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穿Prada的女魔頭》,這些才是真正的時尚電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好奇心日報2015-05-23 15:00:00
《穿 Prada 的女魔頭》這部電影(及劇照)已被用到俯拾皆是的地步,每一個向往時尚雜誌這個被過譽為「世界上最好工作」行業的人,大多都看過這部有點雞湯的勵志劇情片。
然而,時尚圈是否真的是這樣?設計師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如何工作?那些知名的設計師是如何成就今天的地位?
電影總是高於生活,我們並不保證以下所述的電影就真的說明了一切。
但是,用不同導演的審視眼光,不同的視覺展示方式來觀察時尚圈內的故事、大牌設計師們的作品,相比枯燥的文字記錄和短暫的天橋風光,總有些不同的趣味。
聖羅蘭的另外兩部紀錄片
相比去年拍攝的兩部傳記電影,紀錄片的形式可能會更加誠懇平實。
最著名的關於聖羅蘭的紀錄片都是由 David Teboul 執導,《 YSL-詮釋時尚大師的一生》和《伊夫·聖羅蘭:傳奇的誕生》,皆於 2002 年推出。
前者可能更為人所知,2 小時 42 分鐘的容量,從童年往事到輝煌紀念,從設計草圖到 T
台華服,算是聖羅蘭的紀實性影像資料。
不過,事無巨細的拍攝手法相比去年的兩部傳記電影也很容易讓人感到困意。
如果想要更了解聖羅蘭的作品氣質,去看他參與設計戲服的電影可能是一條更好的路徑。
聖羅蘭之於凱薩琳•德納芙的關係,就如紀梵希之於赫本。
六七十年代,凱薩琳•德納芙所有的戲服,幾乎都是由 YSL 時裝屋提供。
其中包括《狂亂》( La chamade 1968 ),《騙婚記》( La sirene du Mississipi 1969),《母狗》(Liza 1972)等經典影片。
而 1983
年的《血魔》( The Hunger 1983 )則是聖羅蘭親自為德納芙打造戲服的最後一部影片。
其中最為經典的恐怕就是《白日美人》了,也是兩人合作的第一部影片。
可可·香奈兒的三分之二:時尚先鋒香奈兒和 Coco Chanel
要光從主角長相上來說,我們更傾向於奧黛麗·塔圖飾演的版本( 2009年),她的長相氣質就有足夠的說明力。
但從劇情上來說,2008 年拍攝的、中文譯名為《香奈兒》的版本更得人心。
兩部影片塑造的香奈兒有較大的不同,塔圖飾演的香奈兒洒脫自在,我行我素,但大篇幅的敘事表現在依附於男人和莊園生活上,而巴博拉·伯布洛瓦飾演的香奈兒表現略為保守,是命運把她和時裝推向前進。
網絡評分上 Coco Chanel 略勝一籌,另外還有兩部關乎香奈兒題材的影片也值得一看:《玫瑰人生》和《香奈兒秘密情史 》。
Raf Simons 在 Dior
2011 年,Dior 炒掉了言論不當的首席設計師 John Galliano,在之後的一年裡,誰將繼任這個位子也成為時尚界的熱議話題。
2012 年 4 月,經過層層篩選,Raf Simons 最終勝出,成為新一代的 Dior 領軍人物。
然而,這位曾經的 Jil Sander 首席設計師 Raf Simons,似乎從來不是 Dior 的 A 選項,比起資歷、經驗,他遠不及其競爭對手
Marc Jacobs、Jason Wu、Stefano Pilati 等人。
此消息一經確認,業內的質疑之聲便不絕於耳,時間並不會給新掌門 Raf 更多的寬限,7 月份的巴黎高級定製周,Raf Simons 將交出上任後的第一份作業,重要性可想而知。
《Dior 和我》講述的便是 Raf Simons 製作 2012 年巴黎高級定製周女裝高定的台前幕後的紀錄片。
導演 Frédéric Tcheng 以旁觀者的姿態紀錄下 Raf 和 Dior 在這三個月里發生的一切,Raf 的一貫的極簡理念和 Dior 品牌風格的衝突,Raf 個人與迪奧製作團隊間的磨合衝突,這些都賦予了這場秀與眾不同的意義,也使得影片本身看點頗多。
本片已於去年 4 月的 Tribeca 電影節首次亮相。
今年 4 月起,也陸續登陸北美、澳大利亞等地的院線,反響不錯。
IMDb 獲得 7.1 的不錯評價,Rottentomatoes 影評人給出了 80% 的高新鮮度,觀眾打分也達到了 83%。
華盛頓郵報評論家稱《Dior和我》並不是「Dior 的營銷視頻」,而是「真正令人著迷的一部作品」。
影片 DVD 將於 8 月 10 日發售,對此題材有興趣的觀眾屆時可以關注一下。
最後的君王:Valentino
Valentino 在 2007 年 9 月宣布退休,2008 年就出了這部電影,算是為其「退位」作了完美紀念。
整個拍攝時間耗時兩年,從長達 270 小時的膠片剪輯而成。
導演 Matt Tyrnauer 同時也是《名利場》的特約記者,他把觀眾當成了通曉時裝歷史的達人,運用直接電影的拍攝方式,展現了 Valentino 帝王般的生活,花園城堡有多麼迷人,他的假期有多麼豐富,有多少名流出席了他的發布會、他的「加冕」慶祝派對和 45 周年紀念,除了一襲紅裙也想不起 Valentino 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Matt Tyrnauer
也不加掩飾地說:「電影講述了一些很私密的事情,包括我眼中 Valentino 和 Giancarlo Giammetti 之間的愛情故事。
」
時尚大帝老佛爺的人生哲學
拍攝還在其位的設計師紀錄片,難免有些困難。
講述經歷總怕有所偏頗,也並沒有什麼輝煌的人生總結來收尾。
這部紀錄片的最大亮點,可能就是 Karl Lagerfeld 本人坦率而真實,他不吝惜分享,令人看到了那個永遠戴著墨鏡,看上去有些傲人氣質的面孔下的真實的他——「別誇張了個人,世界還有幾十億人。
」
影片一邊記錄著他的日常工作節奏,一面接收著他所理解的人生哲學。
關於接手香奈兒,關於夢想和母親,關於性工作和婚姻……他都有自己的理解。
九月刊和甜姐兒:時尚雜誌那些事
如果認為以 VOGUE 女主編安娜·溫圖爾為原型拍攝的《穿 Prada 的女魔頭》劇情過於童話,倒可以看看這部籌劃三年,進駐紐約時代廣場的 VOGUE 集團總部,跟拍 2007 年九月刊的籌備活動長達八個月,從三百多小時的素材中剪輯而成的紀錄片。
導演 R·J·卡特爾曾在訪談中表示:「我對安娜·溫圖爾了解很少,換個角度來說,這是我的優勢,因為我對她一無所知,對時尚界很陌生,使得我可以純粹地出於好奇和被吸引而成為這部片的導演。
」
這個影片第一次真正扯下了時尚雜誌的神秘面紗,它不僅僅是穿著漂亮衣服去參加時裝周,同時也是一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
媒體效應,公眾影響力,受眾接受度,這些都是必須進行考量和不斷商榷的元素。
赫本主演的《甜姐兒》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雖說是以時尚雜誌主編、攝影師、模特等作為故事背景的,但電影本身是一個愛情歌舞片,而且透露出專為赫本量身打造的感覺。
不過,只要是赫本的電影,都不免要談到紀梵希。
《甜姐兒》影片內令人無法忽視的服裝皆出自紀梵希之手。
要是只想看看美人和華服,《蒂凡尼的早餐》、《薩布麗娜》和《龍鳳配》也是值得一看的影片。
空想主義者?Tom Ford 的完美主義
關於 Tom Ford 的紀錄片只有那麼一部,只有 40 分鐘,而且國內找不到字幕。
這部片子的英文原名為 Visionaries: Tom Ford,被翻譯成「空想主義」似乎是錯譯—— Tom Ford 一年要做 16 個系列的成衣,他的完美主義和對事業的愛展現出極強的執行力,怎麼會耽於空想?這部紀錄片由導演 Michael Bonfiglio 執導拍攝,記錄的是美國設計師 Tom
Ford 從 2010 年 9 月時裝周到 2011 年 2 月之間的工作狀況。
這部影片為觀眾展示了一個新的他,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外表,也不僅僅是完美主義和工作狂,同時也展現了他的壓抑、危機、事業再造,甚至透露他一天會洗三至五次澡。
在離開 Gucci 時他感到失去了一切:「我還記得我離開 Gucci
的那天,那是在四月的時候,我回到家,拉上所有的窗簾,然後倒頭就睡。
隔天醒來時,看看我的行事曆,原本上面應該都是滿的,但現在什麼都沒有,我感到很彷徨,我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
另一部誕生於其後的,他首次執導的影片《單身男子》,就是他中年危機的佐證。
影片中的男主角喬治·費爾科納在決定自殺的最後一天裡還一絲不苟地正裝出行,而Tom Ford 也曾說過:「當我難過的時候,我就用 dress up 來武裝自己。
」 這部片子的布景設計還是《廣告狂人》的幕後團隊負責,網絡上的評分相當高,片子首映之後入圍了當年第 66
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男主角科林·費爾斯入圍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
誰成就了 LV:Marc Jacobs
2013 年 10 月,Marc Jacobs 聲明離開供職 16 年的 LV 集團,將專注於自己的個人品牌。
1997 年,當 Marc Jacobs 被任命為 LV 創意總監時,品牌沒有時裝,沒有 It bag,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16 年後過後,LV 在 64 個國家擁有 459 家店鋪,在義大利有 4 座專門為其生產鞋子的工廠,年收入達到 700
萬歐元,占整個集團利潤額的一半。
Marc Jacobs & Louis Vuitton 這部電影於 2007 年上映,屬於自傳式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他籌備 2007 年春夏成衣發布會的過程。
其中包含了 Marc 的創作室、LV 的布倉、車間和 Fashion Show 的後台,如何設計和製版,如何運用不同的物料去製造不同效果,以及如何從馬卡龍到 LV 皮包的創作過程。
當然也有設計師本人的生活細節。
如果你是 Marc Jacobs、LV 的忠實粉絲,不妨看一看,雖然目前網絡上沒有字幕,連片源都並不好找。
了不起的 20 年代風,了不起的蓋茨比
因為有萊昂納多主演,票房自然不在話下。
又是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片中服裝看點頗多,舞會中的亮片式的低腰裙裝,筆挺豐滿的西裝三件套,女主角頭上的蒂凡尼珠寶,都具有 20 年代美國爵士風格。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共有五個版本,不過其中具有影響力的,除了上述新版,還有一個 1974 年版本,雖然比不上新版的卡司和舞美,但也有暖暖舊時光的風味,更況且劇中服裝皆由 Ralph Lauren
操刀設計,終是拿下了第 47 屆奧斯卡服裝設計獎。
GQ 雜誌在當年三月刊封面對 1974 版《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評價:「影響你著裝的電影」。
推薦新老版本搭配著一起看了。
畫框裡的洛可可風:絕代艷后
除了深入人心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的玫瑰》,講述瑪麗皇后的電影有 3 個版本,這次我們說的是 2006 年拍攝的那一版。
雖然影片短評大多是說劇情空無一物,浮誇乏味,但如果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關注洛可可宮廷風貌,倒也值得一看。
本片服裝設計師 Milena Canonero 獲得了第 79 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本片上映於 2006 年年底,可謂在時尚圈掀起了洛可可風潮。
2008 年春夏系列,D&G、JeanPaulGaultier、Chanel、LouisVuitton、ChristianDior、 Alexander McQueen 等大牌設計都紛紛展露出洛可可風貌。
想看更多與你相關的商業新聞麼?請在應用商店搜索好奇心日報。
讓時裝走進熒幕,阿瑪尼是如何憑藉一己之力在時尚圈站穩腳跟?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時裝走進影視與熒幕結緣,印象中的時裝興盛來自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奧黛麗赫本將紀梵希帶入《薩布麗娜》,德納芙將聖羅蘭帶入《白人美人》,似乎從那時起,時裝才真正走入電影,走上...
電影|推薦幾部和時尚有關的電影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部電影,有堪稱時尚大片視覺盛宴的美衣華服,看了做夢都想穿……時尚先鋒香奈兒《 Coco avant Chanel 》「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 但永遠...
德納芙的《白人美人》讓聖羅蘭一騎絕塵,品牌更需要知音
時尚圈流傳著一句話,不是你做的不夠好,只是你還未遇到!時尚圈靠著藝人興盛的品牌不多,盤點起來,前面有奧黛麗赫本成就的紀梵希,後面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德納芙成就的聖羅蘭,聖羅蘭在國內並不以時裝出名,...
裂牆推薦!時裝愛好者不可錯過的十部電影!
時裝總是源源不斷的帶給人靈感,關於時尚時裝題材的電影簡直太多,不論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甚至還有些上了年紀的老電影,作為時裝迷的你都不能錯過哦!這些電影初看驚喜,再度重溫時依然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
范思哲?巴黎世家?McQueen?這6部時裝劇揭秘時尚大咖的傳奇人生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對於電影和時尚來說,這兩者都是有關視覺藝術的產業。因此,兩者的交集也從來不少。有不少服裝設計師從電影作品裡汲取靈感,比如John Galliano幾乎每一季都在向不同的20-5...
時尚時尚最時尚!推薦4部提升品位的時尚電影
時尚,是一種生活態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舒適的狀態,不盲目追求潮流,不受流行左右,這才是該有的生活態度。聊到時尚,總是會讓人興奮不已。今天,老少女就給大家推薦4部關於時尚故事的電影。
十位時尚大師們的經典記錄片 你值得一看
Coco香奈兒女士曾說過『時尚易逝,但風格永存』那些經過歲月的洗禮卻依然煥發生機的設計,就像是一壺佳釀,年份越久越醇香。這篇文章就是介紹那些在時間的蹉跎下仍能夠在時尚圈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師們,關於...
盤點5部史上最貴的時尚電影
盤點一下5部史上服裝資金投入最大的時尚電影,這些衣服,你做夢都想穿!「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 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
關於時尚的電影,除《穿普拉達的女王》你還看過哪部?(外國篇)
什麼是「時尚"?這個詞太虛幻,我們很難立刻下一個定義。也許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服飾搭配,或珠光寶氣或特立獨行,但本質上應該是一種面對生活的自有的態度,不光是動物性的活著,而是要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生...
想增加你的衣品軟實力?看這些時尚電影就夠啦
我若問你,什麼是時尚?這問題姑娘們或許能討論上個一天一夜也難以達成人人認可的答案。是的啊,它太調皮又不可捉摸,時而化身icon身上的錦衣華服,時而被用作讚美褒揚的形容詞。這個看起來高傲神秘但卻無...
想知道Chanel、YSL背後情仇?5部電影帶你了解時尚底蘊
一篇時尚電影的文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時尚大牌的歷史保證讓你看過癮!《 Coco Avant Chanel 》- 時尚先鋒香奈兒by Anne Fontaine—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