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出了一款「宜家包」,這件事為什麼能吵這麼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巴黎世家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包,長得和宜家的購物袋—Frakta 差不多。

不過這款托特包的售價可以買三千多個宜家購物袋。

在宜家英國銷售主管 Stella Monteiro 表示「受寵若驚」之後,宜家官方利用這件事情,做了一個宣傳文案—「教你如何鑑別真的宜家包」:

  1. 搖一下—如果沙沙地響的話,就是真的
  2. 多功能性—可以裝曲棍球裝備、磚頭、甚至是水
  3. 扔進髒東西里—真的 FRAKTA 包可以用花園裡的沖水管將污漬清洗乾淨
  4. 價格標籤—只賣 0.99 美元

因為這個文案,這件事兒在社交網絡和媒體上又引起了熱議。

除了「哈哈哈」看熱鬧的之外,對巴黎世家的「宜家包」大概有兩種觀點:一種覺得很荒謬—這是「高級時尚(High Fashion)」還是「高價格的淘汰賽?」另一種則認為 Demna Gvasalia 給時尚帶來了新視角,讓我們重新思考時尚體系。

所有的爭議源於巴黎世家托特包的「宜家」形象與包的實際價格太不搭了,人們懷疑它到底值不值這個價格,而這背後談論的問題其實是,奢侈品,或者說高級時尚(High Fashion)到底是什麼?

巴黎世家超大托特包和宜家 Frakta 包在顏色和廓形上相似,但背後的生產方式不大相同,按照巴黎世家的描述,它採用的是「釉面褶皺皮革」,並且在義大利生產製造,Frakta 包由合成材料聚丙烯製成,在大工廠里批量生產。

「它看起來不像是上東區富有的家庭主婦們會背去吃早午餐的包包,但是這並不意味為他不是奢侈品」,GQ 記者 Jake Woolf 這麼認為,他覺得奢侈品最重要的應該是工藝,那些大呼「時尚怎麼了」的人都應該冷靜一下。

大家確實應該冷靜一下,這樣的事情在時尚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我們先撇開面料商不說,設計師從周邊尋找靈感,將元素加入到每一季的設計當中,在一年兩次的時裝周中被媒體、買手挑選進入生產,然後在媒體宣傳和明星效應下成為新一季的流行。

你看到的長袖子、闊腿褲、破洞毛衣等流行元素無不經歷過這樣的過程。

而從 Lo-Fi 的大眾文化中提取元素,加入到高級時尚的語境中的例子也有不少。

LV、Céline、 Stella McCartney 等奢侈品牌都出過價格高昂「春運農民工」編織袋,Marc Jacobs 在 LV 擔任設計總監的時候,也曾把購物袋變成編織皮質托特包,稍微極端一點的例子是Jil Sander 2012 秋冬男裝系列推出售價 1854 元的牛皮紙袋。

LV

Jil Sander

從20 世紀後半葉開始, High Fashion 的話語權就開始從精緻高冷的法國時裝屋手中轉移,Valerie Mendes 和 Amy de la Haye 在《20 世紀的時尚》( 20th Century Fashion )這本書中寫道:「到 1960 年代中期,國際時尚的節奏不再由法國高定時裝屋設定,而是被倫敦那群富有創造力的設計師所替代。

這個改變中最重要的是前沿時尚開始關注那些在街頭的年輕男女們,而不是局限於少數富有的精英」。

牛仔褲是最能體現這種變化的一個例子。

原本是工人服裝的牛仔褲,六七十年代在 Levi’s 的推廣中,成為街頭的搖滾青年們的「制服」, 隨後被高定設計師,如 Yves Saint Laurent 帶入秀場中,迅速進入了主流時尚。

現在說起牛仔褲,人們大都不會將其與亞文化聯繫在一起。

巴黎世家背後的設計師 Demna Gvasalia,Vetements 的創始人之一,與當年的 YSL 把牛仔褲帶到高定秀上的性質一樣,Demna Gvasalia 曾在高定秀中把街頭普通人的穿著打扮複製成高級時裝展示銷售,像Vetements 之前的 DHL 工作服和 Logo 簡單粗暴放在一起的聯名款一樣,這些都是起源於工人階級的街頭文化的一部分。

除了工藝性之外,奢侈品牌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創造「神話」,因為這些被營造出來的神話,讓我們穿上不同品牌的衣服有了不同的身份意義。

「迪奧小姐」的高貴優雅、「Prada 女性」的成熟女王氣質、Gucci 在 Alessandro Michele 手中的「酷勁十足」的女性形象。

創造神話的正是這些設計師們。

Demna Gvasalia 的神話,則是一個「時尚體系打破者」的形象。

而「神話」包裝下的是要賣出去的商品。

Vetements 的聯名衛衣、DHL 工作服等從工藝性上來說,算不上奢侈品,但高價衛衣和 T 恤,每次都能迅速售空。

靠的是 Demna Gvasalia 對稀缺性的掌控和創造「神話」的能力。

宜家包也是這個形象的表達:「奢侈品為什麼不能長得和購物袋一樣?」

Dazed Digital 的時尚產品編輯 Emma Hope Alwood 記得在 Vetements 秀場後台看到 Demna Gvasalia 穿著宜家工作服和 美版 Vogue 主編 Anna Wintour 談話的場景,「這是 2017 年時尚所處的階段的一個完美的視覺展現,這是一個新貴設計師用自己『挪用』的本領滲透到行業最頂層的時代。

」她覺得 Gavasalia 就像安迪沃霍爾一樣,是在通過自己的作品體現消費主義荒謬的本質。

「這麼說的話,我覺得他可以說是 Richard Prince (美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經常從當代流行文化中提取元素再造成『不明所以』的形式)那句話在時尚世界的體現: 「他借了一些東西,賣了很多錢,並且豎起了很多羽毛(he borrows stuff, sells it for a lot of money, and ruffles a lot of feathers)」,Alwood 說。

自由作家、SHOWstudio Fashion Panels 的客座教授 Anastasiia Fedorova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Gvasalia 的作品最後會被寫進時尚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符號。

因為他『挪用』了我們這個時代平凡的物質生活中的人工製品。

這些作品是反映了現在的政治危機、後資本主義時代、以及強制性消費下的社會。

足夠讓你覺得抑鬱,不過,謝天謝地,他足夠有幽默感」。

每個時代都會有「破壞者」形象的設計師出現,他們的作品以及人們對這些作品的反應是解釋這個時代最合適的範例。

「Demna 只是這一代的『破壞者』的一個例子」。

Browns Fashion的非服飾買手經理 Ida Petersson說。

總之,時尚設計師們從 Lo-Fi 的大眾文化中提取元素加入到設計當中已經有一段歷史了,Demna Gvasalia 開這種玩笑也不是第一次了,至於為何這件事情大家為什麼這麼激動,只不過遇上了大家都知道的宜家。

被議論了這麼久,巴黎世家和 Demna 本人都沒有想說點什麼的意思,巴黎世家的 Instagram 又發了幾張2017SS的包包圖,那氣勢……有點像咱們的床上用品四件套啊。

2017SS

題圖、文中圖:andc、Instagram、Ike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麼丑的巴黎世家你見過嗎?

1919年,Cristóbal Balenciaga創立了服裝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這個誕生於西班牙,發跡於法國的服裝品牌,近百年來一直都以時尚且典雅的裁剪聞名於世...

這些年你不知不覺用過的大牌

最近宜家購物袋火了,我忽然想到很多大牌都會用到街頭元素和親民元素,也許生活中你不知不覺就會用到很多大牌同款還不自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年你不知不覺用過的大牌~時尚設計師們從 Lo-Fi 的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