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_佛學基礎知識廣超法師主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在十二因緣的流轉中,以如何滅除它的角度來看,叫做還滅門。

要怎樣才能把老死滅掉?佛陀觀察只要不「生」,就沒有「老死」;滅三界「業有」就 ... 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登錄 註冊 搜索 知名法師著作初入佛門佛理專研佛教徒生活深入經藏淨土經典淨宗專集淨土法師文集禪宗專集藏傳佛教因果感應素食放生教史傳記一門深入佛典故事專區故事寓言書籍戒律規行咒偈儀軌長篇套書精選文集民間善書健康書籍我們的Facebook粉絲群贊助方式戒邪淫網 首頁→初入佛門→基礎佛理 背景: 閱讀書籍-佛學基礎知識 廣超法師主講 佛學基礎知識 廣超法師主講 十二因緣 [日期:2010-07-18] 來源:轉載  作者:廣超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學佛者要學習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聖諦及十二因緣。

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

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一、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無明是過去迷惑。

行是過去造業。

(1)、無明: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

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2)、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

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

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3)、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

好像前世是人,死後轉生為烏龜,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

因惑業導致,此「識」重新入胎。

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

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

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

「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

胞胎漸漸長成,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

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

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

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

因為我們從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

「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六根」。

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觸: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

此事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

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

胎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個受是苦受。

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意觸。

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捨受。

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現在因:愛、取是現在迷惑。

有是現在造業。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

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

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

眼睛整天愛看東西,對境界貪愛不以受為苦,使我們對這個貪愛產生種種的執著。

此貪愛有很多種,主要有兩種:一者、境界愛,比如我們對於所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二者、自體愛,即是我們貪愛有一個「我」,貪愛這個身體是「我」。

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

(9)、取:由於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不願意捨離,稱為「取」。

不止不願捨離,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即是希求將來有。

取可分為四種:一者、欲取:即是我們執著,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愛的東西,稱為欲取。

二者、見取:對於我們的知見、思想起貪愛,追求更豐富的知識,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優勝的而執著它,稱為見取。

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種貪愛,執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脫,能得福報等等。

四者、我語取:此是對我的貪愛。

這些執著都是貪,是我們過去的業習,現在顯現出來。

比如你有抽煙得業習,現在眼前有一隻香煙,就對他起貪愛;沒有抽煙業習的人,就無此貪。

我們過去有種種業習,現在境界當前,就起種種貪愛。

在這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無明」之心。

無明有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但是此十二因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它最嚴重,可以引發業力形成將來的果報。

因為我們渴求、貪愛、使到將來它形成果報,固在十二因緣中,貪愛占很重要的位置,因「愛、取」故生將來「有」。

(10)、有:因為我們執取渴求,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之「業有」,稱為「有」,這個「有」又稱為「三有」。

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業報;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業報;三者、無色有:既是無色界的業報。

此(業)有由愛、取(煩惱)所發動之身、口,意三業而生之新業因,令此生死後,再生之識得到滋潤。

未來果:生、老死是將來的苦果。

(11)、生:依愛、取形成的惑業,成為業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繼續發生,我們的身體敗壞後,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貪生怕死、厭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無有窮盡,它形成一連串的因果。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就展開活動,它擴展、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的六根圓滿後就出世,然後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愛即生;愛加深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死。

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它的流轉並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

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它一直循環不息,周而復始。

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業;造業後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苦果。

在受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後又再受報,這樣的循環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

二、緣起: 一切諸法都依託眾緣和合而生,緣盡則散滅,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眾緣和合時我們就以為它生,因緣散了我們就以為它滅,故名緣起。

緣起是指在因緣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種原理、法則。

三、緣生: 因緣成熟,果報生起,稱為緣生。

緣生是指緣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種果報。

四、緣生法之共同性: (1)、無主宰:凡是因緣所生之法,都沒有主宰者。

我們以為事間的一切東西,總是有個主人,有個主宰者,這是一種執著。

十二因緣告訴我們沒有作者,沒有主宰者,那是因為我們無明、無知,產生了種種造業的行為,因而促使我們入胎產生識。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個識,識是由誰主宰?它沒有人主宰,只不過是無明和行的產物。

比如一粒種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陽光、水份與泥土,就發芽生長,這其中沒有主宰者。

(2)、無作者:無明緣行,行緣識;即是無明生起行,行生起識。

這當中無主宰。

這其間也沒有作者,就是無明作行,行作識,識作名色。

從十二因緣來看,造業者是愛與取,那是因為迷惑而造業。

迷惑的「受」、「取」並非我,故說無作者。

(3)、無受者:在十二因緣中只不過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在作用,這其中並沒有人在受果報;我們總以為有一個「我」在受果報,這是不對的;那是識、名色、六入,觸等種種法在受果報。

比如說:有一間亞答屋被火燒,難道是它在受果報嗎?不是的。

它是亞答屋的葉子,裏面的木材等東西,因為加熱,就燃燒起來;它燃燒後就滅了,裏面沒有受果報的亞答屋。

由亞答葉、木板等材料組成一間被我們稱為「亞答屋」的東西;同樣的,由識、名色、六入、觸、受形成一系列活動,我們把它稱為「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實體的「眾生」在受果報。

(4)、無自作用:十二因緣當中,沒有一個因緣可以自己作用,必須依靠其他的因緣。

好像我們的六根從胚胎來,胚胎從「入胎的識」來,識從業報來等等,所以每一個都是靠其他的因緣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5)、從因生:因為不是自作用,也沒有作者在做,故從因生。

(6)、不自在:十二因緣的流轉,是令我們不自在的;因緣的相生相滅,不是我們所需所要。

甚至於這個愛、取也是因為過去的引發來的,裏面並沒有一個我要愛、我要取。

(7)、托眾緣轉: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單獨產生作用,它要依靠眾多因緣引發,才能轉來變去,所以說它需要托眾緣轉。

(8)、無常、苦、無我:十二因緣中的每一支都是無常,如果它不是無常,就會保持不變,不必依眾緣生;如果它不是無常,也不會促使其他法的升起。

因為無常生滅,才會有不同的東西相續生起。

因為無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

如果有人說:我要舉手就舉手,我要作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十二因緣的流轉我不能捨棄,故那並不是屬於我。

如果是我,我要對你起瞋心,現在就可以瞋,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緣,我要它瞋你,還要依眾緣使它瞋才行,所以我要依種種因緣才能起瞋心。

又比如我要你現在對母親起瞋心,因為沒有瞋的境,故瞋心生不起。

我們對這十二因緣的流轉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9)、性空:在十二因緣的流轉中,每一支都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皆是因緣相生相滅,故說其本性空。

我們聽到「空」,千萬別誤會是什麼都沒有。

所謂性空是:我們所知的一切,沒有真正的自體,不實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稱為性空。

五、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於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

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種種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發現到眾生有「老死」是由於有「生」,有「生」是因為有「業有」,所謂「業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因為我們有了將來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業,它們會推動我們將來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觀察到並沒有「我」在造業,而是身心(假我)對世間的種種事物產生了執取,渴求將來有,造成了有業報;我們有「有」是因為有「取」;有「取」是因為有「愛」,我們過去的業習對事物有貪愛,接觸境界時,貪愛心就生起,對境界所看到的東西產生執著;「愛」的生起是因為有「受」,我們的六根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貪求樂受。

因為有樂受,造成我們業習中「愛」的心生起;反之它則不生。

假如我們天生是聾子,從沒聽過聲音,那對歌聲、鳥聲等,就不會貪愛;因為我們有感受到聲音,所以才會貪愛它。

佛陀說我們有「受」,就有貪愛,所以受是愛生起的原因。

我們有「受」是因為心依靠六根接觸外境,根、塵、識產生「觸」,因為有「觸」,所以有「受」。

佛陀繼續觀察,發現有「觸」是因為有「六根」,沒有「六根」我們的心就沒辦法與外境接觸;接著佛陀又繼續觀察,發現「六根」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在母胎裏有「名色」的活動,所以產生「六根」;佛陀說因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

我們會受生就是有「識」,我們死後,精神繼續活動,我們會被業轉去入胎,結果就在胎裏成長。

佛陀發現有「識」入胎,就有「名色」;那「識」又是從那裏來那?佛陀不再追察了。

然後佛陀觀察由於有「識」故有「名色」;因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為有「六入」,故有「觸」;因為有「觸」,故有「受」……順觀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稱為流轉門。

六、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我們在十二因緣的流轉中,以如何滅除它的角度來看,叫做還滅門。

要怎樣才能把老死滅掉?佛陀觀察只要不「生」,就沒有「老死」;滅三界「業有」就不「生」;如果我們不執「取」,那「業有」就不會生起;只要把「愛」滅掉,「取」就不生;因為「愛」是過去的業習,只要把它滅掉,就不會執取了;「受」滅則「愛」滅,以此類推,最後只要無明滅掉,此大苦聚也滅。

然後順觀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亦滅。

七、如何截斷十二因緣的流轉: 只要現在不造業,不迷惑,那現在的愛,取無明就斷除、覺悟,過去所造的業就好像無根的樹,再也生不起。

既是說,這十二因緣告訴我們,過去的無明與業行延續到現在,如果我們覺悟不愛不取,就不會產生我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煩惱。

無此煩惱後,我們就會發現十二因緣中的每一支都是無常、無我、緣生無性。

既然如此,那又是誰在生?誰在受老死那?當這些執著都沒有了,我們就會覺悟到沒有一個眾生在流轉生死,受輪迴之苦。

只要覺悟現前的無明,在愛、取時不迷惑,我們就會發現這其中沒有我。

既然無我,就不會繼續流轉,同時也會發現到,所有的迷惑都沒有了。

我們在愛、取之前,感受外境的當時,覺悟它,不再去執取,這樣就不受後有。

八、十二因緣的三世兩重因果: 無明與行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我們現在所受的果報;我們現在有愛、取就會造業,是現在的因,將來就有生、老、死;所以過去因是過去世;現在果、現在因是現在世;未來果是未來世,總共有三世。

那麼三世為什麼又說兩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過去因形成現在果;第二重是現在因造成將來果。

所以十二因緣中有三世兩重因果。

它又告訴我們惑、業、苦的輪轉,因為迷惑造業,所以要承受業報之苦;我們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業,造業又受苦,周而復始,沒法間斷與中止。

後來的論師把十二因緣講為胎生學說,好像在解說怎樣入胎?在胎中怎樣生出六根?六根圓滿怎樣出胎?出胎後幾歲有觸,幾歲有愛、取等等,這是一些論師如此詮釋,不是佛陀闡述的。

好像《俱舍論》,就是以年齡的劃分來講解十二因緣,這是不正確的。

佛陀講十二因緣時,不說三世兩重因果,也沒有說惑、業、苦,只是直接了當的說十二因緣,後來的論師加以分析,說它有惑、業、苦以及三世兩重的因果,此雖非佛說,但是這是正確的。

九、十二因緣給我們的啟示: (一)、十二因緣流轉的順、逆觀:從「老死」追尋到「無明」,稱為逆觀;從「無明」追尋到「老死」,稱為順觀。

此順、逆觀又可分為流轉門的順、逆觀與還滅門的順、逆觀。

十二因緣流轉門的順、逆觀就是看它生(流轉)的原因,所生的果報;還滅門的順、逆觀就是看它滅(還滅)的原因,所滅的果報。

順觀就是「無明」滅「行」就滅,「行」滅「識」就滅,「識」滅「名色」就滅,……。

逆觀是:如果要「老死」滅則要滅掉「生」,要滅「生」就要滅「有」,要滅「有」就要滅「取」,……。

這就是還滅門的順、逆觀。

(二)、佛所說的十二因緣中的十二支緣生法,其共同性質是無常、無我、沒有作者、沒有受者。

佛陀還告訴我們生死流轉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緣者,就會誤會這世間與人類都是上帝所創造的;或誤會人是父母生的,以為人從前是什麼都沒有--無因,突然間從母胎中出世,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知見,我們學習十二因緣,以智慧觀察而破除之。

(三)、應以智慧觀察,截斷十二因緣的流轉:我們的識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變;我們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鮮豔、暗淡等顏色的刺激;耳朵聽到和諧或是刺激的聲音等,這些由我們的六根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觸」,因觸而產生的「受」,我們也都不能改變,然而我們要覺觀它,把握它。

假如我們很清楚的覺悟到這個「受」的話,那必定會認識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這時我們就不會有愛、取了。

既是說我們現前的六根,接觸外境時,覺悟到耳朵感受聲音的苦、樂;眼睛感受顏色的苦、樂,那就有辦法放棄愛、取;如果不能覺知,就會墜入愛、取中。

也既是說,如果你對「受」明明了了,那愛、取就有機會放下;如果我們對「受」觀察覺悟,然後來覺悟愛、取,使他們不再生起,如果我們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脫死。

我們過去有無窮無盡的業與無明,但是現在的覺悟,就能夠把它們全部丟掉。

打個比喻說:一個做母親的人,對子女貪愛執著,兒女快樂,她亦快樂;兒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覺悟到;這個人跟我有一段因緣,前世與我的緣比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這般地做母子(女)罷了。

你無需為他而悲哀,也不必為他而快樂,他有他的業,為什麼別人的悲哀與快樂,你無動於衷?而子女的悲哀與快樂卻能牽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牽腸掛肚?如果你觀察到這一切都是緣份,看的很清楚的話,這個悲哀與快樂就會消除。

講的更簡單一點:有錢人玩古董,古董是什麼?是石頭、破磚爛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愛,使你執著?這個杯子有什麼東西使你快樂?沒有。

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卻對它有無窮的樂趣,愛不釋手,那時因為你貪愛它。

如果你觀察到這也不過是個千年的杯子罷了,現在這個杯子也是杯,我為什麼要執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沒事了。

所以我們要觀察貪愛是從哪兒生起,才能把貪的煩惱放下。

其他的種種煩惱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覺悟、掌握咱們的心念,愛、取不生,那麼一切終歸與寂靜,煩惱不生起,內心一團平靜,寂滅的境界,稱為涅槃。

(四)、佛陀在經中對十二因緣有各種譬喻: (1)、植樹的譬喻:流轉門有如種樹澆水加肥料,樹木就茁壯成長;還滅門如種樹不澆水,不施肥,樹木就長不好;如把樹砍掉,那它就長不起來。

十二因緣也是一樣,我們在「受」這兒加水、加肥料(加愛、取),那它就越長越多,長出將來的業有,生、老死。

如果在「受」這兒把它斬斷愛、取(不加水與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長,甚至於「受」也不生,那你就進入無餘涅槃。

涅槃有兩種:一者、有餘涅槃。

二著、無餘涅槃。

證悟阿羅漢果的聖者,是處在有餘涅槃的狀態,他沒有愛、取了,這就好比一棵樹,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樹根和樹幹還存在,繼續等到這棵樹老、死。

因為阿羅漢有過去的業繼續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體捨報後,沒有了「受」、「觸」、「六入」,那就好像樹根斷了,他再也不來受生,那麼我們就說他把這十二因緣這棵樹的根都斬斷,再也不能成長了。

(2)、油燈的譬喻:如果油燈添油,他就會繼續燃燒,反之油燈就會熄滅,佛說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佛陀教導我們觀察十二因緣時,如人口渴,發現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萬不要喝它。

這比喻愛、取如口渴,我們所喝的水就是業報,它有毒,喝了會被毒死,使得我們再來輪迴生死。

如果我們不想要這些業報,就不要去愛、去取,這樣才能截斷生死的流轉。

上一頁123456789..11下一頁 【書籍目錄】 第1頁:業力與輪迴 第2頁:十二因緣 第3頁:三法印 第4頁:四聖諦 第5頁:煩惱 第6頁:三皈五戒 第7頁:五蘊 第8頁:四禪八定與滅盡定 第9頁:聲聞果與佛果 第10頁:四念處 第11頁:六波羅蜜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閱讀:次 佛學概要十四講 吳聰敏居士演述 學佛知津 聖嚴法師著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1) 表情: 姓名: 匿名 字數 點評:    同意評論聲明    發表 評論聲明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1楼匿名发表于2012-1-2821:33:14多謝回复支持(0)反对(0) 版權沒有,在註明出處的情況下,歡迎轉載。

另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功德與印經無異。

NoCopyright2010-2016水晶順正府大王公求道Poweredbyiwms5.1 Processedin0.096second(s),4queries,Gzipdisabl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