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冬上海時裝周:還有什麼比活力更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細雨中開場的2017秋冬上海時裝周終於在結束時迎來了晴天,7天內85場大秀輪番上演。

4月7日,主秀場新天地太平湖公園,設計師品牌密扇以帶有鮮明戲曲元素的新系列拉開了上海時裝周帷幕,另一邊,先鋒時裝藝術平台LABELHOOD則聚集了一票新生代設計師,在南蘇州河邊的衍慶里吸引了無數潮人。

走下T台的設計師們又走進了分布在上海各處的showroom。

第五季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亮相上海供銷大廈。

在Ontimeshow、時堂Showroom Shanghai和DADASHOW的加入下,本季上海時裝周期間的商貿展會總面積超過25000平米,共計有超過1000家來自中國以及全球各國和地區的服裝服飾品牌參展,已打造出亞洲最大時裝訂貨季的雛形。

在一片繁榮之下,上海時裝周仍有可開發空間。

始於本季的上海時尚周末將打造直面消費者的B2C平台,並且據上海時裝周組委會副秘書長呂曉磊透露,未來上海時裝周還將協助設計師拓展上游供應商,打通產業鏈。

越走越穩的上海時裝周正在迎來更全面的發展。

海歸一代

始於2016年春季的LABELHOOD是近兩年上海時裝周上絕對的亮點。

與常規T台不同的是,LABELHOOD上的時裝演示更像是一場真正的秀,結合了音樂、影像、裝置等多重藝術形式,將T台發布與靜態展示結合,觀眾能更親密地接觸到時裝系列。

這一季的新場地衍慶里也更加符合LABELHOOD反精英的先鋒精神,不加修飾的水泥地面、紅色霓虹招牌,處處透露出年輕一代滿不在乎的酷勁。

細看參加LABELHOOD的設計師名單,不難發現17個設計師品牌中,除去本就源自國外的品牌外,全部設計師都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這群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年輕設計師們大都選擇在倫敦或紐約進一步學習。

4月7日晚,由雷留樹、蔣雨桐一同創立的女裝品牌SHUSHU/TONG發布2017秋冬系列,這一季靈感來自黑色喜劇電影《Heathers》,SHUSHU/TONG的女孩們在充滿學院氣氛的場景中出場,希德女孩具備時代特色的寬肩打扮,與充滿學生制服感的元素經過設計散發出現代審視下的新女孩形象。

大量的花瓣形狀穿插在整個系列之中,從裙擺到袖口,對SHUSHU/TONG一直以來的少女感予以延續。

兩位來自成都的90後設計師畢業於東華大學後,一同申請了倫敦時裝學院女裝設計研究生課程,並在獨立設計師品牌Simone Rocha和Gareth Pugh實習。

「畢業時也想留在倫敦,因為那裡有很好的時尚環境,並且有很多扶持年輕設計師的項目,最終因為簽證問題選擇回國。

」兩位設計師表示。

留在國外還是回國?回國後去哪裡?這是留學海外的設計師都曾面臨的問題。

上海是許多海歸設計師的首選。

「因為上海本身時尚環境不錯,有市場,並且這邊有很多前輩設計師幫助我們。

」蔣雨桐說。

像SHUSHU/TONG這樣成立時間不長的設計師品牌規模並不大,「工作室除了我們就只有兩位員工。

」雷留樹表示。

一年兩次的上海時裝周是他們最重要的展示平台,花費數月準備好一個新系列後就進入馬不停蹄的上海時裝季。

T台展示只是開始,接下來的showroom才是決定明年乃至之後發展的關鍵階段。

設計師品牌大都會與某一showroom簽約,由showroom負責聯繫買手、提供展示場地、售後等一系列事務。

Showroom的存在為設計師們省了不少力,同時也幫助他們獲得訂單,有足夠的經費開始下一輪漫長的時裝設計。

儘管海外留學的昂貴學費和開銷為設計師發展職業道路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但長期來看,仍然是利大於弊,尤其對於年輕一代設計師來說,或多或少的海外經歷幾乎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環。

來自倫敦先鋒設計師買手店Machine-A的女裝買手Mia Poirier表示:「我們一般是通過去時裝學院看畢業生的設計,來挖掘年輕設計師。

」在海外院校就讀的設計師無疑擁有更多機會。

先鋒時裝雜誌Vestoj主編Anja Aronowsky Cronberg同樣觀察到這一趨勢:「中國設計師,哪怕主營國內市場,也希望自己身上有某種『國際性』,這樣反過來也能幫他們拓展國內市場。

繁榮訂貨季

本屆MODE移師位於外灘核心地段的上海供銷大廈,呂曉磊打趣地表示,去年的場地越界·世博源太漂亮,以至於有不少行業外的人專程跑去拍照,今年遷址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專業買手。

不知場地轉換的影響有幾成,今年的MODE參展買手比例確實有所提高。

本季36家Showroom,有七成為復展,參展品牌超600個。

日均觀眾超過1500人次,專業訪客占比從開展第一天的48.55%一直攀升到閉展當日的57.88%,其中43.31%為渠道買家,14.57%為代理商。

代表全球精品買手店行業頂尖水平的Selfridges百貨公司的男裝買手、Machine-A女裝買手兼商品經理也都出現在本季訂貨季期間。

通常來說,國際買手的採購季隨著巴黎時裝周的結束,在三月末拉下帷幕。

與國際市場不同步,是上海時裝周一直面臨的問題。

呂曉磊表示,秋季舉辦的時裝周幾乎沒有脫節的問題,但春季由於受春節影響,將上海時裝周提到三月有一定困難,並且由於工人春節休息,很有可能難以趕在三月出貨。

歸根結底,時間差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能讓買手們掏出錢包的還是優秀的設計。

已有近十年行業經驗的Selfridges百貨公司男裝買手Jack Cassidy首次參加上海時裝周就被LABELHOOD驚艷不已:「我之前對上海的時尚行業不太了解,這次來之後,發現LABELHOOD非常棒,從設計師的作品中能看到當下國際上的流行趨勢,比如oversize,但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談及採購打算,Jack表示目前還在觀望,對XU ZHI,Museum of Friendship,SHUSHU/TONG等都有好感。

「引進新的設計師品牌之前,通常需要觀望三季左右,以判斷是否成熟、有連續性。

順利的話,我們會額外計劃上海時裝周的採購預算。

同時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的註冊系統顯示,除了國內買手精品店外,訂貨季期間越來越多出現中國傳統大型百貨零售集團買手的身影,比如上海百聯集團、貴陽星力集團、王府井百貨、新世界百貨、新光集團等。

面臨轉型的百貨商場紛紛成立買手部門,以開發新的商業模式。

這種情況下,買手個人的素質至關重要。

「合格的買手,不能只根據自己的喜好採購,要考慮自己的客戶會喜歡什麼樣的款式、面料。

同時要做好客戶的跟蹤調查,搞清楚某個品牌或某個系列為什麼賣得好。

買手不是全世界飛來飛去買東西,要考慮買了之後怎麼賣。

」Mia Poirier表示。

打通產業鏈

在很多人眼中,時裝周和設計師品牌與大眾仍然是脫軌的,因此,一個直接和消費者面對面的機會,對於雙方都有益處。

在這樣的訴求下,上海時尚周末應運而生。

作為上海時裝周的延伸,第一屆上海時尚周末於4月15至17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為了打響名頭,還請來了名模奚夢瑤、國際時尚博主Lyn Slater等時尚界名人。

「上海時尚周末對公眾全面開放,對時尚感興趣的公眾,可以像明星或博主一樣,體驗走紅毯、頭排秀場,親身獲得第一手時尚資訊。

此外,結合『即買即秀』的新形式,觀眾能在第一時間欣賞新銳設計師的先鋒作品,並有機會將其收入囊中。

上海時尚周末這一次也聯手了中國第一家專業的Showroom時堂,帶領設計師和品牌試水直面消費者市場,也讓大眾過把『時尚買手癮』。

」上海時尚周末CEO楊媛草表示。

從秀場到showroom再到上海時尚周末,上海時裝周的B2B、B2C平台都建設完善起來。

而未來,上海時裝周還將涉足上游面料供應商,打開供應鏈的埠,徹底打通時尚行業的全產業鏈。

面料市場過於龐大、優秀面料不容易找到都是年輕設計師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設計師們問得多了,我們就知道他們有需求,所以也會聯繫資源渠道,適時幫助他們對接。

我們要幫設計師找的是個性化、靈活的面料供應商,不用幾千件的大單子,但可以快速地滿足設計師的需求。

」呂曉磊表示。

這個幫助對接的過程不局限於時裝周期間,更多的是背後的工作。

在本屆MODE上海服裝服飾展上,就呈現了與布料圖書館Textile Library合作推出的WALL of fashion。

去年於杭州成立的布料圖書館是第一個支持設計師研發定製布料的機構,至今已支持20多位年輕設計師。

本次有5位參展MODE的年輕設計師,運用布料圖書館研發的面料設計出現代感和科技感極強的服裝作品。

「在拓展供應商與C端消費者時,處於兩者之間的上海時裝周不會輕易擴張。

」呂曉磊謹慎地表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