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保值還是貶值?——品牌消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女人視精品名牌為奮鬥目標,猶如男人的法拉利跑車至Louis Vuitton皮具。
這種追求與普通日常消費的不同,是無形中提升有形「地位」的力量---我有能力擁有,我懂得擁有,我值得擁有,我願意永遠擁有。
這就是精品消費所能夠滿足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追求品牌標識對絕大部分中產階級來說有一種象徵意義,可以說是對自已的肯定吧,也是反應自已的經濟實力,生活品質,審美眼光。
當然,也不可否認,或多或少,有種虛榮的心理存在。
比如,我們會為Harry Winston的鑽石著迷,也會為Hermes
Birkin的手袋而美麗。
或許這會被世人批評為愛慕虛榮,但是這與知識分子考高級的職稱,與生意人捐款後換張與官員的合影,職場上爭一個「先進」為求上司的肯定,又有什麼區別呢?
或許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心靈充實,當然是重要;物質享受,必不可少。
追求物質並不代表虛榮,更多的時候,是對自我的鼓勵,是自我意識的提升。
很多人是接觸了高品質之後,才幡然醒悟,不再為一堆的廉價貨色浪費金錢,為追求質感與內涵而變得更挑剔,品位由此而生。
。
一個精品品牌,其產品定價通常有三道界線。
500美金以下:價位面向多數人的消費能力,產品吸引年輕新客,屬於衝動購買。
500-2000美金:是品牌的主打產品,聲勢浩大,曝光率最高,影響品牌攀上高峰或絕地翻身
2000-5000美金以上:事關品牌威品、精髓及設計師信仰,對象是世故的忠心客識貨人,有點神秘,有點難懂。
5000美金以上:品牌晉升至另一個高層次,譁眾取寵的不少,讓人心服口服的不多,但卻絕對吸引眼球.
由此可見,每個精品品牌每季的系列中,各個產品的定價及利潤都有互補作用,比如,用A的利潤養B,而用B的地位聲望來激起顧客對C的購買慾。
不少人買精品,喜歡用「升值」和「保值」來作為談資。
所謂的「升值」,品牌商就是每年調高零售價讓擁有者看到自已手上的物品在不斷攀升,心情也隨之飛揚,也只有真正有實力的品牌商才有膽子這麼做。
但是是否「保值」,那只有等二手市場上脫手時才真正顯現出來。
投資精品發財很難。
因為稱得上「保值」的品牌,一定是歷史悠久且是經典單品。
以Hermes的Birkin手袋為例,在eBay上拍賣,新凈成套原裝現貨,隨時可以以接近原價售出。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名牌都可以以原價賣出,別忘了,有些牌子會推出「以舊換新」,消費者只要補些差價就可以買到新款,而且絕大部分精品在買下來的那一會就已經貶值50%至70%,再加上時間成本、貨幣貶值等因素,會使得投資損失。
那麼如何投資精品?
Karl Lagerfeld曾在美國精品業CEO論壇上說:「之所以稱為luxury goods,它當然是昂貴的,但除此之外,還應該是罕見的,難求的,惟美的,創新的,用不膩的」。
這才是投資精品的依據。
當然在投資精品要多一點理性,一點另類。
在面對精品名牌,羨慕的同時,懂得衡量自已的消費能力,如果為了買名牌,而刻意縮衣節食,降低生活品質,甚至旁門左道竊取掠奪,那就沒必要了,那樣只會淪為名牌的奴僕。
日常開支後的任何不負債消費,則稱為理性。
利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且能一年內還清,如果再利用上信用卡的免利息的優惠期,讓銀行分擔一部分風險,也尚可,只是這就象打開一個通向誘惑的大門,我們如果沒有很強的自我控制力,設一個限額,就會很可能成為卡奴了。
總而言之,精品品牌的消費不是一筆小數目,在量入為出的理智外,還需結合實際需求與個人審美學;投資精品的回報,也不能用投資回報率來計算,得把使用率和「被人羨慕率」、優質感以及帶來的自信感、滿足感都要計分。
為什麼我支持大家消費二手包
每次說到二手名牌,似乎身邊的姑娘們都會有點排斥,「買不起名牌就不要背啊,買什麼二手啊!」這樣的內心戲大家都曾經聽到過。大概這落後守舊的想法要歸功於朋友圈的毒雞湯吧。「不買二手物品,不過二手人生」...
奢侈品消費年輕化,半年積蓄為買一個包值得嗎?
近日,據報導:奢飾品消費的群體主要集中在23-37這一年齡階段,奢侈品消費越來越年輕化,為了炫耀、攀比,有不少年輕人節衣縮食去購買名牌,導致信用卡欠一屁股債。年輕人應該理性消費。24歲的曹林是...
除了「治百病」,「包」比股票還能賺錢!
對於一些愛「包」人士而言,「包」治百病可謂是一種愛的最高級了。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一款奢侈品包袋可能就意味著要吃一段時間的「土」,而有一些人甚至會覺得這樣的消費就是敗家。但是,投資銀行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