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那麼貴,為什麼你還趨之若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忘了什麼時候看過一個採訪,受訪者是愛馬仕的市場總監,據他透露愛馬仕賣得最好的產品是一款鑰匙鏈。


最初我不是很理解,雖然愛馬仕的鑰匙鏈這種小東西比絲巾包包什麼的要便宜很多,但也要大幾千塊錢,誰吃飽了撐著去買那破玩意兒?

後來仔細想想,合理,這不就符合那些沒太多錢買愛馬仕產品,但又有裝叉需求的消費者的內心訴求麼。

你看,鑰匙鏈是最容易顯露於外的,它彷佛時刻在提醒周遭的人,我們不一樣,老子牛逼吧,鑰匙鏈用的都是奢侈品......至於腳下的襪子是不是破了幾個洞,誰知道?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中有個概念:一個人越自卑,尋求優越感的要求就越強烈。

往日裡再沒自信的人,如果名牌在身,出門的時候腰杆子也似乎要更挺一些。

我們可能都有這種感覺,每次當你買了一個很貴的包或者穿了一件很大牌的衣服上街,隱隱總會覺得街上的帥哥或美女們都多看你兩眼,衣服或包包越貴,你心底的這種感覺越強烈。

於是,你越覺得這錢花得真TM值。

我並不是說買奢侈品的都是裝逼嫌疑犯。

對於真正的有錢人來說,我們所謂的奢侈品也許只是別人的一次性用品。

早前幾個月,網上有一件事被刷屏,引發了一場「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的網絡討論狂歡。

起因是一個女生買了一件三萬多的香奈兒上衣,洗了一次之後發現掉色,於是憤怒地追問客服人員,得到的回覆很戳心:我們的這款產品,設計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過要洗,一般都是穿幾次之後就要丟掉的嘛。

事情發到網絡上之後,熱情的網友們不忘在女生傷口撒鹽:這對於有錢人來講很正常,你以為穿奢侈品外套的人,會和你一樣每天去搬磚嗎?

除了少數思聰們,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在面臨奢侈品的時候,還是要咬咬牙跺跺腳才能買上那麼一件半件的。

問題來了:奢侈品那麼貴,為什麼很多人還是趨之若鶩?

實用?設計感?

奢侈品也許什麼都能滿足你,除了實用性。

再說設計感,坦白講,有些設計放在奢侈品品牌上,那追捧的人不要太多,說設計師多麼的匠心獨具等等,但同樣的設計如果是放在一個不知名的小品牌產品上,會被人罵出翔我跟你說。

我就問你眼熟不?

個人淺見,奢侈品的很大一部分價值就在於「貴」。

買奢侈品對很多人來講,注重的是來自於外部的反饋。

也就是說,要有一群識貨的人適時地來充當捧哏,他們讚不絕口的反應以及艷羨的眼神才能讓你得到莫大的滿足,以至於可以暫時忘卻信用卡被刷爆的心痛。

試想一下,你背著一個幾萬塊錢的包,踏著傲嬌的步伐走進辦公室,同事們看了一眼,都說:喲,你這包不錯,應該至少要五六百塊錢吧?

我問你,你一口老血會不會當場噴洒出來?

價格,本身就是對人群的區分。

買奢侈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凸顯「我買得起而你買不起」(或者你不捨得買)。

如果某個奢侈品品牌的產品變得人人都能輕鬆買得起的時候,估計不少人就要對它棄如敝屣,這也就意味著品牌的末日來臨。

蘋果手機在定價策略上顯然也深諳此道,關於iPhone X的定價,蘋果公司高管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曾透露:

他們完全可以讓新手機的價格比現在的定價便宜,可作為蘋果公司推出的最新旗艦機型,售價必須要是市面上同類產品中最高的,這無關成本,你得了解大多數消費者的心理:

只買貴的,不選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奢侈品經濟學暢談(二)

真正的奢侈品永遠不跟其他產品比較。現在有很多人買車的時候會考慮比較寶馬好,奔馳好,還是奧迪好。但是車商的廣告,永遠都不會跟其他品牌的車子作比較,作比較不是奢侈品策略,而是一種優惠策略,適用於一般...

炫富過時了?奢侈品都開始轉型了~

過去,很多中國人都喜歡買奢侈品,像LV啊,愛馬仕啊,顯得特有身份。但最近,倫敦大學的一位市場營銷學教授說,據研究表面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人,都越來越不愛用奢侈品炫耀了,這給很多奢侈品品牌出了個大難題。

全球最受追捧的十大頂級皮具品牌及官網

似乎頂級品牌的皮具成為現在人們彰顯品位的一種標誌,特別的女人,她們會毫不猶豫的掏空自己的荷包去購買這些天價包包。對於奢侈品我們享受的不僅僅是它帶來的優良品質,而且更多的關注於它們的精神層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