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要(佛陀教導的修證法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使阿羅漢聽了以後,發心修行,知苦諦生死,斷集諦煩惱,慕滅諦涅槃,修道諦法門。
... 古人對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諦,上二 ...
佛法概要
(佛陀教導的修證法門)
明暘法師著
第一節聲聞行果——四諦法門
第二節緣覺行果——十二因緣法門
第三節菩薩行的內容——六度法門
第四節佛法的核心——緣起與因果
第五節台賢兩宗對佛法的判攝
第二章 佛陀教導的修證法門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的教法,總的說來是說阿羅漢、辟支佛、大乘權教菩薩、實教菩薩實踐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法、三心、四願各種法門。
現在介紹如下:
第一節 聲聞行果——四諦法門
(一)阿羅漢的概念
阿羅漢有三層意思:
第一殺賊:意即殺掉煩惱之賊。
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定,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即五陰中的受陰與想陰的煩惱,也就是見惑煩惱與思惑煩惱,斷得乾乾淨淨,得到我空真智,證入阿羅漢果,了脫分段生死。
阿羅漢人子縛煩惱雖斷,還有果縛這個色身,他知道五陰之中是無我相可得,可是對五陰之法還未知當體即空,認為實有五陰之法,所以說但知我空,不知法空。
因此阿羅漢又叫做愚法聲聞,得證有餘依涅槃,還要努力前進,加行用功,來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從空出假,才能稱為大阿羅漢,得證無餘依涅槃。
這就是殺賊的道理。
第二無生: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跳出了三界生死輪迴苦惱,要經過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個階段。
須陀洹初果聖人,還要到天上,人間各七返受生。
斷除八十八使見惑之外,又斷了九品思惑的前六品。
斯陀含二果聖人,一生天上,一來人間,進斷欲界的後三品思惑。
阿那含三果聖人,雖不來欲界受生,但依然住在色界天中進斷七十二品思惑,所以說只有阿羅漢果,才是真正無生。
這就是無生的道理。
第三應供:就是應當受到天上、人間的供養,因為阿羅漢,既然證得了道果,堪受人天的敬仰,供養禮拜,為眾生作大福田。
我們寺廟裏如果有信眾打千僧齋時,就會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化身來應齋主的供養,令布施的施主得大福田。
佛教裏有這樣四句祝願的偈文:「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個弟子名叫阿少兔樓陀,我們中國話稱為無貧尊者,在因地修行時,做一個種田的農民。
有一天中午,他正在田裏種地,帶了一包粗米飯菜,用作午餐。
正巧來了一位辟支佛遊戲神通,隨緣出現,再到世界上來化現做一個貧僧。
他遵守佛的乞食制度,七天下山一次向施主們乞食。
這一天,化來化去,連化七家都沒化到,就空缽回來。
路過田間,這位農民見到老和尚就問:「老師父您今天緣法好嗎?飯菜化到了嗎?」老和尚歎了一聲說:「不用提了,什麼都沒有化到。
」農民一聽,立即產生同情憐憫的心。
想到了今天老師父沒有化到飯菜,回去就要挨餓七天,再下山來化。
因此就發大心,把自己所帶的飯菜,誠誠懇懇地雙手捧著供養老師父。
他以慈悲心接受了這份飯菜。
飯吃完以後,就遵照佛陀的教導,念誦祝願偈文:「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
」老和尚祝願完畢,就回去了。
再說這位老農民餓了肚子,到下午收工的時候,對面突然跳出來一隻金光閃閃的兔子,一跳一跳地跳到農民的背上不肯下來。
這位農民吃了一驚,趕快回家,叫他妻子把背上的兔子捧了下來。
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金兔子呀!從此以後這位農民的家庭生活一天天的幸福起來。
這是現世供養一位辟支佛所得的花報。
轉生以後做一個名叫無貧尊者。
他在九十一劫這麼長的時間內,生生世世不受貧困的果報,享受榮華富貴。
這件事說明供養一位辟支佛所得到殊勝的果報。
以上所講的即是阿羅漢具足有殺賊、無生、應供的三種道理,也是五種不翻之中的多含不翻。
什麼叫做五不翻呢?印度佛教經典,翻譯到我國,有五種的內容不能翻譯。
第一尊重不翻。
例如「般若」二個字,如果翻譯為智慧,就不夠尊重,所以經中依舊保留般若二個字,如果一定要翻譯,翻做淨智妙慧(智慧),也只是勉強的翻譯。
第二順古不翻。
例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要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具足名號,但古來譯經法師,都保留不翻,表示對佛尊重的意思,所以不翻。
第三是多含不翻。
例如阿羅漢。
因其意義包含有三種道理,所以不翻,又如比丘一詞也是多含不翻。
第四秘密不翻。
例如經中諸陀羅尼,係佛之秘密語,微妙深隱,不可思議,故不以義譯之。
第五此方所無不翻。
例如庵摩羅果等,因為這個果品是印度特有,我們中國沒有,所以不翻。
(二)四諦法
阿羅漢小乘聖人所修學的是四諦法門。
四諦是苦集滅道四種,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道理。
也是釋迦牟尼佛對小乘聖人阿羅漢說的。
佛成道以後,經過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維研究,觀機施教,就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門。
這就是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什麼叫做三轉呢?
第一示相轉:佛對二乘人指示出四諦真實之相。
佛說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
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勸修轉:佛說此是苦、你當離。
此是集,你當斷。
此是滅,你當證。
此是道,你當修。
第三作證轉:佛說此是苦,我已離。
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
此是道,我已修。
每一諦都有示相、勸修、作證三轉,三四十二,因稱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使阿羅漢聽了以後,發心修行,知苦諦生死,斷集諦煩惱,慕滅諦涅槃,修道諦法門。
使他們覺悟,苦是三界內分段,變易生死的苦果;集是三界內見、思二惑煩惱的苦因;滅是三界外涅槃的樂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樂因。
這就是三界內、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稱為示相轉。
佛對小乘人指示出苦集滅道四諦的體相以後,又積極地勸勉他們,既知之後,就要精進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法門,斷見惑與思惑煩惱,跳出生死輪迴,得證不生不滅的涅槃。
稱為勸修轉。
由於小乘人,雖然願意修道或恐中途發生懷疑,這樣修行是否能夠得道呢?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經歷來作證說:「我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
我就是經過這樣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
」稱為作證轉。
四諦法門的具體內容:
第一,苦諦:是三界內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三苦,一、苦苦。
眾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風大、火大的四大色身。
人的色身,是眾苦根本,所有種種苦惱環境要逼迫此身,由這個身體去受苦。
古人說:「身是眾苦之本。
」又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
」獅子峰禪師說:「只這色身,唯信身為苦本,縱貪世樂,示知樂是苦因。
」這叫做苦苦。
二、壞苦。
我們現前所受一切環境、無論是苦、是樂、都是生滅無常,虛偽不實,如夢中之境,空中之華一樣,幻化非真。
縱然有些環境所謂是「樂」,可是樂不長久,樂盡悲生,又是痛苦。
須知世界有成、住、壞、空,萬物有生、住、易、滅,眾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生滅敗壞。
這叫做壞苦。
三、行苦,即第七識行陰遷流,剎那剎那,念念生滅,時刻不停。
如孔夫子,看流水時,感歎地說:「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這就是說,行陰遷流之苦,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眾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
色界四禪天的天人,雖然是離欲清淨,沒有苦苦,可是還有壞苦、行苦。
無色界四空天的天人雖然修四空定,還是難免行陰遷流,念念生滅的痛苦。
總之三界諸天,就是最高一層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壽命八萬大劫之長。
但是他們和所有的天人一樣,天福一旦享盡,還要墮落下來,隨業受報。
經裏說過:「八萬劫終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又說:「布施持戒生天福,尤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時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
」
從前有一位皇帝,精通佛法的行陰道理。
有一次下了一道聖旨,召集全國名山古寺大德高僧,來朝晉見。
許多大和尚都衣冠齊整來見皇帝,同時陛下又囑咐侍衛人員說:等到各位高僧來到時,要他們從刀叢之下進來,而且要大振軍威。
就在這個時候,許多大和尚突然聽到此事,大吃一驚,十分害怕,紛紛跪下。
只剩下一個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他卻安然不動地從刀叢中進來朝見。
皇帝問:和尚,難道你不怕死嗎?答:「我從無量劫以來,也不知受了多少生死,難道今天還怕死嗎?」皇帝聽了這話,非常歡喜地說:「你知道行陰了!」這就是行陰遷流之苦啊!
什麼叫做八苦呢?一、生苦。
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
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二、老苦。
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長,由長而老,這是發展規律。
過去有位禪師說得好:「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
」說來真是有許多痛苦臨身。
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三、病苦。
人生在世,四大不調,百病叢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長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醫務工作者,更會有深刻體會。
四、死苦。
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沒有一個人是生而不死的,這是自然規律,千古不變的客觀事實。
任你縱有千般快樂,可是無常終要到來。
所謂浮生易度,豈是久居;幻質非堅,終歸磨滅。
人至死時,四大分散,百苦臨身,無常一到,萬事皆休,苦不可言。
釋迦牟尼佛有次問幾個弟子:「人命在幾許?」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間。
」佛說:「不對。
」又問另一個弟子,答曰:「人命在飲食間」,佛說:「也不對。
」我們一起來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時間裏呀!佛最後又問一個弟子,那人說:「人命在呼吸間。
」佛說:「對了。
」我們人的生命,實實在在是一息不來,嗚呼哀哉,千秋永別,萬事皆空。
佛經裏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佛就是要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惱,堅決出家修行。
五、愛別離苦。
我們人對於眷屬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愛。
一旦生離死別,真是萬分痛苦,所謂回天無術,代替不能,淚如雨下,心似刀割,悲傷慘痛,十分痛苦。
古人說「夫妻是緣,或善緣,或惡緣,因緣相會。
兒女為債,或要債、或還債、無債不來。
」我希望大家把這種道理認識清楚,自然會心安理得,離煩惱苦,得清淨樂。
六、冤憎會苦。
我們每當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
特別是眷屬之中的冤家對頭,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開,離也離不了,生活在一起觸目驚心,真是痛苦。
古今中外,這類事例很多。
七、求不得苦。
人生在世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是財、色、名、食、睡五欲環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萬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
譬如人們求功名顯耀,反而名落孫山,求人丁興旺,反而斷子絕孫,求發財致富,反而貧窮困苦,求長壽健康,反而夭亡短命,這是所求不如意,所願不從心,痛苦萬分。
八、五陰熾盛苦。
這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煩惱之火,在我們心中焚燒,我們常時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悶,有口難言,說不出的痛苦。
上面所講這八種苦,都是人人親身感受,無法避免的苦惱。
三界之內的眾生,尤其是人道眾生,都是隨業因而感受苦果,不單有三苦、八苦。
其實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無量無邊的苦惱。
所謂「千人千般苦,個個不相同。
」各人痛苦各人當,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業報各人受,各人吃飯各人飽,說明無量諸苦,皆由人們起惑造業的結果,要知道苦的來源,須要明瞭集諦。
第二,集諦:是三界內的苦因,集意謂集聚,把見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統統集聚起來而成業因,隨業感報,所以招感苦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苦果。
見惑就是由知見方面所產生業因。
見惑是以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五利使為主體。
什麼是五利使呢?一、身見:眾生因為有了身體,所以就有我見的生起,然後就會產生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的四種煩惱心,這叫做身見。
二、邊見:就是有了我,所以就產生了斷見或常見二種邊見,斷見認為我們人死後,魂歸於地,什麼都沒有了,一滅永滅了。
常見,認為人死後,今生是做人,來生也會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遠不變。
不管是斷見,不管是常見,都會使我們眾生做出種種惡業的,故稱邊見。
三、邪見:指反對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寶。
四、見取見:指非果計果。
外道所修種種無益的苦行,取著我見、邊見、邪見,未證聖果,妄執已證。
五、戒禁取見:指非因計因。
外道所修種種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
錯誤執著修此苦因,可獲最上涅槃妙果。
五利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大,造業受報速度快。
見惑有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諦來分配,是以欲界、色界、無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滅、道四諦,每一諦各具小使多少不同。
欲界:苦諦具十使,集諦具七使,滅諦具七使,道諦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
色界:苦諦具九使,集諦具六使,滅諦具六使,道諦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
無色界:苦諦具九使,集諦具六使,滅諦具六使,道諦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
所以三界四諦合起來總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見惑煩惱。
古人對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諦,上二不行瞋」。
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業因,是以貪、瞋、癡、慢、疑五鈍使為主體。
五鈍使:一、貪心,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者是財、色、名、食、睡五種可欲環境,生起執著貪愛的妄想心。
二、瞋心,對違背了我所貪愛的欲境,生起瞋恨心、憤恨惱火。
三、癡心,是癡迷無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別,糊裏糊塗,昏昏擾擾,做諸惡業。
四、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無人,貢高我慢,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輕慢別人。
五、疑心,對於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
對一切事物心懷疑慮,妄生煩惱,是非紛起,做諸惡業。
五鈍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業受報也慢。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來分配,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具足九品。
色界的四禪天:一、離生喜樂地。
二、定生喜樂地。
三、離喜妙樂地。
四、捨念清淨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
無色界四空天:一、空無邊處天。
二、識無邊處天。
三、無所有處天。
四、非想非非想處天。
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
這樣三界九地,總共合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煩惱。
依惑造業,隨業受報,這就是佛教所講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輪迴的規律,這叫做集諦。
第三、滅諦:是出世的果。
滅是寂滅,就是羅漢所證的寂滅涅槃。
他們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斷除了見思煩惱之惑,滅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證入不生不滅的有餘依和無餘依涅槃樂果,這叫做滅諦。
滅諦是指的滅除煩惱和生死之累,就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滅去貪瞋等煩惱和善惡諸業,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還有現在殘存的色身,名有餘依涅槃;要是灰身泯智,連現前的果報色身也拋棄了,便名無餘依涅槃。
第四、道諦: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這個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門,不但小乘阿羅漢可依此修行,就是大乘菩薩也要依此道品修行。
但是修法不同,理論不同,觀點不同。
以四諦為例,就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漸次增進,步步高深。
《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就是無量道品,亦在其中。
」《涅槃經》說:「若人能觀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現在將三十七助道品作大略的介紹。
一、四念處,念是我們能觀照的智慧,處是所觀照的境界。
以智觀境,叫做念處。
一、觀身不淨,我人發心修行,首先要以智慧來觀照四大合成的身體,本來就是一個不清淨的軀殼色身。
從過去方面來觀察就是種子不淨,它是父母精血結合而成身體。
從現在來觀察。
我們身體是七竅九孔常流不淨東西。
例如痰淚精液,大小便等種種不淨,真是一個皮包膿血的臭皮囊。
獅子峰禪師說:「歎此身無有是處,奈誰人都被他瞞,筋纏七尺骨頭,皮裹一包膿血。
」這個法語,真是說得很透徹。
到了死後,又有未來的不淨。
有九想觀:一膨脹、二青瘀、三壞想、四血塗、五膿爛、六啖思、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
多貪眾生要修不淨觀。
這是因病下藥對症開方的辦法,藥到病除,可以出離生死苦海。
二、觀受是苦,受是領受,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夠領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這叫做受。
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捨受三種、當六根緣六塵時,接受不稱心,不愉快的環境,心中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煩惱,這是苦受。
如果根塵相對產生稱心合意,愉快歡樂的感覺,這是樂受。
可是世間之樂,樂不長久,樂極生悲,又是痛苦,所以說樂是苦因,如果逢到不苦不樂的壞境,是捨受。
這是心中昏昏迷迷,不喜不惡,無所記別、悶悶無知、亦是痛苦。
因此說明,凡有領受都是痛苦,所以稱為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心指第六意識妄想心,此心生滅不停,緣慮塵境,種種分別,作善作惡。
但我們發心修行要以第六意識妄想心為依據,所以此心是善惡的根源,此心以生滅無常為特徵。
我們修行就是要收住這個心猿意馬,不令它東奔西馳妄想紛飛。
《金剛經》說:「云何降伏其心。
」就是要降伏這個妄想心。
四、觀法無我,法是諸法。
世界上所有的有情眾生,無情萬物總稱為諸法。
我們以智慧來觀察一下,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虛妄而生,因緣別離,虛妄幻滅。
都是虛妄不實。
生滅無常,於諸法之中,本來沒有我相可得。
眾生一向妄認地、水、火、風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
根本就是錯誤的,是妄執心身,以為實我,妄認諸法,以為真實之法。
這如同翳眼見空華一樣,空中從來沒有花、因為眼睛生了翳子,所以無中生有,見有空華。
生起貪瞋癡三毒三心,做出種種惡業,依因必定感果,有業必定受報。
我們能夠從觀照而得到覺悟,一切諸法無我可得,一切諸法虛妄不實。
修無我觀,一定可以了生脫死,斷惑證真。
所以釋迦牟尼佛臨終時,囑咐弟子要依四念處而住。
這四念處法門的重要性,可以想見。
總之佛教所講的因緣觀點,真是普遍真理,無論是大乘小乘,同是一個論點,時節因緣是不可思議。
真所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不論是善法惡法,因法果法,佛法眾生法,生死法,涅槃法,統統都離不開因緣、因果的規律。
二、四正勤。
一、已生惡令斷。
二、未生惡勿生。
三、未生善令生。
四、已生善令增長,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理。
我們以智慧來觀察,正好精進,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癡三毒,把四正勤作為助道法門來勤修苦練、斷惡生善,故名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
因為它能夠發出種種神通妙用,凡是所有的願求,都能得到一切如意,稱心滿足。
現以修行淨土法門,來解釋四如意足道理。
一、欲如意足,欣慕西方極樂淨土、發願念佛。
二、精進如意足,往生西方就能夠得到三種不退,即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圓滿證入。
三、念如意足。
現在所發的菩提行願,已經正是念念不捨。
四、慧如意足。
佛的智慧,能夠一天天任運增長。
這就是四如意足。
四、五根,五根就是信根、進根、定根、念根、慧根。
根有二種意義。
一、能持,譬如一棵樹有了根,就能生出枝葉,不會枯焦。
二、能生,譬如樹有了根,就能開花結果得到成熟。
一、信根。
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法門。
二、進根。
修行正道及助道種種善法勤求不息。
三、念根。
除多念正道及助道種種的善法外,更沒有其他散心雜念。
四、定根。
收攝其心,要在正道及助道之中,念念相應不使散失放逸。
五、慧根。
修行正道及助道法門,能夠慧照分明。
蕅益大師說:我們修觀,觀照苦集滅道四諦的時候,慧照分明。
觀苦諦當體就是法身;觀集諦貪瞋癡三毒,當體就是般若妙智;觀道諦本來就是解除之因;觀滅諦當下就是解脫之果;即是慧根。
這就是五根的道理。
五、五力,五力就是五根得到發展和增長,所以就能夠具足很大功用。
不會為其他疑惑懈怠煩惱之所折伏,反而能夠摧伏疑惑與懈怠等其他煩惱。
一、信力。
由於信根得到增長,能夠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
能夠破除眾生不能成佛的疑惑,能夠破除一切邪見,不會為邪法所動搖。
更能夠破除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種種煩惱。
這叫做信力。
二、進力。
由於信根精進增長了,能夠破除身心方面的種種懈怠。
不存身見,能夠耐勞忍苦,破除身的懈怠。
使心不昏昧,沉沒,破除心的懈怠。
能夠成辦出離生死大事,這叫做進力。
三、念力。
由於念根增長,能夠破除空有二邊的邪念,成就出世間中道正念的功德,這叫做念力。
四、定力。
由於定根增長,能夠一心不亂,破除散亂心與妄想心;而發出事一心不亂與理一心不亂的禪定三昧。
這叫做定力。
五、慧力。
由於慧根增長,所以能把我們自性慧光,透露出來,能夠破除三乘聖人所斷的見思煩惱和菩薩所斷的塵沙無明煩惱。
煩惱就是黑暗,只有智慧光明才可以破除黑暗,能夠使真正的智慧得到顯發,這叫做慧力。
六、七菩提分,又稱七覺分,由於五力的慧力,所發生的無漏智慧,有善能覺了,所以才有這個七覺分:一、擇法覺分。
就是以智慧觀察一切諸法,什麼是真,什麼是偽,我們了知五蘊皆空是真,妄執我法實有是偽,我們用智慧來抉擇分明色受想行識五蘊,本來無我,不妄執他為我。
五蘊諸法本來虛妄不實,不妄執為實。
這樣簡別明瞭,就與無漏智慧相應。
這叫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我們在精進修道時,能夠一心精進永不退失,一心修道不倦不怠,慧照分明,決擇正修,不修外道所修的苦行。
精進修持六度、四攝等菩薩所修之道。
這叫做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由於慧照分明,善能覺了諸法安住真實之境,生大歡喜,這叫喜覺分。
四、除覺分。
我們在用功時,能夠斷除五利使、五鈍使的十使煩惱。
慧照分明,善能覺了,以真正智慧來破除黑暗煩惱,這叫做除覺分。
五、捨覺分。
對於現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全是虛妄不實,如空華、夢影,都是虛幻不實,永遠捨除它,不著於境,這叫做捨覺分。
六、定覺分。
人在修習禪定時,以智慧來觀察了知於四禪四空天人以及外道所修種種世間禪定,都是虛假不實,生滅無常,並非真實,不生種種愛見貪著之心,定力充足。
這叫做定覺分。
七、念覺分。
修行三十七道品,可以出離世間生死輪迴,可是在修禪定時,應慧照分明,善能覺了。
要使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如車子的兩輪,如飛鳥的兩翼。
如果定力太過,心生昏沉,馬上就用擇、進、喜三個覺分來審察,提起。
如果慧力太過,心生浮動,就用除、捨、定三個覺分來對治、收攝。
一定要定慧均等。
這叫做念覺分。
七、八聖道分,又稱八正道。
以修行無漏聖法叫做正、能通涅槃叫做道。
一、正見。
我們修見四諦無漏行觀法門,要慧照分明,見理正確,修此行觀,可以不漏落生死輪迴,這叫正見。
二、正思維。
與無漏心四諦行觀相應的思維,以四諦智慧,發動四諦觀的覺知,等量四諦之境界,為使智觀得到增長,可以斷惑證真,入大涅槃,這叫做正思維。
三、正語。
修四諦觀,以無漏智慧捨除四種邪命,1、方口食,如遊說四方等,2、維口食,如咒術、算卜等,3、仰口食,如仰觀星宿等,4、下口食,如不務正業等,不以四種邪命而自為生活。
要收攝口業,不妄言、綺語、惡口、兩舌。
這叫正語。
四、正業。
修無漏慧,要消除身根一切邪業,住於清淨梵行之中,不做其他殺、盜、淫等不正的行為,這叫正業。
五、正命。
從無漏慧,消除身口意三業之中的五種邪命,1、詐現異議,做與人不同的奇怪事,使人對他信仰。
2、自說功德,誘動人心。
3、占卜命相,預報吉凶。
4、高聲現威,令人敬畏。
5、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
這五種邪命,都是邪心取利,以謀活命,修行之人,應該住在清淨正命之中,以道自活,能夠增長法身慧命,這叫做正命。
六、正精進。
以無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進,不疲不倦,念念相應,行智一如,這叫做正精進。
七、正念。
修無漏慧,要消除妄念,一心專念真如實際,佛果菩提乃至萬行莊嚴的道果。
就叫做正念。
八、正定。
與無漏慧,得到相應,得入正定遠離不定、邪定、有漏禪定等、這叫做正定。
以上所講三十七助道品法門,就是說我們修行道品,一定可以助成佛道,這就是出世間的道諦,依因感果得成滅諦涅槃。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感果。
就四諦來說,苦是集的果,集為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為滅的因。
若沒有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無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故四聖諦,照順序來說,該是先因後果,則為集苦道滅。
因為果易曉而因難知,欲使其易導,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厭離,次示業因,使它斷集。
繼則又先示以涅槃之樂相,令其欣慕。
然後再以道法,令其修持。
意在要人們「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因此之故,而先說果而後說因,故為苦集滅道。
第二節 緣覺行果——十二因緣法門
緣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門,緣覺是中乘聖人,有緣覺與獨覺之分,出生在有佛出世的時候叫做緣覺,出生在無佛出世的時代就叫做獨覺。
緣覺聞佛說十二因緣之法,而覺悟無生的道理。
獨覺無師自悟,在深山居住單獨修行。
(一)十二因緣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
同時也是涅槃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
《楞嚴經》對於真妄二種根本道理,講得十分透徹。
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
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
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
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
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
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
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繫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
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
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淨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
」清淨佛地,因緣殊勝。
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當制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
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
」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
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
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
《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
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
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裏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
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
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
」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
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就歡喜。
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
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
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
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
六、惡,違背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
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欲。
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
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大火坑」。
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
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
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捨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
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
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
而且這種痛苦,我們每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
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循環的規律。
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古人有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
」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十二因緣又是一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
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
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
辟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
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
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
因此辟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
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
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
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十二因緣簡表】
(二)獨覺所修的無生法門
獨覺小乘聖人,是生在沒有佛降生的時候,單靠自己智慧,於生滅法中,覺悟到無生的道理。
他沒有聽到佛的法音,他是一個人住在深山窮谷之中,自己用功修道。
獨覺辟支佛所修之道,就是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看到萬物和樹木的榮枯情景。
由此聯想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真所謂「生如逢春百花發,死同黃葉落秋風」。
獨覺的人就是觀察一生一滅之中,覺悟到不生不滅的道理。
這個真性也是萬古常存,不會隨事物現象的生滅變化而生滅的。
這就是「耀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存」的真理。
所以獨覺辟支佛,叫利根小乘人。
不論是緣覺,還是獨覺的辟支佛,只斷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斷了我執煩惱,得到我空真理,證得偏真涅槃,安住方便有餘土。
這就是獨覺所悟的無生真理。
第三節 菩薩行的內容——六度法門
(一)菩薩的概念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
意譯為覺有情,即覺悟的有情。
有情是眾生的別稱,因為眾生有識情。
菩薩是大道心眾生。
不但自利、更能利他。
覺有情有三種解釋:第一、從自利方面來說,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已是覺悟我空,法空的有情,不同於凡夫的不覺。
雖然斷了許多無明煩惱,但沒有斷盡,就是到了最後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斷盡,所證的覺道還沒有得到究竟圓滿,所以叫做覺有情。
第二、從利他方面來說,菩薩得到覺悟以後,就生起無緣的大慈心和同體的大悲心,再來教化一切眾生,覺悟一切有情。
他不同二乘聖人的自覺,所以叫做覺有情。
第三、是根據自他兩利來說,菩薩不但自己上求如來的菩提覺道,而且更能下度十方法界一切有情。
這就是悲智並運,真俗融通,所以菩薩同十方諸佛一樣,三大阿僧祇劫、修福德、修智慧、更在一百劫之中,深種相好莊嚴的福田,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因此稱為覺有情。
菩薩有權教與實教二種。
權教菩薩的修行,是處處著相。
著相之修、叫做染修。
以其不瞭解三輪體空的道理,所以只能稱菩薩,不能稱菩薩摩訶薩(大菩薩)。
實教菩薩、在因地修行。
是依實相理,修離相行。
譬如發心修行布施波羅密,以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了知三輪體空,一切無著,不住於相。
什麼叫做三輪體空呢?三輪就是沒有能布施的我相,沒有受布施的人相,也沒有所布施的東西的物相。
唯有實教菩薩,才能夠稱為菩薩摩訶薩。
菩薩所修之行,稱六波羅密。
波羅密,意譯到彼岸。
實教菩薩能夠離相妙修,不著於相,所以從生死此岸,渡過煩惱的中流,得證不生不滅涅槃的彼岸。
摩訶薩意譯為大,有七種意義。
第一、具大根:他從無量劫以來世世生生培植無量的福德善根,真所謂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種諸善根,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
第二、有大智:菩薩發大菩提心、能到十方世界普度眾生。
終日度生,而不著於度生之相,處處離相、清淨無染。
第三、信大教:菩薩深信般若大教,破除妄想煩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
第四、解大理:若能返迷歸悟,發心修行,決定可以成佛。
第五、修大行:菩薩能精進勤修六波羅密,以及萬行,發三心,修四攝,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離相妙修,中道圓修。
第六、經大劫:菩薩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運智上求佛道以自利,運悲下度眾生以利他。
三祇修福慧因,百劫成相好果。
大願大行、精進不退。
第七、證大果:菩薩最後因圓果滿、福慧雙足、三覺齊備、萬德具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
要具此七大,方才叫做菩薩摩訶薩。
但是菩薩修行的法門是無量無邊。
如《楞嚴經》的二十五位大士所修圓通法門,各各不同。
雖然是方便多門,究竟是歸元無二,個個都能得證圓通。
【略示三大阿僧祇劫】
(二)六度
六度: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
布施度慳貪:布施意為普捨,人們都有慳吝,不捨,貪得無厭之心。
對於錢財物質,不但不肯施捨給人,而且貪得無厭,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圖多求。
因此就挖空心思,想盡辦法,甚至殺人放火,謀財害命,不擇手段,來貪求財物,做出種種惡業感招惡報。
圓瑛大師生前開導弟子們說:「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們把這二句話,記在心裏,會有好處。
菩薩修行布施度,就是對治眾生慳貪罪惡之心。
布施有三種:一是財施,財施分為內財和外財二種。
內財布施,是把自己的頭目、腦髓甚至生命,都可以布施給眾生。
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之中,發菩提心,修菩薩道時,曾經割了全身的肉,來救度一隻老鷹。
把自己的身體飼喂饑餓的老虎,救了幾隻老虎母子的生命。
佛經裏像這種將生命布施的本生故事很多。
外財布施是把自己的金銀財寶、飲食醫藥等等來布施。
喜捨幫助他人,使眾生生大歡喜,離苦得樂。
二是法施。
菩薩為了隨順眾生根機,常根據佛法教理,善巧方便,不辭疲倦,講經說法,化導眾生。
令眾生聞法解悟,發心修行,得度慳貪罪惡之心。
三是無畏施。
菩薩發慈悲心,不惱害一切眾生,常與眾生種種安樂。
眾生如果遇到危難苦厄之事,心生怖畏,菩薩就來安慰他,護佑他。
救拔眾生種種苦惱,就像觀音菩薩那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當十方世界眾生受諸苦惱的時候,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即時觀其音聲,尋聲救苦,使眾生解脫種種苦難得離怖畏。
這就是以無畏力,施諸眾生。
持戒度毀犯:指菩薩受持佛所制定的清淨戒法,釋迦牟尼佛在臨涅槃時,就囑咐阿難尊者等諸大弟子說:「我在世時,你們是以我為師,到我滅度以後,你們要以戒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汝等大師。
」因為戒法是得成無上菩提佛果的根本。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戒法是三無漏學的基礎。
是渡苦海的法囊,渡迷津之寶筏,暗室裏的明燈。
我們對待戒法如同眼睛一樣的重要,要時時刻刻加以保護。
戒法有大乘戒法與小乘戒法。
對待大乘戒法:《梵網經》所說的十重四十八輕的戒法,三聚淨戒,以及無作妙戒。
什麼叫做三聚淨戒呢?一是攝律儀戒。
是無惡不斷,乃至一點點的小惡,也要去斷。
星星之火也能把高大的須彌山燒光。
二是攝善法戒。
是無善不修。
不要以為微小之善而不去做,要知道滴水可以成河。
三是饒益有情戒。
是無生不度,菩薩發大菩提心,萬行繁興,饒益有情,所以稱為覺有情。
總之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也就是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這是大乘菩薩戒法的精神。
小乘戒法:有優婆塞、優婆夷的三皈五戒。
三皈:第一皈依佛,以佛為師。
第二皈依法,以法為師。
第三皈依僧,以僧為師。
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三寶為師。
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
優婆塞意譯為近事男,優婆夷意譯為近事女。
就是要親覲承事佛法僧三寶。
八關齋戒:在家的善男信女,於一日一夜,能夠受持齋戒,就可關閉諸惡趣門。
內容有: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香花鬘及香油塗身;不歌舞伎樂,不故往觀聽;八、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
規定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如遇月小,即改為二十八、二十九)六齋日,受持此戒。
八戒通大小乘,如秉受此戒,發菩提心,即菩薩八戒。
沙彌、沙彌尼十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坐高廣大床;七、不著香花鬘瓔珞,不香油塗身;八、不歌舞伎樂,不故往觀聽;九、不非時食;十、不捉生像,金銀寶物。
式叉摩那,意為學法女,就是要進求比丘尼戒以前的一段學戒過程中,先受六禁法:第一、不淫欲;第二、不偷盜;第三、不殺生;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第六、不非時食。
能夠受持這六種禁戒者,以後才可以受比丘尼具足戒。
比丘的二百五十戒。
共約五篇戒法。
第一、四波羅夷意譯為棄。
第二、十三僧伽婆尸娑、譯為初殘。
第三、是一百二十尼薩耆波逸提。
第四、八波羅提提舍尼。
第五、一百突吉羅。
此外加上七滅諍和二不定,共成二百五十條戒。
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共約成五篇戒法,第一、八波羅夷。
第二,十七僧伽婆尸娑。
第三、二百零八條尼薩耆波逸提。
第四、八波羅提提舍尼。
第五、一百條突吉羅。
此外再加上七滅諍和二不定。
共有三百四十八條戒。
這是佛在世時,經常教導弟子要嚴持禁戒。
持戒修身。
歸納起來有四句話:「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
菩薩修持清淨戒法,自然也能度脫一切毀戒犯戒的種種罪惡,所以說佛的弟子一定要持戒修身,才能夠斷除煩惱,跳出輪迴。
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忍辱度瞋恨:菩薩修忍辱行,能度脫瞋恨之心。
古人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
」因為瞋恨心是無明業火。
我人瞋心一發,馬上怒火沖天,焚燒起來,就不顧一切。
什麼罪惡言行,都可隨之發生。
即把許多業障之門,大開特開。
因此犯下了彌天大罪,違反了國法人情,造諸惡業。
所以佛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心中只圖報復、雪怨恨,不顧傷人害己,把過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筆勾銷,統統燒光,付之東流。
瞋恨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犯罪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就越大。
而且我們每個人瞋心習氣最深、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所以說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每逢可瞋物件到來,要緊緊把住這個關口。
要用最大忍力,不要令瞋心妄動放縱。
菩薩修行,利己利人,教人修忍辱波羅密,可以度脫瞋恨之心。
可是忍辱法門,從淺至深,有五種不同。
第一、生忍:每當被辱境界到來的時刻,無法回避,無法抵抗,只好堅強起來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裏感到煩惱難受,十分痛苦,故稱生忍。
第二、力忍:對於辱境到來,不與他計較,用了最大力量,退一步,讓三分,把它壓了一下。
一心念佛名號,仗佛號能力,把忿恨之心,安定了下來,這就像在水下按葫蘆一樣,不能放手,一放手這葫蘆馬上就要浮了起來,故稱力忍,上述二忍又稱事忍。
第三、緣忍:正當辱境現前,我們以智慧來迴光返照一下,修因緣觀。
仔細研究,為什麼無故受辱、挨打、挨罵,這裏定有種種原因。
被人侮辱都是前世因緣感招的惡果,所以今生會隨業受報。
作受報想,作還債想,自然就把難以忍受的辱境,逆來順受,心情舒暢,不生瞋恨,故稱緣忍,記得古人說:「有容德乃大,無欲氣自豪。
」
第四、觀忍:每當辱境發生,就用空觀智慧來照察,了知心身世界,一切諸法本來無我可得。
我既然是沒有的,哪裏還有什麼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這就是能空的我相與所空的辱境二者完全是空的,所以中間的辱相,當然也是不可得。
這樣一來,那萬惡的瞋恨心,自然就不會發生了。
故稱觀忍。
第五、慈忍:菩薩每逢辱境到來時,不但不生瞋恨心,反而發大慈悲心,哀憐愍念,此人實在愚癡可憐,無理取鬧,妄生枝節。
現在對我打罵毀辱,我能忍受,若無其事,置而不理,不加報復。
如果對待別人任意毀辱,一定要受到報復,相打相罵。
這其實也就是借別人的手打自己,借別人的口罵自己。
更嚴重的甚至發展到人命傷殘,現在受到法律制裁,將來難逃因果報應。
因此興起無緣大慈,發出同體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覺醒過來,知過必改,重新做人,斷惡修善,故稱慈忍。
這三忍又稱理忍。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有一次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節節支解。
佛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皆空不生瞋恨,反而發大誓願。
成道以後,先度此王,所以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陳如尊者,憍陳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
菩薩修行發菩提心,一定要經過三難妙行的大關。
第一、難行能行。
人們做不到的難事,菩薩能做到。
第二、難捨能捨,人們捨不得的生命、錢財、菩薩能捨得。
第三、難忍能忍,人們忍受不了的逆境,菩薩能忍受。
從前舍利弗尊者發菩薩心,修三難行,經不起考驗。
三難之中,只做到難行能行,難捨能捨的二難。
在最後難忍不能忍,因此他退失菩提心,做了聲聞小乘聖人。
到釋迦牟尼成佛時,才在佛座下做一個舍利弗尊者。
《佛遺教經》中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不名入道智慧之人,」必須注意:佛教勸人學菩薩修忍辱度,一定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惡。
對待善人善事,應該生慈悲心,修忍辱行,對於惡人惡事,應該現威神力降伏魔冤。
所以佛教有二句話:「見佛則拜,見魔即降。
」佛陀是慈威並濟,折攝兼施。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魔王波旬來破壞惱亂,佛顯大威力降伏天魔。
再如每一座佛教寺廟的天王殿都塑有彌勒菩薩,笑容滿面,慈靄可親,以慈悲心攝受眾生;在彌勒菩薩後面站著一位手擎寶杵的韋馱菩薩威嚴肅穆,洞視十方,見有邪魔破壞佛門,就毫不留情地予以打擊。
依此看來,佛教雖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但決不是善惡不分,是非不辨,無原則,濫慈悲的老好人宗教。
精進度懈怠:菩薩修行,常行勇猛精進,堅定不移。
精進度的作用能使其他五度,都要精進,即對發心布施,持戒修身,修行忍辱,修學禪定,勤求智慧都要精進。
菩薩對三聚淨戒,更要精進力行,精進攝律儀戒,無惡不斷,精進攝善法戒,無善不修,精進饒益有情戒,無生不度。
總之有了精進勇猛,勇往直前的毅力決心,沒有辦不成功的事情,就一定能度懈怠心,縱有天大的困難,也不能阻礙菩薩的精進毅力。
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心人精進向前,千軍萬馬拉不回頭。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精進勇猛,用一隻腳站了七天七夜,精進修學,所以超過彌勒菩薩先成佛道,這就是精進超百劫的故事。
《佛遺教經》說:「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又說「若行者之心,數數懈怠譬如鑽木,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阿那律陀尊者歡喜睡覺,每次聽佛說法,他總是在睡覺,佛就呵斥他說:「咄、咄,何為睡!螺絲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阿那律陀聽佛呵斥為螺絲蚌蛤類,所以生大慚愧,發奮圖強,精進修行,經過七天七夜,不睡覺,因此雙目失明。
佛就教化他修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用返照自性方法,得到眼根圓通三昧,看得大千世界一切萬物,就像手中所拿的庵摩羅果一樣的清清楚楚。
在佛座下他是天眼第一,所以說我們有了精進之心,就可以度脫懈怠墮落罪惡之心。
禪定度散亂:眾生是心性散亂,妄想紛飛,心猿意馬,到處賓士,剎那剎那,念念不停,菩薩修行禪定,能夠度脫散亂之心。
禪定意譯為靜慮,就是寂照的意思,禪定有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定。
世間禪定:有四禪,四空定。
四禪:初禪離生喜樂地,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知道有了色欲,還是苦惱,心生厭離,發心修離欲定。
這個禪定修得成功,就能夠上生色界初禪天,離生喜樂地。
即是離了欲界之生,得到初禪天的歡喜快樂。
因為定中仍有覺觀,還要加功進步來滅除覺觀理境。
才能夠得生二禪天,定生喜樂地。
因為修習定功,尚有喜心浮動,再來加工進步,來滅除喜心,所以就能夠得生三禪天,離喜妙樂地。
因為修學此定,依舊存在著樂想浮動。
所以更要加功進步來滅除樂想。
才能夠得生四禪天,捨念清淨地,也就是把苦樂二種境界,統統捨除。
不但沒有苦,連樂也了不可得。
這是色界四禪天所修的四種世間禪定。
無色界四空定。
(1)空無邊處地,由於色界第四禪天人修行厭離色相。
覺得還是有所掛礙,所以用定功力量來消色相,歸於空寂,到了定力成就,就能夠得生空無邊處地。
(2)識無邊處地。
因為修行,滅色歸空,感到空境過於寬大渺茫,不易緣想。
所以就再前進用功,捨空緣識,到了定功成就,就能證得識無邊處地。
(3)無所有處地。
因為修行,感到識心無蹤,不易緣想,所以加功進修,把識心捨掉,再來緣無所有,將第七末那的粗淺部分伏而不行,到了禪功成就,就能證得無所有處地。
(4)非想非非想處地。
因為所修禪定,先是初觀識無邊處,屬於有想方面。
就像生了瘡一樣苦惱,更觀無所有處定,屬於無想方面,就像一個癡呆的人,因此最後再來觀非想非非想處定,把識心的粗分部分潛伏不行,叫做非想。
可是細分部分,依舊存在,叫做非非想,就像一盞將要殘滅的燈光一樣,正是半明半滅的狀況,這叫做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定。
上面所講的色界四禪天四定、無色界四空天四定,以及他們所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十二門根本禪定覺觀等,是菩薩發菩提心,普度眾生,遊三摩地,在三界諸天之中,大權示現,修行禪定,總稱為世間禪定。
四禪天人、四空天人,八種禪定,在用功時候,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的有為功用,沒有得到無為功用,對於煩惱之惑沒有斷掉,生死之苦不能脫離。
天上福報享盡,還要輪迴六道之中,故稱世間禪定。
出世間禪定、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三乘聖人所修所得的禪定。
阿羅漢、辟支佛、二乘人得證滅受想定,受想已經滅了,第六意識已不起作用。
這種定力能斷除三界之內的見思二種煩惱,能破除我執,沒有破除法執。
不能從空出假,入塵垂手教化眾生。
唯有大乘菩薩所修的禪定,乃是本來具足的自性本定。
就像《楞嚴經》說的首楞嚴大定,以法界為定之本體,近具六根中間,遠遍一切萬法,即動即靜,事理圓融,沒有入定和出定與動靜的差別。
菩薩與二乘聖人所修所證的禪定,都是無漏禪定,總稱為出世間禪定。
出世間上上禪定,是諸佛如來,所修所證的那伽大定,即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任縱外境千變萬化,內心猶如虛空一樣,湛寂常恒,不生不滅,不動不搖。
這就是達摩祖師的不立語言、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定,六祖大師的自性清淨的禪定,昔日釋迦如來在雪山六年苦行深入禪定。
達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九年面壁的禪定、六祖大師在黃梅山一年碾米的禪法是一脈相承。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修行禪定能度散亂之心。
煩惱斷盡,智慧圓滿,就是《楞嚴經》說的,「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的道理,故名出世間上上禪定。
天龍大師,平常教化眾生,是以一指禪的方便法門。
有一日天龍大師正在禪堂坐香時,忽然來了一位尼姑,頭戴草笠,右繞三匝後,站立師前,不下笠,不開口,來參天龍和尚。
師問:何不下笠?尼答:道得即下,道不得即不下。
當時天龍不知所云,於是尼即去。
天龍生大慚愧,想明日出外參方尋師學道。
正巧,當夜夢見本山土地告師,不要出走,明日有一位肉身菩薩來為和尚說法。
夢醒後天龍知是奇事。
次日下午,果然來了一個禪和子,他名叫俱胝,欲見方丈。
天龍心想莫非就是昨日所夢的奇事?於是就把尼姑所問之事告知俱胝,請求開示。
師云,請你按照尼姑請法儀式,對我問來。
天龍就照尼姑問法樣子向俱胝請問。
俱胝說:「何不下笠?」天龍說:「道得就下,道不得就不下。
」這時,天龍就放下身心,聚精會神地對著和尚,俱胝就以無言而說的方便法門,突然舉手豎出一指。
天龍當看到手指舉處,觸目會心,忽然大悟,禮謝俱胝和尚。
過了不久,這位尼姑又來向天龍求開示,師就把手指一豎,尼姑當下頓然大悟,禮謝而去。
從此天龍就以一指禪,開示眾生,名聞天下。
求法者紛紛而來,天龍總是以一指示人,因而受教獲益者甚眾。
有一次一位道友來參,正逢天龍不在家裏。
有一侍者,經常看到天龍和尚開導眾生,總是以一指示人。
因此他就冒充天龍,照樣把手指一舉,居然也使來參的道友獲益非淺,大眾都以此事傳為趣聞。
天龍回來得知侍者代舉一指之事,十分欣慰。
為了進一步考驗,令這位侍者成就法器。
就準備好戒刀一把,叫侍者來問:我不在家,你對來參者如何開導?侍者說:我看和尚說教度人,總是把手指一舉,所以我也同樣把手指一舉。
無龍說:現在你舉給我看一看。
侍者依教把手指一舉,正在這時,天龍和尚手持戒刀,猛力一砍,頓時侍者手指掉了下來,侍者正在痛時稍有會心,更加精心參究,有所省悟。
天龍知侍者機緣成熟,可成法器,再叫侍者舉起手指,侍者將手一舉,舉起砍指,不見手指,忽然開悟,禮謝和尚。
隨手把拜墊搬起,負在肩上去了。
無龍和尚與侍者都是從一指處,悟解自性清淨禪,不立言語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
出世上上禪定,是豎臂擎拳,無非妙用,揚眉瞬目,儘是禪機。
圓瑛老法師在寧波天童寺修禪悟道時說:「山窮水盡轉身來,迫得金剛正眼開,始識到家無一事,涅槃生死絕安排。
」正如《牧牛圖》說:「人牛不見兩無蹤、明月光含萬象空,若識此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
這就是禪定度散亂。
智慧度愚癡:愚癡指眾生要消滅無明煩惱,癡迷無知,就要靠智慧光明的般若。
般若意譯為淨智妙慧,簡稱智慧。
是從實相般若本體,生起觀照般若妙智。
因為有了智慧,所以對於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釋迦牟尼佛在成道時,就是把八個妄想識心,轉成為四個菩提妙智。
所以說佛是一位大智慧大覺悟的人。
般若妙智是輝天鑒地,耀古騰今,是指佛本來具足的根本智。
還有後得智,就是煩惱斷盡,智慧圓滿,理事成就的智慧,在六度次第位居第六,論它的功能作用,實為第一。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度,如果沒有般若智慧,那裏會發心修行?所以說般若智慧是六度的先導。
智慧也有三種。
第一真智,又稱實智,是從其如實理所生起的智慧。
從實理起,還照於理。
就像一個摩尼寶珠的光,依珠所生,仍然返照於珠。
所謂真如理體,就是眾生本有的真心,圓滿周遍。
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真,不變不易,所以叫如。
是用如如智照如如理,故名真智。
第二俗智,又稱權智,意為權巧方便,它能夠普照世間、出世間、十法界所有一切諸法,種種的名字,種種的相貌,種種的差別因緣等,沒有不照徹明了,這叫做俗諦。
第三中智,即中道妙智,不偏不倚名叫中,意即不偏於空,也不著於有。
因為空之與有都是屬於兩邊,中智照空的時候,了知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全真諦就是俗諦。
照有的時候,了知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全俗諦就是真諦。
真所謂真俗圓融,空有無礙。
恰如鏡子照東西一樣,鏡中之像,若說它是空的,而幻像宛然存在;若說它是有的,鏡體空無一物,這就是空有互相彰顯,真俗本來一致。
這種智照稱為中智。
權教菩薩修行六度以其不能離相,不達三輪體空。
唯有實教菩薩修行六度,了知三輪體空,絕相泯心,不見有我能修六度,不見有所度六弊,不見有六度之法。
因此實教菩薩所修六度,稱為六波羅密。
波羅密漢譯為到彼岸,菩薩修行六波羅密,就能從生死苦海此岸,渡過煩惱中流,而到達涅槃的彼岸。
釋迦如來佛花了二十二年漫長時間,說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主要是要用般若妙智,來破除眾生的愚癡;破除外道的邪見,撥無因果;破除二乘的法執;破除權教菩薩的著相。
所以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
不論是六根、六塵、六識、五蘊、一切諸法,如以般若妙智淨慧一照,當下萬法皆空。
這就是《心經》裏面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
徹底悟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這就是智慧度愚癡。
(三)四攝法門
菩薩所修的四攝法門:有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事,來攝受眾生、度脫眾生。
令眾生得蒙勝益,歡喜願樂接受菩薩的教化。
這是菩薩慈悲心切,開設度化眾生的四種方法。
布施:菩薩修布施行,能夠以種種錢財物質,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和頭目、腦髓都可以施捨給予一切眾生,滿足眾生的願求。
不違逆人們的意志與眾生廣結善緣和法緣,令他們所求如意、離苦得樂。
這樣一來,眾生就容易接受菩薩的教化。
有緣才能受化得度,無緣見面就會討厭。
佛也有三種不度,一是無緣不能度。
二是定業不可轉。
三是不能盡眾生界。
因為世界眾生都是依惑造業,隨業受報。
定業是難以得轉。
只有依靠諸佛菩薩三昧威力,以及自己虔誠懺悔,會二力於一時,收成效於一念,才能轉化,變大為小。
如悟達國師,他生了人面瘡,只有迦洛伽尊者的三昧水洗滌,方奏奇效,十方世界無量無邊。
十方眾生,也是無量無邊。
佛雖有不可思議神通妙力,亦不能把所有眾生統統度盡。
所以說菩薩發心修布施度,與眾生結緣,使眾生見到菩薩相好莊嚴,聽到菩薩洪名聖號,心生歡喜,令一切有緣眾生,皆得慈航普渡。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有一世做一個葉波國、澀波國王的太子,名叫須達拿。
這個國家非常富強。
可是須達拿太子,性情是仁慈博愛、發菩薩心,廣修布施波羅密。
有一次他要求父王,把國庫裏的一部分金銀財寶,拿出來讓他廣修布施給全國人民。
國王只有這個太子,對須達拿是愛若掌上明珠,所以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滿足太子心願,舉行了七天規模盛大的無遮大會。
到處張貼告示,全國人民紛紛來求太子布施,太子對所有來求布施的人,都是有求必應,隨心所欲,不違人意。
全國人民都得到太子布施的深恩厚德,口碑載道,皆大歡喜。
這個國家有一個白象王寶,力大善戰,天下無敵,是一個鎮國之寶,沒有國王命令,誰都不許帶出宮門。
太子的布施消息,風聞天下,輾轉傳到鄰國,鄰國國王就別有用心的派人來求太子布施白象王寶。
太子說:「王寶是我國鎮國之寶,我無權答應,不能布施給你。
」來人說:「太子發菩提心,滿眾生願,不違人意。
如果不肯把白象王寶布施給我,你的布施功德不能圓滿、無遮大會名不符實。
」太子在這種情況下,仔細一想佛滿眾生願,菩薩發心要難行能行,為了要完成布施功德,當下就答應了。
太子親自把白象王寶牽來,交給鄰國派來的使者。
許多大臣得知,紛紛報告國王。
澀波國王十分憤怒,就把須達拿太子充軍到離城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中。
太子滿足了他布施的願行,所以身心安樂,自在無礙。
太子的妻子名叫曼坻,子名耶利,女名四廁羅延,他們三人對這祥一個仁賢慈悲的親人,已是萬分崇敬,現在都一心一意要跟隨太子去檀特山。
太子就對妻子和子女說:「你們願意跟我同去,不但要吃苦,我為了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還有可能把你們三人一起布施給他人。
」曼坻和子女都異口同聲的回答說:「只要你願意這樣做,我們一定服從。
」太子帶領妻子和子女前往檀特山,一路上除了許多受布施的人誠敬送行外,更有許多人民來求太子布施,太子又將自己和妻子四人隨身所帶的金銀財寶,車乘衣服等等都布施得乾乾淨淨。
他們四人就步行到檀特山安居下來,真是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了,就靠著妻子曼坻去采野果過活,這時有一婆羅門要求布施,太子就將兒女布施給他。
曼坻此時,突然心跳意慌,知有緣故,趕快回來,只見太子一人獨坐無言,不見二個子女。
在妻子一再追問下,太子說:「他們兄妹二人被我布施給人當奴僕了。
」曼坻聞後大哭,痛不欲生。
可是須達拿太子,把親生子女布施與貧人為奴,這偉大的布施行為感動了忉利天王釋提桓因,他就化現一個醜陋難看的中年婆羅門,來求太子布施。
太子說:「你來遲了,我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婆羅門說:「只要太子能答應,還有可以布施的。
」太子說:「你要求什麼呢?」答曰:「我年長成人,無力婚娶,要求太子把你的妻子布施給我。
」太子雙目直視著曼坻,難以開口,這時曼坻在旁見此情景,更加悲哀痛哭。
婆羅門又對太子說:「你若不把妻子布施給我,就不能圓滿你的布施功德。
」當時須達拿太子為了要圓滿布施的大願大行,把曼坻夫人交給婆羅門帶去。
頓時忽然天搖地動,眾鳥飛鳴。
這位相貌醜惡的婆羅門,握了曼坻夫人的手,一直往前走了七步,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相貌莊嚴的帝釋天王,回過身來,把曼坻夫人交還給太子,就隨口讚歎說:「善哉善哉,太子善行菩薩之道,真心修行布施波羅密。
」帝釋天王又對夫人說:「您有什麼願求嗎?」夫人曰:「我有三個願求。
一、願父王回心轉意,派人來接太子回宮。
二、願一對子女能夠早日回到宮中,受諸福樂。
三、願鄰國送還白象王寶。
」帝釋天王完全答應了。
且說那個婆羅門又把太子的一對子女轉賣到葉波國。
澀波王知道後,叫孫兒孫女來問,要多少錢才能把你們兄妹二人贖回,孫兒說:「以一百兩銀子贖我的身,以二百兩銀子贖妹妹的身。
」國王說:「從古以來,都是男貴女賤,為什麼今日是女貴男賤呢?」孫兒說:「我父是男兒,今日還充軍在檀特山受諸苦惱。
宮娥采女是女人,今日都在祖父身邊宮中享受福樂,豈不是女貴男賤嗎?」澀波國王聽了孫子這幾句動人心弦的話,心裏十分難受,悲痛萬分,想念太子的骨肉之情,頓時湧現心頭。
因此馬上下令派人去檀特山,迎接太子與曼坻夫人回宮。
鄰國國王得知須達拿太子為布施白象王寶給他,因而被父王充軍到檀特山受苦,現在回葉波國來了,所以心生大慚愧,馬上派人把白象王寶送回澀波國王。
從此以後兩國更加友好團結,變冤家為親友,不但曼坻夫人的三個願心都得滿足,而須達拿太子的布施波羅密功德,也得到圓滿成就。
通過這個歷史故事,使我們更好的認識到釋迦牟尼佛,多生多世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行六度萬行,莊嚴國土,普度眾生,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聖人。
這就是佛以布施波羅密來攝受眾生。
我們能把須達拿太子修行布施波羅密,做到的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三個大難關的故事記在心裏,作為自己發菩提心,修行布施功德極好的模範。
一定是福慧增長,功德無量。
愛語:菩薩修行,普度眾生,一定要以柔軟和愛語來對待眾生。
說話使人聽了生歡喜心,願樂欲聞。
佛具足八音四辯,說法利生。
八音:一、極好音:超過其他音聲,是最好最好的聲音。
《普門品》:「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二、柔軟音:能夠善順眾生之心,不剛不暴。
三、和適音:和雅調適,不粗不燥。
四,尊慧音:非常尊重可欽,能夠生眾生智慧。
五、不女音:具足四種無畏,不妖不豔。
六、不誤音:說理真實,沒有差錯。
七、深遠音:甚深幽遠,凡夫小乘莫測其妙。
八、不竭音:辯才無礙,說不能盡。
這是佛所具足的八種勝妙音聲。
四無礙辯。
一、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
三、辭無礙辯。
四、樂說無礙辯。
佛具有這四種無礙辯才,所以對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所不知,善能說法。
而且對於一切諸法,淺深義理,解說分明,圓融無礙。
佛對於所有一切音辭,都能善說,說一句話包含無量無邊妙理,攝無量義合為一句。
這是一多無礙,大小並陳,不可思議,都能隨眾生心,對機說法,樂說一切法要。
這就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利行:菩薩教化眾生,處處都要把利人工作放在第一位,一舉一動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也就是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送給別人,但有利益眾生之事,無不盡力而為,積極去做,身體力行。
這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人後己的慈悲心腸。
這樣就會得到眾生良好感情,友好情誼。
有了利人的思想和行動,使眾生歡歡喜喜,心甘情願接受菩薩的教化,依教修行,就會得度。
同事:菩薩普度眾生,不但以布施、愛語、利行三種方便法門教化眾生,還要更進一步現同事身,和眾生一起工作,一起活動,一起生活,互相親近,使彼此之間情投意合、感情融洽、心心相印,情同手足一樣的親熱。
甚至與眾生現同類身,隨緣去化度眾生。
《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現三十二應化身,隨機說法,乃至天人神仙、鬼道、畜生、馬腹、驢胎、觀世音菩薩都能隨類現身。
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有求必應,無感不通的同事妙行。
行同事這法門,是十分不容易做到的。
一定要有堅強意志,充沛定力,才能成功。
還要有「百花叢裏過,葉葉不沾身」的崇高風格,才能做到。
不然的話,就容易在「溪光山色裏,隨流逐落花」,反受其害。
所以《楞嚴經》說:「一切眾生,為物所轉,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
佛教所有一切修行法門,都要解行並進,理論和實踐一致,不能徒事空言。
如北宋時,有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文學家蘇東坡,他有一位方外知己的好朋友,就是鎮江金山寺的佛印禪師,蘇東坡住在鎮江焦山定慧寺,佛印禪師住在金山江天寺,有一天蘇東坡詩興勃發,隨口吟成一首讚歎釋迦牟尼佛的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東坡居士這首偈子,做好以後,十分得意,馬上派書童從焦山送到金山給佛印禪師一閱。
心想這首贊佛偈子實在做得太好了,禪師看後,一定是歡喜讚歎表揚幾句。
那知道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佛印禪師看後,一句話都不說,拿起筆來,就在贊佛偈後面,寫了出人意外的「放屁」二個大字。
佛印禪師為什麼會這樣粗魯沒有禮貌的呢?這是大德高僧權巧方便的度生說法。
使人開悟,頭頭是道,一切法都是佛法,看你善用不善用。
書童就把這封信帶回焦山,蘇東坡早已精神抖擻,等待聽個好消息。
書童把信交給東坡,一看,當下他觸目驚心怒火發作,就忘其所以從焦山渡江直奔金山,找禪師評理。
可是佛印禪師是大善知識,早有先見之明,笑顏悅色地等待興師問罪。
平常兩人相見,總是神投意合。
今日相見居然豎眉怒目,一反往常。
東坡居士厲聲問:「禪師,你為什麼在這令人十分尊敬的贊佛偈後,寫出這樣難堪的『放屁』二字呀。
佛印禪師冷笑地說:「東坡居士,你這偈子裏不是講『八風吹不動。
』我現在只用一個小小的屁風,就把你打過江來了。
你說得很好,就是做不到」。
到這時蘇東坡晃然大悟地說:「上當!上當!」禪師與居士,此時彼此會心的一笑。
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八風呢!八風就是世界上有這樣八種的環境,就像風一樣的,它一天到晚隨時隨地都在我們身邊吹來吹去,侵襲著我們的心靈。
這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風。
第一利風:利是利益,對有利可圖的事情,心生歡喜。
譬如人作生意賺了錢,心裏感到非常高興,喜笑顏開。
這就是被利風所吹動。
第二衰風:衰就是衰敗,對我不利的事情,衰敗難堪。
譬如我們乘車碰到扒手,把剛剛發的工資偷去,使我這個月的生活成了問題,心裏感覺到萬分難受,啼笑皆非。
這就是被衰風所吹動。
第三毀風:毀就是譭謗,有人對我污蔑譭謗,無端漫罵,說我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聽了以後,我心裏感到十分氣憤煩惱,悶悶不樂。
這就是被毀風吹動。
第四譽風:譽是讚譽,有人在讚揚我,歌功頌德,說我樣樣都好,捧上九霄。
聽了以後,心裏感到非常歡喜,自得其樂。
這就是被譽風所吹動。
第五稱風:稱是稱讚,被人當面稱頌讚歎,阿諛奉承,吹噓捧場,多方讚美。
如說福報好,智慧大,真能幹,會做事,今後一定會步步高升,健康長壽等等,聽了以後,心裏萬分高興,笑容滿面,非常開心。
不知不覺地被稱風吹動了。
第六譏風。
譏是譏笑,就是被人當面諷刺譏笑,譭謗謾罵,如被人說是壞東西,沒得用,軟弱無能,狂妄自大、十三點、神經病等,聽了以後,心裏感到萬分煩惱,怒火焚燒,不知不覺得被譏風吹動了。
第七苦風。
苦是痛苦,碰到愁憂悲痛環境,心裏感到非常苦惱。
譬如事與願違,受盡艱辛,恩愛別離,冤家路窄,總之是「不如意事七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這就是被苦風吹動了。
第八樂風。
樂是快樂,逢到愉快安樂的環境,感到非常稱心。
譬如家道興隆,吉祥如意,夫妻和睦,孝子賢孫,所求皆順意,所願盡從心,喜氣洋洋。
歡天喜地。
這就是被樂風吹動了。
這八種的境風,有很大的威力,無論是那一種風,都能夠把人們不知不覺地隨風所吹,自然而然地被風所動。
這真是心隨境轉,智被境牽。
因此我們眾生一天到晚都離不開這八種風,二六時中都在八風之中轉來轉去,吹來吹去,都受到八風的侵襲和影響,不得安閒自在,無掛無礙。
這就是八風內容。
蘇東坡贊佛偈的確做得很好,句句有理,就是在實際問題上,卻又是另一回事。
佛印禪師一個屁風就把他吹過江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很明顯,理論不聯繫實際。
這個有趣的故事,包含有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要人們知行合一,行解相應,特別是我們信佛學佛人,更要做到這點。
(四)菩薩行的思想
修菩薩行要發三種心。
直心:以正直的心,正念真如妙法。
我們眾生從最初發菩薩心開始,乃至到了最後成佛為止,在這一段漫長過程中,要永遠沒有彎曲不正直的行為。
奮勇向前、從始至終,念念迴光返照,處處默契真心。
精進修行,心心念念真如妙法,上求佛道。
《四十二章經》說:「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污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
《佛遺教經》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心。
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
深心:即是樂修一切善法。
菩薩要以甚深的信願樂修一切善法,六波羅密,一切萬行,無量福慧,統統都要精進修持。
如普賢菩薩所發的十種大願,「依願而修,堅固不退,勇猛精進。
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
」這就是甚深之心。
大悲心:菩薩以大慈悲心,拔除一切眾生痛苦。
興起無緣大慈心,同體大悲心。
如觀世音菩薩那樣以「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來普渡眾生。
《楞嚴經》阿難尊者對佛發大誓願:「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
菩薩修菩薩行,除具三心之外,還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菩薩對於十方世界,所有的無邊無量眾生,都要發菩提心去化度他們。
眾生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
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
現以人道眾生來說:吾人的身體是由於地、水、火、風的四大和合組成,故稱眾生。
就是眾法和合而生的身心,或稱眾緣相聚而生,就是由父親的緣,母親的緣與自己的業緣三緣會合,才能夠生出我們的身體。
十方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個世界裏面,都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說眾生無邊。
許多世界裏,就有許多的眾生,他們都在三界六道中間,受生死輪迴的痛苦,也就是三苦八苦,無量諸苦,忽然生天,忽然做人,忽然墮落到地獄、餓鬼等處,受諸苦惱輪迴六道,苦不堪言。
因此菩薩以慈悲心,發大誓願,一定要去十方世界,普度一切眾生,使他們跳出生死輪迴,離苦得樂。
如阿彌陀佛因地就發了四十八願,依願修行,莊嚴成西方極樂世界,來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往生彼國。
又如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的願心,到處尋聲救苦,時時刻刻,倒駕慈航到生死苦海中,普渡眾生。
這是菩薩修行的利他願行,我們學佛念佛,一定要發大誓願學菩薩,普渡無邊的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能昏迷擾亂眾生的真心。
故叫煩惱。
因為我們眾生心中具足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
總的說來,就是貪心,瞋心、癡心、我慢心、疑心、不正見心。
這六種根本煩惱的迷惑心,依惑造業,所以感受生死輪迴的苦惱。
菩薩發心修行,一定要發大誓願,堅決斷除所有一切無盡的煩惱,這是斬草除根的辦法。
無惑就不會作業,無業當然不會受報。
所以阿羅漢修四諦法門,首先就是知苦斷集,辟支佛修十二因緣法門,一下手就要斷除無明之惑;《圓覺經》說:「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這是菩薩修行的自利行願。
學佛的人一定要學菩薩發願斷除一切的煩惱。
「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心中的八萬四千煩惱。
總括起來,不出戒、定、慧、三種無漏學。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有了智慧,即能破除一切無明煩惱,得證無上菩提。
我們要想普渡十方世界的無量眾生。
要想斷除一切無明煩惱,要想得成無上的佛果菩提妙道,關鍵的問題是要精進勇猛,修學無量法門,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癡三毒。
此第三誓願是四弘誓願中的主要願王。
我們發心學佛要和菩薩一樣的發大誓願,修學無量法門。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就是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是超過九法界眾生。
正等是超過羅漢、辟支佛二乘聖人。
正覺是超過菩薩法界。
是佛超九界以獨尊的萬德洪名,如《贊佛偈》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所以說,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要先發大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然後才能自他兩利、福慧雙修,三學具足,六度齊修,三覺圓滿,萬德具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總之,願心、願力、願王在佛教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問題,所謂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虛空非大,心王最大,即是心真則事備,願廣則行深。
菩薩修行一切法門,都是以願為先導。
普賢菩薩就有十大願王,阿彌陀佛就有四十八願,一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有許許多多的發願文。
願是暗室的明燈,迷津的寶筏,苦海的慈航。
一切經律論三藏,戒定慧三學、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六度、四攝法、三心、四弘誓願等一切諸法,都是以願心為先導。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之時,對燃燈古佛面前,對古釋迦牟尼佛面前,每次都發了大願,然後依願修行,所以才能夠成為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降生到世界上來,在印度雪山成佛以後,說法四十九年,所說的大乘教法、小乘教法,最上一乘的教法,從漢明帝始傳到中國來,經過許多的法師、尊者和大德高僧,把梵文、巴厘文譯為漢語。
把它概括起來,就是修多羅的經藏,毗奈耶的律藏,阿毗達摩的論藏,也就是戒定慧三學。
我希望大家發菩提心,能夠由通過佛教所講的教理行果,信解修證的道理,由信仰佛教,而瞭解佛教,再來踏踏實實地依教修行。
使般若智慧得以常明,菩提道心因而不退,將來決定成就佛果菩提。
現在請大家一心恭敬的稱念四句發願文:「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敬祝大家福慧增長,如意吉祥,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第四節 佛法的核心——緣起與因果
(一)緣起論
緣起,就是說明一切諸法,都是由於因緣而生起的。
簡單地說,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互相存在的關係和它的一定條件。
如果沒有這個關係和條件,那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是無法生起的。
什麼叫因緣呢?因緣也就是關係的條件。
佛經裏曾經說過「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這是緣起的定義。
說明事物的同時互相依存的關係的道理。
什麼是異時互相存在的道理?譬喻種子和芽的關係。
因為過去有了種子,所以現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為現在有芽生起,過去的種子,才能叫做種子,這就是異時互相存在關係的道理。
從另一方面來看,種子滅的時候,也正是芽生的時候,芽生的時候,也正是種子滅的時候。
這就證明芽和種子的生滅現象,又是一種同時互相存在的關係。
(二)因果論
這種同時互存和異時互存關係,其實也就是佛教所謂因果的關係。
例如種子是因,芽就是果,因為先有種子,然後才有芽的發展,這是異時互存的因果關係。
例如以老師為主,那麼老師就是因,學生就是果,相反的如以學生為主,那麼學生就是因,老師就是果。
這是同時互存的因果關係。
這種因果關係,非常錯綜複雜,從這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這一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因會產生另一果。
總之通過正面和反面來說明,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因,當然更沒有一個絕對的果。
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從來就是這樣的,從時間上來說,由於無數的異時因果連續的關係,從空間上來說,無數的互相依存的關係,組織成為一個極其錯綜複雜的羅網相互交錯。
這就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相續不斷,就叫做因果規律。
也就像旋轉火輪一樣的流轉不停,終而復始,我記得圓瑛大師曾開示弟子說:「欲無煩惱須學佛,知有因緣不羨人。
」我們要牢記心中,可以減少許多煩惱,心身得到自在安樂。
佛教除說現世因果之外,還有三世因果,就是,現在世、過去世,未來世因果互存的關係,經中說:「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佛說四諦、十二因緣法門,也就是具體的說明三世因果的道理。
依此看來,所謂因果道理,其實就是因緣的原理。
這樣因緣原理,正是佛教對於人們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唯一正確的解釋,這就是佛教的人生觀的基本認識。
在北京西山遼代修建的一座佛牙舍利塔裏面,發現一塊舊磚頭上,刻有一首偈子:「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吾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在緬甸近年拆修一座古塔,磚頭上也刻著用巴厘文寫的這首偈子,這說明了緣起的教義,在佛法中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這四句偈子是佛的弟子馬勝比丘,在乞食的路上,對舍利弗尊者說的。
這裏有段歷史故事,上面已經講過,現在就不再重述了。
沙門譯為「勤息」。
義即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癡三毒。
貪瞋癡三毒是眾生最根本煩惱,它能毒害眾生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三毒,也就是眾生的迷惑心,依惑造業,隨業受報。
佛陀發心修道,就是斷除三毒煩惱,所謂妄惑斷盡,智慧圓滿,就是成佛,所以佛稱為大沙門。
充分說明了不論是隨業受報做眾生,或是返妄歸真成菩薩道,完全都離不開緣起論,依因感果的真理。
這就是依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受惡報,是一條千古不變的規律。
其實這種緣起因果的真理是釋迦牟尼佛根據世上萬事萬物,眾生世界的發生發展,乃至消亡的歷史,在客觀現實中得出的根本定論,亦即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若不報,時候未到的道理。
佛教所講的緣起因果的教義,是根據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大智度論》和玄奘法師所譯的《俱舍論》等許多經論中說的,佛教的主要教義,就是說明緣起因果的道理。
(三)三法印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兩大宗派。
小乘的教義,是以四阿含經為依據,說的是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槃寂靜。
而無常無我的道理,就是佛教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的解釋,也可以說是世界一切諸法的總則。
無常就是生滅相續的道理,他不但包括一剎那一剎那生滅不停的意思,而且也包括因果相續的道理。
佛教說世界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萬物有生住異滅,而且是時時刻刻在那裏新陳代謝,剎那剎那的在那裏變化遷移,這就叫做無常。
什麼是無我呢?無我也就是對於人生、宇宙、心身世界,一切諸法之中,沒有一個我,能夠主宰一切的道理。
也找不到一個我可得,這就叫做諸法本無我。
所以《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說明四相皆空,無我可得。
眾生因有妄想執著的心,於諸法無常,執為真常,於諸法無我,妄執有我,因此就產生了我見、我癡、我慢、我愛、顛倒夢想的四種妄心,所以造業受報,依因感果,因果相續不斷,輪迴六道之中。
我們要解脫人生痛苦,要跳出六道輪迴,那就要用無常無我的觀點,發心修道,斷苦惱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到了功行圓滿,就能夠了脫生死輪迴,證得不生不滅寂靜安樂的偏真涅槃境界。
斷見思煩惱惑,了分段生死苦,這是小乘聖人三法印的道理。
在這裏我講一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捨全身而求半偈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以前,有一世做一個獨覺,在深山窮谷之中,修學苦行。
在靜坐用功的時候,忽然間聽到遠方傳來說話聲音。
仔細的一聽,原來是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這位獨覺,聽了以後,仔細想了一想,這二句話的道理,對於修行的人來說,真是非常重要。
是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滅之法,就像空中之華、夢中之境、幻化無常、生滅變易。
他聽到這稀有難得的法語,心中感到非常歡喜,但是認為單是這二句話,其中道理只有一半,下面還有二句。
就去尋找這位說話的人,可是找了好久找不到,後來就在深山大樹林中,看見一個暴牙赤目的鬼王,在那裏找東西吃。
這位獨覺就問他:「鬼王,你剛才有沒有看見什麼人在這裏講話?」鬼王說:剛才念兩句偈子的就是我。
獨覺說:我認為你念的這二句道理不完整,只有一半,一定還有一半,能不能請你把下面二句再念給我聽聽?鬼王說:你想再聽後面二句,哈哈!沒有那麼容易,你知道佛法是難聞的。
你想再聽後面二句,那麼你就應該發供養心,我才說給你聽。
獨覺為了迫切要求再聽下面二句的真理,就對鬼王說:「深山之中,偏僻無人,我在這裏勤修苦行,吃的東西,什麼都沒有。
你且暫等一下,我到山中去采些水果,來供養你吧!」鬼王說:我不吃水果,我要吃活血的動物。
獨覺說:噯!這太為難我了,活血的動物,我不能找給你吃。
如果將活血東西來供養你,我要犯了殺戒,這實在辦不到。
鬼王說:你辦不到,還有二句最最主要的妙法,我也不說了。
這位獨覺正在為難情況之下,想了一想,這應怎麼辦呢?為了求法心切,只好不惜身命。
於是對鬼王說:好吧!你要吃活血東西,你現在就說給我聽,等我聽了以後,把我的身體來供養你吃,既新鮮又活血,你可滿意了吧?請你快說。
鬼王又說:我不相信,你會把自己的身體給我吃,哪有這麼好的人!等我將下面二句佛法說了以後,你逃走了,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獨覺說我是修道的人,言重如山,從來不打妄語,你說給我聽,我一定供養你。
鬼王就把後面二句法語說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位獨覺聽了以後,當即開了大悟,深明這首偈子的根本道理。
是說修行的人,能夠覺悟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無我的,就可以用功修行,把生滅的妄想執著滅掉,即是生滅滅已,當下就證得不生不滅的寂滅涅槃的安樂境界。
因此感到法喜充滿,得未曾有的殊勝法益。
於是就請鬼王坐下,自己跪在地上,把頭伸了出來,請鬼王吃吧!頃刻之間,鬼王搖身一變,出現一個天人相,合掌恭敬地對獨覺說:「善哉,善哉。
道人,你是善行菩薩之道,是真精迸,是名真法供養」。
這幾句讚歎的話,講了以後,這位天人已不見了。
但是他所說這幾句話,就是過去諸佛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靜為樂」的偈子,其中的奧理,就是佛教的根本真理,也正是三法印的道理。
什麼叫做涅槃寂靜呢?涅槃意譯為圓寂,是真無不圓,妄無不寂的意思;又譯為滅度,滅了煩惱障和所知障二種惑障,了脫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二種的苦果。
涅槃即是佛教修行的人所證到的道果,共有四種不同,第一自性清靜涅槃,人人具足,個個不無的清淨本然,不生不滅的自性,在佛、菩薩、辟支佛、羅漢的四種聖人方面,也不會增加一點,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六道中,也不會減少一點。
平等平等,沒有一點差別和不同的地方,這叫做自性的清靜涅槃。
第二是有餘依涅槃,我們修行,用智慧的火焰,來燒掉煩惱之薪。
雖然已經斷了見思煩惱的子縛,但是那色身的果縛,仍然存在。
因為還有這個身體的軀殼存在,作分段生死的依靠,這就是有餘依涅槃。
第三是無餘依涅槃。
我們修行,用智慧的利劍斬斷煩惱的毒蛇,把見思二種煩惱斬盡。
無因不會感果,這個餘依果縛的身體,當然也是要消滅掉。
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眾苦的根本,身體沒有了還有誰來受苦?二乘聖人能夠灰身泯智,滅色歸空。
這是羅漢、辟支佛二乘聖人所證的涅槃,叫做無餘依涅槃。
第四是無住處涅槃。
我們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方面運用智慧,來斷塵沙煩惱,可是又不住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另一方面運用慈悲來普度眾生,菩薩雖然經過在三界六道中教化眾生,可是又不住於生死。
這真是:「任運隨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華」。
這是菩薩所證的涅槃,稱為無住處涅槃。
小乘三法印中涅槃寂靜的道理,就是指第二有餘依涅槃與第三無餘依涅槃。
(四)一法印
什麼是大乘一法印呢?大乘的教義,就是以佛說的《大集經》與《般若經》為依據,一法印就是諸法實相的道理,因為大乘教義是以實相真心為根本。
實相真心,就是真如心,實相無有一切虛妄之相。
真心就是真實之心,而不是虛妄之心。
實相具有三種道理。
第一實相無相。
它的本體,真實不虛,沒有種種千差萬別,虛妄生滅的幻想,就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平等一相,就是真諦的道理。
第二實相無不相。
實相的本體,雖然是空無所有,無一法可得,但是他能夠隨緣顯現千差萬別,一切諸相,沒有一相而不是實相,這就是頭頭是道,法法皆真。
具足四聖六凡,迷悟因果,萬事萬物一切諸相,就是俗諦的道理。
第三是實相無相無不相。
這個實相真心,是不變隨緣。
正當隨緣顯現一切諸相的時候。
可是他的本體,空無所有,無一相可得。
正當空無所有的時候,卻是真空不空,又能具足妙有。
正當隨緣現出一切諸相的時候,但是妙有非有,本體乃是真空。
這就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
這種真空妙有的道理就像一面鏡子照東西一樣,鏡子本體是空無所有,又能隨緣顯現青黃赤白種種顏色,鏡子雖顯種種顏色,而鏡子本來卻是空無所有。
但是鏡中所顯現之色,若說他是有一定顏色,又是妙有非有,若說他是沒有一定的顏色,又是真空不空。
所以說實相真心,正是真俗二諦融通,空有二相無礙。
所以《華嚴經》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我們能夠悟明實相真心,無相無不相的不可思議的道理,回過頭來看現在世間的眾生世界萬事萬物,一件件一樁樁都離不開這個實相真心。
所以蘇東坡說得好:「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這就是實相無相無不相的道理。
修行大乘的教法時,瞭解到世界上所有一切諸法,不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心法或色法等等,都離不開緣起因果的真理,這就是「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的道理。
因緣所生的諸法,緣起性空,這叫做色即是空,不是色滅之後,才歸於空,而是當體即空,其相雖妄有生滅,其性本真,不生不滅,唯是實相真心。
因為實相它能生出一切諸法。
譬喻虛空一樣,他的本體是空無所有,正因為這樣,所以虛空才能隨順明、暗、清、濁種種諸緣,而出現明、暗、清、濁等種種諸相。
《楞嚴經》說:「日照則明,雲澄則暗,雨晴則清、氣凝則濁」。
都是闡明色即是空的道理。
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中道義,就是實相的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真理。
所以大乘菩薩,他雖然證得涅槃,而不住著於涅槃,他所修行六度、四攝普度眾生的法門,又不住著於事相,這都是以緣起性空為基礎,而達到真空不空,具足妙有,一切萬法,唯是實相隨緣顯現,這叫做大乘一法印的道理。
小乘三法印與大乘一法印的理論,是佛教教義中,最主要的論點。
第五節 台賢兩宗對佛法的判攝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叫做佛教,佛所說的教法,宗旨和目的是什麼呢?
佛的思想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在《法華經》裏,佛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你要知道,十方諸佛世尊,他們為什麼示現到世界上來呢?要知道,諸佛世尊為了一件大事的因緣,所以到世界上來。
」佛繼續對舍利弗說:什麼叫一大事因緣呢?第一是要開導眾生人人本具佛的知見,出現於世。
佛知是真知,世界上各種事物,佛都能本本末末詳詳細細的知道。
佛見是真見。
世界上無論哪一事物,佛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瞭解。
這知見二個字,包括了佛的見、聞、嗅、嘗、覺、知六種功能力用,這六種功能力用,是靈靈不昧,了了常知、照天鑒地,耀古騰今。
佛具此知見,眾生也具此知見,因為眾生有了無明煩惱,妄想執著,把本具佛之知見,迷而不知,佛為了要開眾生佛之知見,所以出現到世界上來說法度生。
比喻金子一樣,埋沒在礦山之中,只有礦師,他才能夠知道,把礦山開了,金子就顯現出來了,我們眾生,本具佛之知見,只有佛才能知道,所以佛的出世為令眾生開了佛知見。
第二是指示眾生本具佛之知見,所以佛到世界上來。
知見就是眾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間的根性,這個根性,就是佛性,是我們平常日用之中,見色聞聲等等作用。
第三是令眾生悟到佛知見,所以佛出現於世。
講經說法,令眾生覺悟到眾生與諸佛,名異體同,有迷與悟之別。
眾生迷的時候,佛之知見成為眾生知見。
到了悟的時候,眾生知見,當下就是佛的知見。
第四是令眾生證佛知見,所以佛出現於世,我們蒙佛開示令悟,應依所悟之道,依教修行,到了功行圓滿的時候,就能夠證入佛之知見,達到菩提道果。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的一大事因緣,總的說來,就是開示悟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
佛從菩提樹下得道以後到雙林樹下涅槃以前,在這四十九年的時間裏,興起無緣而無所不緣的大慈心,和眾生與我同是一體的大悲心,來普度和覺悟一切眾生。
佛首先現出一千丈高的盧舍那身,即圓滿報身。
說《華嚴經》最上一層的圓頓教法,轉最高無上的根本法輪。
只因教大機小,圓頓大法不能契合於小乘根基的人。
因為小乘聖人,有眼看不到佛的千丈盧舍那身,有耳聽不懂佛說的圓頓大教。
在圓頓教法不契合小乘根基的情況下,佛就實行方便法門說法利生。
從根本起末,隱大施小,開了方便法門,依次說出小乘、中乘、大乘三大教法。
佛最後的目的,是令眾生,乘此三乘法的車子,證入佛的果位。
這正是《法華經》裏說的兔、馬、象三獸渡河,羊、鹿、牛三車出宅的譬喻。
(一)天台宗對佛法的判攝
天台宗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三大部,成立了天台宗的教觀,把佛的四十九年所說的教法,判為五時八教,什麼是五時呢?第一是華嚴時,第二是阿含時,第三是方等時,第四是般若時,第五是法華涅槃時。
什麼叫做八教呢?就是化儀四教: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
化法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這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合稱八教。
五時:第一華嚴時。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得道以後,用妙觀察智、觀機施教,對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善根成熟的天龍八部,就在雪山一乘寂滅場中,現出千丈盧舍那佛圓滿報身,說圓頓修多羅的大教的《華嚴經》。
一共說了七處九會,教導菩薩因地發心修行,一定要以十度萬行的因華,來莊嚴最上一乘的佛果,這是《華嚴經》的中心思想。
佛得道後,最初說《華嚴經》,譬如太陽初升,先照高山。
《華嚴經》佛共說了三七二十一天。
第二阿含時。
阿含經是佛對小乘聖人說的。
華嚴大法不契合於小乘根機的人,羅漢、辟支佛二乘人,雖然在座聞法,教大機小,有眼不見舍那身,有耳不聞圓頓教。
佛不得已隱大施小,到鹿野苑去。
為五比丘說四阿含經的小乘教法,主要有苦、集、滅、道四諦、十二因緣等小乘教法。
譬如太陽照到幽谷。
四阿含經就是《中阿含》、《雜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一共說了十二年時間。
第三方等時。
眾機普被曰方,四教並談曰等。
佛看到羅漢、辟支佛,對於四諦,十二因緣教法,都能領悟。
也能夠依教修行,斷了見、思煩惱之惑,得證偏真涅槃之樂。
他們以得小為足,不肯再去上求佛道,下度眾生。
不肯從空出假,涉俗利生。
沉滯到化城之中,不肯再求進步。
所以再說方等《解深密經》、《維摩經》大乘教法。
維摩詰居士,善說不二法門,對小乘人呵斥了一頓。
使羅漢、辟支佛自恥小乘,仰慕大乘,發菩提心,引小乘人,入大乘道。
繁興六度萬行,趨向佛果菩提。
就像太陽普照大地一樣,方等教法,共說了八年時間。
第四般若時。
般若就是智慧的道理,《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分為八部般若。
闡述實相真空妙理。
因為小乘人雖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可是還有許多疑情和偏見的妄執、不能夠頓時泯滅,所以佛再廣談般若妙慧,予以淘汰。
《金剛般若經》是《般若經》的節本,使二乘人斷疑生信,絕相超宗。
《般若心經》教二乘人以觀音菩薩為榜樣,修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能夠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
《智度論》說:般若像大火炬一樣,四邊都不可相觸,觸之則燒,攖之則爛。
它能將二乘聖人所有疑情妄執,偏見執著,統統消除乾淨。
回小向大,發四弘誓願,修六波羅密,直趨無上菩提,就像正中的太陽普照一切。
《般若經》共說了二十二年。
第五法華、涅槃時。
佛最後說《法華經》與《涅槃經》。
經過華嚴、阿含、方等、般若四個時期的說法,發生了很大的功效,許多羅漢、辟支佛以及諸大菩薩,他們根機都在不斷的提高和成熟。
佛此時可以在靈山會上暢談本懷,稱性說法,使二乘人會權乘歸於實教,了知妄心即是真心。
說出過去長劫以來的早已成佛的遠本,顯示幽微不可思議的甚深妙道,令上中下三根眾生都能得到殊勝的利益。
佛給他們授記作佛,同時佛又說明他過去所說三乘教法,都是隨機說法的方便法門。
《法華經》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佛說完《法華經》看到還有少數眾生末曾得度,所以接著再用一天的時間,說了《涅槃經》闡明遺餘的教法,使應度眾生,皆能得度。
機薪既盡,應火潛輝。
佛說完《涅槃經》後,就入大涅槃,證得不生不滅常寂光淨土。
《法華》、《涅槃》共說了七年時間、對佛一生說法的內容和時間,概括為四句偈:最初《華嚴》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七年。
八教:什麼叫八教呢?八教有化法四教,化儀四教。
第一化法四教,一、藏教:藏即經、律、論三藏闡述的因緣生滅四諦,佛最初對二乘鈍根的人說四阿含經思議十二因緣和事六度等教法,正面教化二乘羅漢、辟支佛,同時也兼化菩薩。
二通教:是佛對三乘人所說的教法,正面為了教化菩薩,同時也兼化二乘聖人。
施設無生四諦,不生滅十二因緣和理六度等教法,以無言說之道,說諸法當體即空。
對鈍根來說,是對藏教的深化,對利根來說,是通後別教、圓教。
可見通教是三乘聖人,共修的教法。
三別教:是佛別對大乘菩薩而說的教法,不是為二乘聖人而說的。
區別於前面藏教與通教,同時又不同於後面的圓教。
施設無量四諦與不思議的十二因緣等中道妙理。
四圓教:佛對最上乘利根的人,施設無作四諦與不思議不生滅的十二因緣中道實相妙理,無礙法門等教法。
天台宗以藏、通、別、圓四教來判釋佛的一代大乘小乘的教法,故稱為化法四教。
第二化儀四教,指佛教化眾生的儀式。
一頓教:頓是頓超,佛對頓超的大機眾生,堪受大乘諸教,就說圓頓大教。
二漸教:佛對鈍根眾生,不能一下子接受大乘諸教,所以就漸漸地,一步一步的,先說小乘教,然後再漸次增進,引導他們,進入大乘教法。
漸教有初中後,即佛在鹿野苑說的四諦法門,為漸教之初,然後再說方等,為漸教之中,後來又說般若,為漸教之後。
三秘密教:佛對秘密眾生之機,說秘密教法,佛能夠令在會的大眾、同時聞經、大家彼此不知,但又各得其益。
還有神咒、密咒。
義理雖然不知,只要虔誠誦念,就會得大感應,得大利益。
四不定教:佛能令在會大眾,聞大乘教,證大乘道,聞小乘教,證小乘道,彼此各各相知,各得不同利益。
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上面所說的就是南方的天台宗智者大師對佛一生教法的判釋。
(二)賢首宗對佛教的判攝
賢首宗是賢首大師創立的。
他把佛的一代時教,判為三時五教。
三時:第一、日出先照時,佛為圓頓大根眾生,轉無上根本法輪,名叫直顯教,為令這圓教一乘人等,轉同成別,就像太陽初出先照高山一樣,如《華嚴梵網會》。
第二、日升轉照時,佛為下中上三類眾生,轉依本起末法輪,名叫方便教,為令彼等三類眾生,轉三成一。
這就像山地高低不平,所以日照時候,就有先後。
照時也有三轉。
初轉:佛為下根眾生,轉小乘法輪,名隱時教,令凡夫與外道,轉凡成聖。
這就像太陽初升時刻,只能照到黑山,就是阿含會。
中轉:佛為中根眾生,轉三乘法輪,名引攝教,令三乘人,轉小乘成大乘。
這就像太陽升起之後,照到高原一樣,就是方等深密會。
後轉:佛為上根眾生轉大乘法輪,名融通教,令三乘人,能轉權成實,就像太陽升到中天,普照大地,這就是妙智般若會。
第三、日沒還照時,轉攝末歸本法輪,名開會教。
令偏教五乘人等,能夠轉偏成圓,就像太陽落山時依舊還照高山一樣的,這就是佛說法華涅槃會。
五教:就是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一、小教:又稱愚法小乘教。
佛對羅漢、辟支佛小乘人,但說人空,不說法空。
只說六識與貪瞋癡三毒,以建立染法與淨法的根本。
以此簡別邪正,明辨是非,分清欣厭,析了因果,稱為小教。
二、始教:佛說諸法皆空,指有遮遣,而沒有表相的大乘空宗,又稱分教,指廣談法相的大乘有宗,主張眾生有成佛與不能成佛的差別。
定性聲聞,與辟支佛並邪定聚的外道闡提,這三種人是沒有佛性,不能成佛。
簡稱為「三無二有」故名分教。
三、終教:又叫實教。
佛說眾生本具的如來藏心,隨迷緣轉智成識,變現的第八阿賴耶識本無自性可得,所以說一如一切皆是如,即眾生與佛一體的真心。
因此定性聲聞,辟支佛,與無性闡提外道,三種人都能成佛。
這種說法,才能窮盡大乘極教的道理,稱為終教。
又因此教多談法性,少說法相,縱使講到法相,也要會相歸性,所以又稱實教。
四、頓教:是指修行。
不依地位漸次差別,也不談法相,唯是辨明真理的道理。
所以說五法(名、相、妄想、真智、如如)三自性皆空。
(第六識偏計執性,第七識依他起性,第八識圓成實性)。
八識(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二無我俱遣(人無我,法無我)。
呵斥教法,遠離妄念,要絕了差別之相,泯滅生滅之心。
一念不生,當下就是如如的佛。
這叫做頓教。
五、圓教:是總攝一真法界,佛法性海,圓融無礙的教義,所以能夠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身毛塵剎,能互相涉入,重重無盡,事相與事相之間,都能夠融通無礙,所以說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是一位。
十信滿足,就能夠收攝五位,超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得到究竟成佛。
這就叫做圓教。
以上所講的就是北方賢首宗賢首大師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來一代教法的判釋,天台和賢首的判教,使我們對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言教,一目了然,明如指掌,為佛教教理研究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延伸文章資訊
- 1隨眠諸有本 - 喇嘛網
上二界,除了沒有嗔,其餘的一切,都如欲界所說。古人有一頌說:“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見,上二不行嗔”,正是顯的這個意思。現在再來加一總結:欲界三十 ...
-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2) - 漢文大藏經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尊者世親造 ... 理實一切行苦故苦,此唯聖者所能觀見。故有頌言: ... 若謂世間於下上中苦,如其次第起樂等三覺,佛隨順彼說樂等三。
- 3197 參、俱舍宗要義 - 星雲大師全集
在一切萬有諸法中,俱舍宗又把它歸納分類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及七十五法等。 ... (3)見取:三界四諦下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四種,與苦諦下的四見,集、 ...
- 4從四聖諦到四弘誓願-----論大小乘佛教融和的開展 - 星雲大師
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 ... 佛告比丘:其諸眾生於苦聖諦如實知者,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
- 5說一切有部觀四諦十六行相減行減緣入見道之修道次第初探
忍位中,又分下、中、. 上三位,在此先說明下忍位的修行次第。關於下忍位的修道次第,唐譯《大. 毘婆沙論》卷5 云:. 彼先以四行相觀欲界苦,次以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