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諦十二因緣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能觀明四諦,定慧功深,則見惑斷,進一步可斷思惑;如是則三界因緣滅,因緣滅則三界苦果滅,而證入真諦涅槃矣。

是謂「理惟一真(真諦),觀有四諦;由觀四諦,方顯真理( ...      第十一講表  四諦十二因緣  》回上層            前表說人天乘,此表說聲聞、緣覺乘。

先說聲聞乘。

    甲、聲聞乘     如第九表所言,聲聞乘目標在斷見思惑,證真諦涅槃,出三界分段生死。

而其所修法門,即「四諦」法。

    ◎教法 ── 四諦     何謂「四諦」?「四」者苦、集、滅、道也;「諦」者,審義、實義、不顛倒義、不異義;「四諦」者,此四者皆為真實不變之正理也。

《佛遺教經》云:「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苦諦     「身心酬業,患累逼惱」── 三界凡夫眾生,其身心依正果報,乃酬昔業因而來,皆為生死苦法,不免災患、累縛、逼迫、苦惱。

如《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又如第四表中云:「三界統苦」,樂是壞苦,苦是苦苦,不苦不樂是行苦。

故三界果報確實是苦,不可令樂,故云「苦諦」。

   「世間果」── 此苦諦乃言三界生死之果。

    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即說四諦,四諦之首,即此苦諦。

可見「觀受是苦」,確為菩提覺心之發端。

學佛之人,必也深體此意,方能憤然悱然,期求出離,不致以苦為樂,流連忘返也。

    ●集諦     「起惑造業,招集來苦」── 三界苦果,從何而來?無非起見思惑,造有漏善惡等業,招集而來。

若不起惑,則不造業;既不造業因,則不受苦果。

故此惑業,確實是招集三界苦果之因,除此更無別因,故云「集諦」。

   「世間因」── 此集諦乃言三界生死之因。

   佛說集諦,使眾生如實了知,一身所受之苦,確為「自作自受」,是以毋須怨尤,勿加苦因,惟求釜底抽薪之道也。

    ●滅諦     「結業已盡,無生死累」── 若將見思惑業斷盡,則生死因緣滅,不復受生死苦果。

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惟有滅盡生滅之苦因苦果,所得不生不滅之涅槃境界,方為真樂,除此更無真樂,故云「滅諦」。

   「出世果」── 此滅諦乃言出三界生死之涅槃果。

   佛說滅諦,揭示三界苦海外,真實安樂解脫處,則茫茫眾生,油然興起歸來之志矣!     ●道諦     「正助雙修,能至涅槃」── 彼涅槃果從何而得?惟從修「道」而得。

「道」即戒定慧三無漏學(廣則為三十七道品),戒為助道,定慧為正道,如是正助雙修,即能斷惑除苦。

故戒定慧確實是滅苦之因,除此更無別因,故云「道諦」。

   「出世因」── 此道諦乃言出三界生死之因。

   佛說道諦,直指一條光明大道,茫茫眾生,津梁是賴矣!     或問:四諦言世出世因果,何以各先言其果(苦、滅),然後言其因(集、道)?答:此佛說法之善巧也。

蓋果易曉而因難見,故先示以易曉易見者,以興其厭慕之志,然後告以得果之因道,則自肯欣然起行矣。

    綜觀四諦,無非在說明世間有漏因果,與出世間無漏因果。

眾生聞此,方可認清何為真苦?何為真樂?何為苦因?何為樂因?若欲離苦得樂,須斷苦因,修樂因,是謂「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可見四諦乃甚為圓滿完整之法輪,所有破迷啟悟,離苦得樂之因果道理,皆攝其中,佛說大小偏圓諸教法,皆不離四諦。

是故佛最初轉法輪,與最後臨入滅,皆唱言四諦法。

《佛遺教經》云:「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速)問之,毋得懷疑不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蕅益大師解云:「如來一代教法,義理雖多,四諦攝盡。

以苦集二諦,攝盡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攝盡出世因果。

故於四諦有疑,則一切法咸皆有疑;茍於四諦無疑,則一切法皆為無疑。

所以垂滅殷勤三唱,深顯除四諦外,更無餘法也。

」     然大小乘經論所言四諦,名目雖同,義趣迥別。

天臺智者大師依《勝鬘》、《涅槃》等經,立大小偏圓不同之四種四諦,與化法四教四觀相配當。

如下表:         聲聞、緣覺二乘皆為小乘教,亦即是「藏教」(第九表已說)。

故聲聞乘所言四諦,即是藏教「生滅四諦」。

何謂「生滅四諦」?以四諦皆言生滅故(雖分世出世,而四皆有變易)。

「苦」則依正身心、生滅變異;「集」則貪瞋癡等流動生滅;「道」則貪瞋癡滅,戒定慧生;「滅」則苦集邊滅已,涅槃邊方生。

而其觀慧,則為「析空觀」。

若通教之「無生四諦」,則四諦皆言無生(緣生如幻,生即不生),而其觀慧為「體空觀」。

若別教之「無量四諦」,則四諦皆言無量(唯識所現,十界差別),而其觀慧為「次第三觀」。

若圓教之「無作四諦」,則四諦皆言無作(體即法界,作而無作),而其觀慧為「一心三觀」。

    ●三轉法輪     佛典載言:佛初於鹿野苑,對憍陳如等五人(後來稱為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所謂「示轉」、「勸轉」、「證轉」。

   「示轉」── 直示四諦之相狀。

所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    「勸轉」── 警勸令修四諦。

所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    「證轉」── 佛引己為證明。

所謂「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

」     當時憍陳如聞已,即得法眼淨(初果)。

世尊乃重為其餘四人廣說四諦,四人亦得法眼淨。

此時五人白佛,欲求出家,世尊呼彼五人「善來(來得正好),比丘!」五人頓時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出家修道者)。

佛復為演說無常無我等法,五人乃漏盡成阿羅漢。

於是世間始有三寶具足(佛為佛寶,四諦為法寶,五阿羅漢為僧寶),是為人天福田。

(詳見《三轉法輪經》等)。

    ◎觀法── 析空觀、十六行觀     聲聞人聞解四諦教已,依教起觀,而其觀慧,不外「析空觀」。

    ●析空觀     第九表中總說三乘宗旨,已略明三諦三觀。

其中「空觀」觀「真諦」,有「析空觀(觀散壞空)」、「體空觀(觀當體空)」二種,而小乘(藏教)之觀慧為「析空觀」。

觀萬法緣合則生,緣散則滅,有生有滅故「無常」;無獨立自體,不能自在作主,故「無我」。

    何以名之為「析空」?蓋佛常將色心諸法分析為五陰、或十二入、或十八界,令行者觀察,但見有陰、入、界法,起惟法起,滅唯法滅,不見有我及我所有,故名「析空觀」,又名「無常無我觀」。

能了「我空」,能破「我執」(不能了「法空」、破「法執」)。

   小乘聲聞人即以此析空觀慧,觀「生滅四諦」道理。

    ●四諦十六行觀     何以須觀四諦?以迷四諦則見惑起,明四諦則見惑除故。

蓋行者必須將四諦一一觀明,方能所修無謬(道),所斷無謬(苦集),所證無謬(涅槃)。

否則,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應斷者不斷,應捨者不捨;或非道而計為道,非涅槃而計為涅槃。

則墮凡夫外道邪知見中,永無斷惑證果之分矣!若能觀明四諦,定慧功深,則見惑斷,進一步可斷思惑;如是則三界因緣滅,因緣滅則三界苦果滅,而證入真諦涅槃矣。

是謂「理惟一真(真諦),觀有四諦;由觀四諦,方顯真理(真諦)。

」     如何觀四諦?欲使修觀者取理無謬(於四諦理確實明解無誤),故經論中於每諦下各以四行觀之(起四種觀解),四行觀明了,方於此諦明了無謬。

四諦合計十六行觀,又稱「十六行相」。

如下表:         一、苦下四行 ──「苦諦」指三界依正果報,色心諸法。

此諸法緣生緣滅故「無常」;為無常所逼故「苦」;一相異相不可得(破外道執「我」與「五蘊」為一或異)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無我」。

若但觀欲界苦諦,則可觀「苦、不淨、無常、無我」,而此四行觀即「四念處觀」(後詳)。

    二、集下四行──「集諦」指見思惑業。

有漏惑業和合,能招苦果,名「集」;觀於六因(《俱舍論》等將萬法生起之因分為六種,如能作因、俱有因等),能生苦果,名「因」;觀於四緣(親因緣、增上緣等,如第二表中說),能生苦果,名「緣」;還受後有苦,名「生」。

   三、滅下四行 ──「滅諦」指涅槃。

於涅槃境界中,諸煩惱滅,名「滅」;一切苦盡,名「盡」;一切第一,名「妙」;超過生死,名「離」。

   四、道下四行 ──「道諦」指戒定慧。

此道能至涅槃,名「道」;非顛倒法,名「正」;聖人行處,名「跡」;運至三脫(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乃入涅槃之門),名「乘」。

    此十六行觀,又有欲界十六行與上界(色界、無色界)十六行之別,上下界合為八諦三十二行觀。

聲聞行者,初則惟觀欲界苦諦四行相,次則具觀欲界四諦十六行相,後則遍觀上下界八諦三十二行相。

    ◎行位── 七賢四聖     天臺藏教聲聞乘之行位,依《俱舍論》等明之,有七賢四聖之位。

先消釋「三界迷諦(即此講表之丙表)」,然後說行位。

    ●三界迷諦     「起見惑八十八使」── 如第九表釋「見思惑」中已言,見惑有十使,思惑有四使。

見惑十使配合三界四諦而論,則成八十八使。

何以須論三界?以三界見惑不同故。

又何以須論四諦?以見惑乃迷四諦而起,四諦迷則見惑浩然;四諦明則見惑斷除故。

如下表:         「苦下俱一切」── 迷於苦諦,則十使俱起。

   「集滅各除三」── 迷於集諦、滅諦,則各起七使。

   「道除於二見」── 迷於道諦,則起八使。

   「上界不行瞋」── 上二界「瞋」伏而不起,以有定水寂靜滋潤故。

    或問:何以身、邊二見唯在苦諦下?答:身見(我見)惟迷苦諦而起,以凡夫莫不執此五陰苦果為「我」故;又依於身見,乃起邊見;餘三諦非身,故無此二見。

又此二見,於明苦諦時斷之。

    又問:戒取見何以唯在苦、道下?答:外道多計苦行,以為解脫正因,此乃迷苦諦而起,知苦諦時則不生戒取,故在苦諦下。

又戒取見乃非道計道,故在道諦下;集滅非道,故不生戒取。

   如是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於「見道位」時頓斷之。

   「起思惑八十一品」── 見惑為「迷理惑」,乃迷於四諦道理之妄見,故須論四諦。

「思惑」則為「迷事惑」,乃迷於五塵事境之妄情,故不論四諦;但論三界,以三界思惑不同故。

    欲界思惑有四使(貪、瞋、癡、慢),上二界思惑各有三使(除瞋),如是三界思惑共十使。

此十使思惑分為九地八十一品:謂欲界為一地,色界四禪為四地,無色界四空為四地,合為九地;每一地分為九品(上中下三品,又各分三品,如上上、上中、上下等),如是共八十一品思惑,於「修道位」中分斷之。

    ●七賢位        一、五停心── 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聲聞人聞解教已,依教修觀,修觀之始,先「停心」,「停」者止住義。

蓋行者心為煩惱所動,猶如風中燈(油燈),照境不了,為止住心過,修五停心觀以調之。

心既調停,乃可習觀,猶如密室中燈,能照了故。

    此五觀依行者煩惱偏重處,各取對治。

如貪(淫)欲重者,修「不淨觀」治之;瞋恚重者,修「慈悲觀」治之等。

然此五種觀法,通於四教,義該大小,且亦通於凡聖、菩薩等修,今此是藏教聲聞助道法,用作修觀前方便耳。

   二、別相念── 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心既調停,能觀四諦,而聲聞以苦諦為初門(若緣覺則以集諦為初門),故先觀欲界苦諦四行相,亦即「四念處觀」。

此正破凡夫於五陰所起之「四顛倒」,以五陰身心本為苦、不淨、無常、無我,凡夫卻妄執為樂、為淨、為常、為我故。

   此位名「別相念」者,於身、受、心、法四境上,各別作不淨、苦、無常、無我之觀故。

   三、總相念── 觀身不淨,受、心、法亦皆不淨;觀受是苦,心、法、身亦皆是苦;觀心無常,法、身、受亦皆是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亦皆無我。

   上修「別相念」,一觀對一境。

今久修成熟,故能用一觀,總觀四境;或於一境,總用四觀。

境觀自在,較前進一步矣。

    以上三位名「資糧位」,喻如遠行,須聚集資糧(糧食等資身物品),乃能出發。

今亦如是,欲超三界,非此不能發足前進,故名「資糧」也。

    以下四位則名「加行位」,以定資慧,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又名「四善根位」,以此四為入聖道(四果)之根本故。

蓋欲發起無漏智力,斷除迷理見惑,親切入於「見道」,必須加功用行,以起殊勝善根,以為入聖之本也。

   四、煖位── 前二位唯觀欲界苦諦四行,此位則具觀欲界四諦十六行相(少數行者亦能遍觀上下三十二行相)。

由勤觀四諦故,能伏見思惑,能發相似解(尚未見道真明,故云相似解)。

猶如鑽木出火,火雖未發,煖相先現,故名「煖」也。

    又修行必須止觀雙運,定慧均平;一切法門,其觀慧雖異,而其相應定力皆以四禪八定為根本,故四禪八定名為「根本禪」。

然則,此煖位之相應定力為何?《天臺四教儀集註輔宏記》云:「修欲界定,發煖法難,須修色界定,發煖法方易也」;又云「大約發煖法,多分在欲界得上界定而發」。

此謂若相應定力只得欲界淺定(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則煖法較難發,猶如濕木(欲界為欲水所濕),不易發煖故。

若得色界定(初禪以上),則易發;然未必升至色界才發,在欲界中而得色界定者,即可發也。

煖位如此,以下諸位,類推可知。

   五、頂位── 此位能勤觀欲界四諦十六行相,相似解轉增;又以加強定力故,使定慧均平,而四諦觀轉更分明。

在煖之上,如登山頂,洞覽十方,悉皆明了,故名「頂」也。

   六、忍位── 此位遍觀上下界八諦三十二行相,相似解更為增長,能於四諦理堪忍樂欲,安住不動,故名「忍」也。

又分下忍、中忍、上忍。

   下忍位 ── 遍觀上下三十二行相。

此三十二行觀合為一周,如是一周又一周觀之。

   中忍位 ── 開始「縮觀」,不復泛觀三十二行相(泛觀則觀智散漫故),而將其觀智集中,以求其猛力,以為發無漏智之勝緣也。

故入此位後,乃縮減其觀行,每觀一周,減一行觀,如是經三十一周「減行滅緣(縮減行觀,乃至減去所緣諦)」,惟留一行觀,而入上忍。

   上忍位 ── 於所留一行觀,再觀一度(一剎那),即入世第一位。

   七、世第一位── 於此一行觀,又觀一度(一剎那),即引入見道位。

此位為發無漏(見道)前之一剎那,故為世間有漏位中最勝妙者,故名「世第一」也。

    或問:此四善根位,有何勝利(殊勝利益與力用)?答:《俱舍頌》云:「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道,第一入離生」。

今略釋之:    「煖必至涅槃」── 煖位之人,以未斷見惑,未得不退(斷見惑,證初果,方入位不退)。

若遇邪惡因緣(內外障等),猶或退轉,能造五逆,毀謗佛法,撥無因果,作一闡提(斷善根人),墮無間獄。

然一入地獄受罪竟,不復重入,終不久留。

後必生人天,證涅槃。

    由此觀之,吾人無始來數數入獄,至今未得涅槃,寧非未嘗得此煖法耶?善根之位,其難如斯,何況聖位?從知若無淨土橫超法門,則三界苦海,何有出期?    「頂終不斷善」── 頂位之人,若遇惡因緣退,畢竟不斷善根,起大邪見,毀謗佛法,撥無因果。

然猶或造五逆等業,而墮惡道。

   「忍不墮惡道」── 中下忍位之人,不但不斷善根,且亦不造五逆,故雖或起煩惱惡業,終不墮三惡道;然猶生人天百千萬生。

若上忍之人,則一剎那即入世第一位,故與世第一同論。

   「第一入離生」── 世第一位一剎那即入「見道位」。

「見道位」又名「正性離生」,「正性」即聖位,「離生」即永離異生性(凡夫位)。

入見道已,猶有人天七生業在,以思惑未斷故。

   以上七位名「七賢位」,又名「七方便位」,以其為入聖位之方便故。

    ●道品對位     前言「道諦」,略說則為戒定慧,若廣說則為三十七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七科。

此七科道品,於大小乘經論中隨處可見,用法不同,義門繁多。

   智者大師歸納為四種道品:一、當分道品──謂當分得道,修任何一科皆可當分得道(證果),不必全具七科。

二、相攝道品 ── 謂七科相攝,如四念處能攝餘品,餘品亦能攝四念處。

三、對位道品 ── 謂與四教行位配對,四教行位皆可與三十七道品相配對。

四、相生道品──謂次第相生,如修四念處,能生四正勤;四正勤能發四如意足等。

    此各種道品,通大小,通正助,通有漏無漏。

經論中有時言大乘道品,有時言小乘道品;有時作正道用,有時作助道用;有時指有漏位,有時指無漏位。

若小乘道品,則依生滅四諦而修;若大乘道品,則依無生、無量、無作四諦而修。

《俱舍論》、天臺教典等明聲聞行位,即用三十七道品修生滅四諦觀,故其行位依次與道品配對。

如前「七賢位」表:     「別相念,總相念 ── 四念處」:此二行位觀欲界苦諦四行,亦即修「四念處」。

   「煖位 ── 四正勤」:由「四念處」進修「四正勤」,所謂「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速斷;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令增長」。

亦即勤觀四諦,使諸善法(指信、進、念、定、慧五善法等)生長,使諸惡法(指障五善法之疑、怠、妄念、散動、邪慧五障等)伏除。

由其勤觀勤修,故能伏見思,發似解。

   「頂位 ── 四如意足」:由「四正勤」進修「四如意足」,謂「欲、念、進、慧」四種定心。

「欲」則於所修法(四諦觀或禪定)希向樂欲;「念」則一心專注所修法明記不忘;「進」則專觀所修法使無間雜;「慧」則思惟所修法心不馳散。

此四者為八定方便,由此能得八定,能發神足諸通,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此位以加強四種定心故,使定慧均平,而四諦觀轉更分明,如登頂洞覽。

   「忍位 ── 五根」:由「四如意足」進修「五根」,謂使「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法紮根。

蓋修前諸位,雖此五善已萌芽,而根猶未生,故今修之,令其根生。

如於四諦理深忍樂欲,深信淨住,即是修「信根」;又於四諦觀倍加精進,即是修「進根」等。

五根生已,故能於四諦理安忍不動。

   「世第一 ── 五力」:續修五根,令更增長,若破五障,則名「五力」。

如「信力」者,信四諦理,不為邪外諸疑所動,即破疑障;如「進力」者,觀四諦理心無間雜,未證不休,即破怠障等。

由破惡障故,一剎那必發無漏,而入見道矣。

   「見道位 ── 七覺支」:「五力」破障,斷見惑,發無漏定慧,見一切法決定無我,亦無我所,即顯真諦寂滅之理,分得無漏「七覺支(七種如實覺慧)」,亦名「七菩提分」,謂念覺、擇法覺、精進覺、除覺、捨覺、定覺、喜覺。

「念覺」謂修道時,常念使定慧均平,不浮不沈;若心浮動,當念用除覺、捨覺、定覺以攝之;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覺、精進覺、喜覺以起之。

   「修道位 ── 八正道」:既見道已,入修道位;安隱行於「八正道」中,重慮緣真,進斷思惑(如第九表中說)。

「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命、正念,皆以無漏智修之;無漏聖法故名「正」,能至涅槃故名「道」。

如「正見」者,謂修無漏十六行觀,見四諦分明;又如「正思惟」者,謂以無漏心相應思惟,重慮緣真,為令觀智增長,入涅槃故。

(其餘詳見《大智度論》卷十九、《俱舍論》第六品、《輔宏記》卷四、《選佛譜》卷五)     如上「七覺」在前,「八正」在後,乃依《選佛譜》等言之,若依《俱舍論》等,則「八正」在前(配見道位),「七覺」在後(配修道位)。

須知道品義門繁多,道品對位亦不只一途,大小經論中有多種配對,如上所述,但其中一義耳。

    ●四聖位     已說七賢位,次說四聖位,如下表:        一、初果須陀洹     前來四善根(四加行)位,勤觀四諦,善根(信等五根)增長,力足障破(疑等五障),乃發無漏定慧,頓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證初果;證見我空所顯真諦寂滅之理,故為「見道位」。

    初果名「須陀洹」,譯為「預流」,預入聖流也。

從此超凡入聖,得「位不退」,以既入聖位,則不再退回凡夫位故。

故初果可謂凡聖之分水嶺,乃出三界之第一大關,亦為最難一關;此關一超,則思惑任運(自然)可斷,三界任運可出。

喻如拔大樹,斷見惑如拔樹根,斷思惑則如枝葉任運枯萎。

   又初果聖人,以「道共戒」力之故,盡未來際任運不犯根本重戒。

如犁田,而蟲離四寸,不犯殺戒等,於第十表「不妄語戒」中已說。

    又初果為「見道位」,斷見惑已,重慮緣真(重新緣著所見真諦空理而思慮修習),進斷思惑,則為「修道位」,即二、三果(如第九表釋「見思惑」中所說)。

   二、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     《四教義》云:「見惑頓斷如破石,思惑漸斷如藕絲」,三界見惑八十八使,於見道位頓斷之,如破石一般;而思惑則分為九地八十一品漸斷之,如斷藕絲一般。

「九地八十一品」,謂欲界合為一地,色界四禪天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天亦分為四地,如是共有九地;每一地分為九品,謂上三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三品(中上、中中、中下),下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如是共有八十一品,於修道位中漸次斷之。

    欲界一地九品思惑,共滋潤七番生死,前六品共潤六番生死,後三品合潤一番生死。

若先斷欲界前六品思,即證二果。

二果名「斯陀含」,譯為「一來」,以欲界後三品思猶在,故須再來欲界受一番生死。

    若進斷欲界後三品思,則證三果。

三果名「阿那含」,譯為「不還」,欲界惑已盡故,永不再來欲界受生;即於色界、無色界中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而證四果。

如第四禪天中之「五不還天(五淨居天)」,即屬三果聖眾所居處,凡夫天眾聞而不見,以凡聖業果異故(如第六表中已說)。

   三、四果阿羅漢     前三果為「有學位」,斷惑未盡,所學未竟,故名「有學」;四果則為「無學位」,斷惑已盡,所學已畢,更無可學,故名「無學」,乃聲聞乘之極果(依大乘教言之,則仍未畢未極)。

    四果名「阿羅漢」,含「殺賊」、「無生」等義(如第九表中說),以其殺盡三界見思煩惱賊,不復受三界生死苦,證入不生不滅之「涅槃(寂滅無為、圓寂解脫)」故。

    阿羅漢所證「涅槃」又分二種:若子縛(見思惑為三界生死種子,纏縛眾生於三界生死中)已斷,果縛(五陰報質為果,雖已證聖,報質未銷,縛累未盡)猶存,名「有餘涅槃」。

若果縛亦盡(壽盡身盡),灰身泯智(色身灰滅、分別心智亦泯),證入空寂無為解脫境界,名「無餘涅槃」。

    阿羅漢住無餘涅槃者,若依小乘權教而說(佛對小根人方便權說),則為灰身泯智,我法皆寂,永無果報,永無苦樂。

若依大乘實教而說(佛對大根人顯實而說),則此聖者實乃生於界外「方便有餘土」中(三界外羅漢、菩薩所居無漏淨土),受變易生死之身(無漏五陰,非三界有漏五陰),成彼土中人(界外聖人仍有正報、依報之別,但皆屬無漏法,且不執正報身心為我),出三界為樂,沉空滯寂為苦(沉滯於空寂無為之定境中,不能起夢中佛事之大用)。

故此聖者自謂永入無餘涅槃,而不知已受變易之身,直待從禪定覺(諸阿羅漢先入滅盡定,而後入無餘涅槃,今從定中出),方知自己生於方便有餘土中,仍將遇佛聞大乘法,發大菩提心。

故據佛長遠之化而言,未有「永滅不發(永遠入滅,不發大心)」之聲聞也。

   又「阿羅漢」有三種之別:一為「慧解脫阿羅漢」── 直緣無常無我之理而觀,其相應定力或初禪,或二禪等,而斷證者;雖有我空觀慧,但以禪定淺近,故神通道力較小。

   二為「俱解脫阿羅漢」── 不但修我空觀慧,兼修各種禪定,如四禪八定、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等(此諸禪門詳見天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一書),定慧俱深,故神通道力較大。

   三為「無疑解脫阿羅漢」── 不但兼修各種禪定,且廣緣佛說三藏教法(小乘經律論),乃至世間各種外道學說、天文地理、工巧技藝等,一切通達無疑。

以其神通道力、無礙辯才,非前二種阿羅漢所能及,故又別名為「大阿羅漢」也。

    乙、緣覺乘     已說聲聞乘,次說緣覺乘。

    ◎教法── 十二因緣     如第九表所說,「緣覺」乃觀十二因緣而覺悟者,故彼所修法門即「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條目,已於第五表中詳釋。

其實,十二因緣與四諦義旨無別,但有開合之異而已。

蓋無明、行、愛、取、有,此五支合為「集諦」;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此七支合為「苦諦」;觀十二因緣智,即是「道諦」;十二因緣滅,即是「滅諦」。

故四諦為總說略說,十二因緣為別說細說,《法華文句》云:「十二因緣者,還是別相細觀四諦耳。

」以緣覺根性稍利於聲聞,故佛為不同機宜,作此開合。

    ◎觀法── 十二因緣觀     聲聞觀四諦,先觀苦諦,乃以苦諦為初門;即先觀三界是苦,進而方探苦之由來。

緣覺觀十二因緣,初觀「無明緣行,行緣識 ……」等,乃以集諦為初門;即先觀無明惑業,為招集來苦之因緣。

   然則,此十二因緣如何作觀?佛說十二因緣有流轉、還滅二門,依此二門逆順觀察。

    所言「流轉生死門」者,謂六道眾生生死輪迴,循環不絕,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止。

經論云:「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此謂由「無明」之緣故,而生起「行」;由「行」之緣故,而生起「識」;由「識」之緣故,而生起「名色」…… 乃至由「生」之緣故,而生起「老死」。

如是依因而感果,果上復造因,輾轉由藉,流轉不息。

    所言「還滅涅槃門」者,謂若能止息流轉,滅除生死,則能還歸涅槃,證得解脫。

經論云:「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此謂若能滅除「無明」,則「行」隨之滅除;「行」既滅除,則「識」亦隨滅乃至「生」既滅除,則「老死」亦隨之而滅。

但滅其一,其餘輾轉隨滅,則流轉因緣不再相續,永超生死鏈圈矣!     緣覺之人,依此二門作觀,復有逆順二種推研。

始無明,終老死,名「順觀」,如上文所述便是。

始老死,終無明,名「逆觀」,如下所述:    首觀現前「老死」從何而來?推知乃從「生」而來;又推「生」從何來?乃從「有」而來;又推「有」從何來?乃從「取」而來…… 乃至推「行」從何來?乃從「無明」而來。

此即逆推流轉門。

   復觀若欲滅除「老死」,則須滅除「生」;欲滅除「生」,則須滅除「有」…… 乃至欲滅除「行」,則須滅除「無明」。

此即逆推還滅門。

   緣覺之人,於此二門,逆順推觀,由此而發無漏定慧,而證真諦涅槃。

    ◎行位── 不立分果     若於佛及善知識所,聞說十二因緣流轉還滅法門,身毛為豎,涕淚交流,即發緣覺乘善根(昔曾聞修緣覺乘法,種此善根,故今得發)。

善根既發,即依十二因緣二門逆順推觀;且多作福,多供佛,多聞法;以其「深觀緣起,久種三多」,福慧既崇,故能頓證極果(辟支佛果),且能進侵習氣(見思習氣,如第九表中說)。

出有佛世,名為「緣覺」;出無佛世,名為「獨覺」。

以頓證故,不立分果;不若聲聞證果,由見道而修道,從有學至無學,分分圓滿,故立四果。

    然則,此二乘修行證果,其遲速如何?經論云:「聲聞利者三生,鈍者六十劫;支佛利者四生,鈍者百劫。

」此謂聲聞人修行,最利者三生即入見道、證初果。

蓋資糧位為一生,加行位為一生,見道位為一生;既見道已,進而修道斷思,再經人天七番生死,方證無學(若加功用行,則不必七生)。

若其最鈍根者,從初發心,修聲聞法,須經六十大劫,生生世世,不斷修行,方證聖果。

    緣覺之人修行,最利者四生即證無學。

蓋前二生伏惑(相當於聲聞資糧、加行位),第三生入見道已,於第四生即能頓證無學,且侵習氣。

而其最鈍根者,從初發心,修緣覺法,須經一百大劫,生生世世,不斷修行,方證極果。

復有值佛出世,本為凡夫,聞佛一呼「善來,比丘!」即證無學者。

或有七天半月、一年半載即證無學者,此惟佛世方有,非是修證通則也。

   又聲聞初果第七生時,及二果一受生時,若不值佛,亦必證涅槃,雖是聲聞種性,亦得名為「獨覺」,此稱「小辟支佛」。

    又值佛出世,雖為緣覺根性者,以聞佛陀聲教而證果故,仍列入聲聞數,如摩訶迦葉等。

(其實,若依《法華經》開顯而言,佛世常隨諸大弟子,皆法身大士,示現為聲聞、緣覺,以助佛弘化者也)。

    總之,聲聞為小乘,緣覺為中乘,合稱為「二乘」。

對大乘而言,同為小乘,同斷見思惑,同得一切智,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同行三百由旬,同入化城(偏真涅槃),尚未達寶所也(喻佛性寶藏,如第九表說)。

   》回首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