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法, 十二因緣, 四聖諦與八正道之關係 - E-Learning Program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無明、 行是過去世的二因,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是現在五世果; 愛、 取、 有, 是現在世三因, 生、 老死是末來世二果。
由十二因緣, 人生因果關係便 ...
E-LearningPrograms
Searchthissite:
中文首页
研究生课程
申请
学费
论坛
联络
檀香佛学研究中心
Userlogin
Username:*
Password:*
Createnewaccount
Requestnewpassword
Home»Forums»中文远程教学»印度佛教
緣起法,十二因緣,四聖諦與八正道之關係
印度佛教
中文Chinese
緣起法前提下,人生現象的因果分析,展出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等教義。
人生輪迴流轉歷程,每前階段都是生起後階段的因(緣),前一階段完成,後一階段亦随之而起。
此十二階段處理了人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兩重因果關係。
無明、行是過去世的二因,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現在五世果;愛、取、有,是現在世三因,生、老死是末來世二果。
由十二因緣,人生因果關係便分為兩個矢向。
一個由無明起,稱為順觀;一個由老死起,稱向逆觀。
據說,佛陀就是逆觀十二因緣,覺悟而得解脫。
順觀矢向說明生命的實況及其諸原因,便是四諦中的苦、集、二諦,而逆觀矢向說明生命的開出,自無明的消解始,亦有一因果關係,便是四諦中的滅、道二諦;四諦是十二因緣順逆兩向的總結。
佛陀說法,目的在示眾生解脱之道,則道諦是中心,所有經教,意不離此,所以原始佛教中所重視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龙树菩萨——大乘复兴的伟大论师
佛教在印度復興困難›
Emailthispage
#1SubmittedbyPANGSZELEUNGonFri,09/18/2020-00:23.
最初的佛學概念與關係
蘊、處、界能貫通於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名色、六入、觸與受當中;名色的色是色身的意思,由六根聚合,即六入,六入接觸六境而產生六識的感受,前五根、前五境及前五識都是色身對外的接觸,而第六意根、法界及意識,三者則是內在的情感及思維意識,它們能生起五蘊中的四無色陰,即受、想、行、識;四無色陰加上身色陰,便是五蘊,因此一切法可以從五蘊、十二處或十八界三方面解釋,而涵義是相同的。
緣起法是世間一切事物由因緣和合而生起,可是有情眾生卻是由我執而生;我執作業,是輪迴的動力;十二因緣可劃分為過去、現在、未來,雖有相對性的時間差別,一旦我執作業,十二因緣便同時定下來,這是佛教的因果法則。
人生較主動的是「愛、取、有」階段,此階段不斷地在人生出現,積累成大苦蘊,成就無限的業報輪迴;四聖諦由「苦」而來,阿含經的四諦為苦諦、苦習諦(集諦)、苦滅諦(滅諦)及苦出要諦(道諦),都不離「苦」,包括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丶愛別離苦丶求不得苦及五陰熾盛苦;三十七道品有種種修行方法教人離苦,以三無漏學劃分八正道為總綱。
延伸文章資訊
- 1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為佛陀的根本教義 - 壹讀
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為佛陀的根本教義 ·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 · 二、集諦: ...
- 2八正道、十二因緣之【四聖諦】 - 金剛禪杖
四諦大體上乃佛教用以解釋宇宙現象的'十二緣起說'之歸納,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 ...
- 3謂四聖諦及其與十二緣起的關係
四諦有兩種緣起:「苦集」是一種緣起,這是流轉的緣起,因爲有集(煩惱業),感的苦諦(苦果)就是流轉生死;還滅——「滅道」,就是修道證涅槃,還滅的因果。所以四諦還是 ...
- 4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十二因緣 - 每日頭條
「初轉法輪」的主要內容是「四諦」、「十二因緣」,這也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稱為「四聖 ...
- 5緣起法, 十二因緣, 四聖諦與八正道之關係 - E-Learning Programs
無明、 行是過去世的二因, 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是現在五世果; 愛、 取、 有, 是現在世三因, 生、 老死是末來世二果。 由十二因緣, 人生因果關係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