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進入外商工作前,先問自己真的適合嗎?過來人的職涯教戰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企以外的公司都是外商,美商、日商、歐商的文化不一樣,對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樣。

想要投入那一個產業?金融、科技、時尚還是醫療?產業不同對人才的要求也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海外職場 職涯 夢想進入外商工作前,先問自己真的適合嗎?過來人的職涯教戰守則 白慧蘭/工作生活家 2020/10/30 24990 PhotoCredit:Unsplash 在一窩蜂地跟風追求進外商之前,先幫自己一個忙,花時間想一下: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你擅長的技能可以在什麼地方得到充分的發揮?那個地方真的是外商嗎? 「你好,我希望可以進外商工作,請問有甚麼建議?」 這是每回我公開演講時一定會被問的必考題,老實說還真的沒有標準答案──為什麼呢?因為很多大家眼中足以進入外商的「標配」,其實並非那麼絕對。

以下,我將先以過來人身分,談談在外商工作的「實況」,讓大家對外商先有清楚的認知,而非錯誤的期待;並進一步提供大家幾個「檢視自己是否適合外商」、「真的想進外商,又要如何達成」的指標與建議: 外商到底好在哪,為何大家搶破頭? 不只是應屆畢業的學生,外商也是上班族轉職的心頭好,某人力銀行在年後轉職潮的市調顯示:有高達86%的人希望有機會可以轉進外商,其中又有82%的工作者把美商當成首選。

外商到底有甚麼好?讓我從個人經驗搭配馬斯洛的需求層級分析一下: 一、生理與安全需求:從最現實的角度切入,就是談薪資與福利。

外商的薪水真的比台企高,連派遣員工的薪資水平都比台企同樣職位的人高,所以在外商做萬年派遣的人不少。

大部分的外商不打卡,上班時間很彈性,你很有可能凌晨6:00或是晚上11:00要跟老外喬事情,加班費很難算,不如讓員工自律。

反正外商人力精簡,偷懶、擺爛事情就會掉在地上,責任制執行得很徹底,主管不需要把員工栓在褲腰帶上管理。

二、社交與被尊重需求:名片上掛一個閃閃亮亮舉世知名的外商Logo,就是高大上啊,好感度與魅力值激升50%。

我試過請邀請我去分享的單位,用工作生活家社群主理人而不是微軟職銜去宣傳活動,對方總是兩全其美地改成微軟工作生活家,主辦單位心中的OS應該是:「誰要聽小白瞎扯淡,微軟小白說的話有比爾叔叔背書才有參考的價值。

」 三、自我實現需求:高壓驅動高成長,在競爭激烈的外商,不思進步就要抱對大腿,否則很容易死在沙灘上。

為了讓員工應付諸多挑戰的技能值滿點,外商提供的教育訓練相對豐富札實,只要生性好學,入寶山肯定滿載而歸。

像我目前斜槓在教的「價值談判」課,就是融合所有內訓的談判課程加上街頭經驗而來。

圖/Unsplash 破除迷思:只要英文好、學歷高就能進外商? 正因為前述好處,許多人都想進外商;但卻對於「如何」進外商抱有特定迷思。

舉例來說,我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是:在外商工作英文一定要好嗎? 我遇過最極端的例子是高中肄業的業務,他的英文連從A唸到Z都有問題、產品名稱還必須用翻譯軟體翻成中文才看得懂,但他在外商待了10年,是主管口中「轟動武林」的業績王。

正因為他做出了實績,所以組織內要求一定要用英文的報表,還有年度績效考核的英文作文,全部由部門的同事們代勞。

同時間,每年升官、加薪、領獎幾乎都少不了他。

反之,我也碰過喝了洋墨水、英文「嚇嚇叫」的菁英,因為不了解市場與人際溝通的眉角,又沒有人自討沒趣地去教學霸,而本人又不好意思開口問,導致業績沒有起色就算了,客訴還如雪片一般地飛來,不到半年就黯然離職。

簡單說,英文好固然有加分效果,但若無法拿出實績,英文再好也無法獲得主管青睞。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第二個問題:進外商是否一定要有亮眼的學歷? 事實上,我本人的學歷就很普通,不是台清交,也沒有常春藤。

在職場多打滾幾年,你就會發現,會念書的人不見得會上班。

讀書這碼事需要智商還有努力,有多少輸入就可以期待相等的輸出。

上班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要在職場如魚得水,靠的是情商、適應力、影響力與軟Q的身段,以上這些能力,不好意思學校通通沒有教。

我遇過一位五專生,他請我幫他修改英文履歷,打開一看,句型、文法慘不忍睹,根本無從改起,只好徹底砍掉重練,改履歷的請託變成寫履歷。

可是他的業務能力很強,客情也很好,用人主管已經決定要錄用他,學歷根本不是問題,英文履歷也只是用來應付HR而已。

如何進外商?過來人的三點建議 行文至此,不知你是更加想進入外商,還是感到有些卻步?要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外商、又該如何達成目標,我建議你執行以下三個步驟: 圖/Unsplash 一、先確認:外商真的適合你嗎? 我眼睜睜地看過好多個台企轉進美商的烈士,3個月試用期都還沒滿就陣亡了,撐不下去的原因包含步調太快跟不上、數字導向沒有人情味、業績壓力山大無法排遣。

在外商混不下去,不代表這個人有問題,只是對的人在錯的地方待了一回。

良禽擇佳木而棲,不在入坑前想清楚,等夢醒了才發現自己一直在追求一個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地方,不是很浪費生命嗎? 抗壓力不夠,或是表達能力不強,在外商討生活真的會比較辛苦也比較吃虧,我自己用青春寫成的外商生存指南中,就有兩項基本功: 第一,多做一些(GoExtraMile):業績壓力是日常,做到自己的數字是基本,還要能幫上級分憂解勞,完成組織的整體要求才算盡了本分。

第二,多說一些(TellGoodStory):做到業績數字只有80分,要能夠連結公司的年度目標、使命與願景包裝出動人的故事,考核的時候才能變成100分。

二、制定比「進外商」更明確的目標 單純地想要「進外商」是一個很無效、無法制定行動方案的目標。

台企以外的公司都是外商,美商、日商、歐商的文化不一樣,對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樣。

想要投入那一個產業?金融、科技、時尚還是醫療?產業不同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同,甚至不同的兩間公司對人才的要求完全是兩回事。

若是妄想用一份制式履歷,就能夠「散彈打鳥」獲得工作機會,那是白日夢式的好傻、好天真。

求職者必須要在腦中把適合自己才學與興趣的理想職缺構思出來,例如:我想要去高科技公司工作,但不是理科生也不會寫程式;我的優點是簡報很厲害,很會用PowerPoint,對訂閱經濟的發展很有興趣,喜歡跟人接觸、擅長與人溝通。

綜合以上分析,我的目標應該是到微軟應徵,跟Microsoft365有關的業務或行銷工作。

三、請主動靠近目標,而非被動等待 建議求職者都去看這本書:《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書中的第七章教讀者怎麼為自己「設計一個工作」──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有些疑惑:為什麼要設計自己的工作呢?直接把履歷投給既有工作不是更快嗎?你或許不知道:根據統計,用傳統的履歷表與求職信找到工作的成功率不到5%。

因此作者建議:不要再四處寄履歷,然後被動地等著被看上了,大多數的夢幻工作等不到公開職缺,就被一搶而空。

圖/Unsplash 如果你還在學,就積極爭取去外商實習的機會,近水樓臺先得月。

微軟有一個「未來生涯體驗計畫」,每年會徵選大約100名學生,只要在實習期間表現得認真負責,畢業後便有極大的可能會被原單位主管留任。

或者你也可以考慮先去有服務外商客戶的代理商任職,跟客戶混熟以後,表明想要轉進外商的意願。

人在江湖,見面三分情,推薦工作上有往來、配合得還挺愉快的你,對於客戶而言不過只是個順水人情。

還有千萬要有一個LinkedIn Account,想要進外商卻沒有LinkedIn,那就像是去釣魚沒有帶釣竿一樣遜斃了。

在LinkedIn追蹤你有興趣的公司,建立有關聯的人脈,主動地提問請對方給一些職涯建議。

只要你有充分的準備,態度又誠懇,大部份的人會很樂意提供協助的。

你的生涯規劃,真的「需要」外商嗎? 最後,我還是想提醒讀者:「與其做職涯規劃,不如做生涯規劃。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份,工作最終的目標不是進外商,工作的目的應該是要好好生活。

在一窩蜂地跟風追求進外商之前,先幫自己一個忙,花時間想一下:你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你擅長的技能可以在什麼地方得到充分的發揮?那個地方真的是外商嗎?如果你很肯定外商就是答案,那就更認真一點,找一個更明確的標的,為了得到它,量身打造一個執行企畫,然後廣交善緣,勇敢地開口問、主動尋找職涯的貴人。

歡迎需要貴人的你,加入工作生活家社團,我很願意做你的引路人,在你摸索的時候,幫你舉起手電筒,照亮前方的路。

編按:想更了解本文作者,歡迎參考專訪:〈「我的工作就是好好生活」專訪微軟行銷協理、「工作生活家」創辦人小白姊〉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林欣蘋 台灣 職涯 外商 工作 職場 關聯閱讀 為了一份滿意的工作,你願意付出多少?熬過二度解雇、通勤4小時的顛簸日子,他成為騰訊產品經理 日語從零開始的工程師,在百年歷史的日商集團上班:我的海外職涯與轉折 我的30歲,艱難卻不無力:一個台中技職畢業生,來到德國成家立業的真實心路歷程 毅然放棄外商高管,投身心理諮商──陳茂雄50歲「高齡」轉行,意外走出獨特職涯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TOP 白慧蘭/工作生活家 40+的斜槓,用右手在Microsoft消費通路事業群營運Windows平台與Microsoft365訂閱制服務,左手經營工作生活家社群,也因為經營社群,認識很多年輕人,看到了20+對未來的恐懼與迷惘。

這個專欄要鼓勵年輕人把眼光放遠,重視自己的生涯規劃遠勝於職涯規劃。

我們不能改變新科技重塑工作樣貌的現實,但我們可以敞開心胸,接納新思維、新工具與新方法,創造面對未來的價值,讓工作不在站在生活的對立面,工作就是好好生活。

  工作生活家新世代工作者的社群: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ljofficial/   看更多 上一篇 海外工作8年教會我的事:選擇如何生活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想不想要! 下一篇 海外工作8年教會我的事:選擇如何生活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想不想要!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職涯Career 「把主管當隊友,而不是對手」──突破矽谷雙重天花板,NVIDIA台籍總監Drew的五大職涯金句 學習Learning 「台灣最頂」有什麼意義?端看你我如何定義自己──台大研究生新訓演講分享 求職Job-hunting 技職體系出身、零正職經驗的我,「夠資格」去上海闖蕩嗎? 職涯Career 紮實培訓從頭學起的中鋼駐日代表 熱門文章 1 名牌包與台灣菜市場200塊包包,為何我選後者?──我在紐約服飾業做「輔料採購」8年的真心告白 2 家長名言:「燈不夠亮,眼睛會壞掉」──與西方家庭生活,他們卻不以為意? 3 有「藝術界的東大」盛名,卻被學生戲稱「廢人製造大學」?──東京藝大,天才的日常 4 不去竹科當工程師,整天只想「搞飛機」?十年後,我在歐洲的天空,遙想竹中時光 5 【我不想成師!】專訪YouTuber孫女:師大畢業、當過輔導老師,最終卻成為「街訪之母」? 6 38歲圓留學夢(二)原來這就是「家徒四壁」!出國讀書,你得把「出外靠朋友」發揮到極致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