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

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木偶戲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

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

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棗前11世紀),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木偶戲別稱:傀儡戲歷史:"源於漢,興於唐"簡介清代乾隆年間,提線木偶、布袋木偶、杖頭木偶均曾盛行於揚州。

當時來到陝西、安徽等省木偶系班社,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時間集中於揚州城內作表演活動。

元宵節後,便出城到北郊“聲技飲食”匯集之所虹橋一側的長堤上獻藝。

鄭板橋在《詠傀儡》一詩中寫道:“笑爾胸中無一物,本來朽木製為身。

衣冠也學詩文輩,面貌能驚市井人。

得意那知當局醜,旁觀莫認戲場真。

縱教四肢能靈活,不提撕不屈伸。

”這首詩除了諷喻時俗外,也對堤線木偶藝術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繪。

木偶戲木偶戲,由木偶、操縱演員、配音演員和樂隊四部分組成,多用戲曲曲調演員,有的用對話或歌舞表演。

從前木偶造型比較機械,表演古裝戲的木偶僅由三根棒構成,身軀幹癟,目瞪口呆,有膀無腿。

後來經過泰興木偶工廠技師的精心設計,使木偶的人物形象生動,個性特別鮮明,表演時有喜怒哀樂的感情,有青柔堅強的動作,有能唱善白的語言,木偶的頭、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動自如,唱白時嘴巴隨著曲調的鏇律起閉,眼睛也隨著表演的動作轉動。

從目光、動作可看出木偶是高興,還是憂愁,是憤怒,還是憎恨。

木偶的手,送物取件,擊鼓彈琴,騎車划船,躍馬揚鞭,皆能動作敏捷,還能自己打火抽菸。

人們稱讚說:木頭人,木頭種類木偶戲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提線木偶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又稱線偶或線戲,也叫懸絲木偶。

托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

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幹,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相互協調操縱偶人作各種動作,偶人雙腳可用另一手撥動,或任其自然擺動。

造型藝術木偶戲的“演員”是雙重的,真正當眾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繪成的戲劇角色,又是為人操縱的戲具。

木偶戲元、明、清以來,木偶戲由城入鄉,多種風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藝術,也因地域不同,出現多種多樣的造型特色:泉州嘉禮戲,漳州布袋戲,廣東杖頭,潮州鐵枝,合陽線戲,吳橋扁擔戲,四川大木偶,花樣翻新。

或行當齊備(生、旦、淨、醜俱全),或工藝精良,或精雕細琢,或曠達寫意,風韻各異,出現了江加走、徐子清這樣聞名於世的雕刻大師。

民國以後,尤其近幾十年,木偶戲由民間走向專業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劇場,木偶造型逐步現代化,雕繪工藝達到了相當高度,就整體而言,當今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水平,是與時代同步的。

中國木偶造型藝術的軌跡,大體分三個階段:⑴三雕七畫階段。

由藝人先雕頭形,再畫臉譜,以區別人物,造型主要靠畫臉。

⑵雕繪結合階段。

造型、雕刻、繪畫並重,講求創造性和技法性,出現了專業偶頭藝人和作坊。

明清以前均屬這兩個階段。

⑶可塑性與隨意性階段。

現、當代木偶造型藝術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產品,根據戲劇內容的需要和時代審美趨向,設計、製作木偶,使之更富誇張性,更具木偶藝術特點,不僅擺脫了單純戲曲化的傳統,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藝術追求,構成了絢爛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

這是中國木偶造型藝術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

史脈勾沉中國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

木偶戲木偶藝術是藉助木偶為表演媒介的。

木偶是如何產生的?迄無定論。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奴隸陶俑(商代,前16世紀初棗前11世紀),春秋、戰國(前770棗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樂俑”)。

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發掘出的樂俑、歌舞俑,工藝、種類和造型水準較前朝又有很大進步。

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經歷了一個由工藝到表演的變化過程:由祭儀而成了喜慶娛樂活動的一種方式。

1979年,山東萊西縣院裡鄉岱墅村發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體由13段木條組成,關節可活動,坐、立、跪兼善。

它的發現,一則體現了木偶自喪葬而娛人的過渡;再者表明,木偶製作已達到與真人無二、活動裕如的境地,這為木偶戲的萌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因而多數人認為,中國木偶藝術“源於俑”(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

中國木偶真正成為藝術,還在它的戲劇特徵棗人以木偶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中國木偶戲成於何時?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

漢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後漢書·五行志》)的記載,三國(公元220--265年)時馬鈞的“水轉百戲”顯然是對漢代人戲的模仿;北齊(公元550--577年)時水動的“機關木人”製作,技藝高超,尤其出現了“傀儡子”演“郭禿”故事的木偶藝術,暗示了中國木偶戲的形成年代。

後世歷朝多有木偶戲演“郭禿”故事的記載,陝西合陽線戲至今猶在的“來報子”(癩包子)角色,也有“郭禿”的影子。

依史而斷,“至遲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齊時代,中國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的木偶戲”。

木偶戲北齊之後,中國木偶戲始終與戲劇等姊妹藝術為伴,表演形式和內容漸豐。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戲”中多“水飾”,“機關木人”多搬演神話、傳說、三國故事,人物頗眾,對木偶戲的製作與表演有直接影響。

只可惜少有文字記載。

唐朝(618--896)文化繁榮異常,歌舞戲、參軍戲爭奇鬥豔,機關木人可以飲酒唱歌吹笙,表演與製作已達完美的統一。

據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畫及詩詞歌賦推斷,提線、杖頭、布袋、“盤鈴傀儡”等木偶類型,此時皆有。

宋代(960--1279)木偶戲較唐豐盛,資料較多。

大體呈以下特點:一、題材多樣,鋪陳故事,以戲劇、說唱為核心內容;二、門類眾多,懸絲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發達,亦有藥發傀儡和肉傀儡;三、水平不俗,“如真無二”、“功藝如神”;四、名家出現,提線、杖頭都有技藝精湛的表演家,張金線、任小三等名噪一時。

“水傀儡”繼承“水轉百戲”衣缽,“藥發傀儡”似與後世焰火有關,“肉傀儡”是兒童扮演摸擬傀儡,廣東鄉間還有布袋、鐵枝木偶流傳。

宋代“弄傀儡”,班社眾多,普及性強,瓦肆宮廷,無處不見,文人墨客,興趣盎然。

宋代是中國木偶藝術鼎盛時期。

元代(公元1279棗1368年),雜劇藝術光芒四射,木偶藝術亦水平不俗。

從僅存的《朱明優戲序》看,元代木偶已將“操縱技巧與言談、歌唱及喜、怒、哀、樂作生動表演(4),劇目已具備了雜劇的現實主義內涵。

由明至清,木偶戲發展的特點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棗1644年)木偶,萬曆後興旺。

以木偶特盛的福建為例,泉州的提線木偶,製作精巧,操作複雜(一個形象的提線多至十幾至二、三十條),且聲腔活潑,音樂豐富。

布袋木偶,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兩派之分。

南派屬泉州,音樂結構與泉州提線木偶相似;北派屬彰州,以龍溪布袋木偶最為著名,用皮黃音樂,行當齊全。

演出內容上,南長神話,北擅武戲(但後來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鳥獸的動作,表演功能得以擴大)。

“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頭木偶,粵、閩、黔廣有流行。

木偶戲清代(公元1616棗1911年),杖頭木偶遍布四方,行當眾多。

杭州有“木人戲”,廣東有“抓頸”杖頭,四川杖頭有大、中、小三種形式,山西杖頭分晉中、晉南兩種。

北京杖頭,多“內庭供奉”,時稱“大台宮戲”,實為一種特殊形態的“京劇”,許多名伶如金秀山、劉永春等都“鑽筒子”客串過,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義班”、“金麟班”等)。

陝西合陽線戲,明代已有發展,乾嘉年間,流行於山、陝、豫三省毗連的30餘縣,僅合陽就有戲班30多個。

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線木偶光緒時鼎盛,江蘇提線木偶清末便風靡海外(東南亞地區)。

流傳粵東、閩西的鐵枝木偶,清末成型,紅極一時。

陝西蒲城的“火神會”,以“藥發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類木偶戲的重要標誌。

在印度、希臘等文化古國,木偶戲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在歐洲、北美、非洲和亞洲的很多國家,很早就有專業性的木偶劇團。

在進入20世紀以後,木偶戲的演出形式日趨豐富多彩,如3個種類的綜合演出,演員由幕後操縱轉入前台,真人與木偶同台演出。

演出劇目也日益豐富。

20世紀30年代以後,木偶戲已進入電影和電視。

在中國、俄國、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法國、日本等國,都有著名的木偶藝術家。

1929年,國際木偶協會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其成員已有50多個國家,由它舉辦的國際木偶藝術節,乃是木偶藝術界的國際盛會。

舞台美術木偶戲“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決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縱者,分隔觀、演區,突出木偶和吸引觀眾。

木偶戲傳統傀儡戲舞台,很長時間承襲戲曲舞美特徵,甚至演出場所亦與戲曲合一。

提線戲舞台,多數是露天舞台,背部設有遮擋操縱者的帷幕,以及“出將”、“入相”的木偶上下場門,演員持線板立於幕後操縱木偶表演,觀眾可從三面欣賞。

布袋戲舞台具中國殿閣建築風格,木雕金飾,組合靈活,空間自由,典雅玲瓏,堪稱工藝絕品。

近幾十年來,成為劇場藝術的木偶,承前啟後,借鑑現代戲劇藝術之長,採用新材料,聲、光、電一體化,營造氛圍,加設幕位、景別,強調舞檯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結構的多功能木偶戲舞台,突出其藝術的綜合性。

七、八十年代以來,木偶變革突飛猛進,突出“偶性”成為觀念更新和探索的焦點。

強調動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結構,撤去遮擋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個作品中同時出現提線、杖頭、布袋等幾個木偶品種,“黑絲絨木偶”的使用,多景區的空間調度,大舞台手段的運用,無一例外地深化著木偶藝術的獨立品格,同時也極大地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

傳統戲《金鱗記》、《大鬧天宮》、《嫦娥奔月》,現代戲《英雄小八路》和兒童劇《馬蘭花》,均屬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木偶藝術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藝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藝術和操作裝備也是吸引廣大觀眾的一個重要方面。

造型藝術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提線木偶造型較高,多在2.2尺左右。

關鍵部位均綴以提線,最多可達三十多條,至少也有十餘條,如進行特技表演還須根據需要增加若干輔助提線。

木偶人表演各種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藝的水準,完全取決於藝人的操作技巧,這是提線木偶表演藝術水平高低的關鍵。

杖頭木偶高於提線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裝有三條操作線,兩條牽動雙手,一條支配頭部與身軀表演。

布袋木偶造型最小,僅有7寸左右,靠藝人兩手托舉表演,操作技藝特別,不同於提線和杖頭木偶。

結構裝置杖頭木偶木偶戲遍布中國大地的南北東西。

各地木偶高差很大,從8寸至人高不等。

杖頭木偶由表演者操縱一根命桿(與頭相連)和兩根手桿(與手相連)進行表演,有的為三根桿或“托偶”,依手桿位置有內、外操縱之分。

頭以木雕,內藏機關,使嘴、眼可動;命桿為木、竹製,各派長、短不同,手桿與手、肘相接。

“內操縱”者多演傳統戲曲劇目,寬袍大袖,便於表演戲曲程式,動作靈活,栩栩如生。

“外操縱”多彎把式命桿,負擔減輕,表現力增加;紙制偶頭轉向靈巧,便於控制,機關多樣,動作豐富;因手桿在外,身體塑形自由,整體感增強,突破了傳統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與時代需要;手的材料不斷更新(木-塑膠-樹脂),手桿逐漸由鋼絲替代,“打腳”也出現了“橫飛燕”、“大跳”等舞蹈動作。

這對劇目的開拓、表演的發展、觀眾的發掘,意義重大。

時至今日,杖頭木偶聲勢依然。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

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製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

近年來,木偶舞台演出區域擴展,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占據整個舞台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

提線一般為16條,據木偶動作需要取捨,合陽線戲基本提線5條,做特技時可增加到30餘條,演來細膩傳神,技巧高超。

自古及今,倍受稱讚。

鐵枝木偶流傳於粵東、閩西,據說源自皮影戲,潮汕人稱“紙影戲”。

偶高1到1.5尺,彩塑泥頭,桐木軀幹,紙手木足;操縱桿俗稱“鐵枝”,一主二側,鐵絲竹柄。

表演者或坐或立,於偶後操縱,形象規整,結構獨特。

近年來,又加高了偶身,調整扦位,使其出現了新的轉機。

木偶戲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

偶高尺余,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

它以樟木雕頭,機關控制表情和肌肉運動;手分拳、掌,食指入頭頸,中指、拇指操縱雙手,動作敏捷,準確豐富,構成布袋木偶的主體;有時表演者以一小竹籤插入偶袖捻動,豐富了手臂動作,而且他們可以憑藉精湛技藝,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令人叫絕。

布袋木偶劇目豐富,傳統、現代、神話、童話,題材眾多,新型工藝結構,不勝枚舉。

除此之外,民間偶有“水傀儡”、“藥發傀儡”顯現,但流布、影響甚微。

“肉傀儡”雖流布較廣,但已純屬民間表演藝術了。

種類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提線木偶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又稱線偶或線戲,也叫懸絲木偶。

托棍木偶,又稱杖頭木偶,在木偶頭部及雙手部位各裝操縱桿,頭部為主桿,雙手為側桿,演員操縱時左手持主桿,右手持側桿,舉起木偶操縱其動作。

手套木偶,又稱掌中木偶、布袋戲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頭部中空,頸下縫合布內袋連綴四肢,外著服裝,演員的手掌伸入布內袋作為偶人軀幹,五指分別撐起頭部及左右臂,相互協調操縱偶人作各種動作,偶人雙腳可用另一手撥動,或任其自然擺動。

中國傳統技藝盤點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中國功夫|剪紙|針灸|按摩|中藥|茶道|刺繡|陶藝|年畫|皮影戲|泥塑|木刻|木雕|舞龍|戲曲[中國傳統戲劇]|貼金|印染|織錦|緙絲|麵塑|木偶戲|刻紙|剪貼畫|刻葫蘆|鐵畫|石刻線畫|玉雕|木雕|石雕|磚雕|農民畫|竹編|漆器|紙紮|彩燈|中國瓷器民間遊戲匯總民間遊戲是指流傳於廣大民眾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玩耍”,主要流行於少年兒童中間和節日裡成年人娛樂節目之中。

撞拐頂頭抵肩擲仙彈棋跳大繩彈玻珠鬥百草放風箏騎竹馬盪鞦韆捉迷藏鬥蟋蟀跳房跳百索拔河賽龍舟摔跤下土棋扭秧歌踩高蹺跑竹馬跑旱船摺紙打尜打瓦打鬼足達熊過家家斗羊鬥鴨斗鳥鬥鵪鶉鬥狗斗蟻鬥魚鞭春牛爬滑木乍螂拋賽瓜乞巧走月亮冰嬉台閣舞龍耍龍燈解九連環拼七巧板挑急急令斗拐猴抱蛋小雞趕火穿白楞葉拍煙牌揣包兒叫手勢打鼻子眼扣沙布袋彈槐豆堆寶塔官打捉賊跑驢老漢推車皮影戲木偶戲拉洋片兒猜謎語射覆猜枚繞口令翻交交九九消寒圖抽陀螺跳皮筋田雞競走邀人過河滾鐵環投繡球丟花包搶頭巾老鷹抓小雞穿針競走穿花衣競走接棍瞎子跨欄頂瓮競走賽海馬扯皮條指星過月摸瞎魚跳年割韭菜老虎換山掏個火拉大鋸重陽登高相關詞條 平陽木偶戲 平陽木偶戲,也叫傀儡戲,平陽木偶戲是以提線為主,集布袋、杖頭、人偶等為四位一體的綜合木偶藝術,民間還傳承著古老的藥發木偶。

概述   種類   歷史   發展   年表 水上木偶戲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最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臺戲,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木偶戲,它稀奇的地方,就在於木偶戲於水池面上演出;表演者必需長時間浸泡於水中,利用其強勁... 簡介   相關條目 布袋木偶戲 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

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布景等組合而成的一種綜合性... 特點   詳情   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漳州布袋木偶戲 漳州布袋木偶戲又稱“景戲”、“指花戲”、“掌中戲”,傀儡戲劇種之一。

漳州布袋木偶戲是由木偶表演、劇布袋木偶戲目、音樂、木偶製作、服裝、道具、布景等組合而... 特點   詳情   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石阡木偶戲 石阡木偶戲是流傳於貴州省石阡縣各民族中的一種民間傀儡戲曲劇種。

鼎盛時期的演出範圍輻射到全縣各地及周邊湘、鄂、渝、黔等省邊區的各民族中。

石阡,位於貴州省... 簡介   相關條目 臨高木偶戲 臨高木偶戲是人偶同台演出的木偶戲。

它主要流傳於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儋州、澄邁地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簡介   內容 泰興木偶戲 泰興木偶戲由安徽流傳而來,已有180多年歷史。

據史載,木偶又稱傀儡,木偶戲亦稱傀儡戲。

春秋戰國時代稱木偶為俑,從俑發展到傀儡戲稱經歷了漫長的階段,到了明... 泰興木偶戲   相關條目 洋縣杖頭木偶戲 洋縣杖頭木偶是以漢調桄桄和秦腔為唱腔、以杖頭木偶進行表演的地方劇種,它分布在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一帶城鄉。

洋縣杖頭木偶戲有600年的歷史。

它萌芽於元末明初,...  基本信息   簡介   歷史淵源   基本內容   表演形式 相關搜尋《紅樓夢》第一百零八回木偶戲2:無罪靈魂木偶戲3木偶戲布袋戲《紅樓夢》第六回《紅樓夢》第一百零一回《紅樓夢》第一百零二回傀儡戲《紅樓夢》第一百回高甲戲山東梆子民間文學《紅樓夢》第五回木偶戲經典故事2木偶戲經典故事1《紅樓夢》第一百零九回《紅樓夢》第一百零七回木偶戲之神秘玩具谷民俗《紅樓夢》第一百零五回木偶戲:神秘玩具谷木偶戲3:失落小鎮木偶戲3:失落的城鎮鬧花燈木偶戲之無罪靈魂《紅樓夢》第一百零三回熱門詞條2332IEEEXploreMRPrustskrillexthunderstruck上海博物館人造石臺面便所主題餐廳古劍奇譚二吳若權呼吸困難夏朵外國人在中國廚房用品懶人美食日記插銷木馬棧板殺人王少傑蔬菜高湯褐藻糖膠重生校園之商女Cr2pgs健康人生卡提諾單純幸福夜蝴蝶愚公移山戀愛教主拳皇97風雲再起斯里蘭卡旭陽李光輝桐城派痕千古精神病院紙箱美國大峽谷莊鵑瑛說了再見以後電路板mistake咽喉癌寶石花月牙灣熟悉童玩節終結的熾天使飄木偶戲@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