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VS.台灣教育 「讓他自己學飛」與「千萬不可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其實根據我的觀察,德國和台灣對於小朋友的教育,真的有不少顯著的差異 ... 反觀德國人的整體意識都比較屬於自然成長派的思想模式,用這樣的思維教育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CrossingCampus
教育
德國教育VS.台灣教育──「讓他自己學飛」與「千萬不可以!」
讀者投書
2016/03/18
24181
PhotoCredit:
朋友來德國出差,到柏林拜訪我們,跟我們過了一個週末。
第一天週六我和啤酒先生和先生的兩個男孩,四人搭火車到柏林市,帶著朋友騎著腳踏車逛城市。
我們就像個小自行車隊,在柏林街頭探險,實踐自行車觀光城市概念!隔日星期天,朋友再度來到我們家,參與了我們真實的德式家庭生活。
德國家庭很重視週末的家庭生活,一起相處...
朋友來德國出差,到柏林拜訪我們,跟我們過了一個週末。
第一天週六我和啤酒先生和先生的兩個男孩,四人搭火車到柏林市,帶著朋友騎著腳踏車逛城市。
我們就像個小自行車隊,在柏林街頭探險,實踐自行車觀光城市概念!隔日星期天,朋友再度來到我們家,參與了我們真實的德式家庭生活。
德國家庭很重視週末的家庭生活,一起相處與彼此陪伴是最好的假日模式。
我們中午吃完了先生的招牌德國豬腳後,因為德國家庭很喜歡一家老小散散步,而我們家附近有美麗的河和花園以及國王城堡可以小散步順帶帶朋友觀光一下,我們就帶著朋友和滑著直排輪的男孩們一起去散步去!
我朋友也有個5歲的男孩,光看到男孩們直接滑著直排輪跟我們散步,就已經相當好奇。
一路上不斷跟我們討論「德國教育VS.台灣教育」的差別。
例如朋友說起,他老婆覺得直排輪是太過快速、刺激的活動,希望小孩不要常玩。
朋友的男孩是馬來西亞跟台灣的混血兒,在他個人心中,其實希望給孩子更多自由度學習。
其實根據我的觀察,德國和台灣對於小朋友的教育,真的有不少顯著的差異:
德國小孩自主性高,從小就很能自主的表達意見
德國小孩很能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很有主見,尤其早在六七歲時期,對自我意識開始有概念,這階段就讓他們自由表達想法,這是很好的養成階段。
德國父母通常不會強迫小孩做他們不喜歡的事,像是不餓時可以不用吃飯,德國父母不會強迫規定或餵食。
另外,德國教育觀念裡重視同理心,不會讓小孩壓抑情緒,喜怒哀樂都讓他們自然宣洩表達,父母也可透過孩子情緒發洩的過程,觀察小孩的變化,試圖了解孩子真實遭遇到的狀況和內心變化。
相對而言,在台灣,小孩多半會被告誡「不可以哭」或「不能生氣、鬧脾氣」。
德國小孩被鼓勵自由探索,在生活體驗中學習
我對啤酒先生小孩的第一印象:「兩個男孩倒掛在我們家門前的樓梯欄杆上,而且愛倒掛多久就多久......」
這是很有趣的地方,要是在台灣,家長可能早就擔心或制止了,但這兩個男孩則是只要能攀爬的地方就不會乖乖站著,卻從沒聽見先生說一聲「不!」
不是啤酒先生不擔心他們的安危,而是他會在一旁觀看、有時提醒。
而且,早先他們就在生活中讓男孩們不斷的去嘗試各種可能性:先生的男孩一個十歲、一個七歲,他們可以橫渡家附近大人都要遊上個半小時的大湖,他們可以六歲就自己滑獨木舟,他們可以看到大樹就直接往上爬。
前陣子下雪時,我們在家附近的天然滑雪場滑雪,整個滑雪場大大小小的小孩非常多,但卻沒有半點哭聲,不是摔不痛,而是都認知這是玩樂的代價。
摔倒了、摔痛了,摸摸自己還是爬起來繼續玩。
我說那是天然的勇敢練習場,自然在生活中體驗,也都會自己挑戰自己的記錄,都是潛在開發自己能力的一種方式!
德國小孩不是在保護的環境下成長
你在德國,往往可以看到社區或公園到處是小孩的遊樂園。
然後你會看到的小孩遊樂園充滿了冒險的感覺:首先會看到很多沙地,各種大小岩石,和木造的用來攀爬的屋子或設施,跟我們的公園軟墊和塑膠遊樂設施,截然不同!
我跟台灣朋友說過這些設計,他說:「你放心,我的小孩一看到就不會靠近,會直接說『危險呦』!」這聽來像是笑話,但也反映了德國人認為小孩在玩耍中,可以體驗各種可能的安全問題,這反而是訓練小孩可以透過體驗來學習:不當的玩耍可能會造成疼痛(當然還是有限度的)、或在玩耍中如何避免可能的危險發生,反而是這樣小孩都更能控制自己的玩樂能力。
相對台灣小孩多半備受保護,連玩樂起來都會受限,或被「眼神深深關注」,在德國的小孩感覺玩樂的自由度高,夏天更可以看到很多男生女生小孩們光著上身,穿著小內褲盡情地玩沙!
德國小孩順從自己內心,直覺好!膽大心細
也許我們亞洲或台灣社會真的感覺多些危險,所以我們從小被教育出門要很小心,如「不可跟陌生人說話」等。
但在德國,跟陌生人打招呼是很正常一般的事,我反倒覺得這對小孩是好事!因為當小孩自然接觸外面世界的各種人,他們可以運用天生的直覺,不好的人他們自然感覺怪異會表現回避!這就是直覺的養成。
反觀我們從小的限制,可能反倒容易讓自己常懷疑別人、或失去直覺的辨別能力。
有一次我和先生在火車上,遇到一群約十歲左右的小孩要去校外教學。
他們看著我翻閱著中文書,有兩三個便悄悄靠近我,默默觀察了一陣子後,一個小女生開始跟我們簡單對話,她說她觀察到我們中文書是直式的,然後提高興趣開始詢問關於我的書,也問起我和我先生如何溝通。
我先生一說:「我們是用英文溝通。
」他們就轉向我,開始跟我說起簡單英文問候,以及和我們各自握手、介紹彼此的名字。
然後更多小朋友圍過來,這時候正是學校剛教他們英文的時期,他們敞開心跟我說起英文,然後連忙跟隨車老師說他們跟我說了英文,孩子們感覺很開心也很自信。
最後當我們要下車時,是一群小孩跟我說再見!
這一段過程,我可感覺孩子們在直覺中可感覺到安全,然後觀察,然後可以擴展到跟陌生人自然交談!真心感到與其跟孩子說「不」,不如讓他們自己養成自我的直覺判斷力!
這些都是我跟著男孩們生活,感受到的德國小孩的不同。
如今在台灣,已經有很多新一代父母,開始歐美化開放式教育,但有時候父母好像又迫於大環境下的整體壓力或教育模式,對孩童教育還是採取比較保護或強壓的教育方針。
反觀德國人的整體意識都比較屬於自然成長派的思想模式,用這樣的思維教育下一代,自然會形成不同的成長過程。
在這裡,我看到德國與台灣小孩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小孩能不能全然做自己」,這看來應該很簡單,但我們都明白,在台灣,這恐怕連對成年人來說都不是很容易的事。
德國人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給孩子一雙翅膀,讓他自己學飛」,其實,對大人而言也何嘗不是如此?我在去年在德國開啟新的人生,一切從頭歸零、重新開始,我先生也給了我一雙翅膀,讓我在德國──學習飛!
《關於作者》
FrauBanana台中香蕉太太
2015年第一季前,是個近20年爆肝工作的廣告行銷人,在人生過了一朵花的年紀後以驚人式閃婚開啓人生新的篇章,快速閃辭在上海的工作,放下一切提著兩卡皮箱到德國結婚生活,人生下半場轉場當起了家庭主婦,從快轉到慢速的生活形態,文化差異的生活態度轉變,全德文的新語言溝通環境,德國在地化的生活模式啟動中,新開立部落格與臉書粉絲團「FrauBananaundHerrBerliner台中香蕉太太&柏林啤酒先生」分享德國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也不忘分享德國版的琴棋書畫。
部落格/臉書專頁
《關聯閱讀》
荷蘭小學生放學都在做什麼?──和朋友相約「到府試玩」!
從芬蘭看台灣:關於選擇,我們為何害孩子們如此茫然?
執行編輯:Christine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德國
教育
自主性
學習
FrauBanana
讀者投書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TOP
讀者投書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200名新世代作者,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也歡迎大家投稿給我們──換日線在等你的故事──
看更多
上一篇
從芬蘭看台灣:關於選擇,我們為何害孩子們如此茫然?
下一篇
「助教!你喜歡法國學生還是台灣學生?」──走進法國高中,我的課堂觀察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人際Networking
不是冷漠,是等待你先表達尊重──德國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上)
教育Education
會玩才是真本事──德國的學前教育
教育Education
德國教育現場:「不是害怕孩子受傷就不讓他玩」──他們有嘗試的權利
教育Education
未來人才的科技力、國際力、人文力,桃園教育最給力!
【未來人才進行式】EP1小紅帽創辦人林薇Vivi
熱門文章
1
家長名言:「燈不夠亮,眼睛會壞掉」──與西方家庭生活,他們卻不以為意?
2
名牌包與台灣菜市場200塊包包,為何我選後者?──我在紐約服飾業做「輔料採購」8年的真心告白
3
有「藝術界的東大」盛名,卻被學生戲稱「廢人製造大學」?──東京藝大,天才的日常
4
【我不想成師!】專訪YouTuber孫女:師大畢業、當過輔導老師,最終卻成為「街訪之母」?
5
38歲圓留學夢(二)原來這就是「家徒四壁」!出國讀書,你得把「出外靠朋友」發揮到極致
6
遠端工作好自由?當心公司一直在監視你!「在矽谷上班」那些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德國跟台灣教育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德國人:我們從小教孩子 ...
德國人民是一個相當務實的民族,我們從小教育孩子如何賺錢,因為沒有東西是免費的。讓人民具備進入社會養家活口的能力,是國家教育很重要的目的。
- 2巴赫曼老師的教室:德國教育「從小分流」的隱形歧視?
在德國,因為教育制度很早進行分流,老師在學生升學決策上往往扮演關鍵 ... 情況下,有移民背景的孩童比較容易受到留級待遇,是非移民學童的1.6 倍。
- 3臺灣與德國、芬蘭之考試與教育制度比較作者
我認為芬蘭的中等教育與臺灣有相似的地方,高中畢業前,需參加畢業會考,臺灣稱為. 「學測」,兩者都用來評估學生學習的成效,了解教育的目標是否有達成。 七、德國與台灣 ...
- 4德國與臺灣教育分流制度之比較研究
臺灣近幾年的教育改革當中,全面推展綜合高中以及多元入學方案為革命性的教育政策,而其背後的理念係以美國的教育制度為參考模式。然而美國綜合學校的合流制度是否適應 ...
- 5德國教育VS.台灣教育 「讓他自己學飛」與「千萬不可以!」
其實根據我的觀察,德國和台灣對於小朋友的教育,真的有不少顯著的差異 ... 反觀德國人的整體意識都比較屬於自然成長派的思想模式,用這樣的思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