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Coach可能是最後一件了,大牌起名背後你不知道的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主說:大牌起名的規則,真的是千篇一律嗎?
最近,「輕奢鼻祖」Coach,在收購Stuart Weitzman(SW) 及Kate Spade(KS) 後,又開始「作妖」了。
其宣布公司名稱正式改為:tapestry,並於這個月底10.31日正式生效。
Tapestry一詞有「織錦、掛毯」的意思,Coach公司執行長Victor Luis對此解釋道,「改名意味著,這將不再是一個單純的『Coach』品牌。
我們需要一個能隱喻,旗下的每個品牌都各有特色的名稱。
」
就此看來,Coach公司在收購KS & SW後,野心變得越來越迫切了~
然鵝,此消息一放出後,不少Coach的包迷們卻很難接受,紛紛吐槽道,太(不)難(要)聽(啊)!也有部分網友調侃說,這個詞中文音譯為「太破死垂」??? 嗯...相比「Coach蔻馳」而言,不僅發音更加複雜,中文意思也有些捉摸不透呢~
當然,也有部分Coach愛好者灰常鎮定,自我安慰道,改的公司名又不是品牌名,莫激動...
其實,每個品牌名稱的由來,都遵循了這樣或那樣的規則。
今天,范主搜集了九個品牌,帶范友們一起看看,這些大牌究竟是如何起名噠~
---嘿餵Go---
❀以人命名
品牌名稱通常以各種人命名。
一般情況下,名稱的鎖定範圍是創始人、 設計師等重要人物的姓氏,或全名。
這種取名規則實際上最普遍,並且對品牌而言,又十分有紀念意義。
好啦,快一起跟著范主瞧一瞧,哪些品牌是「以人為名」的吧~
①以創始人或設計師命名:
耳熟能詳的Louis Vuitton1854年成立於巴黎,以其創始人Louis Vuitton的全名命名,常常縮寫or簡稱為:LV。
好寫又好記,真是替粉絲們著想呢~
LV最經典的老花(Monogram)圖案,也是借鑑了「LV」這兩個字母元素,讓人一眼就能輕鬆辨別...
Louis Vuitton中文名叫路易·威登。
注意哈,中間的「s」在法語中不發音哦,所以人家不叫路易斯·威登。
然鵝,許多人為了悄悄(方便)偷懶(記憶),中文名又巧取其拼音,常稱它為「驢牌」(動物界中的奢侈品?) 。
不過,LV家的包迷有的就不樂意了,我喜歡買LV的包包那我就是「驢粉」咯?
再就是很多女生都稀飯的Chanel,也是自其創始人兼設計師Coco Chanel而來。
其實,Coco Chanel小姐原名叫Gabrielle Bonheur Chanel,之後才有了別名「Coco Chanel」。
關於「COCO」的來源,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目前,獲普遍承認的說法是,其來源於Chanel小姐年輕時演繹過的一首歌曲名字「Qui qu'a vu Coco」...之後,許多人都親切的稱她為「Coco Chanel」。
Chanel一詞許多人習慣它的英文發音,而原汁原味的法音卻常被忽略。
嗯...其法語正確讀音為Cha(莎)ne(內)l(勒)。
范友們請get哦。
△Chanel小姐的扮演者,安娜·莫格拉莉絲
最近幾年,設計感越來越強的GUCCI,名字也是根據創始人Guccio Gucci而來。
其雙G的標誌,也是來源於創始人全名的縮寫。
GUCCI的義大利語讀音[ˈɡuttʃi],所以,許多人自然以為它的中文名叫「古琦」。
其實人家的中文名是叫古馳啦~不過,也常有人將其發音為「哭泣」(發音不準,真的讓你哭泣哎~)...
PS:Gucci在英語俚語中另有其意,譯為「好的、酷的、極好的」。
平時,有些外國人見面問好時,還用「What's Gucci」代替「Whats Up?」這一說法實際來自於一枚Rapper:Gucci Mang。
英國品牌「Burberry」,同樣是根據創始人的姓名Thomas Burberry而來。
之前它旗下的三個產品線,每個名稱也都由Burberry而來:Burberry Prorsum、Burberry London和Burberry Brit。
不過,如今已經合併統稱為「Burberry」啦~
「Burberry」自打進入中國市場後,一直被大眾親切的稱為「巴寶莉」。
也有不少吃瓜群眾,根據「不太正宗」的發音,稱它為「巴布瑞」。
不過也有資料說,「巴寶莉」的名字太過通俗而且女性色彩比較重,和品牌的定位不是很符合,於是「博柏利」成為了Burberry於大中華地區正式的註冊譯名。
②創始人聯名:
一些品牌常由幾位創始人聯合創辦,尤其是手錶品牌。
比如瑞士名表品牌,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就是個合成名,由創始人的家族姓氏Vacheron與其合作夥伴的姓氏Constantin組合而成。
它中文名之所以叫「江詩丹頓」,是翻譯自Constantin的法語諧音。
范主看到網上有不少表迷,都為這個名字狂打call,稱讚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高大上」。
再如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其曾用名為Patek Cazpek & Co。
選取了創始人,百達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 鐘錶匠弗朗西斯·查皮克( Franciszek Czapek)的姓氏組合而成。
之後,兩位元老級人物由於一些矛盾,分別自立門戶。
百達先生再次遇見另一位表匠翡麗先生(Jean-Adrien Philippe)。
二人合作發展,並將之前的公司也正式改名為「Patek Philippe & Co。
」
△百達先生(圖左)& 翡麗先生(圖右)
❀特殊含義の命名
有些品牌,不走尋常路,尋找特殊含義的詞語命名品牌。
像「Christian Dior」,別看它表面上,簡稱為「Dior」或者「CD」其實它的意思,則另有其意。
這個品牌,其名字含義比較多重。
一方面是完全來自於它的創始人Christian Dior,另一方面這個詞也融合了法語中dieu(上帝)和or(黃金)這兩個詞,聽起來感覺好富貴的趕腳~而且,金色同時也化身為其品牌的代(常)言(見)色。
另外,「Dior」的中文名是「迪奧」,也是根據法語音譯而成。
而且,「Dior」一詞也常被當作配飾,出現在各種款式的包包上。
Cholé品牌起初由Gaby Aghion自己全權負責,之後與Jacques Lenoir兩人攜手經營。
起初她們是做女裝起家,因此選了一個女性英文名,來為品牌「帶鹽」。
年輕時的Gaby,好美~~
「Cholé」這個名字源自希臘神話中司掌農業、穀物和母性之愛的女神得墨忒耳,有著「綻放」「生息」的美意。
於是,兩位創始人也打破了「常規」,不再以自身而取名。
就醬,Cholé就誕生啦~
Cholé的中文名稱「蔻依」,發音確實比較方便,簡潔~
Bottega Veneta的創始人是Michele Taddei和Renzo Zengiaro。
他們也同樣是已改以往的「套路」,不再用創始人的名字命名。
Bottega Veneta二詞來自於義大利語,「bottega」在義大利語中有「商店、工坊」的意思,Veneta是則是Veneto(來自威尼斯的)一詞的變形,通常被大家叫為「BV」。
BV的中文名曾經也被改過。
之前叫做「寶緹嘉」,後來卻更新為「葆蝶家」
好啦范主說了這麼多,范友們快來看看這些大牌,究竟如何發音吧~
買了這麼多名牌包包,這些大牌名字你真的念對了嗎?
如今買幾件奢侈品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渾身上下越多大牌加持,言談舉止越要無懈可擊。在談論品牌時,一個不小心發出個謬以千里的讀音,足以毀掉花了大錢打造的個人形象。對於那些時尚大牌,你真的會讀嗎?▼ ...
想裝X,先把潮牌名字念對再說!
如今買幾件奢侈品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渾身上下越多大牌加持,言談舉止越是無懈可擊。在談論品牌時,一個不小心發出個謬之千里的發音,足以毀掉你花了成千上萬元購買奢侈品所打造的個人形象。看著衣櫃中數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