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與潮語的演變 - iTRU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像今日的青年,懷才不遇,有力無處用,百無聊賴,很多只能沉迷打機,在電腦網絡講潮語、寫火星文吹水度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雜有洋人、南亞 ...
iTRUE
Justsomewordsinmymind…
Skiptocontent
←蕃茄–現代超級蔬菜
嘲笑香港政治奉承或 文壇沒落?→
年代與潮語的演變
PostedonJanuary21,2010byitrue42646
陳雲集—轉至信報
其它陳雲集可在此論壇閱讀:http://www.ourradio.hk/forum/viewthread.php?tid=2567&extra=&page=1
我私故我在
陳雲潮語
一句升呢,特首跌鑊(watt)。
十月十七日,曾蔭權公布施政報告之後,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節目中說他最近學了個「潮語」叫「升呢」,原意是指玩電腦遊戲過關升級,升le(vel)也。
他以此比喻香港經濟也要升級,不能再依賴密集勞力,即是要「升呢」,發展知識型產業。
今年中秋前夕,也有月餅廣告勸人家勿再食「老餅」,送禮要「升呢」,買新款冰皮月餅。
一時之間,「升呢」超出年輕人打機群落的次文化範圍,成為全民潮語。
然則,平民百姓可以扮潮,特首卻不宜學舌,一來是有失身份,二來是虛偽矯情,要親近青年,不是要學潮語,而是做好長輩本分,為青年開闢上進之路。
以為刻意降格(condescending),扮無知少年,假裝領袖與平民的水準一樣,彼此一家親,自欺欺人而已。
潮流用語乎
去年書展,蘇真真推出《潮語學習卡》之後,潮語浮出青年人的次文化圈,廣為人知。
今日說的「潮語」,並非潮州話之簡稱,至於是否「潮流用語」之簡稱,仍須商榷。
潮、爆、喪、hea、型、索、惦、超、瘀、寸、yea、in、dry、dull……此等潮語,都以單字為主,有別於往日複詞形式的俗語或俚語,如有型、新潮、符碌、食腦、吹水、招積、沙塵之類。
「潮」從新潮、潮流、潮氣之類的複詞脫胎而出,成為單字詞,「潮語」本應就是「潮」加「語」的構詞,不必視為潮流語言之簡稱。
當然,學術既然掌握在中年一輩手上,吾人說「潮語」就是「潮流用語」之簡稱,甚至「潮語」也是吾人造詞,用以描述當今年輕人的口語形式,年輕人也只能默默承受,無從置喙。
上周有青年投稿報章,不憤潮語遭成年人奪取之後,誇誇其談,胡亂使用,作其親善之狀,怪罪成年人奪取其語言,用作商業推銷及政治宣傳。
青年的語言遭主流社會奪取及濫用,青年便連語言主權也失去了。
青年潮語可以輕易為商號及政客收編,皆因青年並無明顯階級身份,收編其語言不怕做cheap自己,不會有階級尷尬,反而有追上潮流之感。
然則在香港人口老化及青年貧困化的兩大潮流下,襲用潮語以標榜自己夠in及鼓吹消費,無疑是「老餅」行為,不知滄桑變幻,人間何世。
香港青年貧困化及人口老化,都是由於商業壟斷及高地價政策,青年就業「散工化」,朝不保夕,難以成家立室,成年人又不敢生育。
斯二者,都由政客及商家長期勾結造成,彼等昧於現況,閉門學舌,取悅於不再擁有政治影響及消費能力的青年人,可謂當局者迷,十分之「政治無意識」也。
階級烙印,鄉土情懷
潮語興起之前,香港人講的是俗語或俚語。
當年的青年捱窮,但奮發向上,俗語講來虎虎生風,鞭鞭有力,滿載鄉情。
不像今日的青年,懷才不遇,有力無處用,百無聊賴,很多只能沉迷打機,在電腦網絡講潮語、寫火星文吹水度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雜有洋人、南亞人、北方人,但主要仍是廣東遺民會集之所,廣東遺民來自中國南方,也有來自越南、新加坡等南洋華埠。
工廠、地盤、木屋區及茶餐廳等平民處所,都是方音混雜,鄉土俗語、歇後語衝口而出,成了其他方言群體的新興俗語。
客家話的「自家人」、潮州話的「家己人」(ga-gi-lang),尋常土話,都是當年俗語。
例如「拍拖」一詞,本是珠江艇家用語,機動運貨汽船拖搭另一木船,於狹窄河道之中,兩者緊靠而行,到了淺灘,汽船停航,由木船搖櫓送人貨上岸,行話謂之「拍拖」,引申為戀愛男女牽手、依偎同行之貌。
戰後香港青年人口眾多,色慾高漲,遂令此語火速流行,並衍生拖友、拖手仔、拍散拖等詞。
「搞搞震,無幫襯」、矇查查、沙塵白霍、花心大少、沙沙滾等廣州俗語也隨電台講故(「天空小說」)、報章專欄而流傳香港。
源自肇慶的「老坑」(原本指開採已久的石硯老礦坑)、番禺的「市橋蠟燭」(假細心)、市橋皇帝(惡霸)、大天二(撈家)、廣州嫖界的老餅(老妓女)等也成為香港土語,當地反而失傳,少人講了。
五十至七十年代流行的電台廣播劇,由於只聞其聲,劇本必須掌握人物口語與階級角色之配合,低下層角色要講俗語,於民間口語之傳播,有推波助瀾之功。
工人階級的文化民主
進入七八十年代,工業勃興,工人消費力強勁,交際頻密之後,衍生一批香港土生俗語,加入幫會的青年眾多,人多口雜,也將暗語傳出,粵語電影、電視劇都投青年工人階級所好,紛紛採用俗語。
香港電台「獅子山下」電視劇帶起新的本土寫實電視及電影熱潮,有助本土低下階層俗語之廣傳。
小孩曰「塞豆窿」、「豆釘」(豆丁之音轉),出自德叔(良鳴飾演)之口,慘綠青年曰「死飛仔」,出自掃街茂(李添勝飾演)之口。
今日電視以中產「職場劇」及商家「富貴劇」為主流,不如當年的工人劇,將工人語言及貧民命運呈現於公共媒體,有文化民主(culturaldemocracy)之貢獻焉。
當年的電視劇,編劇人才脫胎自廣播劇,仍視口語為個性描寫之基本功,頗多流行寫實劇的主角,都有固定口語(口頭禪),如八十年代周潤發,一句「係咁先,唔係咩呀」,象徵工人階級的文化自豪。
大學增加之後,貧民初入校園,也製造「符碌」、「走堂」之類的校園俗語。
機器馬達在工廠大廈、鬧市後巷、唐樓走廊及山邊木屋瘋狂開動之時,當時的俗語是加班、趕工、拍硬檔、拆掂佢,或劈炮、跳槽、騎牛搵馬、東家唔打打西家。
其中「拍硬檔」一語,今日回想,令人感激。
山寨廠的老闆與員工份屬同鄉、「死黨」,互相幫忙,員工隨時劈炮,另尋工廠,老闆有求於工人,只能用朋友身份懇請幫忙。
工人懶散曰蛇王;失業曰「踎墩」,有等候工作之含意;碼頭苦力一歌三嘆「鬼叫你窮呀……頂硬上」,也肩負重擔,有勞作在身。
這是百業興旺、志氣衝天的年代。
幫會行話進入民間者,有紮職(升級)、磅水、劏死牛、爆冷格(入屋行竊)、堆冧友(劈死人)、割禾青(贏錢早走或急於收成)之類,二十一世紀之後,百業蕭條,幫會難撈,這些行話也大多式微。
鄉村農田不見,想向青年解釋何謂「割禾青」,也無從入手,要講經濟學的短期利益、炒股票的獲利回吐了。
九十年代的俗語,有低級中產的職場特色,互相傾軋居多,如執生、開OT、食腦、食自己、吹水、齋talk、吞泡(有事不做)等,不再拍硬檔了。
二十一世紀的潮語,都是單字為主,一方面是復興粵語的單字構詞,二是單字詞變幻多端,可以做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如hea(無所事事),可以說hea工、hea樣、hea做之類。
單字構詞是粵語傳統,新潮轉為「潮」,有型轉為「型」,吹水轉為「吹」,都是複詞廣為人知之後,可以用單詞表達。
有些潮語,也非全新,例如「滴汗」,就脫胎自古語「汗顏」。
網絡語言如表情符號(emoticon)或圖像符號(pictoranto)、火星文等,也衍生潮語,除了新鮮趣怪,也有隱藏感情及貧乏腦筋的作用,適宜網絡的隱秘交流,言不及義。
一句「O嘴」,雖說有俗語「擘大個口得個窿」的先例,卻不知對方是驚訝無言還是尷尬無奈。
潮語大行其道,掩藏感覺、真偽莫辨的年代到來,當面表白、揭露肝腸的年代過去,只能錄存俗語於此,考其原委,使後世知道香港有過拍硬檔、頂硬上的年代而已。
香港文字學系列.二十八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Likethis:LikeLoading...
Related
ThisentrywaspostedinUncategorized.Bookmarkthepermalink.
←蕃茄–現代超級蔬菜
嘲笑香港政治奉承或 文壇沒落?→
LeaveaReplyCancelreply
Enteryourcommenthere...
Fillinyourdetailsbeloworclickanicontologin:
Email(required)(Addressnevermadepublic)
Name(required)
Website
YouarecommentingusingyourWordPress.comaccount.
( Log Out /
Change )
YouarecommentingusingyourTwitteraccount.
( Log Out /
Change )
YouarecommentingusingyourFacebookaccount.
( Log Out /
Change )
Cancel
Connectingto%s
Notifymeofnewcommentsviaemail.Notifymeofnewpostsviaemail.
Δ
Searchfor:
RecentPosts
人類的後代
離家後的兩年零八個月
怎樣寫寂寞
長途比賽
莫名…
RecentComments
TRUEon喜歡下雨TYon喜歡下雨TRUEon無情的籃球TYon無情的籃球ChristineonSpace與Facebook 抉擇
Archives
January2011
December2010
September2010
March2010
February2010
January2010
December2009
November2009
September2009
August2009
May2009
April2009
March2009
February2009
January2009
December2008
November2008
October2008
September2008
August2008
July2008
June2008
May2008
April2008
March2008
February2008
January2008
December2007
November2007
October2007
September2007
August2007
July2007
June2007
May2007
April2007
March2007
February2007
January2007
December2006
November2006
October2006
September2006
August2006
June2006
April2006
March2006
January2006
December2005
November2005
Categories
Music
Newsandpolitics
Uncategorized
Meta
Register Login
Entriesfeed
Commentsfeed
WordPress.com
iTRUE
CreateafreewebsiteorblogatWordPress.com.
Privacy&Cookies:Thissiteusescookies.Bycontinuingtousethiswebsite,youagreetotheiruse.
Tofindoutmore,includinghowtocontrolcookies,seehere:
CookiePolicy
Follow
Following
iTRUE
Signmeup
AlreadyhaveaWordPress.comaccount?Loginnow.
iTRUE
Customize
Follow
Following
Signup
Login
Copyshortlink
Reportthiscontent
ViewpostinReader
Managesubscriptions
Collapsethisbar
%dbloggerslikethis:
延伸文章資訊
- 1潮話世代 - 星島教育
李嘉亮以代表「可愛」的潮語為例,「五六十年代會使用『嗰制』,後來流行用『女贊﹙音同「盞」﹚鬼』、『趣致』,八十年代開始,英文在香港的地位不斷提高 ...
- 2年代與潮語的演變 - iTRUE
不像今日的青年,懷才不遇,有力無處用,百無聊賴,很多只能沉迷打機,在電腦網絡講潮語、寫火星文吹水度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雜有洋人、南亞 ...
- 380後、90後常用「老餅」網絡潮語,舊時代用語暴露年齡
- 4【真本土】廣東話不只是俗為古代潮語留一盞燈的人-蘇萬興
蘇萬興,人稱「蘇Sir」,今年約七十歲,堪稱香港地潮語活字典,只有小學 ... 我們也想像不到,六十年代學費太貴(也是一日一蚊),他才小學畢業,十歲 ...
- 5【文字狂】老土潮語復興| Metro 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