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種食品。
關於其它用法,請見「餃子(消歧義)」。
餃子,是一種源自中國的一種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的食物,常見於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
餃子也是在 ...
餃子
東亞傳統美食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種食品。
關於其它用法,請見「餃子(消歧義)」。
餃子,是一種源自中國的一種以麵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的食物,常見於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
餃子也是在農曆新年和冬至等節日的重要食品,也是中國北方省份全年食用的主要食物之一[1]。
餃子餃子標音官話(現代標準漢語)- 漢語拼音jiǎozi- 注音符號ㄐㄧㄠˇㄗ˙閩語- 白話字kiáu吳語- 上海話拼音jiaozi粵語- 粵拼gaau2zi2韓語名稱諺文교자漢字餃子標音- 文觀部式gyoja- 馬-賴式kyoja日語名稱日語原文 餃子標音- 現代假名遣ぎょうざ- 改良平文式gyōza蒙古語名稱蒙古語Банш音標- SASM/GNCbansh尼泊爾語名稱尼泊爾語म:म:或ममचा一個剛包好的餃子,皮上還帶著點麵粉以防止下鍋前互相黏連
餃子通常由碎肉和蔬菜餡料包裹成一片薄生麵團後包好密封。
包好的餃子可以拿來製作成蒸餃、煎餃或湯餃[2]。
目次
1名稱
2起源傳說
3製法
3.1揉麵團
3.2擀
3.3和餡
3.4包
3.5烹調
3.6常見佐料
4大中華地區以外地區
4.1蒙古、尼泊爾
4.2日本
4.3韓國
4.4越南
4.5中亞和西亞
4.6俄羅斯
4.7印度
4.8墨西哥
4.9南美洲
4.10義大利
4.11匈牙利
4.12波蘭
4.13斯洛伐克
4.14烏克蘭
4.15喬治亞
5參看
6大眾文化
7參考資料
名稱編輯
由於「扁食」「餃子」「角子」在指稱對象、來源和語音上的糾葛和構詞的差異,有部份漢語語言把三者精細區分。
在陝北晉語,餃子因形制和烹飪方式不同而所指不同——捏成元寶狀、煮著吃的叫「扁食」;形體較大、蒸著吃的叫(蒸)「餃子」;比蒸餃大而形制相同的包餡兒食品叫「角子」。
[3]「扁食」的叫法分布在漢語的晉語、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裡,而閩南語用「扁食」指餛飩。
[3]山東膠東部份地區稱「餶飵/餶飿」。
西方語言中一般從拼音翻譯為「Jiaozi」,但在英語中也常常翻譯為「Dumpling」(小麵糰),但用來表示餃子並不準確,該詞主要指各國類似餃子大小形狀、內部含有餡料的食物,也包括餛飩、小籠包、粽子等等。
另外餃子(餃子/ぎょうざ gyōza)在日本常指日式煎餃。
起源傳說編輯
參見:中國飲食文化史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後,在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凍爛,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附近搭棚派藥,用羊肉、驅寒草藥煮熬成「祛寒嬌耳湯」,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後身體會發熱,兩耳很快就痊癒了。
張張仲景派藥持續到年三十。
年初一時,人們開始仿嬌耳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稱之為「餃耳」、「餃子」[4]。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認為,餃子大約最早出現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現今通過考古發現可以證明唐朝已經享用餃子,1972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就發現了餃子實物。
餃子在元明時代稱為「扁食」,清代稱為「餑餑」,除夕包水餃,稱為「煮餑餑」[1]。
製法編輯
包餃子
揉麵團編輯
最常見的是麵粉中的中筋小麥粉,為了提升餃子皮的韌性和彈性還可以再加上用蕎麥粉、地瓜粉、薄力粉、木薯粉等混合中筋麵粉。
用涼水把粉末攪拌均勻,比例為1.7:1。
在盆中揉成麵團後,放置30分鐘,讓水充分滲入麵粉。
餳麵的時間短,揉麵的時間就長,反之亦然。
之後可以擀或捏以製成餃子皮。
擀編輯
將和好的麵團搓成直徑2-3厘米的圓柱形長條。
把柱條揪或切成長約1.5厘米左右的小麵團。
把小麵團用手壓扁。
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約4-7厘米、厚約0.5-1毫米的、中心部分稍厚些的餃子皮。
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乾麵粉(浮麵),以防粘到板上。
中國農村的一個婦女在擀餃子皮
和餡編輯
肉、蛋、魚、蝦,各種蔬菜,皆可做餡。
以豬肉白菜餡為例:五花肉若干,剁成肉末。
大白菜若干,切碎,擠乾水份,與肉末混在一起,加薑茸,醬油,食鹽,食用油等,攪拌到一起。
包編輯
把適量的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再把皮對摺,把邊捏合,一個生餃子就包好了(有特殊餃子不需將邊捏合,煮熟自然合,不在此例),華北和東北有些地方捏合後要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將餃子邊掬緊,掬過的餃子不容易煮爛而且美觀大方,是餃子最具有代表性的形狀。
包好後的餃子一般放在高粱稈製作的硬箅子上,因此煮熟後底端會有明顯的橫紋。
一般來說,包餃子講究皮薄餡大,好吃但不好包。
烹調編輯
水餃鍋中放清水,燒開後,放入生餃子,一邊放一邊攪動,以防粘鍋。
沉在鍋下部的餃子層的高度與其上面的水層的厚度,以不超過3:2為宜。
過多的話,餃皮易破。
早期餃子烹煮過程中另需加入3次涼水,以降溫、延長烹煮時間,必須經歷所謂「三浮三沉」,方可保證煮熟餡料。
近日流行加上鍋蓋待水燒開,整個過程保持旺火,至餃子全熟。
煎餃源於餃子包的太多而一次吃不完,留著下餐再吃的時候煎熱,習慣上會用食用油把餃子煎熱。
有些人會把煎餃跟鍋貼弄混,不只外型不同,製作方式也不同,甚至連烹煮的方法也不一樣,鍋貼外型較扁較長,煎餃則像元寶,鍋貼水少吃起來相對煎餃來說比較乾。
蒸餃餃子皮較薄包成的餃子,可以放到蒸屜中,用大火蒸熟。
湯餃煮熟餃子後加上湯
水晶蝦餃(蒸餃)
煎餃
蒸餃
湯餃
常見佐料編輯
醬油
蒜泥
醋
辣椒油大中華地區以外地區編輯
蒙古、尼泊爾編輯
主條目:蒙古包子和饃饃(餃子)
蒙古湯餃
元代餃子類食品稱為「扁食」,如清人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後成為蒙古人對餃子的稱呼,存留至今。
日本編輯
日本「濱松餃子」
以燒餃子(煎餃)為主,在餡裡有豬肉、大蒜、白菜。
佐以醬油、醋和辣油。
日本的餃子通常作為菜餚,而不是主食。
靜岡縣濱松市與櫪木縣宇都宮市為餃子文化最興盛的兩座都市。
餃子的王將與大阪王將為日本兩大主要的餃子餐飲連鎖店。
煎餃
韓國編輯
韓國饅頭
韓國的饅頭類似餃子,以牛肉為餡,並在牛肉餡裡加上大量的辣椒,包成站著的半月形。
越南編輯
以魚肉為餡,在餡裡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
中亞和西亞編輯
主條目:突厥饅頭
土耳其語稱之為Mantı(即為突厥饅頭),流行於烏茲別克、土耳其、阿富汗、亞美尼亞等國家,多以羊肉為餡,用加拌碎蔥的酸奶煮熟後,澆上黃油,噴上紅辣椒粉。
傳說為蒙古帝國和帖木兒帝國時期從東亞傳到中亞和西亞。
俄羅斯編輯
主條目:俄國餃子
餡有牛肉、胡蘿卜、雞蛋、馬鈴薯、蘑菇、起司、蔥頭、鹽、辣椒末,甚至還有櫻桃以及藍莓口味,份量較大,湯底為牛骨熬成的清湯,也有用奶油等其他湯。
俄國餃子湯是第一道菜,餃子是第二道菜。
印度編輯
用料、做法與俄羅斯餃子近似,份量更大,烤製而成。
墨西哥編輯
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菜做餡,餃子皮是用手壓成長方形。
餃子以番茄、辣椒、洋蔥煮成的湯煮,吃罷餃子再喝湯。
南美洲編輯
主條目:恩潘納達
阿根廷、巴拉圭等有類似之食物,稱之為恩潘納達(Empanada),體積稍大,一般約為中國餃子的4至5倍大。
以炒過的牛肉、洋蔥、水煮蛋炒為餡,以麵皮包覆,在經油炸後食用:
義大利編輯
主條目:義大利餃
餡料以乾酪、洋蔥、蛋黃為主,有時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還有一種是以雞肉、乾酪做主料,主要調料有黃油、洋蔥、檸檬皮、肉豆蔻。
包餃子的方法是,把麵壓成一塊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在麵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一條麵皮合在一起壓好,然後用刀切開。
匈牙利編輯
以醃製李子、杏、烏梅等煮成果醬做餡。
餃子皮有大量豬油和兩倍於麵粉的馬鈴薯泥、雞蛋、糖和鹽,有時會裹上炸好的麵包茸。
波蘭編輯
波蘭餃子(波蘭語:Pierogi)外觀與中國餃子相似,有肉餡,菜餡和奶酪餡以及水果餡。
斯洛伐克編輯
斯洛伐克餃子(斯洛伐克語:Pirohy)是包著果醬、茅屋起司、中東歐羊起司或馬鈴薯的餃子,是斯洛伐克的傳統菜餚。
烏克蘭編輯
烏克蘭餃子(烏克蘭語:варе́ник、複數:варе́ники),也譯甜餡餃子,是一種流行於烏克蘭的餃子。
喬治亞編輯
卡里餃(喬治亞語:ხინკალი),起源於喬治亞山區,在高加索的不同地區其樣式略有差異。
卡里餃的餡料因地區而有不同,大多是肉末加上洋蔥、辣椒、鹽和孜然。
參看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餃子鍋貼
蒸餃
餛飩
春節
玉棋
湯包
喬治亞餃子大眾文化編輯
七龍珠-餃子(登場人物)
中華一番!-餃子兄弟參考資料編輯
^1.01.1民俗專家解釋春節為何要吃餃子.新華社.2011-02-01[2018-05-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ChineseDumpling,OneoftheMostTraditionalDishesinChina.ChinaInternationalTravelService.[2018-05-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1).
^3.03.1邢向東.“饺子”里的语言学.《光明日報》.2021-02-21:05版[2021-06-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theoriginofJiaozi.people.com.cn.people.com.cn.[2002-0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3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饺子&oldid=73980596」
延伸文章資訊
- 1從餃子源起於韓國開始說起 - 天下雜誌
餃子的遙遠起源或許在西方,但將其發展為現在這樣的各種吃法(水餃、煎餃、蒸餃、廣東灌湯餃),毫無疑問是18世紀、19世紀的中國人(漢族)。壽司也可以説 ...
- 2餃子的歷史,你真的不清楚! - 每日頭條
餃子,原名「嬌耳」,是中國的古老傳統麵食之一,源於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的喜愛,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 ...
- 3發明水餃的人是天才? 鄉民熱議水餃起源 - 自由時報
多數人認為水餃應是起源於中國,不過有鄉民引述貼文,表示「餃子」這種東西幾乎在整個歐亞大陸都找得到。他還指,餃子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名字,在韓國 ...
- 4水餃的由來
- 5【美食典故】餃子的由來| 嬌耳| 張仲景| 新唐人中文電視台在線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中國醫聖張仲景先生發明的。 東漢末年時,到處瘟疫流行,很多人身染重病。 一位名醫張仲景,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