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上)|淨空老和尚開示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

】 這是我們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們提倡修行的要領,五個項目,以後又把五德加上去,這就變成六個科目。

法音宣流金剛經的智言慧語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上)|淨空老和尚開示 廣為分享,功德無量:   【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

】   這是我們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們提倡修行的要領,五個項目,以後又把五德加上去,這就變成六個科目。

五德是孔夫子的修養,在《論語》裡面,我們看到夫子的學生在閒談的時候,大家互相評一評我們老師有哪些德行?結果同學們公認老師有五種好的德行:溫良恭儉讓。

老師很溫和、溫厚;恭敬,無論對人、對事、對物恭敬;節儉,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都不浪費,夫子的生活很節儉的;善良,心地非常善良;忍讓,對一切人都能夠忍讓。

溫良恭儉讓,夫子有五德。

世間聖人都具足這五種德行,我們學佛,佛是高高在上,超出世聖太多太多了,假如連這五條德行都沒有,那還學什麼佛?所以我們拿這五條做基礎,從這個五德裡面建立佛法。

  佛法的建立第一個是「三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叫三福,淨業三福。

世尊在這三條末後,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他說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說的很重要。

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他怎麼修行成佛的?這三條是他的正因。

由此可知,三世諸佛絕對不是修一個法門成佛的。

這些諸佛在因地當中所修的,個人修個人的,是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可見得這是共同的基礎。

無論你學哪一宗,無論你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在這上面奠定基礎。

如果沒有三福,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你決定不能成就;如果你要是有成就,那釋迦牟尼佛這句話不就變成妄語?由此可知,三福重要。

我們學佛的人要不能把這三條十一句做到,你學的什麼佛!念佛能往生?不見得!念佛的人不能往生的太多太多了,他為什麼不能往生?這個基礎沒打好,沒有從基礎上修。

好像蓋房子一樣,這是打地基,他沒有打地基,所以他房子蓋不成,蓋不到一半就倒了。

這就是為什麼許許多多念佛人,念了一輩子不能往生,因此這個三福要細細的來講求。

我過去用專題講過,好像有錄音帶,題目就是「淨業三福」,非常非常重要。

學佛從哪裡開始?從這裡開始。

  「六和」是六和敬,這是佛告訴我們的。

人生活在世間,不能離開團體獨立去生活,也就是人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大眾,我們生活一切所需都要靠大眾,我們穿的、吃的、用的一切,都要靠許許多多人來供養。

不能離開大眾,要跟大眾在一塊相處,要怎麼相處法?佛教給我們這六條,這六條是與大眾相處基本的戒條,決定要遵守,不遵守不是佛弟子。

學佛有很多假佛弟子,不是真的。

哪些是假的?三福、六和沒做到就是假的,就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一定會把它做到,真正去依教奉行。

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

我們現代人常講的建立共識,也就是說我們大家對事、對人,看法、想法要接近,愈接近愈好,因為接近就沒有爭執,我們意見就相同,人與人相處這是最重要的一條。

所有一切糾紛,乃至於發展到戰爭,你要問什麼原因?見解不相同,意見不相同。

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見解、思想不相同,勉強湊合在一起,那個不能長久,那個裡面有問題,戒律再怎麼嚴只是控制一個外表,一旦控制不住就爆炸,問題就發生。

所以這一條非常重要。

  世尊叫我們怎樣建立見和同解?佛說:「你們的看法、想法都錯了,我是正確的,你要放下那個,要跟我學」,行嗎?一定會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你沒有什麼了不起,你那個看法錯誤的,我是正確的,你要跟我學。

沒有不打架的!佛法高明,高明到什麼?教我們把名字相、言說相、境界相統統都放下,每一個人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就見和同解了,這個高明。

佛沒有說你要學我,我要學你,咱們大家都不要學,只要把所有一切看法、想法統統放下,沒事了,天下太平,高明到極處,不能叫人不佩服!所以佛不牽著人鼻子走,不叫人學他,沒有這個道理。

所以佛法裡面一入門就要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不是皈依釋迦牟尼佛,皈依自性三寶,高明!沒有說皈依釋迦牟尼佛,皈依哪一個人,沒有!   佛是自性覺,這個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

從哪裡回頭?以前都迷惑顛倒,從迷惑顛倒裡面回過頭來,從今而後依覺悟,不迷了,這叫皈依佛,是你自性覺,不是叫你皈依釋迦牟尼佛。

所以他講得叫你沒話說,真的我們心服口服,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皈依法,法也不是經典,佛沒有說「我說的法都是正確的,你們想的都是錯誤的」,佛沒這個說法。

佛叫你皈依自性正,正知正見是一切眾生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來的。

佛的正知正見透出來了,為什麼透出來?因為他一切障礙放下了。

眾生的正知正見為什麼透不出來?因為你們有煩惱、憂慮、牽掛,你放不下,這些東西把你自性裡頭的覺正淨障礙住,沒人障礙你,你把它放下來之後,你就覺、就正、就淨了。

佛是教我們皈依這個。

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

我們常講出家人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取這個意思。

取我們自己的清淨心,在一切順逆境界裡面都是一塵不染,就是從一切染污裡面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

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個人。

多少人皈依:「我拜某個法師,那是我的皈依師。

」我聽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可憐!他本來夠迷惑顛倒了,又加了一層迷惑顛倒,糟糕不糟糕!本來污染已經太多太多,又被一個出家人污染了,又被佛法僧污染了,你說糟糕不糟糕!所以諸佛看到這個樣子都搖頭嘆氣,你們把我的法全錯解了,這個開經偈要改了,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這叫佛都喊冤枉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瞭事實真相,我們才得佛法真實的受用,佛法裡頭所教給我們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絲毫都不假,你在這上面下一分功夫,你就得一分的受用,你下兩分功夫就得兩分受用,非常現實。

這是說明見和同解,佛法裡頭講得非常高明。

  六和第二個是「戒和同修」。

六和講的戒跟六度講的戒,都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

我們五戒、十戒,像比丘戒、比丘尼戒,這都是狹義的,它有戒條的。

六度講的跟六和講的戒是廣義的,廣義的意思就是守法。

不但佛給我們講的戒條,我們要知道遵守,佛在一切經論裡面的教訓,那都是戒、教誡,我們都要遵守。

除了佛教導的之外,剛才講了,我們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人群,社會有組織,組織裡面有國家,國家有憲法、有法律,我們也要遵守,那都是持戒,在持戒的範圍。

每一個地方,有它單行的法規,像美國這個地方,除了國家有憲法之外,每一州它有州的憲法,每一個州都不一樣,每一個都市有每一個都市的法律,這個都市的城市法律跟那個就不一樣。

我們到哪一個地方,哪一個地方的法令規章一定要遵守,這是守法。

這是有條文的,還有沒有條文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這沒有文字的,也要遵守。

一個守法的人,一定得到當地人的歡迎。

這樣我們才能跟他共住,我們才能把佛法傳授給他,教導給他。

所以不管哪一個地方,人總是喜歡守規矩的人、守法的人,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

這是佛教給我們跟社會大眾相處,一定要做到。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47集1995/5 ⭕️淨空老法師專集🔜https://www.amtb.tw⭕️儒釋道文化教育🔜https://rsd.amtb.tw⭕️華藏淨宗弘化網🔜https://www.hwadzan.com 您可能也想看: 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下)|淨空老和尚開示 離相是轉凡成聖之途徑|淨空老和尚開示 意在展轉弘揚此經,不令斷絕,利益無盡焉|淨空老法師開示 以清妄念之源,此是智慧|淨空老和尚開示 不無幻相,故曰是名|淨空老和尚開示 取著則心不清淨|淨空老和尚開示 真如性體,從本以來,平等如如|淨空老和尚開示 所謂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於一毫端建寶王剎|淨空老和尚開示 修行不外三慧,聞說此經,便是聞慧。

深解便是思慧修慧。

若不思惟修觀,便不能深解。

故說解便攝有行|淨空老和尚開示 此經所說,是佛法根本義,是究竟了義。

是大智大悲大願大行之中道第一義|淨空老和尚開示 標籤:三福,六和敬 上一篇文章如何使我們善根能夠跟煩惱習氣抗衡?|淨空老和尚法語 下一篇文章不受外境影響,往生才有把握|淨空老法師開示.死生篇1 淨空老法師YouTube直播台 https://youtu.be/GlGXdDBGZ7k 最新文章 線上版個人精進七日念佛|三月第一周(3/1‒3/7) 2022-02-28 最新Podcast有聲書|老法師開示、淨土聖賢錄白話版、小故事大智慧 2022-02-23 1/24更新App|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2022-01-25 《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4 世尊念阿彌陀佛|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4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只有一個願望|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3 清淨覺性,既非虛而又無實法|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3 鍋漏匠徒弟的成就|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3 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一心|淨空老法師開示・存心篇38 2022-03-02 則處處皆是道場,事事增長菩提|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2 淨空老法師答疑解惑|工作、婚姻、家庭、生活篇 2022-03-01 佛陀教育雜誌第581-585期 2022-03-01 即非、是名,合而言之|淨空老法師開示 2022-03-01 熱門文章 1/24更新App|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儒釋道網路電視台(59,157) 淨空老法師答疑解惑|工作、婚姻、家庭、生活篇(41,310) 線上版個人精進七日念佛|三月第一周(3/1‒3/7)(23,030) 不善的都要放下,不要去想它|心地功夫(10,920) 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心地功夫(10,052) 淨空老法師故事說法|善惡篇12(9,645) 淨空老法師答疑解惑|死生篇7(9,071) 能捨、肯布施的益處?反之有什麼害處?|淨空老法師開示.對治篇14(8,912) 恭賀恩師淨空老和尚九秩晉五華誕(8,560) 世界淨宗(8,536) 學習主題 圖文|精選開示(56) 修福有福(5) 師說新語(29) 節日開示(34) 影音|精選開示(14) 念佛的真實利益(84)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383) 最新資訊(19) 精選法語(51) 答疑解惑(44) 故事說法(29) 輕鬆學佛法(249) 佛陀教育雜誌(29) 相關網站 搜尋關鍵字: 選取月份 2022年3月 2022年2月 2022年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9月 2021年8月 2021年7月 2021年6月 2021年5月 2021年4月 2021年3月 2021年2月 2021年1月 2020年12月 2020年11月 2020年10月 標籤不執著 修福 修行 六道輪迴 冤親債主 功德 加持 化解 因果 因果報應 因果教育 執著 布施 平等 往生 忍辱 念佛 念佛往生 慈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成佛 持戒 放下 斷惡修善 智慧 業障 極樂世界 消業障 淨土 淨土宗 淨土法門 清淨 清淨心 煩惱 當體即空 真心 福報 福德 禪定 自性 般若 著相 西方極樂世界 輪迴 阿彌陀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