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關論壇」精彩開講國際安全中避險策略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由陳純一教授主持,邀請到本系新聘吳崇涵教授,以「國際安全中避險策略 ... 帶領同學一窺近年國際關係熱議的「避險」(hedging)概念如何應用到國家 ... 「國關論壇」精彩開講國際安全中避險策略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字體大小調整 小 中 大 與會老師的合影,左起為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系主任連弘宜、教授陳純一、副教授吳崇涵及教授鄧中堅,最右則為東亞所助理教授薛健吾(照片來源:外交系) 吳崇涵以亞洲國家為分析對象,檢視避險行為(照片來源:外交系) 會後與會師生大合照,為本學期國關論壇拉開序幕,留下思辨激盪的火花(照片來源:外交系) 與會老師的合影,左起為外交系副教授盧業中、系主任連弘宜、教授陳純一、副教授吳崇涵及教授鄧中堅,最右則為東亞所助理教授薛健吾(照片來源:外交系) 吳崇涵以亞洲國家為分析對象,檢視避險行為(照片來源:外交系) 會後與會師生大合照,為本學期國關論壇拉開序幕,留下思辨激盪的火花(照片來源:外交系) 日期: 2019-10-18 單位: 外交系 【外交系訊】 外交系本學期第一場「國關論壇」於10月16日中午舉辦,由本系教授陳純一主持,並邀請到新聘教授吳崇涵,以「國際安全中避險策略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為題,帶領同學一窺近年國際關係熱議的「避險」(hedging)概念如何應用到國家安全,並以台灣為例檢視避險策略的分析。

  吳崇涵首先以觀察國際現勢亞洲各國行為拋磚引玉,根據傳統現實主義理論,國家在面臨強權崛起時應採取抗衡(balancing)或扈從(bandwagoning),然而他指出東亞國家現今普遍採行一種「中間路線」的避險策略。

「避險」一詞源自金融投資概念,旨在避免全盤皆輸的風險意即不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近年開始有學者將避險應用於國際安全領域,引起熱議。

  吳崇涵引馬來西亞學者KuikCheng-Chwee、澳洲學者DarrenLim及ZackCooper定義指出,避險為國家盡最大的努力、做萬全的準備並採最壞的打算。

吳崇涵採用Lim及Cooper較精簡濃縮的定義,單就安全層面檢視國家結盟行為(alignment),國家在大國之間發送若即若離的結盟訊號,在聯盟交往上給予模糊承諾(ambiguity)與強權維持等距(equidistance),以保持政策自主性與軍事決策彈性。

  接著,吳崇涵以「與中國國力落差」及「美國駐軍數量」切入提出兩大假說:第一,小國若與中國國力差距越大將越傾向採取避險;第二,當小國接受美國駐軍越多就越不傾向避險,並使用S演算法(Salgorithm)作為測量避險的指標,以「綜合國力指數」、「軍事駐紮」為主要獨立變數,檢視東亞國家的避險行為。

  最後便以台灣為例檢視避險行為,探討台灣在中美競逐白熱化的情況下,如何決定未來外交決策走向與可能性。

他認為自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台灣旅行法和台北法的通過等事例可見,台灣目前仍維持避險政策,但逐步往抗衡端接近、成為輕度避險者(weakhedger)。

而新南向政策旨在分散經貿層面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的風險,但吳崇涵進一步指出台灣必須考慮到當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通過後,面臨大陸與東協國家間更優惠關稅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面對。

吳崇涵認為,中美強權競爭愈趨劇烈,台灣若一面倒接受美國利益將導致台灣的避險空間逐漸減少,建議應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繼續學習避險策略的應用,以追求自立自強、長久安穩的國際位置。

  下一場「國關論壇」將於11月13日由外交系陳貞如教授擔任講者,講題為「海洋政策與海洋法之發展」,歡迎全校師生屆時踴躍報名。

參考連結:https://bit.ly/2klDsx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