比較、推論 等方式,即會產生增生認知負荷。

然而此種認知負荷的產生,確有助於學習成效的提升。

有關此三種認知負荷對於學習成果的影響,如圖1所示(Gerjets&Scheiter,2003)。

由圖1可 知,內在認知負荷是受教材本身難易程度的影響,所以無法藉由教學設計所改變;相對地,外在 認知負荷與增生認知負荷,則會因教學設計而改變。

外在認知負荷是因為不適當的教學活動設計 所導致,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常因外在認知負荷而降低其學習成效。

增生認知負荷則是因適切的 教學活動設計所產生,增生認知負荷的產生有利於學習者建構有組織的基模,因而能提升學習者 的學習成效。

所以,適切的教學活動設計應該要能降低外在認知負荷,但卻要促進增生認知負荷 的產生。

        資料來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凃金堂師資培育中心運用「範例(worked-outexample)」在國小數學問題解決的教學實驗研究報告     文章標籤 認知負荷 外在認知負荷 增生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理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Sun桑 CC.Sun部落 Sun桑發表在痞客邦留言(1)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讀書資料上一篇:如何行銷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 下一篇:5/9,5/16創意媒體上課心得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活動快報 DV麗彤生醫NMN 專業醫師團隊見證推薦!DV麗彤生醫NMN含沙棘籽萃取...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有料分享(2)讀書資料(1)遊記(1)創意媒體產業作業(8)不分類(2)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動態訂閱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7六月(1) 2016七月(1) 2012六月(1) 2012五月(3) 2012四月(5) 2012三月(2) 2010三月(1)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