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MAHLER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復活》 2021-0313修MAHLER 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當樂團安靜下來,無伴奏人聲.
羅文秀音樂講堂
跳到主文
喜好音樂、藝術與旅遊,愛探討作曲家對樂曲的想法和分析,經常參與國內外的音樂會與表演活動,隨時記載這些節目的的經驗與感想。
歡迎光臨羅文秀音樂講堂(Lola聊音樂)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Sep08Sun201913:27
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MAHLERSYMPHONYNO.2Resurrection
一再被喚醒的靈魂―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2021-0313修
MAHLERSYMPHONYNO.2"Resurrection"
當樂團安靜下來,無伴奏人聲唱出「復活」(Aufersteh´n)的瞬間,不受其感動的聽者都難。
此曲創作期間較其他交響曲更長,始於1888年七月,約達七年之久,完成於1894年。
創作其間曾於萊比錫、布達佩斯和漢堡任職,其間經歷父親、母親與大妹蕾波汀娜的離世,1889年夏天因痔瘡動了手術。
樂曲透過死亡質疑生命存在的意義,追求永恆和救贖一直都是馬勒樂曲終結的最高境界,創造出最撫慰人心的時刻。
其編制僅次於馬勒第八號「千人」交響曲,第五樂章長約34分鐘,除了第八號交響曲之外,屬於最長的樂章。
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無可取代的地位讓此曲一直很受歡迎,是馬勒交響曲之中必聽的曲目之一。
作曲家本人對此作品的貢獻和看法
馬勒在創作時亟需一個完全不受外界干擾的空間,靈思泉湧之際,已經不是自己在創作,而是被一股莫名力量驅策著,特別是第二號交響曲的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
馬勒創作時,並不是整體架構,而是採單樂章來進行寫作,彼此並不事先做聯結,而是完成之後,思想上滋生聯通,逐漸成長為一種精神啟發,最終在不斷滋長的思維上,作品獲得完滿的精神內涵。
第二號交響曲就是在對人生的迷惑下,尋找個人存在的意義,馬勒於樂譜旁曾註解:「我們站在深愛人的棺木旁。
他的生命、掙扎、熱情與渴望再次閃過我們的心中。
就像站在高處看著死去的人提出問題。
」
創作的價值以及內涵層次
馬勒曾對友人說:在強而有力的第一樂章之後,要創作對等份量規模的終樂章是相當困難之事。
當時名指揮大師漢斯‧馮‧畢羅(HansvonBülow,1830-1894),曾對第一樂章表達不喜歡的觀點,有些吊詭和諷刺的是,馬勒於1894年參加畢羅大師的葬禮時,儀式中唱起費德利希‧克洛普斯托克(FriedrichKlopstock1724~1803德國)的讚歌《復活》(Aufersteh´n),第一句歌詞「復活,是的,你將復活」(Aufersteh´n, jaaufersteh´nwirstdu)就如觸電般醒悟,所有疑惑都得到解答。
終樂章的合唱以無伴奏清唱方式傳來,可說是馬勒創作中最美的段落之一。
記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終樂章也有類似的精神,馬勒於樂曲中運用宗教音樂中的神奇號角,喚起鬼魂接受大審判的場景,鋪天蓋地的混亂,最終於聖潔的救贖中,開啟永恆大門獲得解脫,兩者於精神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效,聯結過去開創未來,卻又展現各自的美學特色。
第一樂章 Allegromaestoso.莊嚴的快板
第二樂章 Andantemoderato.適度的行板
第三樂章 InruhigfließenderBewegung平靜的流動;詼諧曲
第四樂章 Sehrfeierlich,aberschlicht很莊嚴但單純
第五樂章 ImtempodesScherzo'sWildherausfahrend用詼諧的速度野蠻地衝出來
樂曲說明
第一樂章開頭的大提琴低音線條如同死神的腳步聲,持續並佈滿整個樂章,彷彿死亡時時刻刻環繞於身邊。
樂曲的基調設定與死亡有關,如同偏深色系的背板一般,低音旋律正符合此一特質―做為象徵死神的隱喻。
宛如變形蟲般的柔軟,可現身(ff)可隱形(pp),能巨大亦可縮小於縫隙之中,無孔不入隨伺身旁,猶如揮之不去的陰霾,令人聯想到哥雅1798年的畫作,人在理性的壓抑下心生惡魔。
這種無孔不入隨伺身旁的恐嚇力量,套句現代語言,可謂一股闇黑勢力。
圖.西班牙畫家Goya1746-1828畫作Thesleepofreasonproducesmonsters,1798年
闇黑的死亡(音檔)基調上,增添各具特色的主題,馬勒喜歡將其鮮明化,如第一主題的死神與雙簧管吹奏的悲歌(0:54譜1),第二主題(2:27譜2)採用刺激感官誇張滑音的弦樂群,加上另一個如聖詠般兼救贖意味的第三主題(3:39譜3),三主題間各有其強烈的慾望,又分述著差異構想。
同時,強音的闇黑勢力流動,時而幕前時而幕後穿梭其中,或是隱約從遠處傳來的腳步聲,亦是不知不覺地消失,兩者的搭配,頗能朔造出恐怖的魅影效果。
闇黑的死亡基調
譜1+音檔. 雙簧管悲歌0:54
譜2+音檔. 第二主題
譜3+音檔. 第三主題
發展部(5:32)加入諸多元素,彼此交錯、衝突對立,總括而言,它帶來兩種情緒,一是夢境與現實的時空轉換,另一是強烈激動的奮鬥交戰(10:35)。
前者是情緒的營造,渴求美好的記憶,後者則為樂章的高潮,尖銳、大跳,以及代表死亡之意的鑼TamTam,彷彿掀起面臨死亡恐懼的陳述。
後半段也是未來終樂章的伏筆―末日經(11:55譜4)帶來死亡訊息,和最終的救贖(12:19譜5)與永恆的天堂一直都是馬勒的終極境界(先預示),雖然直到第三樂章結束前才失序地爆發,但這之前已開始佈下蛛絲馬跡可尋了。
首樂章的呈示部低音與各主題間的盤旋迴蕩、發展部的高潮表現,是本樂章於演出時的觀察重點之一。
音檔. 強烈激動的奮鬥交戰(10:35)
譜4+音檔. 末日經前四音
譜5+音檔. 救贖,來自第三主題
第二樂章,安排蘭德勒(Landler)舞曲風的主題,分別出現三次三種樣貌,表達是美好的回憶,這是作曲家的刻意安排。
最初(譜6)乃原始旋律面貌,以滑音加強符合當代風格的語法,再次是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位(3:17+音檔),讓大小提琴的對話顯現出多層次的交織線條,豐富的聲線製造出旋律的另類風情。
旋律之外,如雨滴點點般飄下的斷音(01:39),長笛短句穿插,讓圓滑與斷奏間架起衝突的美感。
最後一次(7:52+音檔),以撥奏和豎琴來妝點其柔魅,於馬勒的手裡,將單純旋律的重複幻化為多彩的姿態,這也是馬勒音樂中不可忽略的美感要素之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m6vZS_xXU 第二樂章
譜6.蘭德勒舞曲主題
小提琴與大提琴的對位(3:17+音檔)
最後一次(7:52+音檔),以撥奏和豎琴來妝點
圖.歌曲集「兒童的神奇號角―聖安東尼的傳教」 取自網路
詼諧風的第三樂章,ABABA,A採用歌曲集「兒童的神奇號角―聖安東尼的傳教」做為主要旋律,木管與弦樂不斷地交替樂句,絃樂水流般的十六分音符的律動也是整個樂章的基調。
與之形成大大對比的B段(3:24+音檔),是帶著賦格風的號角歡呼以及縮小編製的室內樂風格。
第二次的B(7:52+音檔),樂曲突然轉向一股失序的紛亂,由銅管擔任主角,響起一段激動情緒,如同馬勒曾說:「這是人在看到世間紛亂可怕景象時,失去了愛,也失去了對神的信仰...如狂亂的鬼魂般,使他對一切厭倦。
」這也是用來預示第五樂章開頭的重要關鍵。
B段(3:24+音檔)
第二次的B(7:52+音檔)
第三樂章音樂範例
經過前面三樂章的激動聲響,忽地飄進一股清流,走進原始之初。
女中音帶來溫暖的第四樂章―「原光Urlicht」莊嚴之中帶著單純的感覺,敘述單純信仰者的心聲,中間段落(2:36)鐘琴和小提琴聲引來天堂的幻象,最後(3:19)仍堅信回到神之處,如此寧靜的時刻,為著即將來到的終樂章做準備。
第四樂章原光
第五樂章範例
全曲最激動且最複雜的第五樂章,開頭的威嚇、驚嚇之聲有如大審判的場景,背後又隱約可聽見第一樂章的永恆旋律(00:36.譜7+音檔)。
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開頭的三次呼喚,對現場觀眾而言,不只聽覺的感受,還會加上視覺的搜尋,那個躲在幕後的遠方號角,總是引來好奇心,第一次呼喚(01:39+音檔)在荒野,遙遠荒郊外傳來的聲響並做回音處理,引用葛利果聖歌中的末日經前四音,雙簧管搭配撥奏,接著銜接長號吹奏的復活主題。
第二次呼喚(04:14+音檔)以小提琴滑音帶出,包含法國號、英國管在內的樂器頻做轉換。
此次重點,呼喚之後,用宣敘調語氣奏出合唱的首句Oglaube(啊!相信)(5:42,見音檔),墨色般的末日經與和聲式復活主題接續在後。
最後採用銅管齊鳴的方式展現第三次呼喚(08:04+音檔)。
三次呼喚三種風貌是欣賞之餘,值得細細品味的片段。
譜7+音檔. 永恆旋律
第一次呼喚(01:39+音檔)
第二次呼喚(04:14+音檔)
音檔. 用宣敘調語氣奏出合唱的首句Oglaube(啊!相信)(5:42)
第三次呼喚(08:04+音檔)
發展部(10:05)呼喚之後的復活進行曲(10:51)加上末日經樂段(12:27)變化是一大亮點,印象中阿巴多帶領琉森音樂節樂團演奏的一幕,各個精神抖擻,面露激動之情,樂曲在他們的熱情之下燃出閃耀的火焰,加上末日、救贖及永恆三個動機的交織衝擊,製造一段令人難忘的畫面,音樂最能感動人心的就是這種音符之外的提味效果。
樂曲將回到再現之前,長號又再度吹起Oglaube(啊!相信)(14:00),引來爆開的導奏。
從四面八方傳來神奇號角的聲響,彷彿清晨大地甦醒般的再現。
在長短笛如夜鶯歌唱的牽引下(20:21),最後的合唱上場―以最聖潔的宗教聲響清唱,這是本曲最受期待的感動之處,人聲就從此飄起復活Aufersteh´n歌詞,由聖詠合唱唱出復活主題。
經過兩次聖詠,女中音與女高音(26:41)分別再度唱出Oglaube(啊!相信),之前都以樂器獨奏現身,第三次聖詠(28:07)仍以復活為主題―只要是生命,必然會消逝。
第四次聖詠(28:52)是合唱與重唱,一直往上提升的音符,正隱喻為重生做準備,最後,永恆主題以賦格方式奏出(30:25),用炙熱的愛,飄向光明,最後聖詠如階梯般上行,於復活與永恆的主題下,救贖、痛苦消逝到最後的永恆之門大開,創造出最撫慰人心的美學聲響。
整樂章極具說故事的能力,音符充滿畫面,每聽一回,心靈總是再次被洗滌,滿滿的感動正是此曲經典不敗的關鍵。
閱讀、聆聽、不斷思考的重複方式,自然而然深入瞭解樂曲本身,也能與作曲家的想法更為接近,當高度越來越靠近時,心靈滿足已非文字能敘述之。
文羅文秀/2021-0313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bTPCLoq3k
以SirGeorgSolti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為依據,1996Decca出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MPuoOj5TIw
LucerneFestivalOrchestra,ClaudioAbbado
推薦文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k19Vvd
馬勒年輕旅人之歌 https://reurl.cc/j1Vqpm
開啟天堂之匙━馬勒第四號交響曲https://reurl.cc/DyYvkj
面面俱到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p18mVx
悲劇的預言━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Gxgdlv
氣勢磅薄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d2OVA8
告別時刻-馬勒第九號交響曲 https://reurl.cc/zZObay
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https://reurl.cc/n1xn41
文章標籤
馬勒
復活Aufersteh´n
馬勒音樂節
末日經
呼喚
蘭德勒舞曲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羅文秀音樂講堂
Mahler
馬勒交響曲
MahlerSymphonyNo.2Aufersteh´n
樂曲賞析analysis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Lola聊音樂
羅文秀音樂講堂
Lola聊音樂發表在痞客邦留言(1)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音樂評析個人分類:馬勒樂曲此分類上一篇:氣勢磅薄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Mahler SymphonyNo.8
此分類下一篇:悲劇的預言--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上一篇:氣勢磅薄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Mahler SymphonyNo.8
下一篇:悲劇的預言--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歷史上的今天
2019:驚艷的馬勒三
2019:當芭蕾伶娜碰上狂野卡門—談尼爾森斯的馬勒第五
2019:與拉圖共享的惜別時刻—2018柏林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2019:當復活遇上水藍與鄭明勳--馬勒第二號交響曲
2019:馬拉松式的貝多芬九首交響曲--2017東京跨年音樂會感想
2019:千人交響曲初體驗--2017日本東京追馬勒
2019:悲劇的預言--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文章分類
交響詩(5)法國作曲家(9)柴可夫斯基音樂(5)拉赫曼尼諾夫(3)聲樂曲目(1)音樂劇(1)安魂曲(1)歌劇(7)布拉姆斯樂曲(9)孟德爾頌樂曲(4)貝多芬九大交響曲(9)經典曲目(9)貝多芬樂曲(16)國內藝文活動(1)馬勒樂曲(8)海外音樂會感想(5)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2七月(1)
2022六月(1)
2022五月(1)
2022四月(2)
2022三月(1)
2022二月(6)
2022一月(1)
2021十二月(4)
2021十一月(3)
2021十月(4)
2021八月(2)
2021七月(5)
2021六月(2)
2021四月(3)
2021三月(2)
2021二月(3)
2021一月(2)
2020十二月(1)
2020十一月(2)
2020十月(1)
2020九月(1)
2020八月(9)
2020六月(1)
2020五月(3)
2020四月(5)
2020三月(3)
2020二月(5)
2020一月(1)
2019十二月(4)
2019十一月(2)
2019九月(12)
所有文章列表
文章搜尋
我的好友
最新留言
誰來我家
動態訂閱
QRCode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新聞交換(RSS)
活動快報
醫之方益生菌
吃得不一樣,健康都一樣!讓我們在後疫情時代補充活...
看更多活動好康
POWEREDBY
(登入)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二號交響曲「復活 ...
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二號交響曲「復活」(Resurrection). 文/樂品越樂圖片來源/Sebastiano Ricci ...
- 2馬勒《c小調第二交響曲「復活」》:生命、死亡與來世
儘管現今人們常稱本交響曲為「復活」,但事實上當時馬勒並未為此曲命名,純粹以《第二交響曲》稱之。筆者在此以「復活」來稱呼本曲,只是想以一個更易令 ...
- 3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之指揮詮釋
本論文以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 的第二號交響曲《復活》(Resurrection) 為研究重點,筆者先從兩方面整理人聲在交響樂中的發展歷程,其一,以交響曲為基礎...
- 4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的最初靈感- 夏爾克的音樂故事
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馬勒交響曲,也是以死後的世界為主題的藝術創作,需要動用龐大的交響樂團及合唱團,每次演出都像是一場純 ...
- 5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解析(林衡哲醫師/文)@古典啟示錄
直到一八九三年暑假,他在史坦巴赫的亞特湖邊建了第一個作曲小屋,他才繼續第二交響曲的創作,並在 七月八日 完成了「少年魔號組曲」中的一首:【帕杜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