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六度(梵語:ṣaḍ-pāramitā)即六波羅蜜,為佛教术语,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六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的主題是佛教術語「六度」。
關於與全球暖化相關的書,請見「改變世界的6℃」。
關於六度音,請見「六度音程」。
佛教波羅蜜(度)
南傳十波羅蜜(十波羅蜜)
佈施
持戒
出離
忍辱
真實
決意
慈
捨
精進
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六度/十度)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方便
願
力
智
佛教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緣起
空性
因果
業
戒律
毗奈耶
尸羅
五戒
禪那
業處
輪迴
波羅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寶
三法印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薩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英語:List_of_Buddhists)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覺音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漢傳
藏傳
藏傳佛教史(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中國大陸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歐美
歷史
佛教歷史
佛教時間線
集結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眾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於印度衰落(英語:DeclineofBuddhismintheIndiansubcontinent)
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英語:Buddhistmodernism)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
阿含經
南傳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壇經
瑜伽論
大智度論
俱舍論
聖地
佛寺
精舍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藝術
修學制度
組織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
批評
論諍
大乘非佛說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佛教主題閱論編
六度(梵語:ṣaḍ-pāramitā)即六波羅蜜,為佛教術語,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目次
1概論
1.1布施
1.2持戒
1.3忍辱
1.4精進
1.5禪定
1.6般若
2其他
3參考文獻
概論[編輯]
「波羅蜜」意譯作「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1][2],簡稱「度」。
或音譯作「波羅蜜多」、「播囉弭跢」、「播囉弭諦」。
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蜜統攝大乘義: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為解脫[3]。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稱爲六度萬行。
釋迦牟尼為菩薩時,由「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而圓滿布施度,由「布施身體,心無少忿」而圓滿持戒、忍辱度,由「勇猛精進菩薩行,遇底沙佛,專誠瞻仰以頌讚彼」而圓滿精進度,由「坐菩提樹下,將登無上正等正覺前,住金剛喻定」而圓滿定、慧度[4]。
布施[編輯]
主條目:布施
布施(檀波羅密、檀那波羅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
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法布施)和消除恐懼(無畏布施)。
能長養慈悲心、對治「貪」。
持戒[編輯]
主條目:持戒
持戒(尸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教義中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有菩薩戒。
菩薩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為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忍辱[編輯]
主條目:忍辱
忍辱(羼提波羅密)《金剛經》「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包括「生忍」和「法忍」及「無生法忍」[5],其為菩薩能在「位高時不傲慢放縱」、「被侮辱時不屈/居於怨恨」以及「外界現象變化時不會痛苦煩擾」等不生瞋業[6][7]。
但忍辱只能對治「自身的瞋恚(即自身造成的瞋礙)」,而不能對治「他人的瞋恚(即他人造成的瞋礙)」,且單單只會「忍辱」並沒真的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則是需要輔助六度中除「忍辱」的另外五度[8]。
故佛陀說的「忍辱」,並不是真的叫人「只會忍辱」[9]。
精進[編輯]
主條目:精進
精進(毗梨耶波羅密):包括以心靈思想與以身體力行去精進,「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
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斷惡源。
精進對治怠惰、懈怠。
[10]
禪定[編輯]
主條目:禪那
禪定(禪波羅密、禪那波羅密):入三摩地,心無雜念,身心輕安,能對治心散亂。
般若[編輯]
主條目:般若
般若(智慧、般若波羅密)破除無明,遠離煩惱、邪見而得自在。
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對治「痴」
其他[編輯]
主條目:波羅蜜
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師立四種波羅蜜[11]:布施、持戒(攝忍辱)、精進、般若(攝禪定、多聞)。
南傳上座部,立十種波羅蜜[12][13]:布施、持戒、出離、忍辱、諦(真實)、受持(決意)、慈、捨、精進、般若(智慧)。
說出世部所誦《大事(英語:Mahāvastu)》,《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俱舍論》,大乘佛教經論,立六種波羅蜜[14]: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等)的十波羅蜜,為六波羅蜜又加:方便、願、力、智[15]。
參考文獻[編輯]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佛學大辭典/到彼岸
佛學大辭典/五度
佛學大辭典/六度
^《大智度論》(卷十二):「波羅,秦言彼岸。
蜜,秦言到。
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復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
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此六波羅蜜,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蜜。
」
天台智者《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一者、諸經論中多翻為到彼岸。
二、摩訶衍論中別翻云事究竟。
三、瑞應經中翻云度無極……言到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
菩薩以無相妙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蜜。
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
摩訶衍云:『菩薩因禪能究竟眾事,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蜜』。
此據事行說波羅蜜。
言度無極者: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
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
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蜜。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蜜多(或簡譯為「波羅蜜」)的。
波羅蜜多(pāramitā),譯義為「度」,「到彼岸」。
《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
附註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蜜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
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Śāriputra),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pāramippatta的義譯。
所以,波羅蜜多是可用於果位的。
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蜜多,是「因得果名」。
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
^《寶行王正論》:「由施戒利他忍進為自利定慧脫自他略攝大乘義略說佛正教謂解脫自他此六度為藏何人能撥此」
^《俱舍論》(十八卷):「我釋迦菩薩於何位中何波羅蜜多修習圓滿?頌曰:但由悲普施,被析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六波羅蜜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
論曰:若時菩薩普於一切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非自希求勝生差別,齊此布施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若時菩薩被析身支,雖未離欲貪而心無少忿,齊此戒忍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坐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於常,專誠瞻仰忘下一足,經七晝夜無怠,淨心以妙伽他讚彼佛……如是讚已便超九劫,齊此精進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若時菩薩處金剛座,將登無上正等菩提,次無上覺前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能到自所往至圓德彼岸,故此六名曰波羅蜜多。
」
^《大智度論》
^《出六度集經》曰「忍辱有二種。
一者生忍。
謂於恭敬供養中。
不生憍逸。
於嗔罵打害中。
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
謂於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惱害之時。
能安能忍。
」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
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
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
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中除前例「忍辱」段敍述外全部內容,在此舉例「精進」段敍述:「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
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
是名不忘念。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
^《大智度論》(卷八十):「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
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為身精進;斷慳貪等惡心,使不得入者,為心精進。
^《大毘婆沙論》:「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
……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
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
復有別說: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
……此二亦在前四中攝,忍如前說,聞攝在慧。
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蜜多,而依顯了增上義說,故唯有四。
」
^《解脫道論》:「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
我已得脫,當令彼脫。
我已得調,當令彼調。
我已得安,當令彼安。
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入涅槃。
施、戒、出、忍、諦、受持、慈、捨、精進、智慧,皆令滿足。
」
^TheVen.MingunSayadaw(編).南傳菩薩道.[2020-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菩薩行──波羅蜜多.[2020-05-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無著《顯揚聖教論》(卷三):「波羅蜜多者,謂十波羅蜜多,廣說如經。
一、施波羅蜜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
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
如施波羅蜜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
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蜜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
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
第三忍波羅蜜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
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
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
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
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
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
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
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
第七善巧方便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
第八願波羅蜜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
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
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
第九力波羅蜜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蜜多。
第十智波羅蜜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蜜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
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蜜多。
如是十波羅蜜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
若增上者,施波羅蜜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蜜多在第十地應知。
」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六度&oldid=70052064」
分類:佛教名數6隱藏分類:含有梵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既是修行入門的起點,也是成佛的圓滿終點《佛法綱要》大字版
佛法主張,以度人來度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基本上六度就是在度自己,可是著手的方法和著眼點都是在度他人。六度是什麼?就是 ...
- 2佛家解脫生死、達到涅槃境界的三種教法:四諦、十二因緣與六度
釋迦所成的道,就是解脫生死的法門,這法門就是斷除生死的連鎖,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標籤: 佛教, 因果, 十二因緣, 四諦, 六度, 寫給年輕人的 ...
- 3讀書會02-11 Q2. 「四諦六度十二緣,隨順眾生心業轉」
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想這大家都耳熟能詳。 我以自己最近的體會與感受與大家分享。 在布施方面,上人開示「真正 ...
- 4佛法綱要: 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大字版) | 誠品線上
在部派佛教的論書中,此教理的複雜度,貫穿修道歷程中的關鍵處:在四善根、見道位、修道位中,「見聖諦」決定了一切。甚至在大乘的體系中,如天台所言,除了生滅四諦外,尚 ...
- 5佛法綱要: 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 誠品線上
可見,這些綱要,其實乃是佛教三乘聖者所應學習,以便達成修行的最終目標者。四諦、六度與十二因緣,若說已涵蓋佛法所有重要的綱領,是一點也不為過的;因此,其重要意義 ...