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老師的教室:德國教育「從小分流」的隱形歧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德國,因為教育制度很早進行分流,老師在學生升學決策上往往扮演關鍵 ... 情況下,有移民背景的孩童比較容易受到留級待遇,是非移民學童的1.6 倍。

全產品速覽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陽光行動 聯合報數位版 聯合70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新聞話題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橘世代 myBeauty 寵物部落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HBL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聯副70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udn / 轉角國際udnGlobal / 文化視角 WhatsApp twitter 巴赫曼老師的教室:德國教育「從小分流」的隱形歧視? 2021/10/21戴達衛 德國從小開始分流的教育體系,長期以來被認為維繫技職體系與高教體系優秀並行的基礎,但從10歲就分流定終身,真的沒有差錯嗎?圖/路透社facebook 「打從一開始,我就覺得『學校』這個制度很詭異。

這種感覺持續至今...」 「有教無類」是存續至今的重要儒家教育理念,也是許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所追求的理想施教狀態。

然而很多時候,教師們會不知不覺因為種族、性別、宗教,或階級等因素,對個別學生產生歧見,導致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在德國,因為教育制度很早進行分流,老師在學生升學決策上往往扮演關鍵的「守門人」角色,其個人偏見容易使得學生的升學機會受阻,進而影響他們一生的職業生涯。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調查資料,2018年全國的學生組成佔比中,有10%為非德國籍學生,而高達三分之一的學生具有移民背景。

無論是對來自社會底層或具有移民背景的學童,德國的教育制度都設下各種「路障」,無法提供學生公平的發展機會。

導演瑪利亞・施佩特(MariaSPETH)的紀錄片作品——《巴赫曼老師的教室》(Mr.BachmannandHisClass,2021)——即是在處理這個被德國主流社會長期忽略的問題。

透過其攝影師友人介紹,施佩特幾年前就接觸到這部紀錄片的主角——年逾耳順的巴赫曼老師。

巴赫曼任教於格奧爾格·畢希納學校(Georg-Büchner-Schule),一間位於黑森邦施塔特阿倫多夫(Stadtallendorf)的綜合型中學。

綜合中學背後的初衷,是將不同學制的學童集合在同一個校園裡,藉此降低不同學制間的隔閡。

巴赫曼老師教授的班級正處在升學的關鍵時刻——六年級的第二學期,老師和父母必須共同決定學生未來的升學途徑。

導演和攝影師花了很多時間在課堂上旁聽、協助同學寫作業等,「開始錄影之前,他們倆就很常來課堂上作客,與這個班級培養出很深的情感。

」巴赫曼回憶。

導演的用意,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習慣他們在教室裡的存在,錄下他們最自然、沒有因為外人或攝影裝備產生防備的狀態,更貼近觀察這些背景不同的學生們,實際的校園生活。

無論是對來自社會底層或具有移民背景的學童,德國的教育制度都設下各種「路障」,無法提供學生公平的發展機會。

紀錄片《巴赫曼老師的教室》即是在處理這個被德國主流社會長期忽略的問題。

圖/《巴赫曼老師的教室》facebook ▌族群與階級刻板印象產生的偏見與阻礙 在德國許多地方,早在小學畢業之後(德國小學教育是四年制)就開始進行學制分流,但在巴赫曼所任教的學校,學生小學畢業後會先進入所謂「定向階段」(Orientierungsstufe或Förderstufe),讓他們有機會繼續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兩年。

不過進入七年級之後,學生仍然要被分流到不同學制:高級文理中學(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或最低階段的基礎職業中學(Hauptschule)。

從紀錄片中可發現,巴赫曼老師相當關心學生的升學志願,顯而易見地,他也知道這個決定對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相關研究指出,若學生父母具有移民背景或其本身來自社會底層,獲得高級文理中學推甄的可能性則顯著降低,即便學生的表現在客觀上並無差別,僅僅因為教師普遍認為這些家庭撫養孩子的能力較弱。

甚至有研究指出,在相同社會經濟條件下,閱讀能力不如移民小孩的當地學童,被推甄上實科中學或高級文理中學的機會反而高出許多,是移民小孩的1.7倍。

而在學習表現相同的情況下,有移民背景的孩童比較容易受到留級待遇,是非移民學童的1.6倍。

在德國許多地方,早在小學畢業之後(德國小學教育是四年制)就開始進行學制分流,但在巴赫曼所任教的學校,學生小學畢業後會先進入所謂「定向階段」,讓他們有機會繼續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兩年。

不過進入七年級之後,學生仍然要被分流到不同學制:高級文理中學、實科中學,或最低階段的基礎職業中學。

圖/法新社:facebook 示意圖片。

在相同社會經濟條件下,閱讀能力不如移民小孩的當地學童,被推甄上實科中學或高級文理中學的機會反而高出許多,是移民小孩的1.7倍。

而在學習表現相同的情況下,有移民背景的孩童比較容易受到留級待遇,是非移民學童的1.6倍。

圖/法新社facebook 2018年,曼海姆大學(UniversitätMannheim)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團隊透過實驗重新證明,老師們的刻板印象嚴重影響其對學生的評分標準。

該實驗對正在攻讀教育學程的準教師們進行分組測試,請他們批改一份實驗組事先設計好的德語課聽寫考卷,其中一組受試者拿到寫著德文名字馬克斯(Max)的考卷,另外一組則拿到土耳其文名字穆拉特(Murat)的考卷,除了名字之外,這兩份聽寫考卷的答案內容、藏在作答文章裡的錯字,全部都一模一樣。

果不其然,穆拉特比馬克斯的成績平均低了半個等級。

在此之前,同一個團隊也研究過移民背景對數學成績的影響。

兩年內,1,500名高級文理中學的學生定期參加考試,研究中發現,儘管語言能力和社會階層背景等條件相同,但移民家庭的孩子在同樣的表現下成績平均也低了半個等級。

在階級差距方面,德國的外來移民大多落入底層社會,具移民背景的小孩因此面臨就學與社經地位的雙重困境,其中部分小孩甚至經歷過戰爭的創傷。

然而在巴赫曼老師的教室,這些孩子的需求與潛能終於能夠獲得重視。

研究中發現,儘管語言能力和社會階層背景等條件相同,但移民家庭的孩子在同樣的表現下成績平均也低了半個等級。

圖/路透社facebook ▌從教室透視工業小鎮的發展與現實 巴赫曼老師班上的學生來自12個不同國家,他們的母語包含土耳其語、保加利亞語、俄語等外語,部分學生才剛開始接觸德語不久,導致課堂上的溝通相當困難。

這個班級的組成也反映出施塔特阿倫多夫這個工業小鎮的人口結構。

2.1萬人口當中,高達70%的人具有移民背景,大約5,000人為伊斯蘭教徒,且大部分學生來自工人階級家庭。

導演施佩特坦言,「某種程度上,施塔特阿倫多夫是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個主角。

」其黑暗的歷史和獨特的人口結構讓導演對這個城市產生興趣。

回顧這座城市的背景,1938年原名為阿倫多夫(Allendorf),只是座被森林包圍的偏僻小村莊。

納粹政權特別選擇這個地點建設歐洲最大的炸藥生產基地。

戰爭末期,納粹政府在此地部署將近1.7萬名外籍工人,其中大多數為強迫勞動者、戰俘和集中營囚犯。

導演施佩特說: 「對我來說,問題在於紀錄片中如何將這座城市特殊的過去與現在結合起來,在我看來學校是最合適的場域,而這個班級的文化組成反映了這座城市的生活現實和人口結構。

」 圖/《巴赫曼老師的教室》facebook 「對我來說,問題在於紀錄片中如何將這座城市特殊的過去與現在結合起來,在我看來學校是最合適的場域,而這個班級的文化組成反映了這座城市的生活現實和人口結構。

」圖/《巴赫曼老師的教室》facebook 二戰之後,在德國經濟起飛的1960年代,施塔特阿倫多夫再度成為焦點,納粹留下來的生產設施讓這座城市又轉型為工業基地。

當時為了填補勞動力的不足,德國政府開始向南歐及土耳其招募短期移工,巴赫曼老師班上孩子的阿公阿嬤也身在其中。

但因為德國長期將所謂的「客工」(Gastarbeiter)視為廉價勞動力,誤以為他們幾年後就會回到自己國家,政府和社會都不願意將他們納入成為德國的一份子,長期把他們排擠在外,集中在郊區的工人宿舍。

然而,結果卻是很多人選擇留了下來了,並舉家遷至德國。

當另一位老師在巴赫曼的班級課堂上,討論到「家鄉」這個概念的時候,無論學生或老師情緒都很激動。

來自摩洛哥的學生堅持「摩洛哥才是他的家」,雖然他兩歲半的時候就前往義大利,幾年後又輾轉到了德國。

同樣地,在德國出身的土耳其裔學生,也非常確定自己長大後要「回」土耳其生活。

德國無法讓這些小孩及其家人把德國視為自己的家,是政府多年來忽略了「融入政策」實際需要處理的事務,例如國籍取得、語言與文化課程,以及教育、就業等制度性歧視的後果。

德國無法讓這些小孩及其家人把德國視為自己的家,是政府多年來忽略了「融入政策」實際需要處理的事務,例如國籍取得、語言與文化課程,以及教育、就業等制度性歧視的後果。

圖/歐新社facebook 孤軍奮戰的巴赫曼老師透過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打破社會制度所設下的各種路障,超越語言、文化和宗教隔閡,讓教室成為學生能被完全接納又可以安心學習的避風港。

發放成績單的時候,巴赫曼說: 「成績不過是一時的快照,它們無法代表你們,並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很棒的青少年!」 最終19名學生當中,有8名獲得高級文理中學的推甄,有機會繼續升大學,每一位都是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先鋒隊。

「成績不過是一時的快照,它們無法代表你們,並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很棒的青少年!」作者戴達衛的電影映後座談會,活動請參考:【人權Café】線上映後座談圖/《巴赫曼老師的教室》facebook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不再歧視(上):德國客工文化,與一場失敗的融入政策 不再歧視(下):什麼樣的社會,讓土耳其移民不再信任德國? 「爸媽以為我是去夜店」——德國大學生的悠閒迷思 深度專欄 德國 教育 WhatsApp twitter 戴達衛 戴達衛(DavidDemes),德籍台灣居民,德國及歐盟時事觀察與評論家,清大社會所博士生,法蘭克福邦高等法院授權中德翻譯師。

作者文章 巴赫曼老師的教室:德國教育「從小分流」的隱形歧視?2021/10/21 綠黨旋風:德國政商全力封殺的「下一個德意志女總理」?2021/06/23 統一尚未成功:柏林圍牆倒下30年,一個西德家庭的東德記憶2019/10/10 德國ICE高鐵殺人案:「兇手是移民」的新聞掙扎2019/08/22 以血親之名的罪惡?德國「阿拉伯黑幫家族」的地下世界2019/05/29 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2019/04/03 最新文章 味覺連結的血緣認同:《沒有媽媽的超市》美國韓裔與飲食文化記憶2022/06/15 追尋川島芳子之謎:「男裝麗人」八卦害死的時代悲歌?2022/06/13 烏克蘭出版人布坦可對談後記:擺脫俄羅斯陰影的文化游擊戰2022/06/10 記者庫魯維加命案:反抗「巴爾幹屠夫」的良知新聞人2022/06/10 鏡頭前的「戰地共鳴」:專訪普立茲攝影獎得主MarcusYam2022/06/09 指尖穿梭網眼間:英國「編織男孩」,BforKnittingBoy2022/06/02 回應 最熱 唐山打人事件:中國女性的「受害者有罪論」 2022-06-1417:25 終於可以去日本:疫情開放赴日旅遊「觀光與風險須知」 2022-06-0816:17 轉角Daily/為出兵藉口舖路?習近平簽署的「非戰... 2022-06-1515:38 追尋川島芳子之謎:「男裝麗人」八卦害死的時代悲歌? 2022-06-1317:02 複製貼上麥當勞:俄羅斯「Vkusno&toch... 2022-06-1516:32 舌尖上的亞洲辣醬戰爭:「是拉差辣椒醬」全球斷貨危機 2022-06-1417:10 轉角Daily/頓內次克審判戰俘:3名烏克蘭「外籍... 2022-06-1013:28 鏡頭前的「戰地共鳴」:專訪普立茲攝影獎得主Marc... 2022-06-0914:11 轉角Daily/Fed升息抗通膨:美股和加密貨幣重... 2022-06-1413:59 味覺連結的血緣認同:《沒有媽媽的超市》美國韓裔與飲... 2022-06-1515:51 轉角國際臉書專頁 轉角國際udnGlobal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