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青少年觀看韓劇為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詳目顯示. Email地址: 轉寄. 展開. twitter. line · 電子全文 · 國圖紙本論文. 研究生: 唐淑珊. 研究生(外文):, Shu-shan Tang. 論文名稱: 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與行為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206.189.149.24)您好!臺灣時間:2022/08/0614:45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唐淑珊研究生(外文):Shu-shanTang論文名稱: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青少年觀看韓劇為例論文名稱(外文):TheRelationshipamongIdolAdmiration,ConsumingValueAndBehaviorTendancy—ACaseStudyofKoreanOperaWatchingofAdolescentsinCentralTaiwan指導教授:林孟璋、張真堯指導教授(外文):Meng-JangLin、Chen-YaoChang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系碩士班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學類:企業管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8畢業學年度:96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15中文關鍵詞: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行為意向、韓劇外文關鍵詞:Koreandrama、consumptionvalue、celebrityadoration、behavioralintention相關次數: 被引用:52點閱:4799評分:下載:1144書目收藏:8 本研究以青少年觀看韓劇之過程中,內心所形成之偶像崇拜為研究主軸,研究其如何影響青少年之購買行為,以及對消費意向影響程度為何?並對韓國消費商品市場業者提出策略性建議。

首先本研究針對中部地區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並將填答完整之問卷進行基本資料描述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再利用結構方程式對各相關構面進行分析與相關性探討,以了解偶像崇拜程度對青少年消費行為意向的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青少年的購買行為,受到偶像崇拜的「認同程度」影響,認知性認同對情感、社會價值有正向影響關係;情感性認同對功能、情感、社會、知識價值有正向影響關係;行爲性認同對功能、情感、社會價值有正向影響關係;情感、社會、知識價值對行為意向有正向影響關係,三個假設成立,表示偶像崇拜與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有顯著性的相關。

青少年觀看韓劇崇拜偶像內心產生的情感、社會、知識價值的重視,愈能增加青少年之行為意向。

最後,本研究提出行銷組合4P建議,期望對韓國消費性商品市場之業者有所助益。

Thisresearchaimstostudytheeffectofadolescents’celebrityadorationformingprocessthroughwatchingKoreandramas,andtoinvestigatehowitinfluencesadolescents’purchaseintentionandbehaviors.ThestudyofferssomestrategicsuggestionsonconsumermarketonKoreanproductdealers.ThesubjectsforthisresearchareadolescentsinthecentralTaiwan.Thestratifiedrandomsamplingwasemployedtoimplementthequestionnaire.Thedatagatheredinthisstudywereanalyzedquantitatively,includingdescriptivestatistic,reliabilityandfactoranalyses,andthenstructurefunctionwasusedtoanalyzeand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betweeneachrelevantdimensioninordertounderstandtheimpactofcelebrityadorationonadolescents’purchaseintention.Statisticalfindingsshowedthatthereisapositivecorrelationamongcognitiveidentification,whichwasinfluencedbytheidentificationwithcelebrityadoration,affectiveandsocialvalue.Affectiveidentificationhasapositiveinfluenceonfunctional,affective,socialvalue.Behavioralidentificationhasapositiveinfluenceonsocialandaffectivevalue.Affective,socialandknowledgeablevaluehaveapositivecorrelationwithbehavioralintention.Ifthesethreeassumptionsaretrue,itmeansthatthereisasignificantcorrelationamongcelebrityadoration,consumptionvalueandbehavioralintention.Thebettereffectofadolescents’celebrityadorationformingprocessthroughwatchingKoreandramastheadolescentshaveintheirmind,themoreadolescents’behavioralintentionincreases.Finally,thesuggestiononmarketingmix4P’smodelhasproposedinthisresearchinordertofacilitateKoreandealersinconsumerproductmarkets. 摘要I英文摘要II誌謝III目錄IV表目錄VI圖目錄VIII第壹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6第三節研究範圍與對象7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流程8第贰章文獻回顧12第一節韓國偶像劇之背景概述12第二節青少年與偶像崇拜16第三節消費價值28第四節行為意向34第叁章研究方法與設計38第一節研究架構38第二節變數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40第三節研究假說(Hypothesis)43第四節研究問卷的設計與抽樣44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49第肆章研究結果與分析61第一節樣本結構分析61第二節信度與效度分析64第三節因素分析68第四節人口統計變數在各構面之差異性分析72第五節線性結構模式分析80第六節假說檢定結果92第伍章結論與建議94第一節結論94第二節行銷意涵100第三節建議102第四節研究限制105第五節未來研究方向106參考文獻107ㄧ、中文部份107二、英文部份109表目錄表2-1-1偶像崇拜之相關研究文獻彙整摘要表22表3-2-1本研究構念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40表3-2-1本研究構念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續)41表3-2-1本研究構念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續)42表3-4-1問卷設計結構45表3-4-1問卷設計結構(續)46表3-5-1資料分析方法49表3-5-2研究架構模式之觀察變項參數表51表3-5-2研究架構模式之觀察變項參數表(續)52表3-5-3研究架構模式之相關符號表54表3-5-4變數的衡量方程式56表4-1-1人口統計變數次數分析表61表4-1-1人口統計變數次數分析表(續)62表4-2-1各構面之信度分析65表4-2-2本研究各項變數之效度67表4-3-1本研究各構面之因素主成份分析表68表4-3-1本研究各構面之因素主成份分析表(續)69表4-4-1不同性別在各構面之t檢定72表4-4-2不同零用金在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73表4-4-3不同就讀學校類型在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75表4-4-4青少年每週觀看韓劇不同天數在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76表4-4-5每次觀看韓劇花費不同時間在各構面之變異數分析78表4-5-1LISREL模式之整體配適度82表4-5-2潛在變數與其觀察變數關係之估計值(λx)83表4-5-3潛在變數與其觀察變數關係之估計值(λy)85表4-5-4潛在變數間關係之估計值87表4-5-5潛在變數路徑效果分析89表4-6-1研究假說驗證結果93圖目錄圖1-4-1研究流程圖11圖2-3-1消費價值的理論模式33圖2-4-1信念、感覺、態度、行為意向與行為之關係35圖3-1-1研究架構圖39圖3-5-1研究假說路徑模式53圖4-5-1本研究LISREL結構模式81圖4-5-2潛在變數與其觀察變數關係之估計值(λx)84圖4-5-3潛在變數與其觀察變數關係之估計值(λy)86圖4-5-4整體模式路徑圖88 ㄧ、中文部份1.小葉日本台(1998)。

日劇完全享樂手冊。

台北:紅色文化2.李秀珠(1996)。

衛星電視的節目規劃:從文化接近性談起。

廣播與電視。

35-58。

3.李丁讚、陳兆勇(1998)。

衛星電視與文化認同: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

新聞學研究。

(56),9-34。

4.李惠加(1999)。

青少年發展。

台北:心理出版社。

5.李佩真(1996)。

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6.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

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

廣告學研究。

(15),115-137。

7.岳曉東(1999)。

偶像與榜樣選擇的代溝差異--香港和長沙成年人的見解。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

27-51。

8.林英貴(1987)。

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9.林瑞端(2000)。

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10.紀淑芳(2000)。

韓劇在臺灣發大財:行銷全亞洲的韓國貨─韓劇。

財訊。

118-121。

11.高啟翔(2004)。

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

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新竹。

12.孫立群(1999)。

日本卡通對青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

碩士論文,政大新聞研究所,台北。

13.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

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教育學刊。

第10卷,267。

14.郭良文(1998)。

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

新聞學研究。

(57),127-157。

15.陳依秀(2004)。

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

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台北。

16.陳德愉(1997)。

小心!你的小孩正在變成日本人」。

新新聞週報。

(527),60-72。

17.張春興(1987)。

教育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18.郭為藩(1975)。

自我心理學。

台南:開山書店。

19.郭為藩(1996)。

自我心理學。

台北:師大書苑。

20.黃秋碧(1998)。

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21.陳美芬(1996)。

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

碩士論文,台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東。

22.郭致君(2001)。

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23.黃顗穎(2003)。

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

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台北。

24.陳月娥(1986)。

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型態、文化參與及文化認同之研究。

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研究所,台北。

25.陳怡君(2004)。

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26.陳建勝等著(2002)。

統計學商業與管理的應用。

台北:智高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7.童清峰(2000)。

韓”流”橫掃台灣島。

Onlineavailableathttp//www.viewcn.comdatevisited29Oct2001。

28.馮建三(1992)。

廣告的符碼:商品崇拜與消費社會的意義政治經濟學。

台北:遠流。

29.彭駕梓(1992)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手冊。

教育部輔導計畫叢書。

30.單葑(2002)。

百分百韓劇通。

台北:朱雀文化。

31.裴勇俊魅力讓代言商品商機無限﹗(2004年12月28日)。

自由時報。

32.鄭郁敦(1989)。

正視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問題。

教與愛。

(26),22-27。

33.蔡榮貴(1979)。

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21),281-399。

34.劉伯姬(2002)。

韓劇贏的DNA:製作費一集400萬堆出冬季戀歌的浪漫。

新新聞週報。

(800),50-53。

35.鄭昭明(1993)。

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台北:桂冠圖書。

36.劉安彥、陳英豪(1999)。

青年心理學。

台北:三民書局。

37.鄭慶宗(1989)。

青春偶像青少年次文化。

教與愛。

(26),7-8。

38.蔡州宙(1999)。

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漫畫人物認同之研究。

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39.劉曉倫(2001)。

國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碩士論文。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40.蘇宇鈴(1999)。

虛擬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

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

二、英文部份1.Bandura,A.(1969),PrinciplesofBehaviorModification,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2.Bronfenberner,U.(1960),Freud:Antheoriesofidentificationandtheirderivatives.ChildDevelopment.31:15-40.3.Cheng,S.T.(1997),PsychologicalDeterminantsofidolatryinadolescent.Adolescent,32:687-692.4.Douglas,M.&Isherwood,B.(1979).TheWorldofGoods.NewYork:BasicBooks.5.Erikson,E.H.(1963).ChildhoodandSociety(2nded.).NewYork:W.W.NortonandCompany.6.Engel,J.F.,R.D.Blackwell.AndP.W.Miniard.“ConsumerBehavior,”TheDrydenPress,pp.365(1995)7.Fiske,J.(1991).TelevisionCulture.London:Routledge.8.Freud,S.(1935),AGreneralIntroductiontoPaychoanalysis.JoanRiviere(trana),N.Y.Liveright.9.Hall,S.(1996),Introduction:Whoneedsidentity.InS.Hall&P.duGay(Eds.),Questionsofculturalidentity,1-17,London:StagePublications.10.Hirschman,E.C.,andHolbrook,M.B.,(1982)“HedonicConsumption:EmergingConcepts,MethodsandPropositions,”JournalofMarketing,Chicago:Summer.Vol.46,Iss.3;pp.92-101.11.Holbrook,andElizabethC.Hirschman,(1982),“TheExperientialAspectsofConsumption:ConsumerFantasies,Feelings,andFun,”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9,September:132-40.12.Holbrook,(1996),“CustomerValue-AFrameworkforAnalysisandResearch,”inK.P.CorfmanandJ.G.Lynch,Jr.(eds)AdvancesinConsumerResearch,Vol.23,Provo,U:AssociationforConsumerResearch,138-142.13.Holbrook,(1999),“IntroductiontoConsumerValue,”inMorrisB.Holbrook(eds)ConsumerValue:AFrameworkforAnalysisandResearch,Routledge,NewYork,1-28.14.Jhally,Sut,(1987).CodesofAdvertising:fetishismandthepoliticaleconomyofmeaninginconsumersociety.15.Kagan,J.(1958),“TheConceptofIdentification,”PsychologicalReview,65(5),296-30516.Kellner,D.(1992).Popularcultureandtheconstructionofpostmodernidentities.InS.Lash&J.Freidman(Eds.).ModernityandIdentity.Oxford:BasilBlackwell.17.Kotler,(2003),MarketingManagement,NinthEdition,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8.KimJai-ok,ForsytheSandra,GuQingliang,andMoonSookJae,(2002)“Cross-culturalConsumerValues,NeedsandPurchaseBehavior,”JournalofConsumerMarketing,Vol.19,No.6,481-50219.Lury,C.(1996).ConsumerCulture.Cambridge:PolityPress.20.Lai,AlbertWenben,(1995),”ConsumerValues,ProductBenefitsandCustomerValue:AConsumptionBehavior,”inFrankR.KardesandMitaSujan(eds)AdvancesinConsumerResearch,22,381-388.21.Morley,D.(1992).Television,audiences,andculturalstudies.London:Routledge.22.McCutcheon,L.E.;Lange,R.&Houran,J.(2002),Conceptualizationandmeasurementofcelebrityworship.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Feb2002;93,ProQuestPsychologyJournals,.67-84.23.McCutcheon,L.E.;Ashe,D.D.;Houran,J.&Maltby,J.(2003),ACognitiveprofileofindividualswhotendtoworshipcelebrities.TheJournalofPsychology;July2003;137,4;ProQuestPsychologyJournals,309-322.24.Parasuraman,A,Zeithaml,V.A.,&Berry,L.L.(1993).Thenatureanddeterminantsofcustomerexpectationsofservice”.JournaloftheAcdemyofMarketingScience,pp1-1225.Raviv,A.;Bar-Tal,d.;Raviv,A.&Ben-Horin,A.(1996),Adolesencentidolizationofpopsingers:Cause,expressions,andreliance.JournalofYouthandAdolesencent,35(5),631-35026.Rokeach.M(1968),Beliefs,attitudes,andvalues:atheoryoforganizationandchangeSanFrancisco,CA:Jossey-BassPub.27.Su,H.(1999).AllthingsJapanese:Children’sTVviewingandspendingonimportedculturalgoodsinTaiwan.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9(2):60-78.28.Sheth,BruceI.Newman,andBarbaraL.Gross,(1991),ConsumptionValuesandMarketChoices:TheoryandApplications,Cincinnati,OH:SouthwesternPublishing.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 2. 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 3. 台北地區國中生電視明星認同研究 4. 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 5. 台北地區國中生偶像崇拜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6. 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型態、文化參與及文化認同之研究 7. 國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8. 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 9. 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 10. 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 11. 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 12. 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 13. 韓劇對台灣赴韓旅遊人次之影響   1. 6. 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

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

廣告學研究。

(15),115-137。

2. 7. 岳曉東(1999)。

偶像與榜樣選擇的代溝差異--香港和長沙成年人的見解。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

27-51。

3. 10. 紀淑芳(2000)。

韓劇在臺灣發大財:行銷全亞洲的韓國貨─韓劇。

財訊。

118-121。

4. 13. 張酒雄、陳枝烈、簡慶哲、張淑美(1993)。

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教育學刊。

第10卷,267。

5. 14. 郭良文(1998)。

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

新聞學研究。

(57),127-157。

6. 16. 陳德愉(1997)。

小心!你的小孩正在變成日本人」。

新新聞週報。

(527),60-72。

7. 34. 劉伯姬(2002)。

韓劇贏的DNA:製作費一集400萬堆出冬季戀歌的浪漫。

新新聞週報。

(800),50-53。

  1. 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從文化接近性談起 2. 青年粉絲對韓國偶像崇拜、周邊商品知覺價值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3. 偶像崇拜、消費價值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青少年觀看臺灣偶像劇為例 4. 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 5. 台灣消費者之韓劇行銷組合滿意度、跨文化認同、來源國印象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的研究 6. 置入性行銷、休閒涉入與依附影響關係之研究-以韓劇為例 7. 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 8. 青少年偶像崇拜傾向與崇拜延伸消費之研究 9. 青少年偶像崇拜與周邊商品消費行為之研究 10. 置入性行銷所造成之虛擬體驗對旅遊意願的影響-以韓劇為例 11. 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 12. 觀光地點置入韓劇的行銷效果研究 13. 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之研究---以高中職為例 14. 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 15. 大學生對韓劇的戲劇元素之觀感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