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 -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心情沉重的馬勒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露早期的厭世觀。
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再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
跳到主文
以人文的關懷,增加閱讀的溫度;以歷史的厚度,豐富閱讀的趣味。
編輯精選遠流人文歷史類新書,或評或介,夾議夾敘,另有一番滋味。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Oct11Tue201118:32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
文/歐頭(台中古典音樂台「古典啟示錄」主持人)
馬勒交響曲的聽覺效果好,視覺效果更不在少。
在介紹馬勒交響曲經典錄音支前,我們先從管絃樂法來看馬勒交響曲的突破創新之處。
一、巨大的樂章結構。
交響曲本就結構複雜,馬勒的作品又是其中之最,把浪漫主義晚期的音樂美學推到極致。
第二、第五、第七號都是五樂章,都比傳統交響曲多出一個樂章。
第三號交響曲更擴充到六樂章,光是第一樂章的規模就超過整首貝多芬《命運》。
二、龐大的樂團編制。
馬勒認為「一首交響曲能建構一個世界」,最佳例子就是第八號《千人》,演出時舞台上擠了近千人。
馬勒講究音樂厚實感,往往把法國號、長號以及低音大提琴,份量配置加倍。
即使企圖走古典精巧路線的第四號,編制也很龐大。
三、精巧的配器。
馬勒的指揮經驗豐富,第一號到第八號交響曲都是親自上陣指揮首演。
他把指揮實戰經驗用在創作上,從最纖細到最宏偉的效果都能得心應手,對死亡、秋天等氣氛的掌握,尤其精準而寫實。
他曾在排練第二號交響曲時,大幅修改第二樂章樂譜,把大提琴改為與低音管同度音,拿掉雙簧管換成兩支長笛,並用長號奏出和絃,效果好到讓布拉姆斯都稱讚他「革命家之王」!
馬勒看似浪漫誇大的管絃效果,其實有古典精緻的內涵。
音樂由不同聲部輪唱進行,讓聽眾清楚地感受到對位。
龐大樂團也能呈現室內樂般的細緻,結構巨大卻內在邏輯清晰,音響效果令人驚歎!尤其是女聲與管絃樂的融合上尤為傑出。
他也勇於引用新樂器,像是曼陀林或是第四號交響曲中的變調弦樂。
四、更多的個人企圖。
馬勒在五歲、六歲、十一歲(兩個)、十三歲、十四歲時,都有手足夭折,所以他的童年可說被死亡、葬禮所圍繞,而對生死的思索也成為他交響曲發展的基調。
馬勒的交響曲比起其他交響曲呈現更多的敏感,更多的技巧野心,也讓指揮有很大的詮釋空間,能在表面進行雕琢聲音的遊戲,也能鞭辟入裡的進入心靈探索,百家爭鳴的演出錄音,提供給樂迷無限欣賞樂趣。
完成馬勒十首交響曲全套錄音的指揮不多,大多只錄前九首。
其中蕭提(SirGeorgeSolti)&芝加哥交響(Decca)、海汀克(BernardHaitink)&大會堂(Philips)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紐愛、倫敦交響(Sony)、庫貝利克(Rafaelkubelik)&巴伐利亞廣播(DG)四套可擇一收藏。
另外有三套「準」全集,皆因一兩首未收錄,而未竟全功,但藝術價值更勝前四套:伯恩斯坦&阿姆斯特丹、維也納、紐愛(DG)、鄧許泰特(KlausTennstedt)&倫敦(EMI)、華爾特(BrunoWalter)&哥倫比亞交響(Sony)。
伯恩斯坦因作曲、指揮、教學多重身分與馬勒相似,再加上他提出了強而有力的觀點,因此他的馬勒交響曲錄音有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對馬勒入門者而言,我建議海汀克、庫貝利克、鄧許泰特三選一,因為這些詮釋不會給人太多先入為主的印象,妨礙了日後對其他版本的接受度。
這裡提到的七個全套版本,我在後續的個別推薦裡,就不再重複提及了。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很多人聽馬勒不從第一號開始,但我卻認為,這是他交響世界的濫觴,把第一號聽熟對欣賞他後續交響曲很重要。
第一樂章木管模擬杜鵑的叫聲,以及第三樂章揉合悲傷與詼諧的「送葬進行曲」都是欣賞重點。
版本選擇無須太挑剔,不要太怪異的詮釋皆可,華爾特、庫貝利克都不錯。
較特別的是萊因斯朵夫(ErichLeinsdorf),這位奧國指揮受到華爾特與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賞識,分別擔任過他們的的助理。
在他接任孟治(CharlesMunch)擔任波士頓交響音樂總監時,正好灌錄此曲。
他有些橋段的處理超乎常理的冷靜,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一八九四年二月十二日,畢羅(HansvonBulow)死於開羅,遺體運回漢堡在聖米迦勒教堂舉行葬禮,詩班在莊嚴的葬禮上唱了克洛普斯托克(Klopstock)的詩《復活》。
心情沉重的馬勒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露早期的厭世觀。
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再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一九六○年代之後,每年都有新錄音問世,一直持續到二○○○年,可見《復活》受歡迎的程度。
克倫普勒(OttoKlemperer)曾經錄過此曲七次,他與愛樂管絃的版本,弦樂的根基相當穩固,給予人十足的信賴感,不可錯過。
阿巴多(ClaudioAbbado)的DG4D版,有著溫暖堂音、細膩音色,錄音效果驚人,但是最感人的還是他抗癌成功,復出琉森音樂節的DVD版。
若論權威性,馬勒忠實樂迷卡普蘭(GilbertKaplan)的兩版都值得收藏,第一次它採用一九七○年國際版,熟讀所有細節,音樂中性、內在邏輯強,按譜就班毫無流氣。
新版則用被馬勒協會認定官方版本,明顯嗅到更多自信與新鮮,讓人在細節中重新認識馬勒。
企鵝三星帶花的拉圖(SirSimonRattle)版在一九八八年極為轟動,獲得該年留聲機「管絃樂」、「年度錄音」兩項大獎。
他彷彿參透馬勒的生死思索,以一種大開大闔的態度來詮釋,展現二十一世紀首席指揮的企圖。
*第三號交響曲《夏日夢境》
第三號是演出時間最長的一首,通常需要一百分鐘才能奏完,幾乎等於一部電影的長度,也是馬勒交響曲中我個人最愛的!此曲共六樂章,形式類似「交響清唱劇」,間接闡述大自然對他的音樂思想的影響。
第二樂章一開始,英國管、豎琴吹著主旋律搭配著撥弦,之後換成高音弦拉奏主旋律搭配豎琴的撥奏,馬勒配器手法之熟練,令人嘆為觀止!第三樂章遠方飄來的郵號聲音,則是這首交響曲聞名的特徵之一。
我十分喜歡伯恩斯坦&維也納愛樂DG版,以及鄧許泰特&倫敦愛樂EMI版。
而沙洛南(Esa-PekkaSalonen)&洛杉磯愛樂以及萊因斯朵夫&波士頓交響,是兩個新近的TAS發燒版,沙洛南表現「超齡」,語法沉穩內斂,在慢板樂章的情緒處理展現了大師風範。
羅培茲柯布斯(Lopez-Cobos)&辛辛納提交響則處理得悶騷不濫情,而且有極佳的節奏感,顯然完全理解馬勒配器的精妙。
次女高音米雪兒‧黛揚(MichelleDeYoung)在第四樂章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
*第四號交響曲《天堂之歌》
通常會推薦馬勒入門者,先聽第一號與第四號。
第四號俗稱「天堂之歌」,樂曲性格愉悅明快,演奏時間也比前兩首短上許多。
第四樂章加入女高音天真活潑的唱和,成為全曲最受歡迎的樂章。
老大師錄音中,蕭提&卡娜娃Decca版以及克倫普勒&舒瓦茲可芙EMI版,堪稱兩大山頭,各寫下不可磨滅的聲音記錄。
塞爾(GeorgeSzell)率子弟兵克里夫蘭管絃樂團,於一九六五年錄下此曲,音樂顯露濃厚的德奧氣味,權威感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Telarc當家指揮列維(YoelLevi)與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則在整體聲音均衡上達到極高的境地,那是一種細膩清純的美感,完全表現出馬勒要求的「極溫和的」境界,詮釋不落俗套。
亞伯拉凡尼爾(MauriceAbravanel)是一位傑出的馬勒及布魯克納的專家,尤其是他的馬勒交響曲更被認為典範。
他以自身的多國籍經歷來體驗馬勒種族認同的困擾,細節處有諸多巧思,相當符合馬勒交響曲室內化的美學觀點。
*第五號交響曲
第五號是馬勒交響曲的中流砥柱,也是繼第一號後又一首純器樂的交響曲,最知名的就是電影「魂斷威尼斯」所引用的第四樂章慢板,哀怨的弦樂主弦律緊扣人心。
巴畢羅里(SirJohnBarbirolli)&新愛樂的演出,已經是人手一版的超級經典。
但是「酷酷的」布列茲(PierreBoulez)&維也納,則創造此曲一種世紀末頹廢風味,他不以情緒性的表情、音量來取悅聽眾,而改以各聲部主題間的緊密搭配製造高潮,這種透過有機式的內部默契所營造出來的效果,比起完全訴諸旋律線的情緒,來得更加堅實。
義大利指揮夏伊的馬勒第一號在日本備受好評,第五號也獲得Gramophone、BBCMusic雜誌極高的評價。
皇家大會堂樂團的音色晶瑩剔透,沒有絲毫的混濁感,彷彿用最好、最自然、解析力最高的相機拍照,畫質清晰且細節豐富。
*第六號交響曲《悲劇》
稱為《悲劇》的第六號,四個樂章沒有人聲,是一首形式上相當古典的作品,常常與貝多芬《英雄》相提並論。
過去發燒友的首選名單,首推伯恩斯坦&維也納的錄音。
不過,日本《唱片藝術》的三百名曲新榜單中,布列茲&維也納愛樂版大獲青睞,與伯恩斯坦並列首選。
最精采的是布列茲在第三樂章慢板的表現,看似浪漫,實際上卻是一種若有所失的深層孤寂。
音樂似乎喚醒人們心靈,帶來絕望前的黎明。
提醒庸俗的世人,面對困境時該如何超脫?該如何度化?馬勒透過音樂提供了他內心的答案。
更早之前的唱片藝術三百名曲,還選出過伯恩斯坦&紐愛、李汶&倫敦交響、阿巴多&芝加哥等傑出版本,企鵝指南也有幾個三星版本。
*第七號交響曲《夜曲》
第七號共有五樂章,被稱為「夜曲」是因為第二、第四樂章都有夜曲風格。
第一樂章由銅管吹出詭異帶有哀怨的送葬進行曲,是相當知名的一段。
第四樂章馬勒加入吉他、曼陀林、豎琴等彈撥類樂器,使其成為全曲最容易被接受的一個樂章。
鄧許泰特&倫敦愛樂獲企鵝三星帶花佳評,是不可或缺的經典版本。
辛諾波里(GiuseppeSinopoli)&愛樂管弦版,以及布列茲&克里夫蘭版詮釋上則英雄所見略同,他們都像拿顯微鏡分析樂曲,將各聲部的肌理與情緒都清楚地放大。
只不過布列茲的顯微鏡帶著冷靜清晰的鏡片,而辛諾波里的處理就戲劇化多了。
辛諾波里不僅雕琢出各聲部精緻的聲音,諸如小號聲音的飽滿、立體感,定音鼓敲擊的豐厚,音樂資訊量密度高、黏稠性強,呈現標準的辛諾波里風範!
*第八號交響曲《千人》
現場指揮掌握千位演出者的困難可想而知,而錄音時希望重現磅礡氣勢更是難上加難,光是動態範圍的收錄,就足以傷透錄音師的腦筋。
要講錄音,TAS推薦的羅伯蕭(RobertShaw)&亞特蘭大交響,以及發燒友人手一張的蕭提&維也納愛樂,獨唱與合唱都極佳,是兩個最佳選擇。
就音樂性而言,我相當推薦鄧許泰特的《千人》,企鵝評鑑則把三星帶花給了辛諾波里&愛樂管弦,不過這兩個版本談到錄音就略遜一籌。
日本《唱片藝術》提到伯恩斯坦&倫敦版,熱情十足且配上樂團的穩陣,形成良好的平衡感。
另外,庫貝利克&巴伐利亞版,整體表現淡雅清新,在這個講究氣勢的作品上來說,相當不易。
*第九號交響曲
第九號是馬勒最後一首「完整創作」管絃作品,其實此曲是他「第十號交響曲」,但因馬勒擔心自己死於「九的魔咒」,因而刻意迴避第九的編號。
精神分析師賴克(TheodorReik)曾說,馬勒看到貝多芬、舒伯特、布魯克納(他早馬勒十五年過世)等人,都寫了九首交響曲後過世,因此對第九號交響曲相當忌諱,算是「驅迫性精神衰弱」的患者。
怎知歷史有其命定,馬勒最後還是只寫了九首交響曲(《大地之歌》是他原本的第九號,第十號則未完成)便辭世。
錄音上,朱里尼(CarloMariaGiulini)&芝加哥版,甚受日本樂評推崇,音樂既華麗又細膩,一種孤傲絕世之感。
卡拉揚&柏林版則把音樂處理得猶如水晶般細膩剔透,巴畢羅里&柏林版則是充滿真誠的優雅,再加上伯恩斯坦&柏林版,堪稱這個曲子最值得收藏的四個版本。
*第十號交響曲
馬勒留有部分不完整的手稿,之後第一、三樂章由Krenek編輯,其餘的由FranzSchalk以及AlexandervonZemlinksky完成,一九二四年在維也納由Schalk指揮演出。
之後,馬勒音樂學者DeryckCooke依據馬勒死後的斷簡殘篇,補齊第十號,並於一九六四年首度廣播演出,指揮是BertholdGoldschmidt。
Cooke版首度公開演出,則在同年在倫敦同樣由Goldschmidt指揮,樂譜出版則在一九七六年。
由於第十號的「完整版」並非出自馬勒親手,因此錄音版本也不多,參考價值遠勝於欣賞價值,其中以拉圖&柏林愛樂最具知名度。
馬勒終其一生是個關心「人是什麼」的懷疑論者,他曾問華爾特:「我們來自何處?我們將走向何處?我怎麼理解上帝造物的殘酷和惡意?生命的意義難道最終會由死亡來揭示嗎?」一連串的疑問,顯示馬勒經常沉溺於哲學的思索。
華爾特認為馬勒的交響曲,是他不斷苦思人生問題之後所嘗試傳達的解答。
他的交響曲可以說延續貝多芬、舒伯特、華格納等人的精神技法,並融入李斯特、白遼士的標題主義。
因此馬勒認同暗示性標題、隱藏式標題的交響美學,換言之,他的交響曲都有隱而不宣的內在標題,主要勾勒出作品精神讓欣賞者有概略理解的方向。
精神分析師賴克又說,「馬勒追求超越現世的、神秘的形而上真理,探究絕對超越的、超自然的秘密而不覺厭倦,但是他沒想到這樣的境界是根本不存在的。
」他的交響曲往往出現超現實的體驗,一種精神狀態的意識流轉,交雜虛無與實證、融合戲謔與沉重,呈現一種前所未有的管絃美感,令人讚嘆。
連結: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上)http://mypaper.pchome.com.tw/classic/post/1243740421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下)http://mypaper.pchome.com.tw/classic/post/1243740535)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ylib3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
ylib3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藝文評論個人分類:書摘此分類上一篇:馬勒:交響樂的巨人
此分類下一篇:一幅中國貨幣經濟的《清明上河圖》
上一篇:馬勒:交響樂的巨人
下一篇:閱讀馬勒精彩人生,欣賞馬勒傳世名作
歷史上的今天
2011:閱讀馬勒精彩人生,欣賞馬勒傳世名作
2011:馬勒:交響樂的巨人
2011:一位馬勒迷的心路歷程
2011:《我的時代已經來臨》編輯手記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周德偉回憶錄專刊(5)楊照照歷史(5)歷史散策(9)書摘(50)講座紀錄(10)編輯室報告(49)ECFA(4)未分類文章(3)
我的好友
最新留言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12二月(4)
2011十二月(1)
2011十一月(1)
2011十月(6)
2011六月(7)
2011五月(12)
2011四月(8)
2011三月(11)
2011二月(2)
2011一月(5)
2010十二月(7)
2010十一月(12)
2010十月(5)
2010九月(7)
2010八月(7)
2010七月(5)
2010六月(7)
2010五月(6)
2010四月(3)
2010三月(3)
2010二月(2)
2010一月(4)
2009十二月(1)
2009十一月(4)
2009十月(2)
2009九月(3)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誰來我家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 -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
心情沉重的馬勒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露早期的厭世觀。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再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
- 2這些備受推崇的馬勒交響曲錄音版本,有你喜歡的嗎?(下)
第二樂章尤為出彩,它充滿奇異與浪漫的色彩,是馬勒對自己童年情景的追憶,神秘、朦朧。 這個樂章的主題旋律先後出現了三次,其間還有兩段插部音樂。序奏 ...
- 3第2號交響曲(馬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復活》,是古斯塔夫·馬勒完成於1888年至1894年間之交響曲作品。本曲是除了第八號交響曲外,最受歡迎且最成功的馬勒交響曲作品。
- 4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上)@古典啟示錄 - 個人新聞台
心情沉重的他,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漏早期的厭世觀。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又一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 5從馬勒音響看馬勒影響/ 南方音響
1947 年,29 歲的伯恩斯坦首次指揮馬勒,曲目為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樂團是創立於1943 年的紐約市交響樂團),1958 年伯恩斯坦接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隔年哥倫比亞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