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一三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若諸苾芻樂依雜住,於此二種不能成辦,應所證空不能證故,應所修空不能修故。
... 出家正所應行亦不能行,謂樂相雜住故,隨順隨逐音聲勝解言說故,耽著利養恭敬故。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一三一
一三一(1); 三〇九(二三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
乞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
時舍利弗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
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
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
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
是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空性」:
復次、當知略有二種空住:一者、尊勝空住,二者、引彼空住。
諸阿羅漢觀無我住,如是名為尊勝空往。
由阿羅漢法爾尊勝,觀無我住,於諸住中最為尊勝;如是或尊勝所住,或即住尊勝,由此因緣,是故說名尊勝空住。
引彼空住者,謂如有一,若行、若住,如實了知煩惱有無。
知有煩惱,便修斷行。
知無煩惱,便生歡喜,生歡喜故,乃至令心證三摩地;由心證得三摩地故,如實觀察諸法無我,晝夜隨學,曾無懈廢,如是名為引彼空住。
當知此中,於內煩惱如實了知,有知為有,無知為無,是名空性。
(1)復次、正見圓滿,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亦能如實入正不空,以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
其義云何?謂於此處彼非有故,正觀為空,若於此處所餘有故,如實知有。
譬如客舍,於一時間無諸人物,說名為空;於一時間有諸人物,說名不空。
或即此舍,由無一類說名為空,謂無材木,或無覆苫,或無門戶,或無關鍵,或隨一分無所有故,然非此舍即舍體空。
如是自體所依止身,亦名受趣,亦名想趣,亦名思趣。
然此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受、或想、或復思等,一切煩惱、隨煩惱等,說名為空;於一時間,由有一類說名不空。
或即自體所依止身,於一時間,由無一類,或眼、或耳、或鼻、或舌、或身一分、或意一分,說名為空,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
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亦名違越佛所善說法毘奈耶。
若觀諸法,由自相故一類是有,一類非有,此有、非有畢竟遠離。
又觀有性,於一時間一分遠離,於一時間一分不離,如是名為於彼空性,無有顛倒如實趣入。
以世間道修空性者,謂聖弟子住遠離處,先於城邑、聚落、人想,作意思惟,次後思惟阿練若想。
彼即觀察,於自身中此想為空,謂人、邑等想;此想不空,謂阿練若想。
又餘不空,謂阿練若想為緣,阿練若想相應諸受、思等,或即此想,由一類故觀之為空,謂無麤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由一類故觀為不空,謂有微細、極寂靜住、離熾然等。
又即於彼能取山林,卉木、禽獸等阿練若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無別相想。
又即於彼能取險惡,高下、不平、多諸刺棘、瓦礫等地差別相想,無復思惟,但思惟地平坦、細滑,猶如掌中,無別相想。
從此次第,除色想等,漸次思惟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差別相想,後於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相想,作意思惟。
於一切處,如前所說,歷觀空性:觀諸下地有麤想等,觀諸上地有靜想等,如是名為諸聖弟子,以世間道修習空性。
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
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
彼於爾時,自觀身中空無諸想,謂一切漏一向寂靜,永離熾然。
又觀身中有法不空,謂此依止為緣,六處展轉互相任持;乃至壽住為緣,諸清淨法無有壞滅。
當知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
是故今者證得上妙菩提住已,由昔串習隨轉力故,多依空住。
(2)復次、有二種空:一者、應所證空,二者、應所修空。
若諸苾芻樂依雜住,於此二種不能成辦,應所證空不能證故,應所修空不能修故。
因於二種不成辦故,當知退失四種妙樂:謂於一切攝受惡事遽務眾苦,皆悉解脫妙出離樂;解脫貪欲、瞋恚等事,初靜慮中妙遠離樂;尋、伺止息妙寂靜樂;二解脫攝,無所造作,無恐怖攝妙等覺樂。
二解脫者:一、時愛心解脫,二、不動心解脫。
若阿羅漢根性鈍故,於世間定,是其退法,未能解脫所有定障,故名時愛心解脫。
以退法故,時時退失,時時現前,故說名時。
於現法樂,憙欲證住,故說名愛。
不動心解脫者,謂阿羅漢根性利故,是不退法,一切皆以無漏道力而得解脫,於一切種都無退失。
當知此中,決定義是三昧耶義,餘如前說。
無所造作、無恐怖者,當知無有異類可得,令阿羅漢心於中染,彼變異故生愁歎等。
應所證空,略有二種:一者、外空,二者、內空。
外空者,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則五妙欲之所引發,於離欲貪正能作證。
內空者,謂於內諸行,斷增上慢,正能作證。
應所修空,亦有二種:一、於內外諸境界中修無我見,二、即於彼修無常見。
此四種空,當知四行為所依止:外空,以內住心增上緣力,離所生樂滋潤其身為所依止,及我慢遍知。
內空,以內外空,於內外法修無我見為所依止;無我見,以即於彼修無常見為所依止;無常見,以聞正法如理作意為所依止。
又於此中,若諸苾芻為離欲貪,精勤修學,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於欲界繫諸不淨相,勉勵思惟。
彼於外空未作證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趣染習故,於外空性心不證入。
不愛樂故,便於其中,由我慢門心不流散,等隨觀察,以寂靜相思惟內空。
彼由我慢未永斷故,於其正道未善修故,亦於此中心不證入。
遂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我見,於無我見未善修故,亦於其中心不證入。
乃於內外一切行中修無常見,令心不動,於諸行中見無常故,一切種動皆無所有,故無常見名不動界。
由於是處心無(3)勝解,故以正慧如實通達:或緣不淨,或緣慈悲,或緣息念所有境界,或緣諸行無常境界,於三摩地極多修習為因緣故,令心調柔,由是漸次於一切處皆能證入。
由此因緣,於所證空能證圓滿。
因於所證得圓滿故,其心解脫一切能順下、上分結。
由此因緣,於所修空能修圓滿,因於所修得圓滿故,成就無學正見等法。
若於是時,乃至於空未能證入,當知此時是異生位;若時證入,是有學位;若時修習已得圓滿,是無學位。
為令此修得圓滿故,勤修正行,令心證入,以善尋思而正尋思,則於其中能善知量,離諸雜染而起言說。
於經行處能正經行,於所坐處能正安坐,於如是等一切處所,皆善知量。
如是行時清淨為先,於其住時亦得清淨。
其間能以觀察作意,數數觀察現行煩惱,淨修治心;如是能趣一向成就諸白淨法,一切魔怨所不能奪,及彼一切惡不善法。
四種雜染:謂後有因性故,現法身心遍燒惱故,惡趣因性故,生等眾苦因性故。
言說有二:一者、隨逐音聲勝解言說,二者、隨逐法隨法行言說。
第一言說,是於正法受持、讀誦、請問、徵覈之所發起;第二言說,是於所緣令心安往、究竟解脫,施設教授之所發起。
若為是義,如來出世,諸弟子眾隨入聖教,應勤修習如是善法。
若於彼法毘奈耶中,無一切種所修梵行,當知亦無修梵行者,以於其中無梵行故。
稱梵行者,皆修邪行,師弟展轉互相觸惱,各自許有尊卑體式。
於正法中,二俱可得。
若有棄捨大果、大利,應所證空,應所修空,為極下劣,有大罪過!利養恭敬、愛味所漂,多習邪行,當知彼為大梵行災之所觸惱。
彼由如是耽嗜、愛著利養恭敬,自逼惱故,於能隨順解脫言教,不欲聽聞;雖為宣說,不能屬耳。
或為貪著利養恭敬增上力故而強聽聞,無心求解,不欲修行,不為究竟善自調伏,乃至不為證般涅槃。
由如是事,憎惡大師,行不平等,以於廣大現前恩德不能報故。
當知此中總略義者,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既出家已,由四因緣,如於自己正所應行而不能行,如於大師聖教出家正所應行亦不能行,謂樂相雜住故,隨順隨逐音聲勝解言說故,耽著利養恭敬故。
由此耽著增上緣力,聽聞正法,不修自利利他行故。
又佛世尊,不欲自顯能善御眾而攝徒眾,唯深哀愍諸有情故。
由是因緣,於行邪行弟子眾中,能無護惜,分明示語。
寧使弟子由此分明麤利益語,現捨正法及毘奈耶,當獲利益,勿令住此廣興邪行(4)。
註解:
[註108.001]『中部』(一五一)『乞食清淨經』參閱『增壹阿含經』(四五)「馬王品」六經。
[註109.001]論義,依『中阿含經』(一九〇)『小空經』;『中部』(一二一)『空小經』。
[註109.002]論義,依『中阿含經』(一九一)『大空經』;『中部』(一二二)『空大經』。
[註109.003]「無」下原有「不」字,依宋本刪。
[註109.004]『瑜伽師地論』卷九〇終。
Loginorregistertopostcomments
4452reads
延伸文章資訊
- 1消文(2010/05/05) @ 《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部落格 - 隨意窩
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言教者謂聽聞邪法,串習者謂增長煩惱 ... 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
- 2有尋有伺等三地-5.雜染施設-5.1.煩惱雜染-5.1.8.煩惱差別
三、樂相雜住,就是歡喜彼此在一起住。出家人願意和在家人一起住,這是一個不對的事情。都是出家人在一起住,也會耽誤自己用功。
- 3瑜伽師地論卷第08
由是道理,當知已得轉依菩薩不捨諸行,不名雜染,由無煩惱所隨眠故。 ... 拘礙者,有五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 ...
- 4隨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隨眠(巴利語:Anusaya,梵語:anuśaya),又譯為使、使煩惱,佛教術語,「煩惱」之異名,但煩惱的 ... 十九取相現行。 ... 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
- 5T30n1579_008 瑜伽師地論第8卷
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0315a01] 煩惱過患者。當知。諸煩惱有無量過患。謂煩惱起時先惱亂其心。次於所緣發起顛倒。令諸隨眠皆得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