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上)@古典啟示錄 - 個人新聞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情沉重的他,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漏早期的厭世觀。

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又一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24h購物| 線上購物| PChome| 登入 古典啟示錄 【聆聽古典‧啟示人生】 古典音樂優越論,上自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下至21世紀當代音樂,舉凡古典音樂文化現象、作曲家深度探討、名曲介紹、演出或唱片評論、音樂會及新片發行訊息都是本台論談的範疇。

7,845愛的鼓勵 26訂閱站台 首頁 活動 2005-01-0116:31:25|人氣52,806|回應5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上) 二十世紀的指揮大師,少有不灌錄貝多芬的交響曲的。

而二十一世紀的指揮,如果不進行馬勒的交響曲錄影,進而發行DVD,恐怕也將被後世樂迷遺忘。

馬勒交響曲有股魔力,不僅聽覺效果好,視覺效果更不貧乏。

他一生共創作了十首交響曲,曲曲鏗鏘充滿話題。

本文的重點不在馬勒交響曲的樂史地位,而在馬勒交響曲的經典錄音,看哪些指揮留下傳世錄音。

因此進入十首交響曲的版本之前,我們先從管絃樂法來看,馬勒交響曲比傳統交響曲多出哪些突破。

●馬勒獨特的交響風格(一)巨大的樂章結構。

交響曲本就結構複雜,馬勒的又是其中之最。

他第二、第五、第七號皆爲五樂章,都比傳統交響曲多出一個樂章。

第三號交響曲更被擴充到六樂章,光是首樂章規模就超過貝多芬第五號全部。

他可說把浪漫主義晚期的音樂美學推到極致。

(二)龐大的樂團編制。

馬勒認為「一首交響曲能建構一個世界」,最佳例子就是第八號《千人》,演出時把近千人搞上舞台,包括七位獨唱、三個合唱團、一個四管編制交響樂團、以及一大組打擊樂器和管風琴,堪稱表現主義之最。

講究音樂厚實感的他,往往把法國號、長號以及低音大提琴,加倍份量地配置。

儘管第四號企圖走古典精巧路線,但編制也很龐大。

(三)精巧的配器。

馬勒有著豐富的指揮經歷,勢力遍及卡塞爾、布拉格、萊比錫、布達佩斯、漢堡、維也納、紐約等音樂重鎮,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偉大的指揮,第一號到第八號交響曲都由自己指揮首演。

他巧妙融合作曲家與指揮家的雙重身分,將實務經驗用在創作上,因此無論是最纖細或最宏偉的效果,都處理得得心應手。

尤其對死亡、秋天等氣氛的掌握,既精準且寫實。

他曾在排練第二號交響曲時,大幅修改第二樂章樂譜,把大提琴改為與低音管同度音,拿掉雙簧管換用兩支長笛,並用長號奏出和絃,效果好到讓布拉姆斯都稱讚他「革命家之王!」。

他看似浪漫誇大的管絃效果,其實有古典精緻的內涵。

音樂由不同聲部輪唱進行,且讓聽眾清楚地感受到對位。

所以龐大樂隊卻呈現室內樂般的細緻,結構巨大卻內在邏輯清晰,音響效果令人驚歎!尤其是女聲與管絃樂的融合上甚為傑出。

他也勇於嚐鮮引用新樂器,像是曼陀林或是第四號交響曲中的變調弦樂。

(四)更多的個人企圖。

1860年7月7日生於波希米亞的喀里希特的馬勒,雙親是猶太人,他在十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

不過,這個家庭的小孩像是受到詛咒似的,多位都相繼夭折,在馬勒五歲、六歲、十一歲(兩個)、十三歲、十四歲時,都有兄弟死掉,所以他的童年到少年可以說被死亡、葬禮所圍繞,而對生死的思索也成為他交響曲發展的基調。

比起其他作曲家,馬勒的交響曲呈現更多的敏感,更多的技巧野心,也讓指揮有很大的詮釋空間,能在表面進行雕琢聲音的遊戲,也能鞭辟入裡的進入心靈探索,百家爭鳴的演出錄音,提供給樂迷無限欣賞樂趣。

●全套錄音並不多完成馬勒十首交響曲全套錄音的指揮不多,大多只錄前九首。

其中蕭提(SirGeorgeSolti)&芝加哥交響(Decca)、海汀克(BernardHaitink)&大會堂(Philips)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紐愛、倫敦交響(Sony)、庫貝利克(Rafaelkubelik)&巴伐利亞廣播(DG)四套可擇一收藏。

另有三套「準」全集,皆因一兩首未收錄,而未竟全功,但藝術價值更勝前四套:伯恩斯坦&阿姆斯特丹、維也納、紐愛(DG)、鄧許泰特(KlausTennstedt)&倫敦(EMI)、華爾特(BrunoWalter)&哥倫比亞交響(Sony)。

伯恩斯坦因作曲、指揮、教學多重身分與馬勒相似,再加上他的馬勒有強有力的說服觀點,因此他的馬勒交響曲錄音有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對馬勒入門者而言,我建議海汀克、庫貝利克、鄧許泰特三選一,因這些詮釋不會你太多先入為主的印象,妨礙了日後對其他版本的接受度。

這裡提到的七個全套版本,我在後續的個別推薦裡,就不再重複提到了。

說明:●第一號交響曲「巨人」很多人聽馬勒不從第一號開始,但我卻認為,這是他交響世界的濫觴,把第一號聽熟對欣賞他後續交響曲很重要。

第一樂章木管模擬杜鵑的叫聲,以及第三樂章揉合悲傷與搞笑的「送葬進行曲」都是欣賞重點。

版本選擇無須太挑剔,不要太怪異的詮釋皆可,華爾特、庫貝利克都不錯。

較特別的是萊因斯朵夫(ErichLeinsdorf),這位奧國指揮受到華爾特與托斯卡尼尼(ArturoToscanini)賞識,分別擔任過他們的的助理。

在他接任孟許(CharlesMunch)擔任波士頓交響音樂總監時,正好灌錄此曲。

他有些橋段的處理超乎常理的冷靜,令人耳目一新!No1推薦版本指揮&樂團(唱片公司) 推薦指數萊因斯朵夫&波士頓交響(RCA) ★★★華爾特&紐約愛樂(Sony) ★★★夏伊(RiccardoChailly)&皇家大會堂(Decca) ★★★馬舒(KurtMasur)&紐愛(Teldec) ★★梅塔(ZubinMetha)&以色列愛樂(EMI)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馬勒的好友畢羅(HansvonBulow)1894年2月12日死於開羅,遺體運回漢堡在聖米海里斯教堂舉行葬禮,在莊嚴的葬禮上合唱了克羅普修特克(Klopstock)的詩「復活」。

心情沉重的他,聽到這段合唱後感動不已,之後在漢堡完成第二號交響曲,透漏早期的厭世觀。

此曲更是貝多芬「合唱」之後,作曲家又一次將聲樂融入交響樂中。

1960年代之後,每年都有新錄音問世,一直持續到2000年,可見「復活」受歡迎的程度。

克倫培勒(OttoKlemperer)曾經錄過此曲七次,他與愛樂管絃的版本,弦樂的根基相當穩固,給予人十足的信賴感,不可錯過。

阿巴多(ClaudioAbbado)的DG4D版,有著溫暖堂音、細膩音色,錄音效果驚人,但是最感人的還是他抗癌成功,復出琉森音樂節的DVD版。

若論權威性,馬勒忠實樂迷卡普蘭(GilbertKaplan)的兩版都值得收藏,第一次它採用1970年國際版,熟讀所有細節,音樂中性、內在邏輯強,按譜就班毫無流氣。

新版則用被馬勒協會認定官方版本,明顯地嗅到更多自信與新鮮,讓人在細節中重新認識馬勒。

企鵝三星帶花的拉圖(SirSimonRattle)版,1988年極為轟動,獲得該年留聲機「管絃樂」、「年度錄音」兩項大獎。

他彷彿參透馬勒的生死思索,以一種大開大闔的態度來詮釋,展現二十一世紀首席指揮的企圖。

No2推薦版本指揮&樂團(唱片公司) 推薦指數克倫培勒&愛樂管絃(EMI) ★★★拉圖&伯明罕市交(EMI) ★★★阿巴多&維也納愛樂(DG) ★★★卡普蘭&倫敦交響(Coniffer) ★★★卡普蘭&維也納愛樂(DG) ★★★阿巴多&琉森DVD(EuroArt) ★★★●第三號交響曲「夏日夢境」第三號是演出時間最長的一首,通常需要100分鐘才能奏完,幾乎等於一部電影的長度,也是馬勒交響曲中我個人最愛的!此曲共六樂章,形式類似「交響清唱劇」,間接闡述大自然對他的音樂思想的影響。

第二樂章一開始英國管、豎琴吹著主旋律搭配著撥弦,之後換成高音弦拉奏主旋律搭配豎琴的撥奏,馬勒配器手法的熟練令人嘆為觀止!第三樂章遠方飄來的郵號聲音,則是這首交響曲聞名的特徵之一。

我十分喜歡伯恩斯坦&維也納愛樂DG版,以及鄧許泰特&倫敦愛樂EMI版。

而沙隆年(Esa-PekkaSalonen)&洛杉磯愛樂以及萊因斯朵夫&波士頓交響,是兩個新近的TAS發燒版,沙隆年表現「超齡」,語法沉穩內斂,在慢板樂章沙隆年的情緒處理完全展現大師的風範。

羅培茲柯布斯(Lopez-Cobos)&辛辛納提交響則處理得悶騷不濫情,而且有極佳的節奏感,顯然完全理解馬勒配器的精妙。

次女高音米雪兒‧黛揚(MichelleDeYoung)在第四樂章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

No3推薦版本指揮&樂團(唱片公司) 推薦指數鄧許泰德&倫敦交響(EMI) ★★★伯恩斯坦&維也納愛樂(DG) ★★★沙隆年&洛杉磯愛樂(Sony) ★★★萊因斯朵夫&波士頓交響(RCA) ★★★羅培茲柯布斯&辛辛納提(Telarc) ★★★泰頌湯瑪斯(MichaelTilsonThomas)&倫敦交響(RCA) ★★拉圖&伯明罕市交(EMI) ★★肯特中野(KentNagano)&柏林德意志交響(Teldec) ★★●第四號交響曲「天堂之歌」通常會推薦馬勒入門者,先聽第一號與第四號,第四號俗稱「天堂之歌」,樂曲性格愉悅明快,演奏時間也比前兩號短上許多。

第四樂章加入女高音天真活潑的唱和,成為全曲最受歡迎的樂章。

老大師錄音中,蕭提&卡娜娃Decca版以及克倫培勒&舒瓦茲可芙EMI版,堪稱兩大山頭,各寫下不可磨滅的聲音記錄。

塞爾(GeorgeSzell)率子弟兵克里夫蘭管絃樂團,於1965年錄下此曲,音樂顯露濃厚的德奧氣味,權威感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Telarc當家指揮列維(YoelLevi)與亞特蘭大交響,則在整體聲音均衡上達到一種極高的境地,那是一種細膩清純的美感,完全表現出馬勒要求的「極溫和的」境界,詮釋不落俗套。

亞伯拉凡尼爾(MauriceAbravanel)是一位傑出的馬勒及布魯克納的專家,尤其是他的馬勒交響曲更被認為是典範。

他以自身的多國籍經歷來體驗馬勒種族認同的困擾,細節處有諸多的巧思,相當符合馬勒交響曲室內化的美學觀點。

No4推薦版本指揮&樂團(唱片公司) 推薦指數塞爾&克里夫蘭(Sony) ★★★列維&亞特蘭大交響(Telarc) ★★★亞伯拉凡尼爾&猶他交響(Vanguard) ★★★克倫培勒&愛樂管絃(EMI) ★★★阿巴多&維也納(DG) ★★★萊納(FritzReiner)&芝加哥(RCA) ★★Wit&波蘭國立廣播管絃(Naxos) ★★蓋提(DanielGatti)&皇家愛樂(RCA) ★★●第五號交響曲第五號是馬勒交響曲的中流砥柱,也是繼第一號後又一首的純器樂交響曲,最知名的就是電影「魂斷威尼斯」所引用的第四樂章慢板,哀怨的弦樂主弦律緊緊地扣住人心。

巴畢羅里(SirJohnBarbirolli)&新愛樂的演出,已經是人手一版的超級經典。

但是「酷酷的」布列茲(PierreBoulez)&維也納,則創造此曲一種世紀末頹廢風味,他不以情緒性的表情、音量來取悅聽眾,而改以各聲部主題間的緊密搭配製造高潮,這種透過有機式的內部默契,所營造出來的效果,比起完全訴諸旋律線的情緒,來得更加堅實。

義大利指揮夏伊的馬勒第一號在日本備受好評,第五號也獲得Gramophone、BBCMusic雜誌的極高評價。

皇家大會堂管絃的音色晶瑩剔透,沒有絲毫的混濁感,彷彿用最好、最自然、解析力最高的相機拍照,畫質清晰且細節豐富。

(待續)No5推薦版本指揮&樂團(唱片公司) 推薦指數巴畢羅里&新愛樂(EMI) ★★★布列茲&維也納愛樂(DG) ★★★夏伊&皇家大會堂管弦(Decca) ★★★蓋提&皇家愛樂(Conifer) ★★殷巴爾(EliahuInbal)&法蘭克福廣播(Denon) ★★李汶(JamesLevine)&費城管絃(DG) ★★卡拉揚(HerbertVonKarajan)&柏林(DG) ★★杜南伊(ChristophvonDohnanyi)&克里夫蘭(Decca) ★★馬捷爾(LorinMaazel)&維也納(Sony) ★ 文章定位: 我要檢舉 台長: 歐頭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轉載】一位馬勒迷的心路歷程(馬勒傳作者/林衡哲) 【新片報到】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解析(林衡哲醫師/文) 多媒體音樂主義:尤瑞肯恩&馬勒「黑暗之焰」 人氣(52,806)|回應(5)|推薦(0)|收藏(0)|轉寄 全站分類: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個人分類:馬勒Mahler(2011逝世100年)|此分類下一篇:馬勒交響曲的錄音版本(下)此分類上一篇:多媒體音樂主義:尤瑞肯恩&馬勒「黑暗之焰」 回應(5) 推薦(0) 收藏(0) 我要回應 Hallucis Thanksforyourcomments. 對於只會買一個版本的我 你提供了個人的,但又很客觀的意見. 2007-09-2119:52:38 Yen 第一號裡 華爾特指揮的是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吧? 第三號 伯恩斯坦指揮的是紐約愛樂吧? 第二號的話...個人覺得祖賓梅塔指揮維也納愛樂的版本也不錯。

2010-02-1108:44:48 菲力貓 樓主對馬勒的作品可能需要再下點功夫。

這樣寫出來的內容會很有價值,謝謝你的分享。

2010-03-3012:46:55 TristanChu 歐頭有考慮將音樂,CD曲目評鑑與iPHONE軟體結合,利用每日推撥的方式來推廣古典音樂嗎? 2011-11-0823:34:20 美國黑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522:44:56 *回應人: E-mail: 悄悄話: 否 是(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回應內容: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自我介紹 歐頭 媒體人,樂評人。

愛聽音樂,也愛把內心感動「降階、解碼」,透過語言文字與您分享。

也希望您看... 關於本站 留言板 地圖 加入好友 站內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文章分類 當代音樂(30) 跨界融合(16) 歌劇‧舞蹈‧文學戲劇(33)電影相關(18)書Book(5)東方古典(3)美酒搭配樂(2) 曲類 (曲類)管絃樂(60)(曲類)室內樂(12)(曲類)弦樂(45)(曲類)鍵盤(31)(曲類)木管銅管樂(8)(曲類)打擊樂(1)(曲類)女聲(20)(曲類)男聲(30)(曲類)合唱重唱混聲(6) 唱片品牌(37) 獲獎唱片(15)DVD(33) News&Info(93) Q&A(12)音樂會評(5) 作曲家A-Z(1) 巴哈Bach(10)巴爾托克Bartok(1)貝多芬Beethoven(34)白遼士Berlioz(1)布拉姆斯Brahms(5)布魯克納Bruckner(2)德布西Debussy(2012誕生150年)(1)德弗札克Dvorak(3)蕭邦Chopin(3)海頓Haydn(4)李斯特Liszt(2011誕生200年)(8)孟德爾頌Mendelssohn(1)馬勒Mahler(2011逝世100年)(16)莫札特Mozart(10)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v(0)舒伯特Schubert(4)蕭士塔高維契Shostakovich(7)理查史特勞斯R.Strauss(5)舒曼Schumann(10)史特拉汶斯基Stravinsky(2)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9)華格納Wagner(8)卡拉揚2008(5) 最新文章 屏東演藝廳──屬於你我的藝文南方(二)屏東演藝廳──屬於你我的藝文南方(一)【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7【激盪.融合】演出團體Miyeon&Park【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6【激盪.融合】InspirationxFusion【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5【跨界‧無限】及【激盪.融合】演出團體「三個人」3peoplemusic【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4【跨界‧無限】演出團體DuoBud樂團【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3臺韓傳統樂器樂團【跨界‧無限】【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2《雍女傳》之演出者李翼【2018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系列報導-1新創盤索里《雍女傳》【世界之音・巴哈之魂】絲路合奏團歡慶20年攜手馬友友六度訪台 最新回應 【新片報到】西賽兒「我心嚮往」,(春藥)「小說‧電影‧交響曲」--看《魂斷威尼斯》的內在層次(上),(春藥)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解析(林衡哲醫師/文),(一炮到天亮)歌劇綜觀—看四百年來幾個改變歷史的關鍵轉折,(持久液)舒曼6管弦序曲,(持久液)【名曲漫談】王者之聲‧堂皇之感,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春藥)Decca化名演為永恆(下)依年代推薦八張Legends經典,(縮陰)【來看表演】貫穿帕格尼尼《24首奇想曲》的三大力量,(媚藥)【貝多芬計畫二部曲攻略關鍵】鋼琴協奏曲第一、五號,(一炮到天亮)【名曲漫談】布拉姆斯:三首小提琴奏鳴曲,(春藥) 本台最新標籤 屏東風潮藝術節、韓國狂潮、捌號會所、俄國管弦、畢羅、南德、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首度訪台、樂季、MNA 站台人氣 累積人氣:3,196,950 當日人氣:232 華文部落格決選入圍 連結書籤 馬勒愛樂協會古典啟示錄【廣播版】音樂日報JazzClubMuzikPuccini的酗人生蘇重爵士鐵皮屋頂上的牛豬頭翔的後浪漫天堂A博的夏康路線 更多>> 最新訪客列表 訂閱本站 RSS訂閱 (如何使用RSS) 加入訂閱 站方公告 【公告】Flash支援相關問題【公告】2020新聞台系統更新1.1【公告】個人新聞台服務認證公告【公告】第五批40款底圖將下線【公告】第四批52款底圖將下線 贊助商 TOP .廣告刊登 .消費者保護 .兒童網路安全 .AboutPChome .徵才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Copyright© PChomeOnlin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