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設施梗概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法法門雖多,以言其綱要,則戒、定、慧三字攝無不盡。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意謂攝心必由持戒,非持戒不能攝心,且攝 ...
第八講表
內容設施梗概
》回上層
上來數表說明眾生之病況,此下諸表說明諸佛之法藥。
八、九兩表為法藥總說,十表以後為法藥別說。
第八表總說綱領大意,第九表總說淺深次第(詳見十四表總科判表)。
「內容設施梗概」——
佛為大醫王,開設出種種藥方,提出種種法門,以施化眾生,無不應病與藥,契機施度。
而眾生根器千差,致使法門萬別,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無邊法門,此表先總說其梗概而已。
(甲)佛法總綱
佛法法門雖多,以言其綱要,則戒、定、慧三字攝無不盡。
《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意謂攝心必由持戒,非持戒不能攝心,且攝心方名為戒,非攝心不名為戒;能持戒矣,方能生起定功;能入定矣,自可開發智慧。
如是戒定慧三學,名為「無漏學」,「漏」即煩惱,凡夫眾生有煩惱障故,流漏煩惱不止,故漏失功德,落入生死,故名「有漏」;若修學佛法戒定慧,則能斷除煩惱,而得純淨本性功德,究竟不漏失,故不再落入生死,得解脫自在,故名「無漏」。
世間諸學,皆為有漏,所求得而復失,虛幻無常;能得無漏功德者,方名為佛法,而戒定慧三學正是佛法之總綱。
此三無漏學,以戒為基礎,以定為樞紐,以慧為成果。
以能持戒,方能入定;既能入定,自得智慧之果。
故佛法轉識成智,轉凡成聖之樞紐,全在一個「定」字。
所以者何?前已言之,眾生皆有佛性,本具「寂照」性德,然眾生無始在迷,故其佛性隨迷緣而為「識」;「識」則「闇動(無明妄動)」,以無明妄動故,起妄念分別,故妄現能所、色心、依正、自他、大小、美醜等森羅萬象。
吾人無明心識妄現此宇宙萬法,而又妄執此諸法為實;是為「法執」,則起「所知障(根本無明)」,障蔽宇宙實相,此為九界眾生之通病。
而三界凡夫不但執此諸法為「實法」,且執其中正報五蘊法為「實我」,是為「我執」,則起「煩惱障(枝末無明)」,見思熾然,煩動惱亂,此為三界凡夫之通病。
三界凡夫有我執、煩惱障故,招感「分段生死苦(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一期又一期生命果報)」。
界外三聖(阿羅漢、緣覺、菩薩)雖已斷我執、煩惱障,尚有法執、所知障,則招感「變易生死苦(未破盡根本無明,未滿證法性真常,雖無三界分段生死,猶有因移果易、迷悟遷移之變易)」。
由此可知,九界眾生,二種生死之根源,總不離一念無明妄動,佛教吾人修「定」,正要轉此無明妄動而為寂照,以顯復性德而已!(如下表)
以下分別就戒、定、慧三學言之。
◎戒(防非止惡)
佛法第一步功夫為持戒,「戒」者「防非止惡」也,謂防止過錯罪惡。
蓋眾生以無始無明煩惱故,起惑造業,身、口、意三業常犯過惡,身心奔馳於五欲六塵、聲色犬馬之中,如是,焉能修行入定?故佛教吾人第一步先持戒,一持戒,則凡情漸轉移,馳心漸收回,而能全神貫注於所修法門上,而入定,而開慧。
是故佛制戒律,非故意用來束縛眾生,反倒是用來為眾生解黏去縛,以眾生黏著於五欲六塵,無法自拔故。
所謂「凡情淡一分,道心長一分」,又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戒是無上清涼法」,在凡聖拉鋸戰中,守得一條戒律,即得一分清涼解脫,故戒又稱「清涼」(梵語尸羅,譯為戒,又譯為清涼)、「別別解脫」(梵語波羅木叉,譯為別別解脫,謂持一戒,則得一解脫故)。
由此可知戒乃助吾人入定者也,戒不持守,則不能入定慧,縱入,亦邪定邪慧,乃天魔外道、鬼神修羅之邪定慧,非是佛法無漏正定慧也。
●(藏)——
屬於律部
佛法典籍,分為經、律、論三藏,以經、律、論各各包藏一切文理,故名「藏」。
經藏指佛所說之經典,律藏指佛所制之戒律及教團之生活儀則,論藏指菩薩及後人對經義加以討論闡發之著述。
若以三學配三藏而言,則戒學屬於律藏。
以「律規三業」,佛所制律儀,皆用來規範吾人身、口、意三業,以防非止惡者也。
其中包含出家、在家、男眾、女眾等戒律及生活儀則,如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等。
●(聚)——
攝善法
「聚」謂類聚,與戒同一類,為戒學所包含者也。
「攝善法」——
謂戒學含攝一切善法。
蓋戒除「防惡」之義外,尚有「行善」之義。
如大乘戒有所謂「三聚淨戒」者:一「攝律儀戒」,以受持諸律儀為戒;二「攝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三「攝眾生戒」,以饒益一切眾生為戒。
又如持戒有「止持(持守止惡之法)」與「作持(持守作善之法)」,「止持」為消極之防惡,「作持」為積極之修善;若怠慢三業,不修「作持」之善法,則亦名為犯戒。
由是可知,戒學包含一切善行。
◎定(息慮靜緣)
若能持戒,則能修定入定,「定」者「息慮靜緣」也,謂內息思慮妄想,外止攀緣分別,令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昏沉散亂。
梵語「禪那」、「三昧」等皆為「定」之異稱。
修定方法,各經不同,然皆不離「止觀」法則。
「止」為止息妄想分別,「觀」為如理思惟觀察。
依佛經所言「萬法因緣生」、「萬法唯識現」,亦即真諦、俗諦、中諦等佛理,而作思惟觀察;思惟觀察明白,即能止息我執法執,亦即見思、塵沙、根本無明等妄想分別。
所謂空觀觀真諦,止息見思妄想;假觀觀俗諦,止息塵沙妄想;中觀觀中諦,止息根本無明妄想。
如是愈觀愈止,愈止愈觀,止觀雙運,定功一直深入,乃至斷三惑、除三障、開三智。
(如第一表「智者」,「覺者」中已說)。
須知止觀必須雙運,方為佛法無漏定學。
世間凡夫外道,亦能入定,然以無佛法觀慧故,不能斷惑除障,但為有漏禪定而已。
如上所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此則「定」含「止觀」,「慧」即性德「寂照」,以止觀定功為因,乃得寂照智慧之果。
然佛典有時言「定慧」,皆就因而言,則「定」即「止」,「慧」即「觀」,故「定慧」即是「止觀」,所謂「止觀雙運、定慧均平」,即就此一義而言。
(如下表)
●(藏)——
屬於經部
就三藏典籍而言,定學屬於經藏。
蓋「經詮一心(一心即定)」,每部經各說一種定(三昧)法門,如《阿彌陀經》所說為持名念佛三昧,《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為觀想念佛三昧、《法華經》所說為法華三昧,《楞嚴經》所說為首楞嚴三昧等。
●(聚)——
能引功德
就其類聚而言,與定同一類,為定學所包含者,則為各種勝妙功德。
梵語「禪那」,譯為「定」,亦譯為「功德叢林」,謂於禪定中,能引生甚多功德,猶如多木成林,且其功德殊勝微妙,迥非欲界散地之粗劣福德所能及。
禪定分為有漏禪定與無漏禪定,以色界、無色界之有漏禪定(四禪八定)而言,其引生功德之勝妙,已難以言喻。
可分為離過功德與善心功德兩方面來說:如色界初禪定,於定心中,身心輕安調暢(真正「輕安」一法,唯上界定地中方有,欲界散地則無),自然離欲界之「五蓋」過患,即離貪欲(婬火)、瞋
恚(怒火)、睡眠、掉悔、疑等煩惱。
且於禪定心中,各種善法功德與定俱起,如空、明淨、喜悅、樂(恬愉)、善心生、知見明了、心調柔軟等勝妙功德,莊嚴定法,此就有漏禪定而言。
若無漏禪定,則更能引生無漏性德,種種神通道力、功德莊嚴,乃至無盡功德寶藏,皆由定中開發。
世人不明此義,不知息慮靜緣,返求諸己,一味向外攀緣妄求,所得充其量只是欲界散亂心中粗劣福德而已!
◎慧(去惑證理)
若能止觀雙運,定功深入,自然開發智慧,「慧」者「去惑證理」也,謂去除三惑二障,體證中諦實相、佛性理體,開發三種智慧。
三智開發,則佛性中無窮無盡功德力用皆顯露矣!
●(藏)屬於論部
就三藏典籍言,慧學屬於論藏,蓋「論辨邪正」,菩薩造論,以討論諸法性相,辨析淺深邪正,闡發經旨妙義,而助吾人解慧。
如馬鳴菩薩所造《起信論》,龍樹菩薩所造《中論》、《大智度論》,無著、天親菩薩所造《唯識論》等,皆大有益於吾人深入經藏,開正慧眼,故又云「論開慧辯」。
●(聚)權智攝眾
智慧可分二種,即「實智」與「權智」。
「實智」即去除惑障,契證實相理體之智,又名「根本智」。
「權智」即證體後起用,攝化眾生,權巧方便之智,又名「後得智」。
依根本智起後得智,依實智起權智,故「權智」與「實智」,同為「慧」學所包含。
(乙)佛法大意
整個佛陀教法,若論其大意,亦可以三句括盡,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涅槃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謂此三句為一切諸佛通行之教化。
(甲)說總綱三學,乃就佛法本身內容綱要而言,(乙)說大意三句,則就佛法教化眾生所起作用而言。
亦即(甲)言佛法之「體」,(乙)言佛法之「用」。
「諸惡莫作」,謂凡違背正理,損害眾生之惡事,不論大小,皆不可為之,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是也。
「眾善奉行」謂凡順於正理,利益眾生之善事,不論大小,皆當勉力為之,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是也。
此二句亦即括盡戒學之旨意,「諸惡莫作」即「止持」、「攝律儀戒」之旨義;「眾善奉行」即「作持」、「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之旨意。
「自淨其意」謂學佛者當使自己意業清淨無染。
此一句即括盡定慧二字之旨意,以止觀禪定為清淨意業之功夫,而智慧則是清淨意業之成果。
體用配對,恰好相合,由此可知三學、三句確可總括諸佛教法而無遺。
(丙)二門並修
由前(甲)、(乙)所述,已知佛法之總綱與大意,然則,此佛法大海云何得入?今(丙)言其津梁要道。
修學佛法不外二門,一為「解門」,一為「行門」,「解」則研解教理,「行」則依教修行。
「解行並進」為修學佛法之最高指導原則,蓋有解無行等於說食數寶,有行無解則為盲修瞎練;解如目,行如足,目足相資,方達目的地。
古德比喻修學佛法猶如興建高樓,須先設計藍圖,再依圖施工,方可完成。
學佛亦然,須先研解教理,然後依教起行,乃克成就。
如下表:
◎漢傳佛教之特色
不論解門與行門,皆不離三藏經典與古德弘傳,今先總說漢傳佛教之特色,再別說解門與行門之津梁。
佛教二千多年來,傳播世界各地,形成三大系統:一為漢傳佛教,其藏經以華文為主,流傳於中、日、韓等地。
二為藏傳佛教,其藏經以藏文為主,流傳於西藏、蒙古等地。
三為南傳佛教,其藏經以巴利文為主,流傳於斯里蘭卡、泰國等地。
近代尚有部分經典譯為英文,流傳於歐、美等地。
此數大系統之佛教,雖各有優劣,然漢傳佛教有其無與倫比之殊勝特色,試述如下:
一者掌握大本
——
釋迦如來出現世間,究竟只為一大事因緣,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顯復眾生各各本具之性德而已。
此一大事因緣,以戒定慧為本,而戒定慧又以明心見性、解悟實相為先。
漢傳歷代祖師大德,無不掌握此一大根本,深知「本立則道生」,所謂「得本則不愁末,逐末反遺其本」,以能明心見性,深入定慧,自可貫經義、得辯才、通氣脈、具神通等;故撇開枝葉,直探根本,於心性參悟上痛下功夫,必達至妙而後已。
是故宗門(禪宗)諸祖無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指天臺、賢首、唯識等宗)諸祖無不「大開圓解(圓解實相妙理,亦即明心見性)」,如六祖惠能、南嶽懷讓、青原行思、石頭希遷、馬祖道一、南嶽慧思、天臺智者、澄觀清涼、玄奘大師、永明延壽、靈蕅益
……
等,皆不愧為佛嫡裔,誠足傳佛心印。
於心性大本如此注重,於心性參悟如此透徹者,實為漢傳佛教一大特色,無與倫比者也。
二者完備融貫
——
漢譯藏經精嚴完善,大小乘三藏皆甚完備;且經歷代古德宏揚,發展為十宗,即小乘二宗(俱舍、成實),大乘八宗(天臺、賢首、唯識、三論、禪、淨、密、律)。
故不論大乘、小乘、解門、行門、法性、法相、顯教、密教,各方面皆圓滿具足,鮮有缺略;各宗體系嚴密,而又相互融貫,相輔相成,堪稱「完璧」,此又為一大特色,無與倫比者也。
三者會歸淨土
——
釋迦如來一代聖教,於通途法門之外,尚有一「特別捷徑」之淨土法門,可謂佛救眾生之最後妙招,於所有法門皆「沒法度」時,尚有此一妙招可度眾生出離苦海;故佛於一代聖教中處處指歸,殷勤叮囑,古德讚為「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往聖前賢人人趨向」!
漢傳歷代祖師大德早能破此一妙招,體貼佛陀此一悲心,故無不竭力弘揚。
試觀歷代淨宗諸祖,概皆於宗門教下徹悟圓解之後,以其德望弘揚淨土,故使天下學人景仰遵從,千百年來,形成華人世界「家家彌陀,戶戶觀音」之盛況,深契佛陀「處處指歸淨土」之苦心,此更為一大特色,無與倫比者也。
是故吾人學佛,當以漢傳佛教為主,其餘為輔;於漢傳佛法痛下功夫,奠定深厚基礎,方足以言融攝其餘,以截長補短也。
◎解門津梁
解門不外二種途徑,一為「閱藏」,即博閱三藏教典;二為「研宗」,即於一宗專精深入。
吾人若能先專宗深入,以此基礎,再博閱三藏則不難矣。
●研宗
「宗」之形成,乃因某位高僧於某部經律論有所專精,依此自行,亦以此化他,數代相傳,自然發展成一種體系,形成一種風格,是之謂「宗」。
以漢傳大乘八宗言之,擅長解義者有四宗,即三論、天臺、賢首、唯識(如前頁所列表)。
「三論宗」——
以擅長於《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得名。
唐初嘉祥吉藏大師為此宗之集大成者,亦為此宗之斷絕者;以彼晚年見智者大師著作,嘆為觀止,乃棄己舊疏,來投天臺門下,其後此宗便不再傳。
故解門四宗,實惟三宗而已。
隋、唐以來,注經講教者,不離天臺、賢首、唯識,此三宗各有其擅長處。
「天臺宗」——
此宗至隋朝天臺山智者大師而集大成,故名;因以《法華經》為本經,又稱「法華宗」。
此宗擅長「判釋教網」,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此一大教網,天臺宗擅長於剖判之、解釋之,剖析其層次、判別其種類、解釋其義旨。
蓋智者大師善能提挈此一大教網之總綱,綱舉則萬目張,故其判釋,無不「精當純全(精確、妥當、純粹、完全)」。
此總綱為何?天臺家所云「五時八教」是也。
且天臺宗「教觀雙美」,每一層次之教理、觀法、行位等,無不清晰完美,故研究天臺教觀,便可掌握修證途徑。
自隋唐以來,講教、注經者,十之七八皆用天臺教義,故須具備天臺教理基礎,方可深入經藏。
「賢首宗」——
此宗至唐賢首國師而集大成,故名;因以《華嚴經》為本經,又稱「華嚴宗」。
此宗擅長「詮述性體」,詮述如來藏性之全體大用,可謂洋洋灑灑,淋漓盡致。
惟此宗與天臺並無大差異,以其判釋體系乃承襲天臺而來,故解了天臺,自可解了賢首。
「唯識宗」——
此宗於印度即已成宗,唐玄奘大師遊學印度,傳承此宗於東土,再傳給窺基大師等。
此宗擅長「分析法相」,於宇宙萬法之體、相、用、因、緣、果,以及萬法因緣生、萬法唯識現等義,皆有精密剖析解說;且擅長以因明(理則學)立論,與今科學邏輯相似,故甚契今人之機。
綜觀此三宗,佛典所言不外兩大方面,一為法性(萬法性體),一為法相(萬法相用);賢首宗長於詮述性體,唯識宗長於分析法相,而天臺宗長於全體教網之判釋。
由此吾人可得解門之津梁:即以天臺為綱、為主,以賢首、唯識為目、為輔。
研解天臺,即可掌握教網之總綱,研解賢首、唯識,更可充實其節目。
若能具備如是教理基礎,則已握法界之鑰,即可遍開三藏寶庫之鎖,勢如破竹矣!
或以三宗皆學為難,其實不難!蓋三宗實惟二宗,以解天臺,自可解賢首故。
若能依各宗入門要典次第研之,便不覺難矣!(天臺入門如《教觀綱宗》、《天臺宗綱要》、《天臺四教儀》等;唯識入門如《百法明門論》、《八識規矩頌》、《唯識三十頌》等)。
●閱藏
若具如上「研宗」基礎,便可進而「閱藏」。
或博閱三藏,或擇精要部而閱之,或專閱淨宗要典等。
有蕅益大師《閱藏知津》、《法海觀瀾》、及會性法師《大藏會閱》,可為依循。
◎行門津梁
行門不外修戒、定、慧,如前建樓之喻:解如藍圖,行如施工;依圖施工,先打地基,地基穩,則高樓可以層層建之矣;依解起行,先持戒律,戒能守,則定慧可以步步修之矣!(如前所列表)。
漢傳大乘八宗,屬行門者有四宗,即律、禪(觀)、淨、密。
其中律宗專長於「戒」,亦為各宗共同基礎;而「定慧」則有禪(觀)、淨、密諸宗。
古德云:「解門不妨廣學多聞,行門則須一門深入」,否則朝秦暮楚,功夫難以成片;又如腳踏兩船,終必落海而已!
然則,於此行門諸宗,吾人當如何抉擇?古德云:「正法期律成就,像法期禪成就,末法期淨成就」。
時節因緣不同,法運與眾生根器亦隨之而異,愈至末法期,眾生根器愈陋劣;蓋上根利器,多於正像法期即已得度,流落至末法期猶未得度者,多為下根鈍器故也。
●律(三業清淨)——
正法期成就
「正法期」指佛滅後初五百年(或說一千年),佛陀法儀純正未改,有教有行,亦有證果。
此期靈山芳規猶存,僧團整齊,師友俱佳;且人根深厚,煩惱習輕,故一入僧團,多能「依淨律儀,成妙和合」,所謂「服佛之服,言佛之言,行佛之行」,行至其極,則染無不止,善無不作;由律儀戒,而定共戒(戒厚則定自生,定中自然不犯戒,戒與定俱生),而道共戒(戒厚定深則慧自發、而證道果,證道自然不犯戒,戒與道俱發),則「三業清淨」,斷惑證果矣。
此一時期,由持戒律而發定慧、證聖果者,所在多有,聖真相續,血脈不斷,故云「正法期律成就」也。
●禪(明心見性)——
象法期成就
「象(像)法期」指正法期後一千年,佛陀純正法儀不可復得,惟像似法儀行於世,雖有教有行,而證果者少。
此期去聖時遙,人根較淺,煩惱習重,無法深厚持戒而發定慧,必須加行於禪法,乃克成就,故云「禪成就」。
此處「禪」可作廣義禪法解釋,廣義禪法包括宗門之禪法與教下之禪法。
宗門之禪法即「禪宗」,乃達摩祖師東來所傳之禪法也。
禪宗以「明心見性」為急務,或由機鋒棒喝,或由參究公案話頭,而悟明心性;既悟道已,然後修道、證道。
唐宋之時,此宗甚為隆盛。
悟者、證者時有所聞。
教下之禪法又稱「觀宗」,即依如來經教所言止觀定慧法門而修之禪法,如天臺、賢首、唯識各宗觀法皆是;尤其天臺止觀詳備完美,傳承千百年而不斷。
修觀須先解法界實相妙理,然後稱理起觀,入定發慧。
古來修觀而成就者,雖代不乏人,而以宋代前為多,元、明以來為少。
是故不論宗門或教下,其禪法之隆盛時期皆於宋代之前,此一時期屬像法期,故云「像法期禪成就」也。
●淨(帶業往生)——
末法期成就
「末法期」指像法期後一萬年,佛法衰微,有教而無行無證;以中國歷史言之,宋之後,元明以來,即已入末法期矣。
此一時期,去聖愈遙,人根愈陋,修禪觀者亦鮮克有成。
蕅益大師(明末高僧)每嘆禪宗自明初楚石梵琦大師後,未聞其人也;又謂彼眼見耳聞諸善知識,能當生證無生、得自在者,惟紫柏大師一人而已!可見末法時期悟者鳳毛麟角,證者甚難希有矣!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故知末法時期,惟有修行淨土念佛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可得成就,以其為「二力門」故。
其餘法門皆為「自力門」,依自力悟、修、證,故為「難行道」;惟淨土法門則自力外,再加佛力之助,故為「易行道」。
以佛力之助故,未斷惑業,即可往生淨土,超出三界,是謂「帶業往生、橫超三界」;到彼極樂淨土,道業一日千里,故皆一生成佛,是謂「橫超四土」。
一法門而具二橫超,是乃法門中點鐵成金手段,古德讚為「徑中徑又徑」,誠為萬劫難逢之無上法寶!待於十三表詳述之。
●密(三密相應)
行門中尚有「密宗」一法,此宗云何形成?蓋佛經詮釋諦理,本有顯詮、密詮之別,如《般若心經》,其經文乃顯詮般若,後之咒語則是密詮般若;又如《楞嚴經》,其經文乃顯詮妙心,五會神咒則為密詮妙心。
顯說而又密說者,以顯密各具四悉檀益(令眾生歡喜乃至入理益)故,因此甚多經典之後皆有佛說之咒語。
印度佛教之晚期,有以專持密咒為其主要修行功夫者,漸而形成一宗,名曰「密宗」,後來盛行於西藏。
此宗講求「三密相應」,謂口持咒、身結印、意觀想(觀想本尊、種子字等),求與本尊三密交相加持,由此行人三密與本尊三密相應,融合無間。
然密法之修持,有其嚴謹之次第,必須先學戒教一、二十年,方許入密壇修密法。
蕅祖云:「先持淨戒,發菩提心,解法界理(圓解實相妙理),方許入壇」,絕不可超次躐等,否則終無實證之望。
由上所述解行二門津梁,吾人可得一結論:即雪公所云「廣學三藏教,不改彌陀行」,解門不妨廣研三藏教典,融貫臺、唯諸宗;而行門則須選定淨土念佛法門,以念佛求生淨土為正功夫,其餘為助功夫。
如是學佛可謂得其津梁,菩提道上指南在握,去路分明矣!
》回首頁
延伸文章資訊
- 1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 每日頭條
什麼叫決定呢?就是一個不變的法則。佛陀的出世,面對很多差別的眾生,他開出的方便會有所不同,但是原則是不能變的,就是戒、定、慧,這是一個三世諸佛 ...
- 2- 三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慧學,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大乘觀真如(實相),佛相等。在佛典中,多冠上「增上」一詞,含有殊勝的意味。 這三學,也代表佛教的實踐綱要,由戒而生定,依定而發 ...
- 3戒如何生定,定如何生慧?懂之後,學佛才不會走彎路 - 趣關注
關於“由戒生定”這一階段,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因為有太多的人,往往把“三學”中的戒,當成五戒、十戒或菩薩戒。 這樣的認識當然誤解了“三學”當中說“戒” ...
- 4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慧是最高的 - 愛講古
戒定慧是什麼意思. 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慧是最高的. 2021-03-27. 前段時間說了定位的誤區,當時就說了,定位還是要有的,只是要有隨時變動的能力, ...
- 5運戒定慧修菩薩行 - 中台禪寺
《佛遺教經》亦云:「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由此可知,戒為定慧之基,修行學佛者,當持淨戒,如護寶珠。 近代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